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及原则

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及原则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患者的心理活动以及护士对患者施加的心理影响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有心理护理先行的说法。在整体护理中,将人视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心理护理成为整体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在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把心理护理运用到护理程序当中,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

一、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及原则

(一)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1)人类多层次需要呼唤心理护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类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人类需要物质层面的满足,但同时也离不开精神生活的满足。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类的需要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衣食住行基本得到满足后,必然更多地会有“爱”、“自尊”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医疗实践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了,可患者却越来越不满,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提高了,对自我权利、价值的实现更重视了。如果医务人员仍仅局限于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就难以提供令患者满意的医疗护理服务。

(2)健康观、疾病观、医学观的转变促进护理工作去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从功能制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医学、疾病、健康有了新的、突破性的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了新的发展,系统论、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人和环境的关系学说以及精神病学、人类社会学等学说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重新认识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基础。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这个定义把人的基本要求与社会及其文化因素紧密联系起来。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健康的新定义:“无病无弱,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环境和谐。”1977年,美国医学家Engel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即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医学应当包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个方面。此观点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人们对于医学的本质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人们的健康观、疾病观、医学观的转变,要求护理工作必须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向疾病、心理、社会全面护理转变,其中,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3)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患者的心理活动以及护士对患者施加的心理影响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有心理护理先行的说法。在整体护理中,将人视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心理护理成为整体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在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中。如调查心理资料、用护理诊断描述心理问题、制订并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评价心理护理效果等。如果不能很好地把心理护理运用到护理程序当中,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医护人员通过恰当、美好的语言,愉快的情绪,友善的态度,舒适的环境,使患者紧张的心理状态得到松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使患者得到身心健康。

(二)心理护理的原则

1.交往性原则 心理护理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为基础的,通过交往可以协调关系,满足需要,减少孤独,增进感情。交往有利于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交往中双方要互相尊重,护理人员应起主导作用。

2.服务性原则 心理护理同其他医疗工作一样具有服务性,护理人员应以服务的观点为患者提供技术服务和生活服务,以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3.针对性原则 心理护理没有统一的模式。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每个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所出现的不同心理状态,分别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对策,做到因人而异。为此,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往中,要善于观察、交谈、启发患者自述,必要时还可以使用心理测验等手段,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

4.启迪性原则 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应当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给患者以启迪,以改变其认知水平,消除他们对疾病的错误观念,使他们对待疾病和治疗的态度由被动转为主动。

5.自我护理原则 自我护理是一种为了自己的生存、健康及舒适所进行的自我实践活动,包括维持健康、自我诊断、自我用药、自我预防、参加保健工作等,良好的自我护理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自尊、自信和满足其心理需求。因此,护理人员应启发、帮助和指导患者尽可能地进行自我护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