首页 理论教育 法学本科教育强调广博,法律职业侧重精专

法学本科教育强调广博,法律职业侧重精专

时间:2022-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在我国吉林大学,法学本科专业以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高素质的法学、法律人才为目标。同时,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积极开展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即让学生在建立牢固的法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在其他学科上有所涉及并达到一定水平,成为其专长[22]。除了大学教育的性质决定法学本科教育应当传授包括法学专业知识在内的广博知识以外,大学教育就业的大众化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法学本科教育位列大学教育之林,自然应传授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广博知识,这是由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性质决定的,须知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不是职业教育[19]。现在大部分学者认识到了这一点,如我国知名学者冯象先生认为:“目前本科法学的必修课程(含政治课)多了一点。可考虑把必修课程压缩到两年,让主修法律的学生有充足的课时再修一门副科,在本科期间有机会学习两门专业,一主(major)一副(minor)。这样,大学本科法学就有一点通才教育的味道,对学生将来的成长有利。[20]”绝大部分开展法学本科教育的高校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正努力采取措施这样做。如在我国吉林大学,法学本科专业以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高素质的法学、法律人才为目标。其对本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掌握法学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现实法律问题,熟悉各类诉讼程序,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把握现代化办公所需的微机操作技能,能够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一般对外交[21]。再如在我国南京大学,法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为司法机关、律师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输送具有综合能力的法律专门人才、为研究生提供优质生源、为法学研究队伍培养后备力量。同时,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积极开展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即让学生在建立牢固的法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在其他学科上有所涉及并达到一定水平,成为其专长[22]

除了大学教育的性质决定法学本科教育应当传授包括法学专业知识在内的广博知识以外,大学教育就业的大众化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随着1999年我国高校大规模地扩招,大学教育就业的大众化也随之来临。这就意味着某一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毕业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这不能说是一件坏事,但如果不能正确应对,显然也会变成一件坏事。而大学正确的应对方法就是除了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外,还提供其他方面的丰富知识,以备不时之需。现在部分高校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如我国吉林大学就表示其法学本科毕业生以适应领域广泛和择业竞争力强为主要特点,适宜从事国家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及外交、外事、外经、外贸管理法律事务等工作,律师、公证和金融、保险、外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工作,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3]。这里就没有把法律职业作为法学本科毕业生唯一的工作选择,既然如此,则法学本科教育除提供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提供其他方面的知识,否则法学本科毕业生是不可能适应法律职业外的其他工作要求的。

法律职业是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分工的一种最具体的体现,社会分工的细化就是要求从业者对所从事的工作具备精良和专业的知识。从业者掌握其他方面的广博知识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如我国近代法学教育家邱汉平就曾说过,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才,要认识时代的精神及时代的倾向,要了解法律的旨趣及现行法的文义,要熟谙审判方法及应用心理学,要知悉人情世故及社会的复杂组织,要有道德涵养并能舍弃小己[24]。但从业者专业知识外其他方面的广博知识除了在学校就掌握的以外(这反过来也说明大学教育应当提供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广博知识),客观上已不允许从业者再花很多时间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了。因为工作之外即使有时间学习,也会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上。对此,《美国法律报告》前编辑阿尔弗雷德·W·甘斯说:“委托人来到你的事务所时,身上并不会挂上一块牌子表明案件与别的哪桩案件相似。你必须自己去把这些类似的案例挖掘出来。如果你在学校里没有学会怎样去做,那你就永远也别想学会了。[25]”这话虽有点偏激,但不无启示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