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联理论的前提性观念

关联理论的前提性观念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两例中B的话语的意义,单纯靠解码是解不出来的,必须借助推理。可见,在语言理解过程中,仅靠编码和解码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个推理环节;通过推理以达到了解说话者所说话语的意图。1.2语境是动态的前面我们在介绍语境的时候指出,语境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个方面。由此可推断,生活在同一地域、操同一种语言的不同个体,其语境大体上是相同的。这是绝大多数人对语境的看法。
关联理论的前提性观念_语言学讲义

1.1交际过程的性质

谈到交际[18],自然会想到这样两个问题:在交际过程中,我们需要交际的是什么?如何才能成功交际?

就交际内容来说,一般的看法是“交流信息”。信息的交流大体上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其中,编码和解码是两个根本环节。编码是将所要表达的意义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示出来,而解码则是通过对方传递过来的形式来探求其所要表达的意义。当我说“我昨天买了一本书”的时候,我在把昨天做的这件事用这句话“包装”起来,然后说出来,你听到这句话后,把这个“包裹”打开,进而知道这包裹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也就是我说的这句话的意义。可简单图示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什么样的编码,就有什么样的解码;这就像给对方寄包裹一样,你给对方寄了什么东西,对方打开后也一定是这种东西。

像上述这样的信息交流过程,就是传统所说的“编码-解码模式”。语言交际过程都是这样的吗?例如:

(2)A:我们看电影去吧?

   B:我要看书。

(3)A: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

   B:Coffee would keep me awake.

例(2)中,A在理解B这句话的时候,仅仅是“我要看书”吗?自然不是。B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不想去看电影”。例(3)中,B是要咖啡还是不要咖啡?这必须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这两例中B的话语的意义,单纯靠解码是解不出来的,必须借助推理。所以,有学者主张,交际模式是一种“推理”模式。

这样,在交际过程中就存在两种模式:编码-解码模式和推理模式。那么,这两种模式是什么关系?有的认为,这两者以编码-解码模式为主;但也有人认为以推理模式为主。斯波伯和威尔逊则认为,这两者之间不存在主次问题,它们实际上是交织在一起的。交际过程中所交流的不仅仅是“信息”,更重要的是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可见,在语言理解过程中,仅靠编码和解码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个推理环节;通过推理以达到了解说话者所说话语的意图。

1.2语境是动态的

前面我们在介绍语境的时候指出,语境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个方面。语言是操这种语言共同体所有成员的语言,而在语言之外,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基本上是一样的,操同一种语言的人在文化信仰方面又多有相近甚至相同之处。由此可推断,生活在同一地域、操同一种语言的不同个体,其语境大体上是相同的。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语境应该是相同的,即所谓的“共有知识”(common knowledge/mutual knowledge)。这是不同个体之间能够成功交际的保证。这是绝大多数人对语境的看法。

但是,在斯波伯和威尔逊看来,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语境是不可能做到相同的,说话人并不清楚听话人的“语境”到底是什么,听话人也不知道说话人是否知道他的语境。而且,语境是不断调整的,是动态的;即在话语交流过程中,先前说出的话语在不断地改变听话人的语境知识,说话人要想正确地理解听话人的话语意图,就必须考虑这种“后加”的语境知识。以前面的例(3)为例,如果A在谈话中知道B晚上需要赶写一篇稿子,那么,B所说的“Coffee would keep me awake”就是想要一杯咖啡;反之,如果A在谈话中知道B在忙了一天之后想美美地睡上一觉,那B的回答就是“不要咖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