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

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显现”存在着程度的不同。一个个体总的认知环境是他的物理环境及其认知能力的函数。不同的人,由于其认知环境存在的差异,对同一话语的理解就可能不一致。通过演绎推理所获得的信息是逻辑含意。演绎推理有两种,一种是分析性的,另一种是综合性的。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在信息获得上,运用分析推理的方式获得信息几乎是不存在的。2.3关联和最佳关联“关联”和“最佳关联”是关联理论的核心概念。
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_语言学讲义

2.1互显

在斯波伯和威尔逊看来,人们的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感知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方面,不同人的记忆力、对周围世界观察的细致程度以及经历等等也不可能一样;因此,即便处于相同的物理环境的人们,由于认知能力上的差异,他们从这相同的物理环境中所获得的关于世界的知识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妨以视觉为例来说明这一点。说是姐妹俩一起到野外去玩,回家后妈妈问她们看到了什么,一个说没看到什么,另一个则说,看到了这个,看到了那个。由此似乎也不难理解,不同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其实是不一样的。

如果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根本就不可能有所谓的“共有知识”,那么,听话人是如何能理解说话人所说的话语的意图的呢?我们现在往往形容那些看后不知所云的话语为“火星人”说的,正好说明了这点,因为,我们地球上的人与“火星人”之间在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上都迥然有别,所使用的语言也不一样,我们自然不懂火星人在说什么。为了解决这个疑问,他们提出了“互显”(mutual manifestness)这一概念。

要了解什么是“互显”,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显现”(manifest)和“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

所谓“显现”,斯波伯和威尔逊的表述是这样的:

一个事实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对一个个体来说是显现的,当且仅当他能够在那个时间在脑子里对它进行表述,并且把这些表述看作是真的或者很有可能是真的。[19]

这句话通俗地说就是,如果你在脑子里能够想出你认为是真的或可能是真的有关事实,那么这些事实对你来说就是显现的。“显现”存在着程度的不同。

一个个体的“认知环境”是指,对他来说是显现的事实的集合。一个个体总的认知环境是他的物理环境及其认知能力的函数。[20]不同的人不可能享有完全相同的认知环境,但不同的人之间必须有共享的认知环境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这种共享的认知环境就是不同个体各自认知环境的交集,这种交集可大可小。

所谓“互显”,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在一个共享的认知环境中,一个事实对甲来说是显现的,就是说甲知道这一事实,乙知道甲知道这一事实,并且甲也知道乙知道他知道这一事实,那么,我们就说这一事实对甲和乙来说是互显的。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甲和乙在同一个屋子里,屋里的电话响了,甲听到了电话铃声,这时我们就说“来电话了”对甲来说是显现的;乙知道甲听到了电话铃声,甲也知道乙知道他听到了电话铃声,这时我们就说“来电话了”对甲和乙来说是互显的。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甲乙两个人在同一个办公室,但甲、乙并不一定都听到了电话铃声,所以,如果在此认知环境下进行交际,甲或乙必须弄清楚对方是否也听到了电话铃声。假如甲对乙说:“我在卫生间。”甲的意图很明显,就是甲想乙去接电话。如果乙没听到电话铃声,乙即使听到了甲这句话,也不知道甲的意图。

我们再设想另一个场景:甲和乙准备周六晚上去看电影,原先的放映广告上写的是放映《红日》,后来甲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公告,说周六晚上不放映《红日》了,改放《南征北战》。但是甲并不清楚乙是否也看到了这则公告。这种情况下,如果乙说“看电影去喽”,甲会理解成看什么电影呢?《红日》还是《南征北战》?

人们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有三种,即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语言的词汇信息。不同的人,由于其认知环境存在的差异,对同一话语的理解就可能不一致。

2.2语境效果

在斯波伯和威尔逊看来,听话人在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时,所运用的是演绎推理。通过演绎推理所获得的信息是逻辑含意。演绎推理有两种,一种是分析性的,另一种是综合性的。相应地,所得的逻辑含意分别称之为“分析性含意”(analytic implication)和“综合性含意”(synthetic implication)。试比较:

(4)Apples grow in orchards and grapes grow in vineyard.

(5)Apples grow in orchards./Grapes grow in vineyard.

(6)a.如果明天台风来了,学校就不上课了。

   b.台风来了。

(7)学校不上课了。

例(5)是直接从例(4)推导出来的,不需要推理者动多少脑筋,这样的推理就是分析性的,所得的含意(例5)叫分析性含意;例(7)信息的获得则不然,它必须综合例(6)中a和b才能推导出来,因此这种推理是综合性的,这样,例(7)是例(6)的综合性含意。

这种不同的逻辑含意跟语境效果有什么关系?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在信息获得上,运用分析推理的方式获得信息几乎是不存在的。从推理的角度看,信息的获得是通过综合推理的方式达成的,就是说,听话人在理解说话人所提供的话语的时候,必须将这话语和听话人已有的关于世界的种种判断综合起来考虑。由此可见,人们从话语中获得的信息,既跟说话人所说的话有关,也跟说话时的语境(包括听话人以往有关世界的种种信念)有关,听话人对说话人所说的话语的理解,也就是听话人对说话人交际意图的推理所得不是单纯跟其中的某一个因素有关,而是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斯波伯和威尔逊称之为“语境含意”(contextual implication),这种语境含意就是一种“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

说“语境含意是一种语境效果”没问题,但不能说“语境效果是语境含意”或者“语境效果就等于语境含意”。语境效果还有另外两种情形:一则,新的信息或许为原有假设提供了进一步的论据,因而使原有假设得到强化;二则,它或许为原有假设提供了相反的证据,从而放弃原有的假设。如果某种信息对原有信息没有任何形式的改变,那它就没有语境效果。

至此,我们可以给语境效果简单定义如下:所谓语境效果,就是交际的一方所提供的信息(其实不限于话语)对另一方的认知环境(即原有的对世界的种种信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3关联和最佳关联

“关联”和“最佳关联”是关联理论的核心概念。

什么样的情况算是关联?某话语所提供的信息对听话人来说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这一信息对听话人来说是已知的,比如对一个成年人来说,你告诉他说“猪有四条腿”,他从中没有获得任何新的信息。这类信息不值得听话人去加工。二是,这一信息是新信息,但和听话人已经掌握的信息没有任何关系,这类信息加工时所付出的精力较大而所获得的效益却微乎其微。三是,这一信息是新信息,而且与听话人已经掌握的信息是有联系的,在这种情况下,听话人就可以利用新、旧信息进行推理,获得一定的语境效果。这第三种情况就是“关联”。

关联涉及两个因素:一是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在一定语境中所产生的语境效果,二是听话人对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时所付出的精力(processing effort)。只要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在一定的语境中有某种程度的语境效果,就可以说这种信息在这种语境中是关联的。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6)2012年8月8日,受台风“海葵”影响,上海有大风暴雨。

(7)你现在正在看书。(或者:你现在正在听课)

(8)你现在睡得很香。

例(6),如果是在2012年8月8日之前几天跟你说,那它就会产生一定的语境含意,比如,要做好防台风暴雨的准备;或者,到时候要尽量避免外出;或者,要把阳台上的花盆搬进室内,以免坠落伤人;或者,要多买几天的菜;或者,如果你要出行,要注意航班信息,等等。这时候说例(6),与当时的语境是关联的。但是,我现在跟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可以说不会产生任何语境含意,没有任何语境效果,因而是不关联的。

例(7),如果你现在正在看书,我跟你说“你现在正在看书”,或者,你现在正在听我讲课,我跟你说“你现在正在听课”;那么,它就没有语境效果,同样是不关联的。

例(8),如果你现在正在兴致勃勃地看书,或者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我跟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明显与事实不符,你大脑中原有的信息丝毫不会受到我这句话的影响,因而它不会产生语境效果,是不关联的。

语境效果往往不是绝对的有或者没有的问题,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某信息只需产生一点点语境效果,就应该说它是关联的;但实际上,人们习惯于把具有较大语境效果的信息才看作是关联的。这就像我们说某物体有没有弹性一样。关联度的强弱跟语境效果成正比例关系,而跟信息加工时所付出的精力成反比例关系。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度就越强,语境效果越小,关联度就越弱;反之,加工信息所付出的精力越大,则关联度就越弱,加工信息所付出的精力越小,关联度就越强。

请看下面的例子:

(9)A:你“语言学概论”课考得怎么样?

   B:考得不太好。

(10)A:你“语言学概论”课考得怎么样?

   B:考得不太好。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刘翔在跨栏时摔倒了。

针对“你‘语言学概论’课考得怎么样?”这一问题,例(9)和例(10)中,B的答话都让对方获得了新的信息,产生了一定的语境效果,而且其语境效果是一样的;但例(10)中,B多说了“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刘翔在跨栏时摔倒了”这句,它在那种语境下没有产生额外的语境效果,但听话人仍需要对这句话进行加工,多付出了精力。因此,尽管两例的语境效果一样,但例(9)中B的答话的关联度比例(10)强。

虽说关联有度的差别,但很多情况下,关联度是无法量化的,因而难以通过精确的数值来比较其强弱。关联度的强弱是通过交际者的心理感受出来的。

既然关联度的强弱跟语境效果有关,而语境效果是相对某一语境而言的,那么,决定某话语语境效果的语境是怎样的呢?是在理解这话语之前就已经确定的,还是在理解话语时临时选择的?在斯波伯和威尔逊看来,这种语境是临时选择的结果。针对不同的话语,选择相应的语境来理解。构成语境的信息来源是不同的,有的属于百科性质的,存在于长期记忆中,有的则处于短期记忆中,有的甚至只是先前交际或者交际过程中临时获得的。在语境选择过程中,往往是逐步完成的。试看下面的例子[21]

(11)他上星期天买了辆旧车,轮胎都磨平了。

(12)他上星期天买了辆旧车,鞋底都磨平了。

(13)他上星期天买了辆旧车,锯齿都磨平了。

对例(11)的理解最容易,因为一谈及车,车的“轮胎”就很容易被激活。例(12)理解起来就得多调取一些语境,因为我们不能从“车”激活出“鞋底”这一认知要素;但仔细想一想,我们又不难想象,买车的时候,我们可能从这家店跑到那家店,跑了很多店才买到这辆旧车;因而例(12)也能理解。例(13)对一般人来说就很费解,我们无法想象“买旧车”和“锯齿磨平”之间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在我们的认知环境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你知道有一种修剪树枝的专用工程车,上面配备了两把长臂电锯,例(13)也就可理解了。

不难理解,所选择的语境自然与交际者个体有关,或者说,这种语境是交际者个体的语境,而不是笼统的什么语境。因而,所谓“关联”也是相对某个个体的关联。

如前所述,关联度与语境效果和为获得这种语境效果所付出的精力都有关系,由此可以推出:关联度最强的情况是,所获得的语境效果最大,同时为此所付出的精力最小。这种情况的关联,就是“最佳关联”。

斯波伯和威尔逊对最佳关联设想的描述是[22]

A.交际者意欲向听话者显现的假设集合{I}足够关联,值得听话者花时间去加工这些明示的刺激;[23]

B.这些明示刺激是交际者所能用来交际{I}的最关联的那种。

他们据此提出的关联原则是:

每个明示交际行为所交际的是最佳关联设想。[24]

他们后来对最佳关联设想作了修改[25]

A.明示刺激足够关联,值得听话人花精力去加工;

B.这种明示刺激是与交际者的能力和偏好相容的最关联的那个。

我们不妨看一组例子:

(14)我下午2:00到4:00出去一下。

(15)我下午2:00到4:00出去一下,去系里。

(16)我下午2:00到4:00出去一下,去系里开个会。

假如丈夫出门前想告诉一下他妻子,这三句都是关联的。但是,选择不同的句子,取决于妻子对丈夫外出的在意程度。如果她什么都不在意,例(14)就行了;如果她还在意丈夫去哪儿,那就只需要说例(15);如果她既在意丈夫去哪儿又在意他去那儿干什么,那就得说例(16)了。

跟“最佳关联”容易搞混的是“最大关联”。最佳关联是就关联的程度来说的,而最大关联是就关联的范围来说的。听话人对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的时候,需要借助听话人的认知环境。而在斯波伯和威尔逊看来,一个人的认知环境是有层次的,最容易得到激活的那部分是核心环境,是最小的认知环境;然后可以进一步对相关信息进行加工,因而会逐步逐步地激活一层又一层的认知环境,从而获得进一步的语境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听话人可以使语境效果最大化。我们不妨把认知环境的层次性简单图示如下:

很显然,认知环境的层次越深,听话人提取时所付出的精力必然越大,语境效果就会越小。所以,在实际理解说话人的话语的时候,我们不是寻求最大关联,而是在特定认知环境中最直接而有效地领会说话人真实交际意图的那种关联,就是“最佳关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