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性心理障碍的护理

性心理障碍的护理

时间:2022-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ICD-10将冲动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合并称为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此类人格障碍有一个突出的倾向,即行为不计后果,伴有情绪不稳定。此处按照国际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ICD-10提出边缘型人格障碍,以供参考。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本病男性多于女性2倍。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及后果。

第十五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的护理

第一节 人格障碍的护理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这种模式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由于这个原因,患者遭受痛苦和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人格的异常妨碍了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活动,破坏了其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给人以与众不同的特异感觉,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不能混为一谈,二者的区别在于人格改变是获得性的,是指一个人原本人格正常,而在严重或持久的应激、精神及脑部疾病之后发生。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始于童年或青少年。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人格障碍形成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多认为生物学差异、教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等都对人格的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许多理论认为人格障碍的病因是由于个体在寻求与社会相协调的身份时遭受挫折和失败而引起的。如在儿童早期发展阶段的精神创伤,特别是父母关系破裂或幼年时期失去了父母并缺少能替代父母的人进行照顾,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和谐、不合适的教养方式和社会环境当中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等,都会对人格障碍的形成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临床表现

根据ICD-10,常见人格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表现有以下几点。

1.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敏感、多疑、不信任,把别人的好意当恶意。

2.无端怀疑别人要欺骗、利用或伤害自己,或有针对自己的阴谋,因而患者过分警惕与抱有敌意。

3.遇挫折或失败时,推诿客观,埋怨、怪罪他人,夸大对方缺点或失误,强调自己有理,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

4.易有病理性嫉妒观念,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

5.易记恨,当自己认为受到轻视、侮辱、不公平待遇等耿耿于怀,有强烈的敌意,甚至有回击、报复之心。

6.易感委屈。

7.评价自己过高,自命不凡。总感自己怀才不遇、不被重视、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对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固执地追求不合理的权力或利益。

8.忽视或不相信与己想法不符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用道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

以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男性略多于女性。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面部表情呆板,对人冷漠,对批评和表扬无动于衷,缺乏情感体验,甚至不通人情。

2.常不修边幅,服饰奇特,行为古怪,不能顺应世俗,目的不明确或行为不合事宜。

3.性格明显内向或孤独、被动、退缩,与家庭和社会疏远,独来独往,除生活或工作中必须接触的人外,基本不与他人主动交往,缺少知心朋友。

4.言语结构松散、离题,用词不妥,模棱两可,繁简失当,但非智能障碍,系由文化程度所致。

5.爱幻想,别出心裁,脱离现实,有奇异信念(如相信心灵感应、特异功能、第六感觉等)。

6.可有猜疑、牵连、偏执观念及奇异感知体验,如一过性错觉或幻觉等。

(三)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

常因其行为与公认的社会规范有显著差异而引人注目的一种人格障碍,也称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经常旷课、旷工,不能维持持久工作或学习,频繁变换工作。

2.对家庭亲属缺乏爱和责任心,不抚养子女或不赡养父母,待人冷酷无情。

3.经常撒谎、欺骗,以获私利或取乐。

4.缺乏自我控制,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如斗殴。

5.无道德观念,对善恶是非缺乏正确判断,不吸取教训,无内疚感。

6.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往往是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以恶作剧为乐,无羞耻感,故使其家属、亲友、同事、邻居感到痛苦或憎恨。本组患者往往在少儿期就出现品行问题,常有以下行为:①经常说谎、逃学、吸烟、酗酒、外宿不归、欺侮弱小;②经常斗殴、赌博、偷窃、故意破坏他人或公共财物,无视家教、校规、社会道德礼仪,甚至出现性犯罪行为,或曾被学校除名或被公安机关管教等。以上各种特征中应当强调的是综合征状,即由总体人格构成,而不是由某一单独行为决定。

(四)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

ICD-10将冲动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合并称为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此类人格障碍有一个突出的倾向,即行为不计后果,伴有情绪不稳定。事先进行计划的能力很差,强烈的愤怒爆发常导致暴力或“行为爆炸”;当冲动行为被人评判或阻止时,极易诱发上述表现。

1.冲动型人格障碍 以情绪不稳定及缺乏冲动控制为特征,伴有暴力或威胁性行为的爆发,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常表现为:①人际关系强烈而不稳定,时好时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②情感爆发时,对他人可有暴力攻击,也可自杀、自伤;③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出冲动性,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做事虎头蛇尾,很难坚持需长时间才完成的某一件事;④情绪不稳,易激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可因点滴小事爆发强烈的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难以自控,事前难以预测,发作后对自己的行为虽懊悔,但不能防止再发。

2.边缘型人格障碍 除了一些情绪不稳的特征之外,患者自己的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心的偏好(包括性偏好)常常是模糊不清或扭曲的。他们通常有持续的空虚感。人际关系强烈而时好时坏,要么与人关系极好,要么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这种强烈及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导致连续的情感危机,也可能会竭力避免被人遗弃,并可能伴有一连串的自杀威胁或自伤行为(这些情况也可能在没有任何明显促发因素的情况下发生)。边缘型人格障碍在各个精神障碍分类中分歧较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不符合中国的情况,否定此诊断名称。此处按照国际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ICD-10提出边缘型人格障碍,以供参考。

(五)表演型(癔症性)人格障碍

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患病率男女无明显差异,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犹如演戏,经常需要别人注意,为此常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过分。

2.情感体验较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常感情用事,按自己的喜好判断事物好坏。

3.常渴望表扬和同情,经不起批评,爱撒娇,任性、急躁,胸襟较狭隘。

4.爱幻想,不切合实际,夸大其词,可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真实细节,难以核实或令人相信。

5.自我中心,主观性强,强求别人符合其需要或意愿,不如意时则强烈不满,甚至立即使对方难堪。

6.暗示性强,意志较薄弱,容易受他人影响或诱惑。

7.喜欢寻求刺激而过分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甚至于卖弄风情,喜爱挑逗,给人以轻浮的感觉。

(六)强迫型人格障碍

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本病男性多于女性2倍。常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否则就会感到焦虑不安,并影响其工作效率。

2.常有不安全感,往往穷思竭虑或反复考虑,对计划实施反复检查、核对,惟恐有疏忽或差错。

3.拘泥细节,甚至对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有的好洁成癖,若不按照要求做就感到不安,甚至重做。

4.主观、固执,要求别人也要按照他的方式办事,否则即感不愉快,往往对他人做事不放心。

5.遇到需要解决问题时常犹豫不决,推迟或避免做出决定。

6.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责任感过强,过分投入工作,业余爱好较少,缺少社交友谊往来,工作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内心体验,相反常有悔恨和内疚。

7.常过分节俭,甚至吝啬。

(七)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

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及自卑为特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持续和泛化的紧张感与忧虑。

2.相信自己在社交上笨拙,没有吸引力或不如别人。

3.在社交场合总过分担心被人指责或拒绝。

4.除非肯定受人欢迎,否则不肯与他人打交道。

5.出于躯体安全感的需要,在生活作风上有许多限制,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6.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由于担心被批评、指责或拒绝,常回避那些与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职业活动。

(八)依赖型人格障碍

以过分依赖,害怕被抛弃和决定能力低下为特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请求或愿意他人为自己生活中大多数重要事情做决定。

2.将自己的需求附属于所依赖的人,过分顺从他人的意志;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

3.不愿意对所依赖的人提出要求,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处处委屈求全。

4.由于过分害怕不能照顾自己,在独处时总感到不舒服或无助。

5.沉陷于被关系亲密的人所抛弃的恐惧之中,害怕孤立无援。

6.没有别人过分的建议和保证时做出日常决定的能力很有限,总把自己看作无依无靠、无能、缺乏精力的人。

三、诊断标准

CCMD-3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一)症状标准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的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的、稳定的和长期的,起始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并至少有下列1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二)严重标准

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患者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三)病程标准

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已持续2年。

(四)排除标准

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及后果。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所致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乃原发疾病的症状,称为人格改变。

四、治疗要点

人格障碍的治疗较为困难,治疗效果有限,预后欠佳。但有关的治疗手段对行为的矫正仍可发挥一定的作用。

(一)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很有帮助,通过深入接触,同人格障碍者建立良好关系,帮助其认识自己的个性缺陷,进而使其明白个性是可以改变的,鼓励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对其出现的积极变化予以鼓励和强化。人格障碍治疗目的之一就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矫正不良习惯。直接改变患者的行为相当困难,但可以让患者尽可能避免暴露在诱发不良行为的处境之中,如攻击性强的人并非在任何场合都出现攻击行为,羞涩忸怩的人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怕羞。找到激发异常行为的场合或因素对于处理和预防人格障碍有重要意义,如强迫型人格障碍具有“完美主义”倾向,可以让其从事紧张程度不高、环境比较宽松的工作。此外,要避免不成功的暗示,提供更多的发展正常人格的机会。

(二)药物治疗

一般而言药物治疗难以改变人格结构,但在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少量用药仍有帮助。如情绪不稳定者可以少量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攻击行为者给予少量碳酸锂,亦可酌情试用其他心境稳定剂;有焦虑表现者给予少量苯二氮 类药物或其他抗焦虑药物,但一般不主张长期应用和常规使用,因远期效果难以肯定。有研究报道,具有潜在抗冲动作用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对分裂样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有效。

(三)教育和训练

人格障碍特别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有一些程度不等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收容于工读学校、劳动教养机构对其行为矫正有一定帮助。

五、护理评估

(一)评估主观和客观资料

1.个人史 患者是否足月顺产,患者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疾病史,青少年期的品行障碍,有无精神活性物质滥用(何时开始、种类、剂量、方法);父母及家庭对患者的影响;与家人、邻居、亲友、共事者的人际关系;工作表现,其行为对工作及角色功能的影响;被公安、司法部门强制管教及判刑情况。

2.目前躯体状况 如患者的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如何等。

3.目前心理状况 如仪态与行为方面,有否奇特的外貌装饰、怪异行为;认知方面,是否有多疑、偏执、被害感、强迫观念、病理性嫉妒观念、负罪感,有无判断缺损、羞耻感、内疚感等;情感方面,是否易激惹、焦虑、情感不稳、冷漠、愤怒、敌视等;有无恶作剧行为及冲动攻击行为、暴力行为等;有否意识到自身个性缺陷与不适当的行为方式;患者对本症有无心理负担。

4.家庭史 如父母及家庭成员对患者所持的态度。

(二)评估相关因素

如社会的不良影响,周围环境的人员(如邻居、朋友、同学、同事等)对患者所持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方式等。

六、护理诊断(以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为例)

1.有暴力行为危险 与缺乏自我控制、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有关。

2.偏执观念 与无道德观念、对善恶是非缺乏正确判断有关。

3.个人调适不良 与缺乏信任感、操纵行为有关。

4.自我概念紊乱 与自卑、不安全感、社交改变有关。

5.社交障碍 与社会行为和社会价值不被接受,与无责任、爱心及冲动行为有关。

七、护理目标

1.住院期内不发生自伤、伤人和毁物。

2.能对自己的个性缺陷有所认识。

3.遵守医院病房的规则,能根据实际情况延迟个人需要,以适当方式和他人交往。

八、护理措施

(一)安全和生活护理

1.提供安全、安静的环境,避免各种激惹因素,安定患者的情绪,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2.鼓励、陪伴患者参加作业劳动、体育、文艺等群体活动,让患者感受到与他人受到同等尊重,自己未被遗弃,并通过集体活动感染和学习到他人的良好行为。

(二)心理护理

1.主动接触患者,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怀,了解其心声,理解其感受,满足其合理需求,取得患者信赖。

2.在良好护患关系基础上,适时地以诚恳的态度明确告知患者,不能接纳其反社会行为,与患者讨论、分析不良行为对人对己的危害性,并鼓励其改进。

3.要求患者尊重他人的人格和人权,不能只考虑满足个人需要,学会凡事要为别人着想,逐步做到能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迟满足个人的欲望。

4.创造条件让其表现个人的合理行为。当理想的行为出现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逐步学会适当的人际交往和培养正向情感。

5.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信心,努力纠正自身的个性缺陷;帮助患者练习和增进社交技巧,如会谈技巧、交友技巧等,增进人际关系。

(三)特殊护理

1.与患者商讨制订行为限制的条例,告知违规的后果,增强其自控能力,防止发生冲动行为。

2.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愤怒和敌意,指导患者用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

3.当患者出现暴力行为先兆时,应有相当数量的工作人员出现在患者周围,展示力量以暗示患者要克制自己的行为。

4.当患者出现冲动行为时,要及时用简明的言语、坚定的语调劝说患者,可采取保护性隔离,必要时加以约束;按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向患者讲解目前所作处理的必要性;对于暴力行为,工作人员必须采取坚决和一致的态度,以及相应护理措施。

(四)康复治疗和护理

提供适宜的环境,制订特定的规则和限制,定期召开会议,开展集体治疗,使患者学习按规范,多参加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参加工作、劳动等,以利于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

九、健康教育

(一)生活指导

一般来说,与人格障碍形成密切相关的品行障碍,在童年或少年阶段即可出现,并贯穿整个生命过程。因此,预防尤为重要。应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家庭、幼儿园、学校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社会应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实现家庭和睦,使孩子在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中健康成长;学校教育要提倡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社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氛围,从而有利于人格的健康成长和不良行为的纠正。

(二)疾病知识指导

人格障碍的特点决定了患者行为方式的改变非常缓慢。治疗及护理的目标应注重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必须与现实情况相符合。若治疗期间未达到目标,应将情况介绍给家属和社会相关机构,使治疗能继续下去。

十、护理评价

1.自我照顾能力是否良好。

2.患者是否建立正向性的自我概念,能正确表达自我的情感。

3.患者能否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能与人主动交往。

4.患者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

第二节 性心理障碍的护理

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 disorder)既往称性变态,泛指以两性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性心理障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关于其形成原因目前并无一致看法。

(一)生物学因素

在关于同性恋研究中,发现有少数患者内分泌异常或性染色体畸变,有学者认为人体最初胚胎发育具有双性的基础。同性恋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与这些原始双性结构的残余及异性性激素的残余有关。

(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可能在性心理障碍的病因学中占主导地位,弗洛伊德认为,性变态与其性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走向歧途有关。父母对子女的性教育失当与社会不良影响对该病的发生也具有重要意义。出于自身的喜好和期待,有些父母有意无意地引导孩子向异性发展,如将男孩打扮成女孩或将女孩打扮成男孩。自幼生长于异性的包围圈中,容易导致儿童心理朝异性化方向发展。

(三)社会因素

性心理障碍的产生与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关系。如有的社会认为同性恋伤风败俗,有的社会对同性恋行为相对宽容。

二、临床表现

(一)性身份障碍

性身份障碍主要指易性症,患者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呈持续性厌恶的态度,并有改变本身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如使用手术或异性激素),其性爱倾向为纯粹同性恋。

易性症患者少见,其发病率约为1/10万,其中又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3∶1。

易性症患者往往为自己的性别而深感痛苦,为自己不是异性感到遗憾。

(二)性偏好障碍

1.恋物症 在强烈性欲望和性兴奋的驱使下,反复收集异性使用的某种物品,几乎仅见于男性。所恋物品均系异性身体接触的东西,如胸罩、内裤、鞋袜、月经带、饰物等,通过抚摸闻嗅这类物品,并伴有手淫获得性满足,所恋物品成了性刺激的重要来源或获得性满足的基本条件(对刺激生殖器官的性器具的爱好不属恋物症)。一般说来,他们对未曾使用过的物品兴趣不大,往往喜欢用过的甚至是很脏的东西,且一般并不试图接近物品的主人,对异性本身并无特殊的兴趣,一般不会出现攻击行为。有些恋物症患者表现为对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的迷恋如手指、脚趾、头发、指甲等,有的在拥挤的场所抚摸女人的头发,甚至将头发剪下作为性刺激物。

2.异装症 是恋物症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现为对异性衣着特别喜爱,反复出现穿戴异性服饰的强烈欲望并付诸行动,由此可引起性兴奋。当这种行为受抑制时可引起明显的不安情绪,几乎仅见于男性,患者并不要求改变自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并无障碍,大多数人有正常的异性恋关系,性爱指向是正常的。

3.露阴症 该症特点是反复多次在陌生异性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暴露自己的生殖器,进而达到性兴奋的目的,有的继以手淫,但没有进一步性侵犯行为施加于对方。本病几乎仅见于男性,多发生在青春期,如在中老年首次出现,应疑及器质性原因。患者个性多内倾,露阴之前有逐渐增强的焦虑紧张体验,时间多在傍晚,并与对方保持安全距离,以便逃脱,当对方感到震惊、恐惧或耻笑辱骂时他反而感到性的满足。

4.窥阴症 反复窥视异性裸体或亲昵行为或他人的性活动,以满足引起性兴奋的强烈欲望,可当场手淫或事后回忆窥视景象并手淫,以获得性满足。此类患者没有暴露自己的愿望,也没有与受窥视者发生性交的愿望。除窥视行为本身,一般不会有进一步的攻击和伤害行为,几乎仅见于男性。观看色情影片、录像、画册等获得性的满足,不属于本诊断。

5.摩擦症 男性患者在拥挤场合或乘对方不备之际,伺机以身体某一部分(常通过反复地靠拢异性,紧密接触和摩擦自己的阴茎)接触和摩擦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以达到性兴奋的目的。此类患者没有暴露自己生殖器的愿望,也没有与摩擦对象性交的要求。

6.性施虐与性受虐症 以向性爱对象施加虐待或接受对方虐待的一种性活动的异常偏好,作为性兴奋的主要手段,其方式为鞭打、绳勒、撕割对方躯体等,甚至可造成伤残或死亡,提供这种行为者为性施虐症。以接受虐待行为来达到性兴奋者为性受虐症。

三、治疗要点

(一)性心理教育

1.儿童期性别角色教育 性别角色的健康指导,应从四个方面着手:①给予正确的角色期盼和性别角色装扮,使子女能根据自己的服式、颜色等装扮来识别性角色;②要予以正确的性别角色行为引导,根据儿童性别特点,开展有益于性别形成的游戏活动,从小形成与性别角色相适应的男子汉与姑娘行为;③给予相应性别角色的知识教育(性知识、性道德)和心理诱导;④家长要认真扮好自身的性别角色,给子女做好榜样。

2.性知识教育 青少年时期性知识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课题。青少年甚至大学生的性知识目前主要来源于科普书刊和文艺宣传,极少得到父母及社会的关注和指导。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应进行有关性生理、性心理、性解剖、恋爱婚姻等方面的知识教育。

3.性道德教育 性道德是指规定每个人性行为的道德规范。性道德标准应具备自愿的原则、无伤原则、爱的原则。具备性道德观念,可以正确控制生理本能表现出的性要求,可以使自己的恋爱及以后的家庭组成沿着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

(二)性心理咨询与治疗

1.评估 首先应排除器质性原因。医生应克服同患者谈性问题时的羞怯,语言应接近患者,恰如其分,避免用生僻的专业术语或较庸俗的语言,应详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个人史及性问题的过去史(早期性体验、性知识学习史、过去与现在的性行为及夫妻关系)。

2.治疗

(1)行为治疗的方法以指导和练习为主,治疗时常需要将伴侣请来,单独或成双进行治疗。对于心理动力学因素上较清楚的性心理障碍行为,建议进行围绕着冲突和改变结构的心理治疗。

(2)对伴有攻击行为或伴有较强的自我伤害的性心理障碍者,可进行激素治疗(所谓的一时性药物阉割)。对青少年或年轻人的性心理障碍行为不适于激素治疗。

(3)易性症患者一般期望接受激素治疗,或用手术改变性别,其他的治疗建议多被强烈地拒绝。用性激素进行治疗(一般男患者用雌二醇,女患者用睾丸酮),可使患者感到卸掉了负担。手术改变性别如今已有了肯定的评价,一些人手术后有令人满意的发展过程,另一些人术后效果不理想或带来不幸的后果。

(4)对于同性恋患者,心理治疗不是针对同性恋本身,而是对于冲突的、自我不和谐的性体验。同性恋者的亲属常常寻求转为正常化的可能性,对此可提供一些科普的性教育资料,以减轻负担,达到理解。

四、护理要点

性心理障碍者,以变态性行为获得快感,这些行为往往有悖于道德和法律观念,因此,多具有隐匿性。即使本人感觉到是一种病态,也不积极求医,有的导致犯罪,受到法律的制裁。有的被配偶或亲人发现后,强迫去就医,因这种行为被揭露,常表现为抑郁、焦虑、自责心境等。护理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配合心理治疗,做好护理对象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认识到这种心理是病态心理,而非真正的道德败坏和违法乱纪。

2.针对护理对象的抑郁、焦虑、自责心境等,做出恰当的护理诊断,制订可行的护理计划(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护理措施,并及时评价结果,从中找出新的问题等。这一护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

3.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文娱活动。有意创造使患者与异性接触的环境,并暗示一些方法,逐渐矫正他们异常的社交方式,训练正常的社交方式和人际交往能力,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

4.性心理障碍者不能长久住院,因此护士要向其家属及亲人宣教有关护理(心理护理、行为护理)知识,以巩固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