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借鉴意义

时间:2022-09-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民是公共服务的接受者,作为纳税人的公民有权力选择并参与公共服务的决策。因此,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公务员尊重公民并且重视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强调引导公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无疑对公务员的素质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再次,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公务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竞争意识。

如前文所述,新公共服务理论特别关注人本理念、民本理念、服务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等价值导向,这对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公务员素质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人在管理中的重要性,重视公务员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公务员在组织中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若公务员自身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就不能指望他们能够谦逊地对待公众。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建立和谐的组织关系,加强公务员内部以及公务员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创造有助于培养公务员归属感和责任感的客观环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主人翁精神,鼓励公务员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在公务员管理中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尤其是在现阶段服务型政府构建背景下的公务员素质建设过程中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助于打破中国政府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以数字看政绩、以效率看管理的现状,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其次,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注重培养公务员以公民为本位的服务理念。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民是公共服务的接受者,作为纳税人的公民有权力选择并参与公共服务的决策。因此,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公务员尊重公民并且重视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强调引导公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无疑对公务员的素质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在公务员素质建设中则表现为注重培养公务员的民本意识,强调公务员各项工作的展开要以公民为中心,以公民的公共需求为导向,以公众的意愿、期望和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公务员工作业绩的一个考量目标。此外,在公务员素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导向无疑对现阶段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再次,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公务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竞争意识。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在公共服务的供给领域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市场化运作。在公共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也是当今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例如英美等国家通过合同外包,让私营公司、非营利组织等通过投标与竞标的方式参与公共服务的竞争,公民有权利选择公共服务的内容、方式及其提供者。在我国,部分领域的公共服务也开始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破了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地位。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转变必然对作为公共服务供给者之一的公务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需要公务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增强竞争意识。

最后,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提高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服务而不在于掌舵。认为政府不应该强制性地控制社会发展的方向,而要致力于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所必需的公共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一观点为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型,为公务员素质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非简单的责任和义务,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处理好公民、社会、非营利组织等方方面面的关系,这就需要公务员具备多种能力素质,需要承担多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例如法律责任、政治责任、民主责任等,这些公务员应具有的责任意识对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