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成了父母最熟悉的陌生人

孩子成了父母最熟悉的陌生人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代沟现象的日益显著化。此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当孩子遇到烦恼的时候,有21%的中国高中生无倾诉对象。在倾诉烦恼的第二和第三对象上,中国的高中学生更愿意向异性朋友倾诉烦恼而不是母亲。从中可以看出儿童的自主独立需要和父母对待儿童方式的不适应儿童心理特点的情况,也可以发现为什么一些孩子成了父母最熟悉的陌生人。
孩子成了父母最熟悉的陌生人_童年的隐忧:来自童年社会学的观察

一、孩子成了父母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根本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一位满脸困惑的母亲说。

基于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代沟现象的日益显著化。在现代社会,成长在不同社会环境条件下的两代人只有彼此理解和宽容,特别是成年人只有更多地去倾听、去理解,去认同儿童的思想,才能与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灵沟通。随着儿童年龄的不断增长和活动范围的逐步扩大,儿童的人际关系也在不断地确立和改变。由于受身心发展阶段的制约以及共同的学习生活场景的影响,一般来说,儿童更愿意与自己的同伴和同学进行交流与沟通,原因是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彼此能够理解对方的感受。而父母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不同,在价值观、生活态度、知识结构、行为方式等方面与儿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父母与儿童的交流和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

如今,父母知悉儿童的内心世界恐怕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200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约四成的中国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不知道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有约三成的父母根本不了解孩子放学回家后干些什么,不知道孩子好朋友的情况。报告还显示,日本高中生经常和父母聊天,而中国高中生很少和父母聊天。此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当孩子遇到烦恼的时候,有21%的中国高中生无倾诉对象。而在这四个国家中,高中学生倾诉烦恼的首选对象均是同性朋友。在倾诉烦恼的第二和第三对象上,中国的高中学生更愿意向异性朋友倾诉烦恼而不是母亲。而日、韩、美的高中学生则更愿意向母亲而不是异性朋友倾诉烦恼。这份调查报告的结果充分证明了我国儿童与父母亲的沟通和交流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成为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彼此熟悉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压力的加大,许多父母忙于工作,除了在学习方面还能够与孩子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以外,大部分儿童的父母平时很少有时间与孩子进行自由的交流和沟通。还有一些父母由于长期照管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平时疲惫不堪,一旦孩子在学校住宿,就觉得可以放松了,以至于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说:这下可以轻松一下了,我的孩子住校了。但是,也许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孩子住校以后,由于空间距离关系所导致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会更少。在某种程度上,父母更加难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情况。此外,还有一些孩子的父母平时在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不太注意孩子的心理感受,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往往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会对父母封闭,心里话从不跟父母说。如今,有不少家长已经感受到似乎孩子与父母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了,甚至有些家长想不通,为什么平时和同学在一起滔滔不绝的孩子,回家后却变得沉默寡言。也许,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材料中明白些什么。

2000年6月14日,《中国青年报》曾上刊过一封《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的信,内容如下:

1.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

2.为了成长,请容许我犯一些错误。让我在成长中学会如何生活;

3.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生活;

4.请自觉保护我的自尊心和隐私权;

5.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您家长的架子;

6.请不要拿我当您的出气筒;

7.宠了我就别把我给宠坏了;

8.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要把过去的错误扩大化;

9.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

10.请不要第101次地告诉我,某件事该怎么做;

11.我不仅学习您告诉我的东西,还会学习您表现出来的东西,包括您的坏习惯;

12.我不仅需要爱,还需要学会爱别人;

13.即使您能替我做所有的事,请您把它留给我自己做;

14.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花;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摘下松子。”

这十四条建议既集中表现出了一些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的心理隔阂,也充分反映出了一些父母平时在养育还孩子过中存在的简单、粗暴,不尊重孩子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儿童的自主独立需要和父母对待儿童方式的不适应儿童心理特点的情况,也可以发现为什么一些孩子成了父母最熟悉的陌生人。

●虚拟网络以其独特的网络语言为儿童营造了对成人封闭的世界

美国学者梅罗维茨曾经指出:“儿童毫无节制地与成年人一样使用互联网,这些都无情地改变了儿童的思维和言行,使他们不再像儿童而像小大人。”[1]伴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网络流行语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地渗透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如今网络语言似乎在儿童中成为了一种社会流行。仔细考察后不难发现,现在一些儿童所使用的成年人难以听懂的词汇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BBS或者是电影和电视剧中的台词。十年前曾经作为个别现象的“沙发”、“顶”、“偶”、“菜鸟”等网络词语,已经开始普遍向现实生活中蔓延。“偶稀饭粗稀饭(我喜欢吃稀饭)”,“晕倒,楼主刚从火星归来?(指不懂你的意思)”,“偶8素米女,偶素恐龙的说(我不是美女,我是恐龙)”,“介素虾米东东?(这是什么东西)”……这些隐含着较强的感情色彩的词汇,大部分来源于网络。令人更为忧虑的是,在如今的校园里,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化,“我靠”、“我倒”、“我晕”等网络词语已经成为一些学生的口头语。一些儿童所使用的“黑话”,如“特困生”和“觉皇”等,大多数成年人根本不懂得其代表的真正意思。同时,如今网络语言已经不再局限于上网时使用,儿童在同家人、同龄伙伴以及朋友讲话时都经常使用,一些成年人也频频使用网络词语,甚至就连中小学生的作文、周记中也出现了“好雷”、“东东”、“稀饭”等诸多词语。不但如此,现如今,一些电视节目也极力推崇和频繁使用网络流行语,在某种程度上,电视以及现代各种传媒在网络语言的流行和不规范词语的使用方面,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在一些报纸广告中,将“前途”换成“钱途”。

一位家长苦恼地说,她的女儿有一天对她说“妈妈,芙蓉姐姐开个人演唱会了,好‘雷人’啊!”这位家长说,乍一听“雷人”两字,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女儿在说什么。如今在一些儿童使用的网络语言中,大部分成年人是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的。如,67857753在网络语言中代表的意思是“老地方不见不散”。“摔锅”表示“帅哥”、“偶”表示“我”小强”代表“蟑螂”,““银”表示“人”;“铜子”—同志;“酱紫”—这样子。“虾米”—什么;“粉”—很;“灰常”—非常;“表”—不要,“稀饭”—喜欢;“拍”—反对;“东东”—东西;“顶”—同意;FT”—晕倒;“汗”—惭愧。不难想象,如果有一天孩子对我们说,我很稀饭你,我们肯定不知道她在说什么了。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15日第3版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当地一家媒体曾报道了一则消息,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这则消息说的是一位学生给老师写的一份检讨书,而这份检讨书却让老师看不懂,不知学生说的是什么。这份检讨书的部分内容是这样写的:

“……但是当时她那种口气真是7456,所以偶才说她是恐龙”、“不喜欢对老师PMP”、“希望老师不要还是286”……拿着这位学生不足100字的充斥着数字和字母的检讨书,米泉一中的王老师一脸的无奈,不知学生要表达些什么。为了弄懂这份检讨书的意思,王老师到处向人请教。后来,王老师才弄清楚,原来“偶”就是“我”,“7456”是“气死我了”,“PMP”是“拍马屁”,“恐龙”是形容长相一般的女生,“286”代表老式电脑的速度,现在用它形容令人不安的事。王老师说,如今一些电视娱乐节目中,也频繁使用网络语言,对网络语言向儿童生活中的渗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儿童的虚拟沟通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现实沟通能力。[2]

不仅如此,在全社会大力推动学习英语的环境下,在汉语中夹杂使用英语不但成了现代儿童的语言形式,而且也成了一些儿童回避父母了解其真实谈话内容的手段之一。一位女中学生的母亲无奈地说:“我最后悔的就是不该早早教她学英语。现在可好,‘双语’通话!女生来电话,她用汉语说;男生来电话,她用英语说,我一个字也听不懂。”

据有关报道,如今网络语言不仅在儿童中流行,而且也成为一些新入伍的年轻的部队战士的语言。一个星期天,一位新战士找中队长请假:“中队长,俺想利用双休日去一下200。”“什么200?”中队长问。“200,就是动物园呗!”“动物园就动物园,难道还像部队一样有代号不成?”“你不懂,这是网络语言!”中队长一听这话,更来气:“什么网络语言,你蒙我是不是?你给我站好!”还有一次,部队进行队列训练。中队干部刚下达命令,一名新兵突然冒出一句:“我晕!”中队长听后赶忙走上前,关切地询问:“哪里不舒服,我送你上医院。”一句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后经战士们解释,中队干部才弄清这个“晕”的意思。

虽然有些学者认为,儿童使用一些网络语言,在某种意义上对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好处,也是现代儿童思维的广度不断发展的表现。但从根本上看,对于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来说,过早或者热衷于使用网络语言,会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网络语言不但会影响儿童与成年人的沟通与交流,而且会对儿童掌握规范化的书面语言造成很大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儿童思维的发展。四川省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创作的作品《五·四班的小天才和他们的伙伴》曾结集出版,这本书中除了有很多成长叹息以外,网络语言也被大量引入。总之,网络语言的泛滥,除了会影响儿童使用规范化的语言进行交流以外,更重要的是,还为儿童营造了一个向成年人相对封闭的世界,加大了儿童与父母之间、与成年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距离,整体上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成人无法听懂的儿童语言,折射出儿童对成人世界的封闭

言为心声,人的思想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儿童与他们的父母之间产生了沟通隔阂。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广州市海珠区青少年需求及社工介入可行性评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儿童与家长沟通时间每天仅半小时,话题大多围绕身体状况和学习情况。其中,有2/3的家庭几乎不会聊及子女的心事,一半左右的家庭关系不能称为“好”。近八成家长在与子女沟通时遇到难题,有56.7%的家长将“教育子女问题”列为最操心问题。[3]长期的缺乏心理沟通和交流,导致一些儿童的内心世界日益封闭,出现厌学、人际交往不畅等不良现象。

在我看来,儿童之所以使用一些成年人听不懂的语言,在某种意义上,是儿童为了回避成年人对他们的过度约束,是为了回避来自成人世界的过度干涉。在一些对网络语言的相关调查中,一些儿童直白地说,他们之所以使用这些家长听不懂的语言,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就是不想让大人知道他们的内心的想法。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与成人存在很大的不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儿童需要的满足和心理活动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特点,也决定了成年人必须站在儿童的角度上才能与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成年人总是漠视儿童的特点,总是以成年人的角度对待儿童,总是用成年人的想法去约束儿童,天长日久,儿童的内心世界就会出现对成年人封闭的现象,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现象就会出现。沟通和交流必须建立在平等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具有“共同语言”的基础上。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由于代沟现象的存在,成人与儿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的困难。与此同时,在我国传统文化里,儿童一直是成人的附属,许多家长很少把儿童看做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最常见的是,一些父母总是习惯地说,“孩子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儿童不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所以,在实际生活中,不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不掌握现代儿童心理活动的特点,不尊重儿童,过度干涉儿童自由的现象比比皆是。总之,在成人世界对儿童心理需要漠视的前提下,在成人世界对儿童的过度教育日益加剧的社会环境下,儿童之所以说一些让成人听不懂的语言,是为了不让成人知道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儿童心灵对成人世界封闭的表现形式之一。

●越来越少的儿童听众

在儿童稚嫩的内心世界,常有着我们成人所无法理解和熟知的想象元素,也存在着许多不合时宜的奇思妙想,这些奇思妙想正是儿童探究世界的基本动因,也是儿童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源泉。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宣泄。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表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活动过程。可如今,儿童的听众却越来越少了。在强势的成人世界里,儿童只能处于一个倾听父母不断教导的境地,甚至我们成年人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这就是对儿童的关爱。然而,我们忘记或者漠视的是,儿童也需要别人的倾听,需要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交流。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困惑与不安,而恰恰这个时候,儿童需要成人的释疑与解惑,需要成人安慰与引导,最需要别人倾听他们诉说的。如果在这个时候,父母只是用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来评判儿童的行为,漠视倾听儿童心声的重要意义,长此以往,儿童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形成封闭心理。现在的儿童们究竟在想些什么,他们的内心有些什么隐秘?他们的心里话会对谁说?也许大多数父母并不完全了解。

一项相关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中,还有80%的学生回答会将心里话对母亲说,有10%的学生平时心里话会对父亲或祖父、祖母说,只有不到10%的学生回答会将心里话写在日记里或者干脆不说。调查结果还显示,到了高年以后,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六年级的学生中,有60%的学生的心里话只对知心朋友、同学说,30%记日记,只有不到10%的儿童选择对父母说。在回答“你最想对父母提的意见是什么?”三年级学生的意见集中为:家长少布置点课外作业,让我们多玩一点,多看电视等。有的说,留在学校好,回家管得太严了。六年级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表情顿时沉重起来,不少学生是含着眼泪哭诉对父母的意见的。他们的意见可概括为几个方面:父母不理解自己;应该让我们独立地处理一些事情;把自己当成父母手中的学习工具,成绩不好得不到安慰,不要过分逼我们。让我们有一些选择的自由。[4]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心理活动的特点是不同的。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身心发展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他们心理活动的层次以及心理需层次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希望多玩一点,多看点电视等。伴随着儿童身心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心理活动的层次和心理需求的层次在不断提高,自我意识逐步形成,情绪的冲动特征明显。情绪情感既错综复杂而又变幻无常,常常会因为父母一句随意的评价或者批评而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最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理解自己,能够给自己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处理一些问题的自由。遗憾的是,我国大多数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儿童身心发展的这些变化,并没有意识到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需要,特别是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大多数父母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常常束手无策,更不会采用新的方式与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由于很多话题并不能得到父母的认同和认可,天长日久,儿童本来想对父母说的话也只好憋在自己心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