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德育视野下的通识教育_海峡两岸文化素质

文化德育视野下的通识教育_海峡两岸文化素质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即首先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 。同时,注重发挥德育对象的主体作用,在提高德育活动文化品位的过程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文化德育视野下的通识教育_海峡两岸文化素质

文化德育视野下的通识教育

王前新 陈 艳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

通识教育是以浓郁的人文气息、鲜明的价值关怀步入教育实践的,它以回归基础的形式,强调通过对教育对象存在与发展所必须依藉的基本知识与家长的教育从而为教育对象面对复杂多样性、迅速变幻的现实生活世界提供动力和支撑力;它以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关注,图求使处于日益工具化、技术化的社会背景之下的教育对象生成于日益工具化、技术化的外在世界相对应的内在价值意义世界,图求教育对象人格整体性的发展。就此而言,通识教育自诞生之日起,便是将德育作为其内在的、首要的部分来看待的。

文化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即首先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 。为达此目的,“文化德育”突破原来就德育研究德育、实施德育的界限,将德育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审视和深入研究,通过探索和挖掘德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更深刻地把握德育的文化内涵,丰富和发展德育理论体系。同时,注重发挥德育对象的主体作用,在提高德育活动文化品位的过程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文化德育体系得以建构首先是因为德育是浸润人的灵魂的过程,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同,它有自身特殊的规律,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道德的内化与外化的有机统一,不是简单的道德认知的教化和道德行为的强化所能代替的,而是浸润人的灵魂、滋润人的心灵的过程。其次是因为学校的一切资源都是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的有机统一。(www.guayunfan.com)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教育是自由人应受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心智以及探究真理,而不是为了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它把后来被称为自由艺术的有关文化修养基础作为教育内容,反对刻意学习对劳作、生活有用的知识与技艺,认为那将使人的身心变得粗鄙、褊狭而不自由。自由教育完全排斥“以实用为目的”的教育,认为古典的人文学科教育对于学院教育来说是充分的,而且它一般来讲是为少数人的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特征。面临新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识教育在秉承自由教育基本内涵的同时,首先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至少应该成为大型正规课程体系的一部分,而且抛弃了自由教育的阶级性,指出通识教育是所有人、所有自由社会中的公民应该接受的教育。人们在使用通识教育一词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用法,一种是指大学的整个的办学思想或观念,即指大学教育应给大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这可以看做是关于通识教育内涵的广义的理解。另一种是指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这可以看做是关于通识教育内涵的狭义的理解。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才,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综合、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包括主要知识领域的基本观点、思维方式和历史发展趋势),在拥有基本知识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或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总之,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

通识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维度、多阶段的历史范畴。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任何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通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而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 。大学生首先是一个“社会的人”,专业工作仅仅是人的全部需要中的一个主要部分,除此之外,他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需要和兴趣,特别是情感和道德的发展需要;在未来的社会中还面临着如何善用闲暇、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活动等问题。作为国家的“公民”,需要对国家、社会的某些基本原则有一种共同的认识,这种共同的认识能帮助学生超越个人的利益,培养他们的公民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等等。仅仅为了培养学生从事某种狭窄的专业工作而对学生进行专业化训练,就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而使现代大学培养的专业人才成为“单向度的人”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破知识之间的壁垒分明的界限,给予学生较为全面的知识教育。大学通识教育正是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知识,通过广泛的文化知识学习、选择,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洞开大学生的见解和心胸,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总体素质。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给予学生某几种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结构。这些能力一旦被熟练掌握形成习惯,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面临社会迅速变化时,在面临知识急剧增长时,他们都能保持良好的适应和更新状态。通识教育的目的还在于培养大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在专业化加剧、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而精神财富相对匮乏的时代,任何一个大学生如果要享有一种高尚而幸福的生活,没有丰富高雅的情趣是难以实现的。

二、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

今天,我国高校对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实施起来。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第一,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致使在实施中难以把握。要实施通识教育,必须对通识教育的内涵有一个基本一致的认识。然而,学术界对其内涵至今尚未达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在现今的大学教育实践中,对大学通识教育的解读大多是指文化素质教育,其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状况而提出的,它旨在提高人才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概念虽有相通之处,但其区别也明显存在。“通识教育”是关注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国家的公民的教育,它应包括文化、道德、情感、体力等各个方面内容的非专业性教育;而“文化素质教育”中把“文化素质”单独提出来,是因为过去那种狭窄的专业需要拓宽,是所有的专业都要向人文教育拓宽。因此,“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比“通识教育”窄。另外,对通识教育的目标也不明确,认为通识课程设置的目的仅仅是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学习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当被要求协助通识课程时,常常只能开设简单的选修课,贴上“实用、有趣”的标签,成为一个七拼八凑的大拼盘。由于上述认识上的缺失,造成实际参与通识课程的同学认为通识课程类似营养学分,认为通识课程不过是专业课程的点缀而已,使得通识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

第二,在认识和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摇摆不定。实施通识教育必然涉及如何认识和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认为通识教育是针对专业教育提出来的,指的是“专业教育以外的知识与方法方面的教育” 。二是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即把通识教育看作是专业教育的奠基工程。三是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四是认为通识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又包括非专业教育。由上可见,人们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认识是较为模糊的。这种模糊认识使得人们在实践中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时摇摆不定,其后果可能导致既实施不好通识教育,又会妨碍专业教育的实施。

第三,高校少有实施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实施过程中协调性差。目前我国很少有高校内部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通识教育的实施主要表现为开设一些通识教育课程和倡导将通识教育的思想渗透到课程中去,具体工作由各院系来组织。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处在松散状态。有关起草规划、协调联络、实际执行、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以及审议、推动、评价等全校通识教育等事务则没有人负责,有关通识课程的制度、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的规范与发展也无人制定,学生的选课则处于盲目状态,无人指导,通识课程的开设具有随意性,缺乏统一课程理念的指导,课程设置基本上处于比较自由随意的状态,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的质量没有严格的标准,大多数院校也缺乏对这方面进行监控的制度与体系。

第四,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教师的工作难以受到重视。实施通识教育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求每位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具有强烈的责任感,通过言传身教,通过自己所从事的学科的特点,通过自己对待科学的态度和责任,对学生起引导和感染的作用。从现实来看,我国高校讲授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的水平较低。现阶段高校的各项奖励制度也鼓励教师进行专而精的研究,身处在这种专业导向体制下的教师,在心态上自然专注研究而忽视教学,一些专注于教学的教师,也常常得不到合理的评价。因此,教师参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的热情不高,通识教育常常沦为教师的业余工作。此外,一些人对通识教育也存在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过于简单地认为通识教育只是一种常识性的教育而已,无须将其搬上大学的殿堂精雕细琢。因而,通识教育的课程不受欢迎,其教师的工作也难以受到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通识教育实施的效果。

第五,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出发,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期望。这样难免有些课程学生不感兴趣,也难免出现无多大价值的课程混迹其中。而在课程评价上,有的学校往往只从选修该课人数的多少以及学生最后考试的分数高低来评价课程效果的好坏。这样,有的教授本无多大价值课程的教师为了保住自己的课程便在教学中迎合学生,对学生要求不严格。于是,选修该课的学生甚众,课堂上济济一堂,殊不知绝大多数是来捞取廉价学分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对课程好坏作出评价,不利于课程的改进与提高。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力度不够、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尤其是人文环境建设)未受重视也是一些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不仅如此,一般大学生将大学教育视为训练个人专业技能的过程。学生对一门课程之优先性与重要性的判断,大致均以其个人专业生涯规划,或因应毕业后就业市场之专业训练作为标准。在这种求学心态下,通识教育课程就比较难以获得学生的重视。大部分的大学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对于大学教育,基本上抱持一种功利主义之心态。在这种功利主义心态之下,大学通识教育之不受重视,乃事之所当然,理所必至。

任何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无论这种课程的知识面有多宽,它仍然是从知识总体中挑出来的一小块,仅仅通过课程就不可能达到通识教育所要求的那种理想的“广度” 。另外,通识教育关注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的通融见识、高雅的品味、多方面的能力,以及独特的个性的形成,这种目的和使命所包含的大部分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课堂外的直接经验积累的结果,需要从课堂以外的直接经验中获得。有时候营造一种教育气氛和适宜的环境可能比上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更有效果,这种非课程性的通识教育实践至少和通识教育课程具有同样的作用。教育的真正含义不是宣传,不是说教,不是训练,它更像是陶冶,使人与人之间互动和影响,这一点在通识教育教育活动中更为显著,所以单纯的课程教学无法解释教育活动本身内部的、深刻的运作规律。通识教育在深层意义上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内蕴的感染与熏陶,它是情感的成熟、品味的提升,是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完满和丰富,它是一种需要长期的、细细品味才能得其奥秘的“无形之物” 。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传授”给学生。

三、文化德育——拓展通识教育实施的途径和空间

道德发展是教育对象内在价值意义世界建构与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识教育所遵循的关于引导教育对象内在价值意义世界建构与发展的思路,即关于如何促成教育对象道德发展的思路,或者说这一思路体现着一种基本的德育理念,即寓德育于通识教育整体之中,这是一种整体性的德育理念。任何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不可能是某种单一教育影响的产物,而是个体所面对众多的教育、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个体的人格是作为一个整体生成而存在的,不能企求某种特殊的教育来单一地、对应性地塑造作为整体人格一部分的某一方面(包括道德方面)、进而企求通过对这些塑造好的人格诸方面的“组装”来推进、实现个体整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鉴于通识教育与文化德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期待通过文化德育的建构来解决通识教育现在实施的困境。

文化德育以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心理学为其理论依据。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心理活动是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与学习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知识的来源” 。所以,它着重研究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境下个体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活动的差别,研究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实际活动。这些实际活动是以一定的社会交往、社会规范、社会文化产品为背景的,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个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加工过程而被分类的。就其本质而言,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要求特别注意学习者环境中的文化惯例,按文化方式组织的能影响学习和发展的活动,强调以文化方式发展的文化系统。文化德育就是注重学校文化的挖掘与创新,让学生在学校文化的大环境中实现道德品质的主动建构。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品德的形成更多是无意识的、内隐习惯的过程”。隐性课程可以作为促进道德成长的手段,道德教育不仅是道德知识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道德行为的养成。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个体实现道德上的学习和超越,塑造完全的道德人格,使其由单纯的道德认知向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统一的转变。因此,“隐性的道德教育是学生的无意识学习,教育者以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教育内容”,教育的痕迹不明显,教育者通过委婉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价值观念,使学生在接受过程中呈现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学校文化这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影响是巨大的。文化德育模式使学校德育工作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架构中进行,不仅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也拓展了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和空间。

文化德育体系分为四个层次:

——习俗型德育。这是文化德育体系的第一层次,也是最底线的道德教育。通识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这也是习俗型德育的目的。因为学生的道德发展不仅需要智慧发展,更需要社会性的刺激。受教育者由于生活在特定的文化传递的环境中,迫于家长、教师、同辈团体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他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教育环境(不仅仅是教师)所传递的文化,遵从社会生活规范,养成社会的归属心理和认同心理,习得与社会群体相同的价值取向等。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深深地陷入他们自己的习俗文化之中。如果道德教育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与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他们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操作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则难以养成其自律品质。因为他律必定是有时空限制的,当学生处在失去外部道德规范制约的环境中,不少人就可能有不道德的言行。习俗型德育对于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道德内化,养成其基本的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礼仪具有明显的作用。习俗型德育要求学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校园人文环境具有物质性,物质形态是它显性的一面,同时又有其隐性的一面,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是学校文化的张力所在,它能作用于学校每一位学生,使之与人际关系、群体意识形态相适配。特别是精神文化,相对于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而言,精神文化是更为内在的,精神文化的改变也是长期和后效的。具有陶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教育功能和规范功能。作为处在一定意识形态中的学校学生,除了主动或被动的接受精神文化的陶冶作用外,又是在能动地反作用于人文环境,无时无处不在改造环境。

——专业型文化德育。这是文化德育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每一门不同的专业都有着其独特的专业文化。专业型文化是指某一门类学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专业型文化不但包含本学科有史以来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而且还包括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文学、艺术、历史等的文化特征。这一层次文化德育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感到迷惘,缺乏专业学习动机,更不具备专业学习的理想而提出的。专业型文化德育的建构可以解决高职院校学生通识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与专业文化教育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具备专业认知、专业价值、专业情感,从而树立崇高的专业理想。专业型文化德育针对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认识和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摇摆不定的问题找到了对策。通过专业课程渗透通识教育理念的方法有:挖掘专业课程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探询专业基础课程中具有的普遍哲学意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寻找与其他专业知识的联结点,发现专业发展、技术手段运用与社会发展变化及社会伦理价值的关系;专业发展中许多历史人物其生活史、历史角色、历史作用都可以发掘为通识教育的素材。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既可以保证专业教育的实施,同时可以使学生产生专业学习的动力,同时会主动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树立专业理想。

——创业型文化德育。这是文化德育体系的第三个层次。创业文化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文化的积淀最终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创业理念。它包括洞察社会需要的能力、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二是事业心和意志力。足够的事业心和坚强的意志力是创业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三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经济的发展最终是满足人的需要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对创业者而言,创业应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四是协作精神。现代社会,创业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团结合作的素质。五是竞争意识。创业者需要竞争意识激发自我提高,在它的激励、鼓动下,为了取得理想的绩效必须积极地展开各种形式的竞争。有竞争才会有发展,有竞争才会有活力,有竞争才会有机遇,也只有竞争,才能迎来事业蓬勃发展的春天。六是冒险与创新精神。创业过程存在风险,冒险精神必然是创业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创业文化里,要鼓励冒险、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通识教育的目的还要使学生具备合理的能力结构。创业型德育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人才适应了社会发展。

——职业型文化德育。这是文化德育体系的第四个层次。职业文化是人们在长期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习惯、气质、礼仪与风气,它的核心内容是对职业使命、职业荣誉感、职业心理、职业规范以及职业礼仪的自觉体认和自愿遵从。任何职业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职业文化既受制于整个文化环境,同时也影响着其他文化生活。在当前的文化研究中,对企业文化比较重视,职业文化则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培育和规范。实际上,职业文化具有更大的覆盖面,更强的历史传承性和社会效应。每种职业都应当不断建构自身特有的职业文化,形成自己的职业信念和追求,使从业人员形成共同的使命感和职业习惯,遵从相应的职业行为准则,拥有自己的职业符号象征系统,包括神话、仪式、标记、隐喻、崇拜的偶像、行话,等等。人人都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辨别他人的职业身份,使每个人都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休戚相关,并形成特定的职业精神气质。一是有助于我们理解各种职业活动方式、职业声望、职业语言及职业行为的多重意义;二是有助于增强职业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三是有助于政府职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四是有助于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职业型文化德育涉及职业生活,促进职业人之间的相互理解,较好地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活动,学会工作与生活,具备丰富高雅的生活情趣,过幸福的生活。

高职院校文化德育体系从学生最基本的礼仪养成入手到最高层次的职业文化德育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结构,拥有丰富高雅的情趣等。可以说文化德育模式既可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还可以解决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沈仕海.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学校德育.思想·理论·教育,2002

[2]李培明.春晖中学文化德育的理论假说与实践架构.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王一定.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

[5]张子照.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问题、困难及对策.高等建筑教育,2002

[6]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

[8]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9]张胜军,王琰春,陶海生.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