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创期(—年)

初创期(—年)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鼎足而立的电视媒介也把电视新闻评论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经过精心筹备,1980年7月12日,新闻评论栏目《观察与思考》正式开播。[9]值得注意的是,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初始形态在这一节目中出现。同样是1993年5月,新闻杂志类栏目《东方时空》开播,作为首要板块的《焦点时刻》对电视新闻与评论的结合进行了探索,立场分明,针砭时弊,得到了观众的好评。
初创期(—年)_为时代留声:电视新闻评论员研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了整个国家的新气象,电视新闻评论也由此踏上了新的道路。报刊新闻评论此时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广播的新闻评论工作正在加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评论组,旨在大力推动广播评论工作,走自己的路。鼎足而立的电视媒介也把电视新闻评论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中央电视台开始重视此项工作。1979年,中央电视台成立专题部,抽调了一些新闻部的记者与编辑,筹备创办一个兼具新闻性与政论性的电视评论栏目。经过精心筹备,1980年7月12日,新闻评论栏目《观察与思考》正式开播。在第一期节目《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中,契合电视自身媒介特征的传播符号开始被探索性地运用,尤其是采用同期声来记录与评析新闻,改变了当时的主流节目样式。“它融音响、画面、文字于一体,融现场采访与即时分析于一体,融各方人士参与议论与记者点评于一体,融纪实性与思辨性于一体。”[9]值得注意的是,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初始形态在这一节目中出现。曾为播音员的庞啸,作为本节目的主持人登上电视屏幕,在镜头前采访北京市民,与北京市领导对话,并展开分析、评论,对采访对象的观点进行补充和点评。其他较有影响的节目还有《包产到户之后》《谁是失主》《冯大兴的下场》《一个“不可思议”的企业》等。虽然这些节目内容尚显粗糙,实际影响力小,但其标志性意义不可忽视。

1988年7月,本着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的目的,中央电视台将评论组重新组合,《社会瞭望》与《观察与思考》合并,队伍力量得到补充,并直接划归总编室领导;11月,栏目名称更为《观察思考》,固定了播出时长和播出时间,设立了固定的节目主持人肖晓琳,进一步接近了专门的新闻评论员。栏目针对社会热点制作播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节目,如关注进城务工农民的《民工潮冲击过后》,关注演员走穴的《演员走穴的背后》,关注人口问题的《话说天下第一难》等,节目得到了观众认可,保持了良好的收视率。在中央电视台的影响下,其他电视台也纷纷推出类似节目,如山西电视台的《记者新观察》,安徽电视台的《社会之窗》,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透视》,福建电视台的《记者观察》,广东电视台的《社会聚焦》以及北京电视台的《18分钟·社会》与《BTV夜话》等。这些节目的选题大多关注社会热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批带有评论性质的栏目推出后,锻炼了一批电视新闻人,为他们从事新闻评论员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部评论专栏《一丹话题》的推出,不仅标志着我国电视专栏个性化意识的觉醒,且是大陆电视台中第一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评论专栏,这预示着电视新闻评论员群体的呼之欲出。同样是1993年5月,新闻杂志类栏目《东方时空》开播,作为首要板块的《焦点时刻》对电视新闻与评论的结合进行了探索,立场分明,针砭时弊,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尽管在节目中可以看出电视新闻评论还没有凝练出明确的理念,也没有稳定的节目样态,但无论如何,“反应快捷的电视新闻报道与个性鲜明的评论相结合的良好传播效果已在《焦点时刻》中得到证实。《焦点时刻》完成了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初步探索,为趋于成熟的‘电视新闻评论’的到来打好了实践与理论的双重基础”[10]。在《焦点时刻》之外,《东方时空》还设有言论性小栏目《面对面》,在演播室中就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主持人或嘉宾进行评论,风格自由灵活,尤其是主持人生动的主持个性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但是,这一时期新闻评论员的意义毕竟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主持人与新闻评论员的功能是含混的,新闻评论员的功能被出镜记者、主持人、接受采访的专家学者分担。究其原因,还是如孙玉胜所说的,这一时期“中国的电视新闻还只是处于报道阶段,分析与评论的时代还没有完全到来”[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