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腹膜炎腹腔感染是如何造成的

腹膜炎腹腔感染是如何造成的

时间:2022-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细菌及其毒素等引起的腹膜炎症,即称为细菌性腹膜炎。腹膜炎症局限于病灶区域或腹腔的某一部分,中毒症状较轻者,为局限性腹膜炎;如炎症范围波及广泛,并有继续扩散趋势,临床症状较重者,为弥散性腹膜炎。急性腹膜炎,一般均有持续性腹痛和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并有全身急性感染、中毒性休克等表现。

第八节 急性腹膜炎

一、腹膜炎的分类

(一)根据发病机制分类

腹膜炎可分为继发性及原发性两类。

继发性较为多见,大多继发于腹腔器官的原有病变,也可继发于腹部手术或伤口的污染等。原发性腹膜炎(又称为自发性腹膜炎)较少见,腹腔内无原发病变(灶),多在人体其他疾病过程中,因机体抗病能力低下,病原菌经血运或淋巴途径侵入而感染腹腔;少数也可经女性生殖系进入腹腔而引起腹膜炎;泌尿系感染时,细菌也可通过腹膜直接扩散至腹膜腔。

(二)根据病因分类

可分为化学性及细菌性腹膜炎。

由于内脏破裂、穿孔等因素常导致胃液、十二指肠液、胆液、胰液、尿液以及内出血等溢入并潴留于腹腔,这些化学性液体初期基本是无菌的,但由于化学刺激产生炎症反应,称为化学性(非细菌性)腹膜炎。一般在6~12 h后,由于细菌污染,化学性腹膜炎可逐渐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由细菌及其毒素等引起的腹膜炎症,即称为细菌性腹膜炎。

(三)根据病变范围分类

可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腹膜炎。

腹膜炎症局限于病灶区域或腹腔的某一部分,中毒症状较轻者,为局限性腹膜炎;如炎症范围波及广泛,并有继续扩散趋势,临床症状较重者,为弥散性腹膜炎。基于诊断与治疗是否及时、恰当以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因素,上述两种类型的腹膜炎在一定阶段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原发性腹膜炎

(一)病因

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内无原发病变,并且没有一个明确的腹内感染来源的弥漫性腹腔炎症。病原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埃希菌等,但也有少数病例,腹腔渗液培养无细菌生长。本症发病几乎都是由单一的致病菌引起。一般认为,病原菌进入腹腔导致感染,可能有4个主要途径。

(1)通过生殖道上行感染,如女性淋菌性腹膜炎。

(2)从远处隐蔽的或显著的病灶血行扩散。

(3)通过膈肌淋巴管从胸腔播散。

(4)通过肠壁(黏膜)移居播散。

本病好发年龄、性别、致病菌等亦存变异,以往认为儿童多见,近年来成人亦较多见;以往女性发病多于男性,近年来的统计显示发病无显著的性别差异;致病菌过去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近年来则以革兰阴性杆菌更为多见。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发病率

本症一般好发于婴儿及5~9岁的儿童,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儿童伴有肾病综合征;成人伴有肝硬化、肝功能代偿不全,或全身系统性狼疮等疾病。因全身免疫功能降低,常可并发本病。感染范围一般较广泛,但由生殖系统途径感染的女性病人,可局限于盆腔及下腹部。

2.临床表现

儿童一般发病较急,成人多具隐蔽性。发病后可迅速弥漫全腹,通常表现有腹痛、腹胀及全身中毒症状。儿童常有呕吐、嗜睡体温升高及腹膜刺激征,还有肠麻痹等表现。在诊断时,除作出腹膜炎的诊断外,注意需排除继发于腹腔原发病灶的可能。

3.腹腔穿刺检查

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若抽出液为腹水样液体,检验蛋白增高,但含有白细胞,则称之为“感染性漏出液”。若每毫升多形核白细胞超过300个,则应认为腹腔有炎症。若抽出液为脓液,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为阳性球菌,则有助于原发性腹膜炎的诊断,可行非手术治疗观察;若为革兰阴性杆菌,原发、继发性腹内病变均不能排除,此种情况大多数须行手术探查。

(三)治疗

(1)确定为原发性腹膜炎时,采用抗菌药物、中西医结合、全身支持等治疗。

(2)若不能排除继发于腹内病变时,则先行非手术疗法,但若病情恶化,且继发性感染因素明确时,应及时手术探查。手术病例要慎重选择,探查时应吸取分泌物作涂片染色检查、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如探查阳性,则按具体病变予以恰当处理;若为阴性,则在吸取脓液作培养后缝合(关闭)腹壁(腔)。除存在局限性脓腔外,一般不作外引流。

三、继发性腹膜炎

(一)病因

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常见病因,多为腹腔空腔性脏器穿孔或损伤破裂,内容物(细菌和毒素等)溢入腹腔扩散。例如急性阑尾炎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部严重战创伤(肠管破裂)、急性胰腺炎、肠梗阻、肠坏死、女性生殖器官炎症、手术中污染或消化道瘘等均可引起腹膜炎(图10-2)。感染细菌多来自肠道内的菌群,以大肠埃希菌、厌氧菌为最多见,其次为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变形、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等,一般为需氧菌、厌氧菌混合性感染,故毒力较强。

img58

图10-2 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常见原因

(二)病理生理

细菌或消化道内容物进入腹膜腔后,腹膜受刺激就会产生炎症反应,充血、水肿,并分泌大量渗出液,以稀释进入腹腔内的消化液和破碎组织,其中纤维蛋白常黏附在病灶周围而产生粘连,具有防止感染扩散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作用。大网膜常移行至病灶周围并将病灶包围。由于大量中性粒细胞死亡、组织坏死,细菌和纤维蛋白凝固,渗出液逐渐由清澈变混浊,而成为脓性液。

如果致病毒力弱、病理损害轻、病人抗病能力强、治疗及时并恰当,则感染灶被包围,渗出液吸收,炎症可局限并消退。如果炎性渗出液未能被完全吸收,则可存留于腹腔(肠间)内,形成残余脓肿;大部分病人可自行吸收或经切开引流治愈。渗出液中纤维蛋白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部分机化形成纤维蛋白粘连,这些可能是以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致病菌毒力强、病理损害重、病人抗病能力弱、治疗不及时或不适当,则炎症可继续扩散。腹膜及腹膜外组织充血、水肿加重,渗出液大量分泌增加,引起缺水和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减低和贫血;加之发热、呕吐和肠道内大量积液,使血容量明显减少,同时腹膜吸收大量毒素后,可加重全身中毒并导致休克。肠管浸泡于脓性渗出液中呈高度充血、水肿状,肠管扩张,肠腔内充满大量液体及气体,肠蠕动减弱或消失,最后导致麻痹性肠梗阻。严重腹胀时,可使膈肌升高,导致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影响心、肺功能并加重休克的发展。如病情未能及时得到控制,最后将可导致病人死亡。

(三)临床表现

急性腹膜炎,一般均有持续性腹痛和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并有全身急性感染、中毒性休克等表现。由于起病原因和病人全身情况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一致。若因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或为消化道损伤破裂引起,发病常急骤;若由急性阑尾炎、胆囊炎等穿孔引起,则先有局部病变的临床表现,然后发展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

1.腹痛

腹痛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呈持续性。疼痛程度随病因、炎症程度和病人体质而有轻重不同,一般较剧烈,咳嗽、深呼吸或转动身体都可加重疼痛。发病初期,疼痛多在原发病变部位,其程度和范围随炎症的扩展而加重并扩大,先可局限在病变部位,而后可弥散至全腹,但仍以原发病变部位为最显著。在战时应特别注意可因严重多发伤而掩盖腹痛的症状与程度。

2.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亦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早期是腹膜受炎症刺激所致,常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症状较轻微,呕吐物主要是胃内容物,也可有少量胆汁,以后由于麻痹性肠梗阻而发生持续性呕吐,呕吐物为黄绿色的胆汁,甚或为大量棕褐色粪臭样肠内容物。

3.体温、脉搏及呼吸

在起病急骤的病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开始体温多在正常范围,而后随炎症的发展而逐渐升高。但因炎症继发的腹膜炎,体温则明显升高,有时可高达39℃以上。发病初期,脉搏大多在正常范围,后因体温升高而加快,一般触之洪大有力,晚期则细而弱。若脉快而体温下降,多为病情恶化的征象,应警惕。反之,体温逐渐上升而脉搏逐渐减慢者,多表示感染在局限中。呼吸在疾病早期出现浅快,呈胸式呼吸,晚期则呼吸急促,甚至有鼻翼翕动、口唇发绀等。

4.感染中毒表现

依致病菌毒力的强弱、炎症扩散的范围、全身抗病力等情况的不同而有轻重不一的全身中毒表现。较重者,常有高热、大汗、脉速、呼吸浅快等。后期则因重度缺水、代谢性酸中毒及休克等,并可出现面色苍白、眼窝凹陷、四肢厥冷、呼吸急促、脉搏细弱、体温剧升或下降、心功能不全致血压下降等全身衰竭表现。

5.腹部体征

早期多为腹平坦或轻度腹胀,晚期因麻痹性肠梗阻而有明显腹胀。腹部触痛、腹肌紧张及反跳痛始终存在,早期可能仅限于病变周围,后随炎症的扩散而累及全腹,但仍以原发病灶附近最为明显。肌紧张的范围、程度与腹膜炎的范围和程度基本上是一致的,但这又受病人的体质强弱、年龄、体型、病因和感染性质等因素的影响。通常老年、肥胖、幼儿或极度虚弱的病人,腹肌紧张不甚明显;局限于盆腔内的腹膜炎症,多无明显腹肌紧张;晚期腹膜炎病人,肌紧张程度也不明显。

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时,因胃酸和胆汁的刺激,腹肌紧张非常明显,范围广泛,可表现为木板样强直,常俗称“板状腹”。对肥胖病人、腹壁脂肪堆积者、老年人,腹肌紧张触诊多不明显,易造成错觉,应予注意。腹部叩诊因胃肠胀气而呈鼓音。消化道穿孔时,特别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气体溢至膈下,可引起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此外,当胃肠胀气较明显时,也常可引起肝浊音界缩小。如腹腔内积液较多,可叩出移动性浊音。腹膜炎时,因肠蠕动受抑制,肠鸣音通常是减弱甚或消失。直肠指诊示直肠前窝饱满及触痛,提示盆腔已有感染或形成盆腔脓肿。

(四)诊断

1.临床表现

根据持续性腹痛、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全身性感染症状以及中毒性休克等表现,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在诊断过程中,尤应注意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感染性质、不同阶段的表现等,加以具体、综合分析。同时要排除一些与急性腹膜炎症状相似,而实际并不引起腹膜炎的疾病。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应常规检查白细胞,其计数一般皆增高,但在病情危重或机体反应低下时,亦可不明显增高,而仅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或有毒性颗粒出现。

(2)腹部Ⅹ线检查:可见大、小肠普遍胀气和多数阶梯状液平面等肠麻痹征象。胃肠道穿孔时,多数可见膈下游离气体。直肠指诊,在盆腔感染或积脓时,直肠前窝部可有触痛、肿块或波动感。必要时,可作诊断性腹(盆)腔穿刺抽液,观察抽出液体的颜色、混浊度和气味,并涂片作镜检和细菌培养。

(3)B超检查:可显示腹腔内有不等量的液体,但不能鉴别液体的性质;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可协助提高腹膜炎的诊断率。

在确诊腹膜炎后,进一步了解炎症的范围和程度,是局限性还是弥漫性。最后应根据病史、临床特点及综合检查资料,找出原发病灶。如病因一时难以确定,但有明确的手术指征者,则应尽早进行剖腹探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原发病灶。

(五)预防

继发性腹膜炎大多继发于腹腔脏器的穿孔或炎症,故及时对腹腔原发病灶的早期发现及处理,可大大减少腹膜炎及其严重后果的发生;腹部手术须重视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严格遵循无菌技术,细致操作,防止胃肠液污染腹腔;胃肠吻合时,注意吻合口血运,避免存在张力,以防吻合口瘘的发生;腹部外伤伴有内脏损伤者,应尽早手术探查,妥善处理。

(六)治疗

1.外科治疗原则及方法

继发性腹膜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及时去除病因,吸净腹腔内脓血性渗出液,并予以适当的引流,控制感染,促使其局限、吸收和消散。故原则上应在积极并充分术前准备下,尽早施行手术治疗,这些都需根据不同的病因、病变阶段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措施。下列情况可在严密观察及做好术前准备的同时,进行非手术治疗。

(1)急性腹膜炎初期尚未遍及全腹,或因机体抗病力强,炎症已有局限化趋势,临床症状有好转,暂无明确手术指征者。

(2)盆腔感染引起的腹膜炎,抗菌药物治疗有效者,一般先不考虑手术。

(3)急性腹膜炎的病因不明,全身情况较好,腹腔积液量少,腹胀不明显,可以先行非手术治疗,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然后根据病情再决定手术与否。

2.手术治疗指征

(1)腹腔内原发病变严重者,例如炎症引起的胃肠或胆管坏死、穿孔、腹内脏器损伤破裂、绞窄性肠梗阻、手术后胃肠吻合口漏等。

(2)腹膜炎病情较重,无局限化趋势,或采取非手术治疗后,在短时间内临床表现不见缓解,反而加重者。

(3)对于晚期弥漫性腹膜炎伴有缺水、电解质紊乱、毒血症、肠麻痹并有中毒性休克等情况,一时难以耐受手术者,应积极抗休克、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抗感染,全身支持等措施,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尽早手术治疗。

3.外科非手术治疗措施

(1)斜坡卧位:可使腹肌松弛,减轻腹痛,膈肌下降,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同时使脓性渗出液顺流至盆腔,可减轻毒血症;如形成局限性盆腔脓肿,引流相对较简单,并发症亦较轻。同时鼓励病人双下肢活动,防止下肢血管血栓形成。休克者,采取休克体位。

(2)禁食及胃肠减压:可减少消化液分泌及胃肠内容物外溢至腹腔,减轻腹胀,对保持胃肠道静态,控制感染,防治麻痹性肠梗阻和改善呼吸功能等均有益。必须指出的是:急性腹膜炎病人,通常必须待肠蠕动恢复正常后,方可试进饮食。

(3)液体和营养补充:应根据正常需要和异常丢失,结合临床表现及检验结果,给予静脉补液,以纠正缺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根据反复检测的检验结果及时调整。输入适量全血、血浆或人血清蛋白,以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维持血容量。补充足够热量及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等,以减轻病人的自身消耗,增强抗病能力。重症腹膜炎或伴有休克者,应作中心静脉插管,以保证输液通畅;测定中心静脉压,对指导输液的内容与速度有一定价值。此类病人通常应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尿相对密度、酸碱度,有助于观察病情、调整输液量的速度等。

(4)镇静、止痛、吸氧:在诊断和治疗方针已经确定及手术前后,适当应用哌替啶(杜冷丁)或吗啡等止痛剂,可使病人痛苦减轻,情绪安定,同时尚可增强肠壁肌张力,对防治肠梗阻亦有一定的作用。但如诊断未确定,病人还需进一步观察时,则不宜使用上述止痛剂,以免掩盖、耽误病情,有碍作出准确诊断与及时治疗。

(5)抗菌药物的应用:虽然引起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但大多与肠道其他细菌,如肠球菌和厌氧菌同时存在的混合感染。开始常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然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适时调整为有效的抗菌药物。一般先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并兼顾对革兰阳性球菌也有效,以及对某些厌氧菌有作用的药物,如甲硝唑(灭滴灵)等药物的联合应用。常用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头孢霉素类及氯林可霉素等。目前常以第三、四代头孢菌素为主。需要强调的是:抗菌药物应用不能替代手术治疗。

4.手术治疗方法

(1)处理原发病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原发病变的性质,选用不同的麻醉和手术方法。切口应便于处理原发病灶,一般以原发病变部位确定。对病因不明的病例,可先作一右中腹部小切口;进入腹腔时,注意有无游离气体溢出,以帮助判断有无消化道穿孔的诊断;根据渗出液或脓液的性质,结合初步探查结果,确定病灶所在,然后再向上或向下扩大切口。

探查及操作应轻柔细致,以减少不必要的脏器暴露和牵拉,防止感染扩散及对全身的不良影响。手术主要是处理原发病灶,如切除穿孔的阑尾、胆囊或坏死的肠段,修补消化道穿孔等。若病灶因炎症充血、水肿和粘连等不易切除,或病人情况差不能耐受彻底手术时,则应进行分期手术,如先做阑尾周围引流、胆囊造瘘、坏死肠襻外置等,待病情好转后再择期作进一步处理。个别特殊情况,有时只能仅做腹腔引流。

(2)清理腹腔:腹腔内渗液为细菌繁殖的最好培养基,并可影响肠蠕动。为减少细菌毒素的吸收或形成腹腔脓肿,术中应尽量吸净渗液或脓液,若有异物、食物残渣、粪便等,亦应同时清除干净。然后以大量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腔,包括膈下、脾窝、盆腔、结肠旁及肠襻之间,冲洗时将附着腹膜表面的假膜和脓性纤维蛋白一并去除,直至吸出液基本清澈为止。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腹腔污染较轻并局限者,多不主张腹腔广泛冲洗,以免感染扩散。

(3)腹腔引流:要把腹腔内的残留液和继续产生的渗液通过引流物排出体外,以减轻腹腔感染并防止术后发生腹腔残余脓肿。常用的引流物有乳胶管(多孔)、硅胶管等单腔、双腔引流管。对于下列情况,通常多主张放置引流:①对穿孔或坏疽病灶不能或不宜切除者,虽已切除仍留有部分可能坏死或失活组织时;②病灶部位或腹腔内创面弥漫性渗血;③胃肠穿孔缝合或消化道吻合,在有炎症或瘢痕情况下,缝合条件差,估计缝(吻)合口有可能渗漏或估计有愈合不良等情况;④腹腔内黏稠脓液较多,但无法吸净者,或局限性脓肿切开后;⑤致病原因为肝、胆、胰和泌尿系统损伤,手术后为防止胆汁、胰液及尿液外漏等。

(王立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