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理论内部缺乏逻辑关联

理论内部缺乏逻辑关联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理论内部缺乏逻辑关联从新闻理论教程所涉及的范畴来看,研究的内容确实非常丰富,无论是新闻活动自身的问题,还是由它连带出来的相关问题,目前的理论都涉及到了,新闻理论的研究范畴几乎囊括了人们所能经验到的关于新闻的所有现象。因为无论如何,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问题依然存在,只要人们运用逻辑思维去思考资本主义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就无法回避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的论断。
理论内部缺乏逻辑关联_新闻理论新思路——新闻理论范式的转型与超越

(一)理论内部缺乏逻辑关联

从新闻理论教程所涉及的范畴来看,研究的内容确实非常丰富,无论是新闻活动自身的问题,还是由它连带出来的相关问题,目前的理论都涉及到了,新闻理论的研究范畴几乎囊括了人们所能经验到的关于新闻的所有现象。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看似非常全面的内容设置,一直面临着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人们在通览新闻理论各项内容之后,很难发现构建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看不到进行理论演绎的逻辑性,更无法为新闻事业发展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规律性结论。

总体上看,目前的新闻理论主要是一种“散点透视”,研究者一方面追求对研究对象的全面把握,但是又误以为理论的全面性等于对研究对象没有遗漏的全面分解,没有阐明新闻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逻辑关联和内在结构,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新闻现象进行观察,将其内涵分解成不同方面。由于采取了孤立静止的研究方法,专注于对各个局部问题的分析,导致无法将各个部分还原成一个有机整体。实际上,理论指导的全面性主要表现为对现实进行解释的有效范围应该尽可能广泛,不能对实践中该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视而不见,而这种功能的实现依靠的是理论严谨的逻辑性和较高的抽象性。现在的问题是,研究者对新闻理论内涵做了比较全面的分解,但是人们面对丰富多彩的具体内容,却找不到支撑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石,无法把握住推动理论演绎的逻辑起点和持续动力。事实上,新闻理论研究中的这一问题由来已久,正如刘建明教授在多年前所言:“一门科学理论,不是一大堆互不联系的概念堆砌,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只有确定合乎逻辑的起点,才能把握对象多方面的联系和规律,并通过这一起点的逻辑中介,在理论上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缺乏统一的、贯穿始终的理论出发点,它们的逻辑中介、逻辑顺序也必然是杂乱的。这就要造成理论体系的混乱,甚至把和新闻理论研究对象无关的东西掺杂进来,使新闻学变成一门似是而非、史论交叉、时令性显著的综合性资料。”[4]

宁树藩教授对此也有深刻洞见:“从理论建构的科学性来看,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每一部分、每一层面都是不能随意舍弃的,一旦舍弃,必然会破坏整个学科体系,而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学则不同,每一个不同层面、部分所涉及的都不是新闻自身的理论而是借助于外在理论来研究新闻问题,因此往往舍弃其中某一部分,不会对整个学科造成根本性危害。”[5]

在这里,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一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理论体系,从中发现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

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包含着这样一种逻辑:他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的细胞——“商品”开始,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从价值中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和资本主义进行再生产的动力源泉,进而又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以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最后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出发,指出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和消灭剥削阶级是社会发展的合理方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行批判的理论体系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虽然目前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些波折,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已经消失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无论如何,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问题依然存在,只要人们运用逻辑思维去思考资本主义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就无法回避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的论断。正是因为这一点,至今也没有人能否认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反观目前的新闻理论,最明显的问题莫过于缺乏一个清晰的逻辑起点和一种递进的逻辑演绎,整个理论体系的内容基本上是并列堆砌式的,像一盘散沙,学习理论后留下的印象也是局部的、支离破碎的,无法形成完整的新闻理论体系,这样一种理论状况必然减弱对新闻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