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营建有利于创新素质生成的文化

营建有利于创新素质生成的文化

时间:2022-09-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实施创新教育的同时,大学应该有意识地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层面去大力营建有利于创新素质生成的大学创新文化。下文在剖析创新素质内涵构成、探求创新素质的生成机理的基础上,对容易忽视的大学文化建设这一重要的创新素质生成渠道作了重点的思考。创新个性是指具有创新特质的个性。图5-1创新素质的内涵及构成图5-2创新素质的生成机理首先,学生创新素质的最终生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创新素质是一种基于全面发展的由智能面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技法和非智能面的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品格、创新美感构成的综合素质,其养成过程是一项经由多渠道、多手段、外部影响与内化过程协同作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文化特别是其中的创新文化就是一种重要的外部影响。

创新文化是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是崇尚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理念、行为习惯、意识形态与社会环境等的集合体。在实施创新教育的同时,大学应该有意识地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层面去大力营建有利于创新素质生成的大学创新文化。

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随着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继续实施以及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作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学校理应把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大使命。

创新素质是一种基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其养成过程是一项经由多渠道、多手段、外部影响与内化过程协同作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下文在剖析创新素质内涵构成、探求创新素质的生成机理的基础上,对容易忽视的大学文化建设这一重要的创新素质生成渠道作了重点的思考。

一、创新素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综合素质

创新素质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知识、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具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综合而系统的智能品质,它是一个人从事创新活动、产生创新成果、成为创新人才所具备的素质。创新素质是一种创造力。心理学关于创造力的研究成果表明:创造力是一种认知、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是知、情、意的统一,它涉及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思想、人格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素质。创新素质应包括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基本素质(包括科学的素养和人文的素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追求新知)、强烈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性的思维、健全的人格(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等。[1]剖析创新素质的构成,可以发现它包含智能面和非智能面两大部分。

(一)智能面创新素质

(1)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具有创新特质的思维,如类比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创新思维具有流畅性(单位时间内产生创新性观念的速度)、变通性(单位时间内产生新观念所分类型的多少)、独创性(产生的新观念稀有、新奇的程度)、精密性(严谨、缜密、系统、全面的程度)四种特质。

(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与创新思维协调一致从事创新活动必需的能力,譬如想象力、洞察力、逻辑能力、语言能力、感知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中,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种全面、系统、主动学习的能力,包括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主动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知识的能力、质疑批判思辨比较的能力。这些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2]

(3)创新技法。创新技法是创新主体为达到创新目的所采用的激发创新灵感、控制与使用创新思维的各种手段和技巧,是从各种创造性思维方法中演变过来的、具有操作性的具体创造法则。有研究介绍在科学技术创新中流行的技法多达300余种,在学校中研究试行的创新技法有原点回归法、集思广益法、检核表法、列举法、演变法、排列组合法[3],以及头脑风暴法、5W2H技法、特性列举法、形态分析法等等。[4]

(二)非智能面创新素质

(1)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对创新活动的一种理性的觉识,它反映了学生对于创新的认识水平和自觉、主动水平。具体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学生对创新的认知,包括对创新的意义、性质等的认知,它为创新意识奠定基础;二是学生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创新的渴望、需求,它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可对学生不断产生推动、促进作用;三是学生关于创新的意识渴求升华为行为渴求,即产生创新动机,它与一定的创新目标联系起来,为创新行为打下动力基础。

(2)创新个性。创新个性是指具有创新特质的个性。创新特质是指与创新活动、结果关系密切的特质:一是好奇心,即对事物特别是新鲜、独特的事物充满好奇、有兴趣,喜欢追问和了解,产生求知欲;二是想象性,指思维空间宽广,善于把相距遥远的事情联系起来,并善于接受新事物和不同意见,对周围的人和事有包容性;三是挑战性,即不唯师、不唯书、不唯学术权威,敢于向已知和未知提出挑战,发表评论,尤其敢于提出不同看法;四是冒险性,即处事大胆果断,敢于担风险,有胆有识,有一股勇往直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精神。[5]

(3)创新品格。创新品格是指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创新的成功依赖于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冲动,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只能来源于一个人对事业的强烈追求,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时代责任感和深切的爱,是不可能进发出创新激情的。

(4)创新美感。创新美感是指诱发创新活动的美感。美及美感是诱发、支配创新的重要因素。[6]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许多重大的创新与创造,并非直接由它本身的实用性而产生。如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他“进行科学创造,并不仅仅因为它是有用的,特别是当代理论物理对自然的探索,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远的距离,那么支配他献身于科学的原因是什么?正是自然的美、科学的美”[7]

总之,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如图5-1所示)。同时,这种综合素质不是孤立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结果。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技法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品格、创新美感都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创新素质的生成机理及大学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创新素质是一种基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其养成过程是一项经由多渠道、多手段、外部影响与内化过程协同作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如图5-2所示)。

图5-1创新素质的内涵及构成

图5-2创新素质的生成机理

首先,学生创新素质的最终生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教育教学能否产生预期结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的外加作用,更取决于或最终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内部接受,即外来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受教育者内化过程的质量。不管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技法等智能面创新素质,还是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品格、创新美感等非智能面创新素质,最终只能是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亲力亲为、亲身体验、亲自感悟才能形成。

其次,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依赖于外部影响。在人们看来,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是教育者帮助学生形成创新素质经常的和主要的外部影响。随着人们对创新素质、创新人才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创新教育被提出来,并予以实施。创新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倡导前瞻性、预见性和创新性;在教学方式上,倡导启发式、探索式、互动式、研究型教学,积极发现学生特长,激发和保护学生好奇心,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在培养模式上,注重为学生提供多种平台——实践平台、课程平台、创新平台等,为学生成长提供宽广的空间与多样化的选择;在学生学习方式上,鼓励探索式学习、研究式学习、批判式学习,引导学生建立独特的知识结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我们围绕创新教育展开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活动时,一种重要的外部影响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完全忽略,它就是大学文化。因此,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大学文化对创新素质形成的影响。

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8]大学文化可泛指大学内部的一切活动或活动方式。大学文化对学校所有成员尤其是对学生具有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的所有文化要素包括主要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主要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主要由大学的物理空间、物质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三者形成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环境文化处外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并且共同对学校教育发生影响的文化同心圆(如图5-3所示)。[9]

图5-3大学文化的构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靠自己在所处的文化环境中积极主动的思维和体验学到东西,而并非作为被动的、被迫的听讲者学到东西。大学文化是大学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感受过牛津大学浓郁文化氛围的人无不赞同:对牛津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它周围的生活和环境,学生正是在所处的文化环境中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感悟而学到东西的。大学文化的价值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外化为虽带有教育意图但却以学生自我教育的形式完成的大学环境,它是一种以文化的形态或潜性课程参与教育全过程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是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以一种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并影响教育,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10]

鉴于大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育人价值,一种有利于创新素质生成的大学文化即大学创新文化正引发关注。所谓创新文化,就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是崇尚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理念、行为习惯、意识形态与社会环境等的集合体。它有利于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是一种鼓励探索未知,勇于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新思想,激励发明创造,促进技术革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等的务实文化。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创新主体创新欲强、敢于探索冒险、勇于标新立异、善于开拓进取,创新主体之间乐于团结、协作、竞争、共享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组织能够容忍失败,给创新者自由的创新空间和恰当的评价、鼓励。[11]

创新文化对于创新素质特别是其中的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品格、创新美感等非智能面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十分重要。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国家的层面来加深这一认识。历史经验表明,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对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18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中国早在元明以前就在科技和经济领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但近代科学却没有发生在中国,诚然有封建体制的束缚、社会教育的落后、逻辑推理和实验科学体系薄弱等原因,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庸取向的价值观、厚古薄今、顺天承命的意识对创新思想的摧残,使很多创新的萌芽或者被扼杀或者扭曲成病态。对比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科学发展上的两种境况不难发现,文化环境是一个潜在的、深层次的、至关重要的因素。[12]文化的作用,对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与国民创新素质如此,对于专事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的高等学府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大学创新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养成极为重要,大学创新文化建设是学生创新素质生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营建有利于创新素质生成的大学创新文化

如果我们不能有意识地利用文化的手段来正面影响大学生,那么校园内自发形成的负面文化就会抑制学校预期的教育效果,这可以说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最低要求;而最高要求则在于,通过大学文化的参与和作用,改善教育的方式以提高教育的绩效。[13]在实施创新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大力营建有利于创新素质生成的大学创新文化,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创新素质。下面从大学文化的三个具体层面和要素谈几点粗略的构想。

(一)精神文化层面

大学精神是精神层面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它主要指在大学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那些一贯的、持久的、为全体成员所共享的并引以为豪的大学文化理念和文化品质,它既指大学中全体成员的言行中所渗透的一种主导意识,也指他们所具有的精神活力状况和精神气质。[14]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大学精神反映了大学的共性。因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15]“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力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16]大学的功能和使命决定了它必须是一个理想化的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所在,在大学里,师生享有可以充分追求真理、激发思想、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自由和空间。[17]“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是一种基于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的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而政治论哲学强调,人们探索深奥的知识并不只是出于对知识的好奇和知识本身,而是它还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必须对国家前途负责,为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进步服务。“好大学必须为自己的国家和所处的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同样应当成为大学必须体现的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18]

“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对国家前途负责”,毋庸置疑,这样的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当然是有利于创新的。在这样的大学精神的引导、鼓舞、熏陶和支撑下,大学生必将激起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崇高信念和巨大热情,从而置身于科学领地,去勤奋耕耘、探索冒险、标新立异、开拓进取。因此,面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可以通过大学使命、校训、校风、校徽、名师文化予以表述、承载并借以传播和弘扬。需要特别关注名师文化的作用。名师文化是那些对广大教师和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的学术大师、优秀教师的群体行为模式与个体行为模式相统一的产物,它包括大师、名师们的精神气质、行为方式与风格、待人处事的原则与立场、学术风范和水平,通过大师、名师们的事迹、遗物、学术典籍、传说、轶事、校园典故等方式表现。[19]大力宣传和颂扬大师、名师们探索真理、服务祖国的崇高风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催生学生的创新动力。

(二)制度文化层面

教育教学制度是规范师生行为的准则。面向学生创新素质形成的制度,能够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从而在创新活动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创新素质提供一个有效的压力与动力机制。在教育教学制度安排与设计方面,应突出创新,着力在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创新行为的导引和激励、创新潜能的培育与挖掘方面下功夫。譬如,设置推动创新的约束型压力机制,如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中规定学生必须参加一定学分的实习、实践、实验方可毕业;创设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激励型动力机制,在奖学金评选上设置科研成果方面的考察指标,对创新成果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建立支持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保障机制,在经费、设备、实验室、指导教师等方面予以保障和支撑。

(三)环境文化层面

教育是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特定的时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素质养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除了正规的课程以外,学生置身于其中的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或反教育要素。”在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看来,大学的建筑也将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起到积极作用,每一块砌墙的石头都势必会给学生以美和真的熏陶。[20]校园物质环境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心境情绪、行为取向、生活学习质量,从而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进而为创新个性、创新品德、创新美感等创新素质奠定身心两方面的基础。

除校园物质环境外,“软环境”——自由开放、兼容并包、交叉渗透的学科气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容忍失败,提倡竞争、鼓励冒尖,勇于怀疑、敢于批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学术气氛;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以学为本、以生为先、以学生为中心、承认学生主体地位的人文关怀;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育人理念等——也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以及推动学生的创新活动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

为此,学校要在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生活的整洁、舒适、优良的校园物质环境的同时,大张旗鼓地推崇创新、鼓励创新,努力营造一个“人人谈创新、时时想创新、无处不创新”的环境氛围。

四、一个更宽的视域及未来研究方向

近些年来,随着创新研究的深入开展,创新文化作为影响创新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正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和重视,大到国家层面,小至企业、科研院所等组织。而今,高校的创新文化研究也正引起关注。[21]

实际上,相比企业、科研院所等组织,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极为丰富,因为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学术机构,而我国做出的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更给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就明确强调:把创新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作为高水平大学一切工作的主线,以创新精神引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与源泉,把“观念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创新能力建设—制度创新”这条主线贯穿始终,坚持不懈地推进观念创新、教育教学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体系建设。

可见,大学创新的内容十分丰富,其相应的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内容也很丰富。而前述文字仅仅是从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的角度提出构建大学创新文化的意义和途径。将研究视角从面向学生扩至面向教师群体、管理者群体,面向所有大学人,将研究领域从创新人才培养扩至大学的办学观念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创新能力建设、制度创新,应成为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原载于《理工高教研究》, 2006年第4期)

【注释】

[1]樊丽明.关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N].山东大学报,2006-04-18 (B).

[2]沈良斌,等.深化高校考试改革培养创新人才[J].江苏高教,2006(3):92.

[3]郑旭.大学知识格局中创新素质培养探析[J].江苏高教,2006 (3) :155.

[4]秦虹,张武升.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J].教育科学,2006 (2) :9.

[5]秦虹,张武升.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J].教育科学,2006 (2) :8.

[6]秦虹,张武升.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J].教育科学,2006 (2) :9.

[7]高策.走在时代前面的科学家——杨振宁[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3.

[8]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

[9]眭依凡.好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04 (3) :15.

[10]眭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13.

[11]吴畏,陈泞.构建高校创新文化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5(1):80.

[12]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 (3) :4.

[13]眭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17.

[14]邱柏生.浅议大学文化及大学精神的若干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5 (3) :30.

[15]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三卷) (1917-1920) [M].高平叔,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5.

[16]〔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50.

[17]眭依凡.好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04(3):15.

[18]眭依凡.好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04 (3) :17.

[19]邱柏生.浅议大学文化及大学精神的若干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5(3):29.

[20]眭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17.

[21]方本新,孙启贵.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审视[J].江淮论坛,2005 (5):1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