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学之感恩系列活动

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学之感恩系列活动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态稳定,无一人因为家庭困难造成心理问题而退学。针对这种种不和谐的现象,面对某些学生感恩心的丧失,学校应开展“感恩”系列活动。心理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另外,国家要完善助学贷款制度,这一制度给农村大学生上大学时提供了帮助,同时学校还应该尽可能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

一、弘扬自立自强精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工作

扶贫助学工作的内涵除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帮扶贫困生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神帮困”显得更为重要。

最近几年,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贫困群体的日益关注,国家、社会团体、学校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资助,切实地解决了他们的经济困难。但不少贫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依然贫穷、自卑自闭、没有自信,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应该通过帮助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困难,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信条,关爱他人、历练人生。

了解心理,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稳定。“精神扶贫”工作应该从新生入校就开始着手,加强与贫困生联系沟通,努力逐步改变其心理及生活状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态稳定,无一人因为家庭困难造成心理问题而退学。而且在心理稳定的基础上,他们在学习和社会工作等方面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正确积极的指导下,使贫困生凭借自身的努力打造出一片自立自强的天空。

打造典型,弘扬自立自强之风。为增强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心,在指导工作中注重打造先进典型,以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影响和教育广大学生,使贫困生明白努力学习是解决自身困难的最好途径。

心怀感激,开展“感恩”系列活动。在实际工作中,会有这样一些现象,开学之初,某些学生双手空空,而身后跟随的父母却提着大包小包累得满头是汗。某些贫困生拿着国家的资助,却毫无感激之情,生活中处处与人攀比。针对这种种不和谐的现象,面对某些学生感恩心的丧失,学校应开展“感恩”系列活动。

二、理解困难生,让他们变得自强

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能够考取大学是摆脱农村生活的不二选择,是脱离脸朝黄土背朝天、在田地里耕种劳作了此一生的最佳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并由此部分地负担着让父母离开土地进入城市的使命,因此大学里的农村学生肩负着更多对于父母和自身颇具历史性和决定性的责任,故此也承受着比城市生源更多的心理压力。而另一方面,他们在城市这个新环境中又会有种种不适应的地方,导致他们不能融入其中,甚至产生心理问题。环境不适应,农村和城市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

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能够进入城市大学的农村孩子,通常在家乡都是佼佼者,是在当地中学时代里出类拔萃者,可一旦进入大学后,竞争优势迅速衰弱乃至消失,同时竞争气氛却更加紧张,使得那些在中学时代很风光体面的农村学生在大学里很容易找不到自己。文化不适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农村长期处于相对落后、贫穷闭塞的状态,使得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后必须迅速能够融入新的生活,并尽快摆脱农村习俗以减少屈辱、不平等自尊上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心理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

贫困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都会存在。作为大学生,本身在同龄人中就是佼佼者,他们应该更有能力去摆脱贫困,他们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如何走出贫困的角度上,而不应该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迷失自我。对于社会而言,应该看到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过程中一个比较敏感的时期,社会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与帮助。作为大学生本身,更要在校园里营造平等的氛围,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贫困大学生。在国外的大学里学生边打工边学习的情况很普遍,即使家中很有钱,但那是父母的不是自己挣的不值得骄傲,因此,同学之间因为家庭的贫富而导致的心理差异很小。另外,国家要完善助学贷款制度,这一制度给农村大学生上大学时提供了帮助,同时学校还应该尽可能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