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情之所动,突破了感恩意识形成的瓶颈

情之所动,突破了感恩意识形成的瓶颈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德育或者感恩教育之所以柔弱无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真正触及孩子的心灵,引起情感共鸣。由此,要突破感恩教育的瓶颈,必须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语文情感体验式感恩教育立足于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从而形成道德认同,实现由“知恩、感恩”到“报恩、施恩”的转化。这种以情换情、以情动情的感恩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德育中情感体验缺乏的弊端,真正提升了感恩教育的有效性。

二、情之所动,突破了感恩意识形成的瓶颈

近年来,很多德育领域的研究都将视角聚焦到了德育的低效性问题之上。笔者认为,造成德育低效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为根本的是,很多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没有很好地把握德育教育的独特之性。道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基础不是知识,不是技能,而是情感。从根本上说,道德教育是以情换情的教育,没有充分的情感体验,是难以真正提升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同样,对于感恩教育来说,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传统德育或者感恩教育之所以柔弱无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真正触及孩子的心灵,引起情感共鸣。由此,要突破感恩教育的瓶颈,必须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语文情感体验式教育就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的综合运用,极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进入到一个充满感恩的情境之中,实现由外烁到内省的过程。语文情感体验式感恩教育立足于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从而形成道德认同,实现由“知恩、感恩”到“报恩、施恩”的转化。这种以情换情、以情动情的感恩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德育中情感体验缺乏的弊端,真正提升了感恩教育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