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此愈彼悟真谛

治此愈彼悟真谛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床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即每因治疗此病而使彼病获愈。因患尿血已逾半年,曾经某医院诊治,因原因不明治疗无效。我建议俟血尿痊愈后,可去外地求外科专家医治。腹痛消失,血尿痊愈。盖此患之尿血,原系五年前所患疡毒之余毒匿伏所致。初服3剂,寒热退,喘咳减。加重附片之量,以振复肾阳。每在烧灼之前,先觉面部火升烘热,顿时胃中即出现此莫可名状之“难过”。少顷面热潜灭,胃中的“难过”亦随之消失,如此者一日几度。

治此愈彼悟真谛

临床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即每因治疗此病而使彼病获愈。这些始料未及的侥幸所获,似来自于偶然之中,然细细玩味,反复推敲,每能从中悟出一些必然的道理。兹仅举3例,并谈一点肤浅之体会。

【案例1】 杨某,男,19岁,1984年5月来诊。因患尿血已逾半年,曾经某医院诊治,因原因不明治疗无效。查该患者体格尚健,除小便尿血伴有小腹微痛外,寐食俱佳,未发现其他病症。诊脉细弦兼数,舌质暗红。权以养阴止血之剂试投,服药5剂,尿血如故。细询病史,其父告曰:该患者在13岁时,左胸部曾生一肿疡,经医生切开排脓,迄今已5年疮口不敛,常流稀薄脓液,除此未生他病。去年冬天偶然发现尿血,及时医治直到今天。令患者敞衣视之,果见左胸乳房下有一面积约3厘米×5厘米之塌陷瘢痕,中间有一豆粒大疮口不敛,常滋溢湿润。问其何不医治,答称:曾到某医院外科治疗,医师们说已形成较深瘘管,且部位紧靠心脏,手术有一定难度,欲求我为之医治。我建议俟血尿痊愈后,可去外地求外科专家医治。根据所掌握的病史,结合患儿小腹时有疼痛、舌质偏暗等症状,综合分析,可能与热毒深伏、瘀阻血脉作祟有关,遂改用养阴益气,清解热毒,活血化瘀之法。药选生地、丹皮、山药、旱蓬草、蚤休、银花、黄芪、赤白芍、大黄炭、水蛭、水牛角、桃仁、粉草等组方,又服5剂。服后腹痛增剧,尿血不减且不时有条索状血块尿出。其父虽生疑惧,而我笃信药已对症,前方加重活血化瘀的剂量续进。共服药20剂。腹痛消失,血尿痊愈。未越半月,其父携子欣喜来告,1周前酷热,领儿下河游泳,其因努力搏击,突然从左胸之疮口中迸出一物,长约半寸,色灰白质坚韧,形同索管样物浮于水面。未过几日,五年不敛的疮口却自己愈合。吾听后信疑参半,再查患处,确实敛合。这一奇迹的出现,使我不胜惊喜,惊喜之余,催我深思。力图从中找出这一偶然所获的必然之理,苦思冥索忽有所悟。盖此患之尿血,原系五年前所患疡毒之余毒匿伏所致。《内经》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此患之疡发于心外,心与小肠相合,手少阴心经之热毒,移于手太阳小肠。热毒蕴结既久且深,势必影响气血的通畅,形成瘀滞,伤及阴络故尿血。气血瘀滞,经脉不通故腹痛。投以养阴益气、活血化瘀、消解热毒之剂,不唯尿血全愈,还促成瘘管的退化剥离。再者,大疮恶毒,必伤人正气,耗人气血,人体的抗病功能定然减弱,病灶区域则难得到营养的供给。疮口安有敛合之机?使用养阴益气(偏重养阴)以培本,增强抗病驱毒的能力;清解病毒以治标,旨在攻逐蕴结久深的残余热毒。活血化瘀于此作用大致有三:一可使瘀血消化,变致病之物为营养之宝;二能使血脉通畅,经络无阻,病区可获得充分的濡养;三可助清解之药发挥作用,攻坚破结,毒解邪溃,促成瘘管的剥脱分离。

【案例2】 刘某,男,52岁,1985年12月患恶寒发热咳喘心悸求治。据述患喘咳多年,触寒遇凉辄发,平素怕冷,咳痰清稀。观其形瘦神疲、面部颧额等处有不规则灰黑色黝斑,四肢清凉,脉沉细而弦,舌质淡苔白润。病属肾阳亏虚,肺有伏饮,新感风寒所致。投小青龙合真武汤化裁治之。初服3剂,寒热退,喘咳减。前方甚合病机,再守原方继投,稍减麻黄用量,以防辛散耗气。加重附片之量,以振复肾阳。嘱服10剂再议。患者半月后再诊告称:咳喘痼疾十去其七,也不似从前之怕冷,精神大见好转。特别是面部多年不褪的黑斑,竟大部分消失,真神药也。听后喜愧交集,喜者,短暂的中药不仅使喘咳痼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且使医家患者殊感棘手的面部黝斑荡然消失。愧者,初未识此方此药有消退此黑斑作用,只好支吾而已。初用此方虽未识它有消退黝斑之机制,但效果的事实证实了它的作用和机制是客观存在的。我不信这是偶然的幸中,应该说其中寓有必然之理。反思再三,终悟出此方应有此效果。盖黑为水色,肾为水脏,其色玄;肺司呼吸,外合皮毛。患者肾阳素亏,无以镇水,寒水上逆,乘心凌肺,故发为喘咳畏寒心悸。脾为土脏,职司运化,外合肌肉。土失温暖,水湿停聚。肾水挟脾湿肺饮逆于上,凌于皮肉之间,故颜面颊额等处出现黑色之斑块。近阅刘渡舟先生之《伤寒十四讲》,他在水气病概念的“色诊”中谈道:“水为阴邪,上凌于心,心之华在面,今阴邪搏阳,营卫凝滞,心血不荣。”故其人面带虚浮,其色黝黑,或出现水斑,额、颊、鼻柱、口角处,皮里肉外出现黑斑,类似色素沉着。刘教授的论述十分精辟,这就更加证明,使用温阳蠲饮的方药,本身就具有消退面部黑色黝斑的作用,绝非是在偶然中的侥幸之获了。

【案例3】 刘某,女,68岁。1983年春因患食后呕吐迭治不愈,延余为治。病始于去冬晨起浣洗而触寒,旋即漾漾泛恶,口溢清涎,即制姜葱热面食之,借以驱寒,食后胃中胀满不适,似觉有物上涌,稍顷呕吐大作。所吐皆未化面食外,尚有痰涎白沫甚多。吐后反觉舒快。嗣后每餐进食稍时必吐,无一次幸免。曾多次求治,有谓幽门痉挛、梗阻,或曰神经性呕吐,治不见效。又疑胃中有癌肿,建议摄片或做胃镜检查,老妪不从。病延3月有余,身体极虚,自知难起,故不愿再治。其子不忍坐视,苦苦相劝请余一决生死。

察患者体虚神颓,面虚浮晦暗无华,诊脉沉弦,舌质淡苔白。询其所苦,曰:胃中终日胀满,心下常出现阵发性如火灼烫燎之热感。每在烧灼之前,先觉面部火升烘热,顿时胃中即出现此莫可名状之“难过”。少顷面热潜灭,胃中的“难过”亦随之消失,如此者一日几度。平时口干喜冷饮,然饮后胃胀殊甚,必待呕出方快。大便不爽,时硬时溏。小便色如米泔,腰常酸痛。扪其腹胀且实,腹肌如冰。病症颇为复杂。仔细分析,应属寒痰锢冷停积中焦,阳虚被遏,郁而难伸。拟附子理中合小半夏茯苓汤试投,初服3剂尚能对证,于是坚持上方剂量递增。干姜由6g增至18g,附子从3g加至9g。病证基本控制,不仅食后不复呕吐,且心下的烧灼“难过”亦很少出现,四易其诊,当药服至17剂时,其子匆匆来告:晨起母刚服完第一煎药不久,突然感到胃中扰动,心中慌乱,难过至极,似有物逆涌,无法遏制,急趋户外,已经停止多日的呕吐又作,初为涎沫,后竟呕吐出蛋黄大的球状物4枚,母大骇,令拾一枚送先生察看究为何物。视之,乃一灰褐色不规则固体,质韧,以棒捣之滑动不碎,形似炙脔绝非炙脔,亦非柿石(患者无食柿之嗜好),殆为久积于胃中之痰块耳。询其母吐后病况,告曰:此物吐出后,顿觉心下空虚,荡然若有所失,余证霍然,仅觉心有虚悸耳。余曰:病根已拨保无虑也。现已4年,刘妪健在。刘妪一案本不足奇,初诊即已断中阳亏虚,寒痰冷饮停聚所致。故投以附子理中合小半夏茯苓汤契合病机,所奇者患者胃中竟贮有4枚痰块,确是未能料及,不是偶然得之吗?胃为六腑之一,其生理特点以通降为和,今因冷痰冰结伏于胃中,既阻遏阳气宣发,又阻遏胃气的通降。不降则上逆,特因食后食物难以腐熟,停聚胃中,更无法完全通降于肠腑,故不久即随气之上逆而呕出。至于胃中烧灼、面部火升、腹肌如冰等证,都是冰痰冷饮阻遏阳气的种种病症。胃中能停聚偌大痰块4枚,若非目睹,亲手治疗的病案,恐难置信,然事实确系如此,绝非杜撰,痰块虽未能完好保存,但老妪仍健在可证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