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

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健康教育是医院和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整体护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还是护理管理者进行整体护理工作质量考核的一个方面。因此,在当前需不断深化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对下列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护理职能的不断延伸,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医学模式转变和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来,我国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形势喜人,而且正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四、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

(一)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健康教育是医院和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整体护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还是护理管理者进行整体护理工作质量考核的一个方面。我国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开展时间不长,整体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影响着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因此,在当前需不断深化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对下列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病人因素 病人因素是健康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①病人过分依赖医院。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阻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务人员的观念未能改变,医学模式处于生物医学模式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医学模式已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由此看来,卫生保健牵扯方方面面,过分依赖医护人员,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②病人的文化层次、年龄状况限制了信息的输入。我国的教育现状目前还是很落后,普及教育的程序和范围还不均衡。一些地区的病人尤其是农村病人接受的教育很少,文化层次很低,有的甚至是文盲,缺乏一般的卫生常识。入院后由于缺乏重要的文字交流手段,病人以护士给予的健康信息表示不理解,阻碍了护患之间的交流,还有的病人年龄较大或因疾病的关系,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这些都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阻力。

2.护士因素 护士因素直接影响着健康教育的质量。①护士未给病人做详尽的健康教育。我国的护士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缺编的现象,即使是整体护理病区,编制仍存在不足。这样在一些工作量大的科室,治疗任务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势必压缩,有的根本就没有时间做这项工作。另外,由于护士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护士工作没有热情,缺乏主动性。还有的护士自身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到病人身边就怕病人提问题,所以避而远之,更不用说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了。②缺乏娴熟的沟通技巧。我国的护理教育多年来一直采取中专教育,教材的编排也不尽合理,只重视了专业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科学的培养,心理学和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而这两项恰恰是开展健康教育必备的基本素质。由于不能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和病人沟通的时候,语言显得单薄,缺乏说服力,不能够增加病人的信任感,这样开展健康教育就不易被病人接受。③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动机不正确。作为一名护士有责任有能力告诉病人有关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的知识,这是本职工作。但是有的护士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一些治疗性任务积极主动去完成,而健康教育只是为了应付护士长或护理部的检查,对照教育计划强迫病人去背,以至于有的病人就提出“住院什么都好,就是老让我们背不太好了”。甚至有的病人形成了很重的心理压力,怕自己记不住给责任护士带来不好的影响,这样和我们开展健康教育的初衷是不相符的。

3.检查者因素 检查者因素在健康教育过程中也是不容忽视的。检查者的方法和手段很重要,要运用适当、灵活。检查者首先要让病人明白检查的目的及内容,不要一味地对照健康教育计划去让病人背,也不能把会不会背作为衡量健康教育合格与否的标准。有的病人背得很熟练,可仍然不会运用到生活中,这样的健康教育仍然不能算合格。有的病人虽然不会背,可是一些技巧他可以演示,这样的健康教育就是达到目的了。如果检查者的方法和手段运用的不合理,不能够正确评价护士的工作,不仅会挫伤一部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会成为一些会投机的护士的庇护伞,这样的效果评价永远也起不到促进的作用。

4.材料因素 材料因素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一般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制订的健康教育计划,即针对不同病种各制订出一份计划,但是同种疾病的病人各方面情况又有所不同,用同一份计划去进行健康教育,往往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有些文化层次高、知识结构丰富的人轻而易举地就掌握,甚至掌握得更多。而有些病人可能根本就无法接受,这样的教育计划不能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缺乏特异性

(二)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

1.转变观念

(1)要正确认识护理人员开展教育工作的现状 现代健康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国外建立健康教育专业也有60多年了,而在我国近十年才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广泛传播及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护理职能的不断延伸,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医学模式转变和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来,我国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形势喜人,而且正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但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医院和相当一部分的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还在低水平上徘徊,基本停留在“卫生宣教”的阶段。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观念更新不够、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不高,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不强等。因此,要深化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抓住根本,从“源头”抓起。

(2)要正确认识健康教育的内涵 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迅速,客观需要不断地赋予它新的重要职能。虽然目前尚无一致的公认的定义,但是健康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它是通过卫生知识的传播,致力于引导人们养成有益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所以健康教育又被称为联结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我们在开展健康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健康指导的不同点,深刻认识从“卫生宣教”到“健康教育”的转变不仅仅是用词的改变,而且是护理观念和工作模式的转变。只有正确认识了健康教育的内涵,才能把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定位于影响病人的行为,并使其保持健康与所需的知识、态度、技能产生改变,从普及卫生知识入手,最终达到建立健康行为的过程上。

(3)要正确认识执行健康教育程序的作用 1986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的公共卫生教育组研究发展了五步骤模式,为我们开展健康教育指明了工作的思路。但从近期的调查看,护理人员对教育角色的认知不够全面,尤其是对健康教育程序的概念认知模糊。健康教育程序是一种合乎逻辑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是为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护士通过全面的评估,了解病人的需求,建立教育目标,选择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实施效果评价的全过程。因此,健康教育程序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不按照健康教育程序开展工作,健康教育工作就达不到应有的目标,也就没有高质量。

(4)要正确认识健康教育互动三要素 实践证明,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护理人员和病人及家属多方互动的结果。只有双边人员都得到激励,才会产生互动力,才会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教育者与学习者即护士和病人及家属的关系,通过共同制订教育目标和执行学习计划,把健康教育的操作体系从护理人员的单纯“灌输”演变为和病人及家属的共同参与过程,才能使健康教育与“大卫生观”接轨,健康教育工作才会产生全社会的健康价值的新观念。

(5)要正确认识观念转变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因此必须更新观念。观念的更新首要的是加强领导,从人本管理入手,突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实施规范及评价考核标准体系。其次要克服护理人员资格不够、不能开展健康教育的错误观念,树立为人类健康而不懈努力的理念,变被动为主动,调动积极性和挖掘人的潜能。不断创新和奋发进取,注重知识的更新,从而具备驾驭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一体化的能力。另外,要正确掌握健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随着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模式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要充分认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变对健康的影响,积极促进健康的有效行为。

2.健康教育人员要实行岗位责任制 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做到定岗、定责,还要定出检查考核指标(“三定”)。以便评价工作质量和效果。各科的健康教育人员任务到人,依数量、质量的要求,按期考核,并实行奖惩办法。

3.实施程序化管理和目标管理

(1)按PDCA四步程序工作 (略)

(2)实行目标管理 健康教育也同其他工作一样,要制定可能争取到的目标,使工作有所遵循。可以发动健康教育人员开展达标活动,以期更好地完成健康教育计划。可按两类运行状态制定目标:①惯性运行目标,规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要求。在正常情况下应完成常规的健康教育任务的目标如定期更换健康教育栏、黑板报的内容,病人出入院教育的内容及住院期间有关疾病的各项指导等。一旦写出任务目标,便可执行。由健康教育科(组)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②调度运行目标,若有新的或全院性的健康教育任务,健康教育科(组)要组织一定力量,安排必要的内容,确定切合实际的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拟定达到的目标。健康教育科(组)在院长(或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实施调度,并进行质量控制。

4.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和锻炼 首先在已有的组织机构中,培养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护士除采用科室业务学习、全院业务学习、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护士参加自学考试等形式不断充实医疗护理新知识、新业务技术外,还要根据各人的特长,学习一些健康教育知识如科普文章的撰写方法,电化教育仪器的使用与维修,板报的美术及艺术编排,以及有关的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等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的技巧即采用多种形式,抓住病人的兴趣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因为病人最感兴趣的内容也最容易记住,才可以满足病人的需要。让患者了解这些内容,可通过采用图画、模型、文字、录音等多种方式刺激病人的兴奋点,使之加深论证。

5.建立特异性较强的健康教育计划 标准的健康教育计划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同时它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它不能体现病人的个体差异性。针对这种情况,可在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后面设计部分空格,如需增加可自行在空白处添加,充分体现了病人的特异性。

(三)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1.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要求 进行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要求评价手段灵活,目的明确,给护士传递相关的健康信息。评价的手段不一定非要针对健康教育计划一字一句地去评估病人是否掌握,可以通过与病人交谈、看书面资料、询问护士等方式去了解护士是否主动做这项工作。评价的结果要视病人的情况而定,不能强求所有的病人达到同一个标准。硬性要求只会挫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别无益处。

2.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

(1)学习需要评价 评价病人的学习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评价以往评估过的病人需要是否为病人的真正需要,有无遗漏,或者当病人有多种需要时,护士由于时间的限制只考虑了对病情有较大帮助的需要,而忽略了解除病人疑虑的需要,导致无法取得病人的信赖,降低了病人的参与感等。

(2)教学方法评价 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计划的成效。评价教学方法包括:①教学的时机与场合是否恰当;②教育者是否称职;③教学材料是否适宜(准确、通俗);④教学方法是否得当;⑤教学进度与气氛如何。

(3)计划目标评价 病人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有不同的层次,前一个层次是达到后一层次目标的必需,如手术病人分期教育目标,从入院到出院要分四个层次进行,其顺序是:

img40

因此,在评价计划目标时,应参照计划目标,在计划的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评价。

(4)知识行为评价 病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病人做到知、信、行,因此,评价的重点应是病人的知识掌握程度,态度改变与否和行为取向如何。知识是改变的必要条件,了解病人知识掌握程度可以帮助预测其行为转变的可能性。态度是产生行为转变的前提,判断病人对健康和疾病的态度可以帮助掌握其行为发生的本质和行为转变的取向。行为转变是健康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对行为进行评价有助于了解病人教育的效果。

(5)教育质量评价 健康教育重在普及,重在效果。因此,质量评价的重点应放在病人教育普及率与合格率的监测上。普及率即实际接受教育的人数占应教育人数的比率,合格率为抽样检查教育合格人数占抽样人数的比率。病人教育效果还可通过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的缩短、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

3.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方法 测定卫生知识获得的方法:一般对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可采用个别谈话、座谈收获等形式。对文化层次较高者,可以采用问卷方法,运用是非题、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等形式来进行。要以同样的问题做健康教育前后的对比。

卫生行为的实地考察:在进行健康教育前,了解不卫生的习惯和嗜好,如吸烟、酗酒、睡前不刷牙等。待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后,再深入生活、工作处所了解实际的改善情况,并做前后对比。卫生行为的改变或卫生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借助外力。可以配合一定的卫生条例、法规、卫生制度等加以约束,也可发动教育对象互相监督、帮助,促使其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和行为。

总之,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要求,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评价,这是一项细致又带有科研性质的工作,不一定对每项教育都进行评价,可以有重点地抽样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