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平衡》:讽刺人性贪婪的乐章

电影《平衡》:讽刺人性贪婪的乐章

时间:2022-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衡》:讽刺人性贪婪的乐章英文名:Balance中文名:平衡导 演:克利斯多夫·劳恩斯坦、沃尔夫冈·劳恩斯坦片 长:7分钟年 份:1989年国 家:联邦德国荣 誉:1990年第6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背景资料克利斯多夫·劳恩斯坦和沃尔夫冈·劳恩斯坦是一对孪生兄弟,1962年3月20日生于德国希尔德斯海姆,是德国制片人、动画艺术家。可见,维系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等一系列平衡关系的锁链在人性贪婪的私欲面前是何等的脆弱。

《平衡》:讽刺人性贪婪的乐章

img124

英文名:Balance

中文名:平衡

导 演:克利斯多夫·劳恩斯坦(Christoph Lauenstein)、沃尔夫冈·劳恩斯坦(Wolfgang Lauenstein)

片 长:7分钟

年 份:1989年

国 家:联邦德国

荣 誉:1990年第6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背景资料

克利斯多夫·劳恩斯坦和沃尔夫冈·劳恩斯坦是一对孪生兄弟,1962年3月20日生于德国希尔德斯海姆,是德国制片人、动画艺术家。1985年,克利斯多夫·劳恩斯坦进入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学习,而沃尔夫冈·劳恩斯坦进入德国汉堡艺术学院学习。

img125

兄弟俩从1980年开始就一直从事逐格动画工作,善于结合黏土、传统木偶动画及电脑动画来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平衡》获得奥斯卡短片奖后,劳恩斯坦兄弟建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随后的时间里,他们在一些优秀的商业项目中进一步发展了这种风格。对于大部分而言,劳恩斯坦兄弟喜欢自由创作整个电影,包括概念和它们的外观。他们认为,独特魅力的“手工制作”电影可以提供另一种有别于电脑动画的有趣氛围。

他们曾经为国际客户,包括可口可乐耐克、聪明豆、MTV创作了许多独特的广告。他们设计的角色也被用于印刷品插图(如杂志和海报)。

他们共同制作的电影包括:《女友》(1980)、《迂回》(1984)、《直立人》(1986)、《平衡》(1989)。

内容介绍

整个故事从沉寂的场景画面中展开。由于这个平台的不稳定性,假如一个人要走到平台的边缘的话,那么其他人都必须走到平台的另一边,平台才能保持稳定与平衡,否则所有的人都会掉进平台外的无底深渊。

img126

偶形人物在虚拟空间的垂钓过程中,51号钓到了一个残旧的不明箱体,所有人为此而感到好奇,都弄不懂此为何物。后来,77号发现不明箱体上有个旋钮,当转动旋钮后,箱体内发出了低沉而悠扬的音乐,这种音乐与沉寂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由于这个音乐盒的出现,使平台上所有人内心深处的“私欲”也赤裸裸地表现了出来,并由此展开了争夺,甚至对他人进行致命打击。其中比较有趣的是,23号在得到音乐盒后还伴随着音乐跳起了踢踏舞,而且他更是置这个平台的平衡于不顾,干脆坐在音乐盒上,四处滑动。其他人为了保持平台的平衡而纷纷躲闪。在躲闪与平衡的保持过程中,其他四个人都被坐在盒子上的23号踢下了平台外的无底深渊。最终,平台上只剩下了音乐盒子与那个贪婪的独占者23号。为了保持平台的平衡,他最终也只能无奈地走到了平台的另一端,远远地听着盒子里的音乐。

这个故事的最后结局是:贪婪者最终也无法真正拥有音乐盒。

主题分析:对人性贪婪的抨击

《平衡》是一部具有后现代意味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它表现了德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团体,对稳定,对平衡等问题的思考。平板就是一个现实世界的缩影,当诱惑降临,人性中那部分不可避免的好奇和贪念便开始隐隐作祟。在这个过程中,当人心中的平衡被打破,那么每个人就如同迷失了一般,忽略了内心平衡的重要性,最终得到了又怎么样,是不是就证明自己是强者了呢?那为什么最终剩下的却是孤独与失败呢?在短片中,导演用最凝练的手法将这个心理现象展现给我们。越是简单的世界,越禁不起诱惑的侵蚀,越是空虚的心灵,越容易被攻破底线。

画面中,平板上的人们清楚自己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种种不稳定,并小心翼翼地维持着。然而,一个“从天而降”的音乐盒却打破了貌似平静的沉默,私欲的导火索由此引燃。可见,维系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等一系列平衡关系的锁链在人性贪婪的私欲面前是何等的脆弱。这跟我们现实社会中一样,或许还要复杂,“金钱至上”的社会导向使许多人在利益面前变成一个赤裸裸的伪君子或贪婪者,随之而来的冲突或难避免,朋友、同事、亲人等之间所维持的平衡瞬间被打破。道德是社会的规范,大家遵循社会规范才能和谐共处。

img127

就影片画面内容本身而言,这似乎是一群人为争夺一个音乐盒而引发的争斗。然而,最终定格的画面又似乎在提示观众,这也许仅仅是一场发泄苦闷、烦恼的幻梦。映射着都市的喧嚣、混乱、堕落、欲望和罪恶,并从中剥离出现实的人心。幻梦般的结局,如同游离于现实和幻想之间对于自身命运的祈祷,谨慎而无奈地秉持着摇摆不定的欲望。随着情节的发展,每个人都怀着占有的私欲徘徊于音乐盒左右,平衡的关系始终在保持与打破之间徘徊,人类的欲求本质最终打破了世间平衡,而平衡的力量最终又将反作用于欲望本身,得到或失去,清醒或幻梦,最终一切平静之后只剩下人类对自身的无奈的遥望。

img128

角色分析:简单而充满张力

《平衡》是以逐格拍摄的方式完成的,是典型的低成本、试验型的偶动画艺术短片。短片不仅场景简单,而且角色造型在各视觉要素的塑造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身高一致、服饰一致、目光一致、情绪一致、运动节奏一致,个体符号的唯一区分方式就是阿拉伯数字。虚拟的数字符号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姓名在本质上并无差异,只是一个识别标记而已。这种视觉符号的简约并不意味着画面内容的贫乏和表现手法的简单,相反更加强调、精炼了主题,极其简单的视觉元素的巧妙运用会更加突出矛盾和主题。正由于场景的简洁,使“平衡”的保持与调控成为该片的焦点。

img129

我们从外表上看,在空中悬浮的平板上面站立着的五个人很像我们想象中那个年代德国人所拥有的显著特征:修长的身材,厚重的灰大衣,简单的五官,内陷的眼睛和高挺的鼻梁,体现出欧洲绅士般的高贵气质,是欧洲长久以来所宣扬的“文明人”的缩影。可绅士的表情却很呆滞,摆着冷漠的眼神而默不作声。我们或许会突然发现,这种“文明人”不就是我们现代社会人的写照吗?现代人在金钱利欲的社会熏陶下,穿着同样的衣服,做着同样的事情。与此同时,却都摆出一样冷漠的表情,你是你,我是我,在利益面前都可能原形毕露。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上,往往表现为个人利益至上,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而从深层次来看,这体现出了一种同质化特征。如果用一种较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同质化”这个词,那就是生产的产品一致,即差别不易分清,差异小。正如影片中五个在平板上的人好像是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仅仅只是衣服上的数字符号有所不同。这种同质化特征,让人无法轻易识别。这种看似无差异的外在特征隐含的却是个体内在的绝对差异性,由此产生的反差使影片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同质化意味着单调化,在现代社会,如果一切变得很单调,那么生活也就不会丰富多彩。科学家倡导的是科技的作用,而社会学家强调的是幸福指数。诚然,科技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现代化,解放了生产力,而与此同时,人越来越趋向于机器的创造物一样,无特色、无差异。穿的、吃的、住的都很类似。社会是发展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生活的单调性使我们并没有感到真正的“幸福”。相反,以前的人没有Internet,没有手机;只有烽火台和信笺,但幸福指数却很高。马克思讲:“物质决定意识”,同质化的物质社会带来的不一定是快乐的生活,而应“以人为本”,促使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场景分析:风格化传达

艺术动画短片具有广阔、自由的个人发挥空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风格化。风格化既基于内容的基调,更取决于场景画面的基调。简约化在《平衡》中体现得极为突出,场景画面中只有一个孤零零悬浮在空中的平台,其作为角色表演的载体可谓极其简练,使短片更好地集中于角色的表演,故事的叙述。而且从深层次来看,平台象征着社会,可以看做是人的立足之地,现代人所处的平台往往就是不稳定的,就业——失业——再就业,得到——失去——再得到等等,诸如此类的人生平台的波动,在竞争中的得失或许都是暂时的,自私、贪婪的极端或许就是一无所有。平台上的五个人象征着社会中各种人的典型,有强势、霸道,有贪婪、自私,还有懦弱、委曲求全等等,方寸间囊括了社会的各个群体。而音乐盒则是利益的象征,一切矛盾与争斗都因此而起,这跟我们社会中矛盾的产生大多都是由利益所引起形成强烈的映照。由于艺术动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度,许多创作者在构思创作的过程中,早已不满足于动画的一般表现,而是通过影片的场景风格、基调来传达个人的思想、感情。

img130

在艺术动画短片中往往表现出创作主体的一些形而上的思想,《平衡》就是这类影片中的杰出代表。作为动画短片,它在场景的色彩基调上做了最大的减法,在色彩上只选取灰与白两种色调及其过渡色,这种灰色的冷基调代表的是人性的灰暗与内涵的讽刺性,揭示的是社会中个体与群体的不和谐关系。

img131

作为场景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音乐盒,它鲜红的外壳给这个灰白的世界增添了新的色彩,发出的音乐声给这个安静的空间带来了一点喧闹,恰恰是这一点的鲜艳与悦耳引发了这场悲剧。这与一般的影片中运用色彩基调服务于内容基本相似,场景画面的色彩基调带来的是整体思维感受,对于情节与主题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导演在创作中甚至关注到了声音与色彩基调的搭配,以生涩、硬朗的声音效果与画面的冷基调搭配起来,使得情节的叙述更加丰满,更有感染力。

短片中的人物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来阐述剧情与心理,而在场景的光的基调方面,劳恩斯坦兄弟主要采用了单一方向的浅蓝色平行光。平行光在舞台灯光系统中也称为侧光或轮廓光,这种光源主要用于形体轮廓勾勒、塑造,并且,当轮廓光成为主光源的时候,往往会给场景中添加一些神秘的色彩。这种类型的光源对于场景氛围的渲染及人物肢体语言的表述都是非常有益的。同时,灯光的色彩也决定了场景的主色调,蓝灰色调使画面显得非常沉寂、冷静。其实,这样的氛围也是在为后续的冲突事件进行的铺垫。

img132

《平衡》的整体场景画面风格基调还与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的“表现主义”倡导的主旨相类似,即既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又要求进而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同时,场景画面中偶形人物的表情、动作等一系列简约、变形的造型风格更体现出游离于梦幻与现实的荒诞和无奈,亦体现出超现实主义的风格,即呈现人们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影片画面基于“表现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风格化表现,整个场景呈现出独特而厚实的影片基调,更好地突出了故事内涵,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剧作结构分析

《平衡》采用了线性的叙事方式。这类叙事方式的结构特征是以时间线为基准,强调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情节阐述。同时,更是深入探讨了在这样一个封闭空间内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开放式的结构引发观众的思考。正如电影史家所说的好莱坞商业片和欧洲艺术电影的区别:好莱坞电影以结婚结束,欧洲电影以结婚开始。这就是封闭式结构和开放式结构的区别。

img133

短片按照一般影片采用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的基本戏剧结构展开。在短短七分钟之内把故事能够讲述得如此完整,情节层层紧扣,节奏控制得张弛有度,使人不得不惊叹于导演高超的驾御能力。短片可以说基本是由于音乐盒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而迅速展开,这是故事发展的导火索。基于故事发展的脉络,这个平台的不稳定性带来的就是维持平衡和打破平衡的交错,其结构为:共同的目标(平衡)——不同程度的欲望(导致失衡的因素)——暂时的协作(短暂平衡)——集体利益驱使(又一短暂平衡)——最终的结局(悲凉的平衡)。

img134

音乐盒的到来,使得每个人的“占有欲”赤裸裸地流露了出来。紧接着,冲突不可避免,平台在争夺中摇摆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最终,强者战胜了所有人,但为了保持平衡只能遥遥相望,并不能真正拥有它。这种清晰的结构,使得观众能够很好地洞悉短片主旨与内涵。生活中或许有诸多无法避免的个人导向,然而如果一贯按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即使达到表面的平衡也无法得到最终的和谐。虚幻的空间和平板囚禁了他们的肉体,而他们自己束缚了自己的心,最终的强者恰恰是最弱的弱者,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对自己心境的控制,霸占外面的世界或许不难,而要驾驭好自己心中的准绳,却是对人类最大的考验,这是片子给予我们在道德上的思索。

文化分析:“疯狂”与“理性”

“疯狂”是德意志产生与发展的要素,是矛盾的混合体。恶劣的气候和环境培育了德意志民族旺盛的生存本能。为了生存,对于战争与掠夺的热爱造就了他们那样英勇凶猛的战士,形成了其民族性格中好战和疯狂的一面。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德意志民族留下的一页既令人钦佩,又使人深感痛心,他们在哲学、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不仅为自己而且为整个人类造就了一代代巨匠伟人,但是同时,也两度把自己和人类拖入战争,使之饱受战乱之苦。歌德虽不是预言家,但他以世界性伟人的眼光对德意志民族做了自己的评判:“一想到德国人民,我不免常常暗自神伤,作为个人,他们个个可贵,作为整体,却又那么可怜。”“也许需要几个世纪,才能使高贵的精神和高度的文化深入到我们同胞的心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长期以来他们始终是处于野蛮和愚昧状态之中。”这一见解或许会促使人们去探讨一个培育了歌德、贝多芬、康德、黑格尔这些伟人的民族所以一再走上野蛮主义的“疯狂”之路的原因。

我们深入研究一下原因,为什么从路德到歌德,从席勒到尼采,这些德国的知识分子,著名的艺术家、改革家和革命家,怀着比其他任何国家的知识分子更为痛切的心情来分析自己的国家呢?答案就是: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被允许分享国家的权力,哪怕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因为,这个国家的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由一群愚昧无知的皇亲国戚和容克地主统治着,或者就是由军人和官僚与通过贸易和工业而强大起来的上层资产阶级相结合的产物统治着。如此,那些德国的思想家就只能游离于权力的高墙之外,无奈地发出轻蔑的冷笑。

当权力分配不当,国家与精神之间不能取得平衡,那么,“疯狂”就在所难免。或许那样,悲剧在德意志的身上还会不断重演。在此,思想精神的理性回归,精神与国家权力间的平衡也许就是拯救德国的良药。

而《平衡》正是以偶形动画形式描绘了为了利益的“疯狂”和为了不致于毁灭而保持平衡的相对“理性”,一块平板和五个偶形人物组成的群体构架正是德国社会现状的鲜明写照。它所映射的是1989年冷战进入尾声,“东欧剧变”,世界微妙的平衡格局都被打破了。这时,东、西德面临着价值趋向与国家统一等等问题,有部分西德人更是疯狂叫嚣着要乘机武力统一德国。这时候,“疯狂”与“理性”的抉择又再次摆在两个德国的人民面前。导演在短片结尾以音乐盒与占有者各占一端维持的平衡“惨状”,很清晰地告诉观众“平衡”是需要“理性”才能完美的。所以,从深层次揭示了,在关于国家统一的问题上,“理性”尤为重要,不然也可能犯同样的错误。毕竟东、西德的社会体制、经济发展与社会状况都有所不同,这需要两者以“理性”的思维来妥善处理,来平衡好各种关系,才能使局面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img135

此外,在《平衡》中还涉及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人性问题的探讨。对于这个问题,导演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也设置了一个很形象的社会缩影。平板所代表的社会,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符号的人所代表的就是各类人群,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大家相安无事;一有利益冲突,就是你死我活。这个描述隐喻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控诉与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因此,观众在看《平衡》的时候,在一次次的争夺中体会到人性的善恶与残酷,体会到资本主义所谓的文明与丑陋的人性共冶一炉,只是,观众最后期望到了《平衡》所提供的一个明确的答案——贪婪与残酷是不可取的。在疯狂战胜理性后,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拥有,这时的平衡就是“没有”,归于零点。毫无疑问,这种后现代的命题方式使导演把“理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警醒,从思想深处呼唤社会中理性主义的回归。

综上所述,艺术动画往往以极其简单的视觉、听觉元素的巧妙运用,使得矛盾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鲜明。正是由于场景的简洁,平衡的保持与调控成了该片的突出情节点,平衡的关系始终在保持与打破之间游离,人类的欲求本质成为了平衡的失控内因,而平衡的力量最终又将反作用于欲求本质,这是一个轮回的过程。最终,故事的主题得到了升华,这是简单化的不简单体现,完美地体现了平衡的哲学理念诉求。

(蒋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