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州民族出版社

贵州民族出版社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 历史遗迹早在新石器时代,今侗族生活的地区就已经有了古人类的活动。该景点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受降纪念坊”“和平园”等组成,是世界上唯一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建筑。古称五垴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面,距州府凯里271公里。2002年5月,书院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已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遗迹_中国侗族

第七节 历史遗迹

早在新石器时代,今侗族生活的地区就已经有了古人类的活动。2000多年前,一些侗族聚居的县域即开始了建制。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至今,在侗乡的山水间,街巷中,屋舍里,仍保留着那些悠远的历史记忆。

玉屏万卷书崖。位于县城东北200米处的阳河畔。其崖为狮子坡余脉,至江畔兀起,直插江心,高出水面40余米,峭壁如削,跌石千层,形如万卷藏书,临崖远眺,水西来,莲峰对峙,旁有一片沙洲。明代大司马马熊明喻此景观为“跌石如书,莲峰似笔,潭水如墨,沙洲似砚”。书、笔、墨、砚浑然一体,巧夺天工。江面上征帆点点,渔歌声声,是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天然丹青,为贵州省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

玉屏钟鼓楼。位于玉屏县城南十字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迄今600来年,历经沧桑。钟鼓楼底层呈十字形,向四方延伸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鼓楼为全木结构,共3层,高21.4米,绿色琉璃瓦面,赤褐油漆壁、柱,青石板地坪。钟鼓楼底层顶棚有“龙凤藻井”,二、三楼角撑为八仙,底楼角撑为狮子,镂空花板、层面、台阶、围墙、窗户雕画有各种图案,造型精美,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古建筑。周围的古街道、店铺等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

玉屏印山书院。清道光七年(1827年)建于城中印山,为县属生员“敬德修业,以应科举”之所。为四合天井木瓦房,布局严谨,格调和谐,古色古香,文化韵味突出,是保存完好的古书院。

芷江和平文化景点。该景点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受降纪念坊”“和平园”等组成,是世界上唯一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建筑。其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为湖南省最佳旅游景点、湖南省潇湘百景之一,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点。

芷江龙津风雨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全长246.7米,宽12.2米。桥脊上有7个大楼亭。桥头左右两边是马尾双坡亭,从双坡亭开始,其他各亭的高度,一亭比一亭高1米,喻为仕途步步高升,生活一年胜似一年节节高。亭间的桥脊上,有六组金黄色的双龙抢宝,栩栩如生。整个桥的长廊檐口为三层,亭的檐口却是五层,檐口上翘为“笑檐”,喜气洋洋。整座桥覆盖着深青色的琉璃瓦,远望像侗家手织的印染青蓝布,素雅古朴。桥上共有272根木柱,大柱、金柱、檐柱,似山中林木笔挺而立。桥上部横枋相衔,金柱短柱相连,大小木梁纵横交错,上下穿插,错落有致。76排单体桥架,所有的木柱、枋、梁,全用木卯榫相嵌合,不用一钉一铆。538根悬空的金柱木瓜,是对两柱撑一梁的传统工艺进行大胆改造而成的,给人以立体审美的愉悦感。登上桥上的六角亭远眺,湖泊、县城、吊脚楼、青山碧水、农舍田园,尽收眼底。

黎平德凤镇。古称五垴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面,距州府凯里271公里。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设置五开卫,次年始筑土城。宣德九年(1434年)黎平府迁治于此,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贵州古镇之一。明清时期,城周筑有围墙,料石垒砌,长约5公里,开东、西、、南、北门,今还存有东、西城门两座。城内有主街四条,其东、西为东门街,长1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前黎平县城的主要街道。如今,这里仍保留着成片的风火墙和翘檐古式民居。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此镇二郎坡52号(原胡家店铺)召开,史称“黎平会议”。会议场所经过修葺,庄重整洁,其内陈列有红军长征文物和会议文献,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会址100米处的荷花塘,是当年红军长征时召开群众大会、喜分胜利果实的遗址,还有长征时毛泽东的故居。城西有明末抗清将领何腾蛟墓遗址及“浩气长存”摩岩。城南有被古人誉称为“黔南胜地”的南泉山。

恭城书院。恭城书院位于通道老县城县溪镇罗蒙山下,是通道保存最大且最完整的书院。书院占地面积2830平方米,始建于宋崇宁四年(1105年),原称“罗蒙书院”,后毁于火灾。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在原址上重建,更名为恭城书院。书院由门楼、斋舍、讲堂、通廊四部分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建筑群,并沿纵轴排列于一线。该书院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一座不朽的丰碑。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时,在书院内召开紧急的“通道会议”,形成著名的“通道转兵”,挽救了红军,拯救了中国革命。2002年5月,书院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飞山庙。位于锦屏县城三江镇东北部半公里处,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曾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和光绪七年(1881年)进行过两次较大的修复。整个庙阁面积为727.8平方米。飞山阁底内摆设杨五将军(杨再思)木雕神像,壁画、楹联、匾额杂以点缀。两翼配殿与阁楼相连,底门相通,依山傍水构成封闭式的四合院。配殿均为前廊悬山顶式建筑,内供木雕神像,大小高矮不一。庙阁古朴雅静,四时祭祀,游人不断。1992年2月,被列为贵州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红七军军部旧址。1930年4月30日,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率领红七军一、二纵队夺取榕江县城,共歼敌500余人,是该军建军以来的第一次大胜仗。红军入城后,即将军部设于此。该址原为清代的镇台衙门,占地3011.8平方米,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四合院木结构建筑。现已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页。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3~4页。

[3]李昆声:《云南在亚洲栽培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

[4]吴祥雄主编:《湖南侗族风情》,岳麓书社,2003年12月,第29页。

[5]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267页。

[6]吴嵘:《从江县朝利村侗族传统稻耕技术调查》,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10页。

[7]罗康智、罗康隆:《传统文化中的生计策略——以侗族为例》,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75页。

[8]吴嵘:《从江县朝利村侗族传统稻耕技术调查》,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12~413页。

[9]罗康智、罗康隆:《传统文化中的生计策略——以侗族为例》,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72页。

[10]潘永荣:《从江县朝利村侗族稻田养鱼耕技术调查》,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52~455页。

[11]潘永荣:《从江县朝利村侗族稻田养鱼耕技术调查》,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56页。

[12]中科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科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编印:《贵州省从江县丙妹区和平乡占里侗寨侗族社会、榕江县忠诚区车江乡侗族社会经济调查资料》,1965年,第5页。转引自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06页。

[13]黄才贵:《堂安:侗族文化的典型空间》,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290页。

[14]刘锋、龙耀宏主编:《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15]宋兆麟:《侗族的农具和耕作技术》,《中国农史》1983年第1期。转引自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07页。

[16]参见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07页;吴嵘:《从江县朝利村侗族传统稻耕技术调查》,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17页。

[17]《芷江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芷江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芷江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15页。

[18]刘锋、龙耀宏主编:《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19]吴嵘:《从江县朝利村侗族传统稻耕技术调查》,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08页。

[20]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21]吴嵘:《从江县朝利村侗族传统稻耕技术调查》,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09页。

[22]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14~115页。

[23]贵州省从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从江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3页。

[24]李筱竹:《从江县朝利村侗族纺织、靛染技术调查》,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76页。

[25]李筱竹:《从江县朝利村侗族纺织、靛染技术调查》,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76页。

[26]王彦:《侗族织绣》,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31页。

[27]廖伯琴:《朦胧的理性之光——西南少数民族科学技术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18页。

[28]李筱竹:《从江县朝利村侗族纺织、靛染技术调查》,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77页。

[29]王彦:《侗族织绣》,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0~43页。

[30]龙耀宏、龙宇晓:《侗族大歌琵琶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5页。

[31]李筱竹:《从江县朝利村侗族纺织、靛染技术调查》,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79页。

[32]侗语,一种山上有刺的藤蔓植物,将其块茎挖出后洗净,切碎放于桶中泡水,水呈红色状后过滤,再把用蓝靛染过的布浸于水中,反复7~8次,布呈墨黑色。如喜绛红色,则将墨黑色的布放到蓝靛染缸中再染3~4次,即呈绛红色。

[33]苏玲:《侗族亮布》,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34]张力军、肖克之主编:《小黄侗族民俗——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第167~169页。

[35]参见潘永贵:《都柳江畔侗族传统捕鱼技术与方法》,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41~451页。

[36]潘永荣:《侗族传统生态调查研究》,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59页。

[37]杨有耕:《锦屏县魁胆侗村发展林业生产的基本经验》,载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28~429页。

[38]转引自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272页。

[39]刘锋、龙耀宏主编:《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3~44页。

[40]张泽忠、吴鹏毅、胡宝华:《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62~63页。

[41]《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268~269页。

[42]《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59页。

[43]贵州省编辑组编:《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35页。

[44]《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73页。

[45]刘锋、龙耀宏主编:《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9页。

[46]《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8页。

[47]刘锋、龙耀宏主编:《侗族——贵州黎平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0页。

[48]张泽忠、吴鹏毅、胡宝华:《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87~88页。

[49]《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8页

[50]《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4~17页;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通道县志·民族》,民族出版社,1999年。

[51]《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21~22页。

[52]榕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榕江县志·民族》,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53]锦屏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锦屏县志·民族》,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54]王胜先:《侗族文化与习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

[55]贵州省剑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剑河县志》,1994年。

[56]《玉屏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玉屏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玉屏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8~19页。

[57]镇远古城网:http://www.g855.com/techan/56.shtml,2010年4月20日下载。

[58]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28~129页。

[59]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42~148页。

[60]李俐:《侗族村寨与文化》,《小城镇建设》2004年第5期。

[61]吴浩主编:《中国侗族村寨文化》,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72页。

[62]李俐:《侗族村寨与文化》,《小城镇建设》2004年第5期。

[63]贵州省文管会办公室、贵州省文化出版厅文物处编:《贵州文物古迹传说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64]陆中午、吴炳升主编:《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三辑》(中)《建筑大观》,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22~128页。

[65]陆中午、吴炳升主编:《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三辑》(中)《建筑大观》,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96~100页。

[66]陆中午、吴炳升主编:《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三辑》(中)《建筑大观》,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67]李汉林:《百苗图校释》,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

[68]冯祖贻等:《侗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1页。

[69](清)林牧:《阳宅会心集》卷上“开塘说”,清嘉庆十六年刻本,转引自何晓昕编著:《风水探源》,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6页。

[70]石干成:《走进肇兴》,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75~76页。

[71]余达忠:《侗族民居》,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香港),2001年,第67页。

[72]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95页。

[73]傅安辉:《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探析》,《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总第17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