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其他年龄阶段社会功能发育

其他年龄阶段社会功能发育

时间:2022-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某,男,14岁,初二学生。作为一名康复治疗师,应回答以下问题:①张某的这种心理特征是什么?幼儿期结束标志着运动、语言、心理社会功能等基本能力发育的完成,开始顺序步入学龄期、青春期和青年期,前一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在这一时期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为独立进入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

第二节 其他年龄阶段社会功能发育

案例引导

张某,男,14岁,初二学生。平时性格内向,自尊心强,与家人及同学、朋友相处融洽,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慢慢地产生了摆脱父母的心理,开始有自己的书房和小书桌,每天偷偷地写日记后,藏在抽屉中,不让父母看,他希望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可是面对纷繁的现实世界、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沉重的学习压力,他又感到一种内心的不安全。于是,他开始变得孤僻,害怕人际交往,心中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封闭心理。有时,一个人跑到小河边望着宁静的河水流泪,顾影自怜。他渴望与同学进行交往,羡慕其他同学能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参加集体活动,可他却又害怕主动与别人交往,还抱怨别人对他不理解、不接纳。作为一名康复治疗师,应回答以下问题:①张某的这种心理特征是什么?②导致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③应该如何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幼儿期结束标志着运动、语言、心理社会功能等基本能力发育的完成,开始顺序步入学龄期、青春期和青年期,前一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在这一时期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为独立进入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学龄期发育所面临的问题是认知学习能力的获得和提高;青春期是生理功能发育成熟的转折点,这一时期可能较多伴有一些涉及性心理的问题;18岁以后为成人期,又分为青年期(18~25岁)、成年期(26~60岁)和老年期(60岁以后),是人生过程中最为漫长的时期。主要特征是:青年期的发育基本成熟,功能最强但不够稳定,更多的是面临人际交往、恋爱、择业等问题的困惑;成年期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更年期,心理功能相对稳定,开始承担最为重要的社会角色;老年期的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全面衰退,社会功能减弱,直至生命结束。

一、学龄期社会功能的发育

从入学起(约满6周岁)到12岁进入青春期为止,为学龄期(又称儿童期)。

(一)个性的发展

儿童进入小学后,在学校集体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下,个性开始发展。一方面儿童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儿童开始能比较自觉地按照集体的要求来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另一方面,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儿童开始真正领会一定的道德准则,并学会按照这些准则来调节自己的行动。

1.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人格的基本形成。童年期儿童自我意识是在幼儿期已有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发展的趋向从具体向抽象概括水平过渡。

(1)自我概念发展。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对自我概念的研究通常是借助自我描述来进行的,一是小学生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思维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育;二是虽然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能用心理词汇来描述自己,但也是以具体形式来看待自己,把自己这些特征视为绝对的和不可变更的。

(2)自我评价发展。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学龄儿童能进行的评价对象、内容和范围都进一步扩大,儿童的自我能力也进一步发展起来,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能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表现出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自我评价的稳定性。

(3)自我情绪体验发展。自我情绪体验得到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自尊心的发展上,自尊心强的儿童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相反,缺乏自尊心的儿童往往自暴自弃。自尊心的发育比较稳定,对自尊的评价在8~9岁与10~11岁时呈高度相关。

2.道德的发展

学龄儿童的道德体系已初步系统化,初步掌握了社会范畴的内容,开始向道德原则的水平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学龄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但具体性较大,概括性较差。②在道德品质的判断上,学龄儿童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但常常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主观性。③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儿童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所制约。

(二)社会交往的发展

儿童进入学校学习,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变得更为广阔,他们的知识与经验的丰富也促进其更有意识地与周围人进行交往。对他们而言,与父母交往仍然是其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与同伴及教师的交往对其生活、发展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1.亲子关系

虽然学龄儿童的人际交往逐渐丰富起来,与同伴的交往也明显增多,但与父母仍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对父母怀有深厚的感情。

学龄儿童从父母控制阶段(6岁以前)进入到共同控制阶段(6~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越来越多地自己做决定,而父母通过几种社会化心理机制对儿童施加影响。第一,教导。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向儿童传授各种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第二,强化。父母采用奖惩的方式强化儿童的行为准则,并巩固这些行为准则的地位。第三,榜样。父母往往是儿童最早模仿的对象,儿童效仿父母,学习父母的行为方式。第四,慰藉。儿童对父母形成的依恋感,使他们易于向父母倾诉不安和烦恼,以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帮助。除此以外,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气氛等,也对儿童的个性产生着影响。表10-1所示为父母态度与儿童个性倾向的特征。

表10-1 父母态度与儿童个性倾向的特征

img83

2.同伴关系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关系,并对友谊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亲密关系,不仅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机会,而且提供了儿童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动的源泉,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为以后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基础。

进入小学以后,随着儿童独立性的逐渐增强和社会性的不断增加,他们开始建立比较稳定的同伴关系,寻求较为长久的友谊关系,在此基础上就开始形成了同伴团体。小学时期是开始建立同伴团体的时期,因而也被称为“帮团时期”。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表现在:①提供了学习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在团体活动中,相互交往技能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学习处理各种关系中的社会问题,学会按照同伴团体的标准建立适宜的反应模式来组织自己的反应。②提供了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同伴的反应和同伴的拒绝与接受使儿童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3.师生关系

小学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等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业成绩、活动表现、外貌等也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

低年级儿童对教师的态度的主要特点,是对自己的教师有一种特殊的尊敬和依恋的心情。几乎每一个学生在刚跨进小学校门时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威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起来。从三年级开始,儿童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开始对老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

对教师的评价影响着小学儿童对教师的反应,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反应,极为重视所喜欢教师的评价,而对自己所不喜欢的教师往往予以消极的反应,对其作出的评价也可能作出相反的反应。因此,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儿童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

(2)教师的期望。

许多有关研究都指出教师的期望具有广泛的影响,如学习能力很差的学生,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来教他们,可以使他们比教师以消极态度进行教学的学生学得更好。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向学生表现自己良好的期望,尤其对待后进学生更应满腔热忱,更多地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教师态度与学生性格关系如表10-2所示。

表10-2 教师态度与学生性格的关系表

img84

二、青春期社会功能的发育

青春期(adolescence)是由儿童发展到成人的过渡时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愈合、身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这一时期人体在形态、功能、内分泌及心理、行为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个性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青春期是个人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加速期。青春期的自我意识表现出如下特点:①出现了精神自我。青春期的个体不仅关注外在世界的变化,而且更重视内心世界的变化,发现了“精神的自我”,主要表现在他们在评价人的时候,不仅注重外在的行为特点,而且更看重其内心品质。例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仅阅读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描写,而且更喜欢阅读关于人物内心世界变化的描写。同时,对自己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经常主动地提出关于“我是谁?”的问题,并加以思考。②追求自我的完美。不仅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而且也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③自我统一感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将实现自我的统一,如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统一,社会的自我和个体的自我统一,将自我评价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统一,将自我性别的认识和自我性别的角色统一。

知识链接

青春期叛逆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之所以产生叛逆心理,第一,因为青少年的心理随着这个年龄段自身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给他们的心态造成了冲击,他们面对自身的变化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浮躁心态和对抗情绪;第二,青少年心理状态呈现青春期心理的特殊性,他们觉得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像个成年人,因此在面对问题时常常呈现一种幼稚的独立性,并未成熟的他们会处在反抗期内。再加上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以及社会、媒体的冲击,促使青少年对许多东西产生兴趣,他们便要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另外,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成了叛逆心理产生的源头。此外,青少年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集体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等,也是叛逆心理产生的“沃土”。

2.道德的发展

在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道德迅速发展,他们处于伦理道德形成的时候,个体的伦理道德是一种以自律为形式,以遵守道德准则并运用原则、信念来调节行为的品德。在初期,虽具备了伦理道德的特征,但仍旧是不成熟、不稳定的,还有较大的动荡性,并逐渐进入以自律为形式、遵守道德准则,运用信念来调节的成熟阶段。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价值观的确定、道德的稳定或成熟,集中表现为青少年阶段已经掌握和再现的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必需的自我监控、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他们完成了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以新的角色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的真正一员,为发展到成年期做了准备。

(二)社会交往的发展

这个时期青少年社会交往的特点表现为闭锁性与社会交往的强烈矛盾,青少年由于对自我的积极关注,使其心理活动更多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更多的自我内心体验,加之青少年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发展,使他们不愿意向别人袒露自己内心的秘密,好像有很多心事,变得不再外露、直爽,出现了心理上的闭锁性,渴望有自己单独的空间,不愿家长或者别人乱翻自己的东西。闭锁心理的出现,标志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这时候由于其思维、情感、智力等心理发育还不完全成熟,还不足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应付一些环境刺激,还要寻找家长、教师、朋友的帮助,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还不能理解,对朋友的要求也较高,因此觉得自己难以和家长、教师沟通,又没有知心朋友,感到不被人理解,产生孤独感。另外,青少年的生活空间逐渐扩大,学习任务加重,交往的需要变得强烈,渴求别人的理解,强烈地想与别人交往,想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吐露自己的心声,从而形成闭锁心理与强烈社会交往需要的矛盾。

1.亲子关系

在青春期之前儿童的眼光里,父母的形象至高无上,他们对父母既尊重又信任。进入青春期以后,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以下变化。

(1)矛盾和张力。父母希望孩子独立,又要保护他们避免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青少年迫切要求家长尊重和理解自己,如果家长还把他们当做“小孩”而加以监护、奖惩,无视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可能以相应方式表示抱怨,甚至产生抗拒的心理。

(2)自主性、沟通和冲突。青少年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减少,他们在亲子交流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也更为积极、主动。一方面,要获得自主性,建立成熟的家庭关系;另一方面,又要继续从父母那里获得安慰、支持和建议。亲子冲突较多地表现在日常事务上,包括家务杂事、作业、衣着、花钱、晚睡时间、约会、交友等事情,而不限于基本的价值观。

2.同伴关系

在同伴关系上出现以下新特点。

(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出现了许多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需要有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交友的团伙形式是不具备这种功能的,因此,他们交友的范围逐渐缩小了。

(2)朋友关系在生活中日益重要。青春期的朋友关系对于发展他们的各种心理水平和情绪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朋友,他们会表现得更热情、更积极、更富有信心和勇气,能更好地发展各种社会性关系。

(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进入初中以后,男女生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双方都开始意识到性别问题,并彼此对对方逐渐发生了兴趣,但从表面上看,他们并不相互接近,而是相互排斥,到了初中阶段的后期,男女生之间逐渐开始融洽相处,而且,在一些男生与女生心中,会有一位自己所喜爱的异性朋友,但一般都不将这种情感公开出来,随着各方面的发展与成熟,这种情感很可能就渐渐淡化下去,甚至完全消失。

3.师生关系

进入初中后,青少年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开始品评教师,而且每位学生心目中都有一两位最钦佩的教师,对自己钦佩的教师提出的各种意见和看法,会毫不犹豫地接受。同样,在他们心目中也总有一两位他们最不喜欢的教师,在心理上,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教师的各种意见都持拒绝态度。

三、成人期社会功能的发育

成人期包括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一)青年期

青年期年龄是18~25岁,标志着生理功能发育已处于完全成熟的阶段,认知功能也已获得较大提高,人格特性逐渐形成。经过整个青年期的各种心理体验之后,青年在心理上基本已处于安定状态,情绪上也已趋于老练和稳健,心理达到了成熟。由此,青年期宣告结束,青年开始步入成人社会。

但是心理上的成熟并不意味着社会性的成熟。社会性的成熟,是在青年步入社会,经过诸种社会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最终实现的。所谓“三十而立”,可以理解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在事业、家庭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成熟。在社会生活达到成熟以后,青年才能够作为社会一员被社会所接受和承认,由此,也必须承担社会所赋予的各种责任和义务。这个时期青年的心理发育特征如下。

1.自我意识的确立

(1)理想与信念初步形成。较多谈论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观等问题,迫切、认真地关心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一系列问题。

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看法。青年期是人生观形成的时期,随着社会性需要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生观日趋稳定和巩固。

道德观方面,大学生心目中排前十位的道德观为:诚实、正直、自信、爱国、自尊、自强、民主、上进心、宽容和坚强。最无价值的道德标准为:虚伪、阴险、狡诈、毒辣、蛮横、轻浮、怯懦、势利、放荡、无耻。

社会观包括人际观、自我观、审美观、宗教观和幸福观。青年人可形成比较稳定的看法。

(2)第二次心理诞生。这是青年步入成年所必需的心理变化,主要过程是“分离”和“个别化”。分离是指个体与家庭或亲密朋友渐渐地或突然地脱离,去寻求个别化,即寻求更高程度的适应社会的独立性。

(3)同一感形成。所谓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和将来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等一系列感觉。

知识链接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是源于《论语·为政》的成语,是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理解的意识,是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后人常理解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在事业、家庭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成熟。

2.人格逐渐形成

青年人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在知识学习与经验积累的同时,在接触社会的历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形成对客观事物稳定的态度,完成了社会化过程,同时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另外,由于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品质和个性特点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和体验,并通过不断地自我调控、自我修养,使自己的人格日益完善。

3.社会交往的特点

随着自我同一性的发展,青年期的个体能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能力、爱好同其他人发展关系。此时的人际交往变得更友好、和善和相互尊敬,社会交往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每个人能对有关系的他人发展无条件积极关注;二是能准确地感知他人的思想、情感,这样的交往可促使个体积极发展社会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以赢得他人的好感与支持,为开创自己事业在社会关系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成年期

成年期是从25~60岁人生跨度最长的时期,成年期又可分为成年早期(25~34岁)、成年中期(35~50岁)及成年后期(51~60岁)。从发育学的观点来看,以成年中后期,即中年期的各种生理功能和心理社会功能变化最大,故本部分着重叙述中年期的发育变化。

中年期是个体心理能力最成熟的时期,但是心理能力的状况因人而异,主要与个体的个性心理,如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性格等因素有关。只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正确认识社会与自我,才能保持心理上的青春活力。

知识链接

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主要指人格方面的危机,同时也包括整个身心变化的转折,以及在实现这个转折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故障”。中年人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使命,在长时期快节奏、超负荷的不断“运转”中,容易在身心健康上出现问题,这是中年人开始走下坡路的信号,也是社会生活现实向中年人亮出的无情的“黄牌警告”。

1.人格结构的稳定性

中年期人格的稳定性主要表现为其人格结构的基本稳定性。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变化不仅与人格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与人格发展水平也密切相关。

①中年期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日益关注。人的前半生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外倾性,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要适应社会,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需要把心理活动指向外部,指向他人,要学习语言、文化知识、道德规范,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以便承担和履行社会将赋予的各种责任。当跨入中年进入到后半生后,个体的心理发展倾向重新逆转,更多地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他们不再有青年期暴风骤雨般的激情,往往变得老练、持重,遇到挫折时,他们能反省、自问,而且他们还能根据先前的目标来评价个人已取得的成就,并根据现有的成就和期望的成就来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总之,后半生的发展是朝向内部的。

②自我调节功能趋向整合水平。

③对生活的评价具有现实性。人到中年,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都是十分现实的,尤其是对个人成就的评价,懂得如何对个体生活的梦想、目标与现实的实际之间的差异进行评价。

对社会的评价,表现出既关心又实事求是,既有分析又比较中肯,既符合社会潮流又有其独特的性质。

对他人的评价,大都是从自己现时的经济、社会地位出发。中年人一般有教育与人际关系的基础,对种种社会关系也已有了健全的价值观念与判断能力,对周围环境也看得较透彻了,因此,评价他人既有其客观性的一面,又带有自身经济、社会地位的影响等主观性的一面。

2.社会交往

中年期是人生中扮演角色最多的时期。这种社会角色的多重性,不仅决定中年人人际关系的特点,而且也促使中年人领会到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大意义。人际关系(interperson relation),是人与人交流互动时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代际关系。

中年人的代际关系(或代间关系)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孩子的关系,二是与父母的关系。不论是与孩子由上到下的关系,还是与父母由下到上的关系,这种关系或代际的影响都是双向的,即不仅父母可以影响孩子,孩子也可以影响父母,只不过影响的方式与程度不同而已。

①与孩子的关系。中年期是一个发展时间比较长的阶段,在这段时间内,孩子由儿童成长为成年人。一方面,父母和孩子都是成年人,在许多方面都是平等的、相同的,比如都有工作、都是自立的、都有家庭等;另一方面,此时情感投入也不同以前。在孩子成年前,父母情感投入与指向在孩子身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孩子成年离家后,中年父母的注意力开始转向配偶或第三代身上。而进入成年期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主要指向自己的家庭与事业。尽管如此,此阶段的亲子关系仍很密切,青年子女往往在经济上还需要父母的接济,需要父母帮助照看孩子,而父母也可以从中体验到一种满足。

②与父母的关系。在孩子离家独立生活以后,中年人抚养下一代的使命基本结束。然而,家庭负担并没有因此而减轻。因为此时自己的父母已年届古稀,赡养老人的问题又摆在面前。照顾老年人,不仅经济上要承担责任,而且心理上也要承担一定的压力。因为对老年人而言,仅有物质生活的保障是不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也非常重要。

(2)人际关系。

中年期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下列特点。

①扮演多重社会角色,在人际关系的范围上较广泛。

②在生活中要结交三教九流,因而在人际关系的层次上显得较复杂。

③时间长、经历各种类型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的结构上较稳定。

④经历各种成败的考验,在人际关系的情感上比较深刻。

⑤存在着纷扰和内耗,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上比较谨慎。

(三)老年期

我国提出将60岁以后时期确定为老年期(aging period),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疾病发病率的增高、致残率明显上升,以及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老年期人口的康复医疗需求越来越大。为此,了解老年期人体发展规律,有助于采用综合康复的医疗手段和措施,以延缓衰老变化过程,延长寿命,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或促进疾病痊愈,加速病后身体功能的恢复,改善精神和心理状态。

1.人格改变

老年期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1)稳定、成熟、可塑性小是老年期人格的主要特点。在老年期人的毕生人格发展呈连续、成熟和终结趋势,基本人格特质、类型是难以改变的,于是表现出稳定性和顽固性倾向。

(2)自尊心强、衰老感及希望作出贡献传于后世。随着身心衰退的变化,老年人会产生衰老感,常常被孤独和冷寂的感觉所困扰,于是人格趋于内向性。

(3)老年期人格的消极因素。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猜疑多虑,刻板性强,不容易听取反面意见等。

2.社会交往

老年期角色的变化,是老年人的人际关系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如何协调老年人的人际关系,这直接影响到老年人能否顺利适应老年期的生活及其身心健康、心理气氛和行为表现。

(1)代际关系。

由于两代人或三代人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化经历不同,心理年龄不同,社会角色也不同,因此,造成老年人与第二代、第三代之间的心理距离是在所难免的。

人到老年,子女多达适婚年龄,于是成家、养儿育女,又进入新一轮的生命循环。子女成家,不管是否与老年人一起生活,都会产生新的特殊关系:婆(公)媳关系、翁(姑)婿关系。而家庭内最微妙、最难处理的要算婆媳关系。婆媳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家庭中其他的人际关系。有效地处理好婆媳关系,不仅有利于建立和睦的家庭,而且也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适应。

知识链接

家庭“空巢”综合征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家庭“空巢”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2)夫妻关系。

老年夫妻虽经历了人生的磨难,相濡以沫,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但总有许多因素影响老年夫妻关系。如生理上更年期因素和性生活不和谐等,心理上诸如兴趣、爱好及性格的变化等;也有生活中的各种分歧。老年再婚问题,既受自身心理、观念上的影响,又受社会舆论方面的和来自子女的阻力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