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现代护理道德的发展

近现代护理道德的发展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丁格尔不只是护理学的鼻祖,也是护理伦理学的先驱。南丁格尔从护理的对象、护士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强调了护理道德的重要性。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代表中国的仍然是台湾地区的中华护士会。中华护理学会正在努力争取成为代表中国的会员组织。我国护理道德的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礼教和陈规陋习严格限制、严重制约了女护士对男患者的护理,从而影响和束缚了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二、近现代护理道德的发展

(一)西方近现代护理道德的发展

南丁格尔不只是护理学的鼻祖,也是护理伦理学的先驱。虽然那个年代还没有形成这门学科,但护理伦理学的本质已经通过她的作品完美地表现出来。除了在战场上护理伤员,和战争结束后开展护理教育,南丁格尔在根据她丰富的经验编著的《护理札记》(Notes on Nursing)一书中,充分把护理伦理的本质展现出来。在此书的前言中,南丁格尔写道:“如果患者感到冷、用餐后不适或得了褥疮,一般说来这不是疾病的原因,而是护理不当所致。护士应该做什么,可用一个词来解释,即让患者感觉更好。”《护理札记》只是一本五万字左右的小册子,但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问题非常具体,语言平实而亲切,观察细腻且准确,处处蕴含着对患者的关心和爱护。内容包括:通风与温暖,微细的处理,声音高低,多样化进食,何种饮食,床及床上物,光线,房间及墙壁清洁,个人清洁,闲谈希望与劝告,观察患者,总结,等等。南丁格尔从护理的对象、护士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强调了护理道德的重要性。她说:“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有生命的人类”,“护理工作是精细医术中之最精细者”,因此,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勤劳的手”,“必须记住自己是被患者所依赖信任的……一个护士必须十分清醒,绝对忠诚,有信仰和奉献精神。必须尊重自己的职业……而且必须作风正派”。可以看出,她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护士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护。

南丁格尔与国际护士节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尔在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出生。她父母以此城为名为她取名。她的父亲威廉·爱德华·南丁格尔毕业于剑桥大学,是一位博学、有文化教养的人。母亲出身于英国望族,不但家道富裕,并且世代行善。

南丁格尔自幼便在家庭里受教育。不到10岁时就能用法语来写日记。17岁以后,她常利用游览的机会参观修道院、女子学校,还去孤儿院探询慈善事业的情况及经营方法,对护理工作深感兴趣。南丁格尔曾在巴黎大学就读,除古典文学外,还精于自然科学历史哲学,擅长音乐与绘画。

1849年南丁格尔旅游埃及返回途中,认识了泰德尔·弗利德纳(19世纪德国护理史上颇具影响的人物)夫妇,产生了强烈的护理职业意识。1850年8月,南丁格尔到达向往已久的凯撒斯畏斯城,并在弗利德纳夫妇创办的女执事训练所见习两周。1851年南丁格尔再度前往弗利德纳牧师所主持的女执事训练所,受训3个月。1853年,到巴黎“慈善事业修女会”参观考察护理组织和设施。归国后,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监督。

在1854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奔赴战场,她以人道、慈善之心为交战双方的伤员服务。由于在战争期间的卓越贡献,南丁格尔被当时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授予圣乔治勋章和一枚美丽的胸针,并被视为民族英雄。

1857年,在她的努力下,英国皇家陆军卫生委员会成立。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她还撰写了《医院笔记》、《护理笔记》等著作,这些著作以后都成为了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由于她的努力,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她的办学思想由英国传到欧美及亚洲各国。1883年她被授予英国皇家红十字章。

1901年,南丁格尔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1907年爱德华七世授予南丁格尔功绩勋章,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这一最高荣誉的妇女。1908年3月16日南丁格尔被授予伦敦城自由奖。1910年8月13日,她在睡梦中离去,享年90岁。

南丁格尔终身未嫁,一直致力于护理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使她成为19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为了纪念她,1912年,国际护士会(ICN)倡议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并举行纪念活动,以缅怀和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后人一直尊称她为“伤员的天使”、“提灯女神”。

1899年,国际护士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在英国伦敦成立,这是世界各国自治的护士协会代表组织的国际护士群众团体,当时参加的代表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芬兰、荷兰、丹麦等国家的护士。之后,该组织逐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护理界认可,其规模不断扩大,成员不断增多。目前,该组织已拥有会员国111个,会员140多万人,其宗旨和任务都强调了提高护士教育水平和职业能力,加强护理伦理管理等内容,对护理道德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华护士会于1922年加入该组织,中国成为其第11名成员国。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代表中国的仍然是台湾地区的中华护士会。中华护理学会正在努力争取成为代表中国的会员组织。

1946年的《纽伦堡法典》、1948年的《日内瓦宣言》、1949年的《国际医德守则》、1953年的《护士伦理学国际法》、1973年的《国际护理学会护士伦理法典》和《国际护士守则》、1977年的《夏威夷宣言》、2000年的《吉汉宣言》和《赫尔辛基宣言》等重要文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医务工作者或护士的职业道德进行了明确规定,护理道德体系更加丰富,内容不断完善。

(二)我国近现代护理道德的发展

我国护理道德的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礼教和陈规陋习严格限制、严重制约了女护士对男患者的护理,从而影响和束缚了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鸦片战争之后,西医连同西方文化一同进入中国,我国护理的发展和护理道德的发展都受到外籍护士及其护理文化的影响。1907年,著名民主主义战士秋瑾在她翻译的《看护学教程》序言中,深刻论述了护士职业的博爱本质,阐明了妇女从事护理职业的优势及对国家、对社会、对患者的重要意义,并呼吁同胞姐妹积极投身于护理事业。1909年,9名外籍护士、医生在江西庐山成立“中国护士会”,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护士学术团体,也是我国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1909年,中国最早的护士学会组织——中国看护组织联合会正式成立。1918年,中华护士学会全国护士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铲除陈规陋习的决定。1926年,中华医学会制定了《医学伦理法典》,全文2339字,其中涉及中国医生和外国护士之间的关系。1932年,成立了我国第一所正规的公立护士学校——中央护士学校。

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对护理事业高度重视,1928年,中央苏维埃政府在江西井冈山成立了第一所红军医院,其中有专门的护理人员。1932年,红军在福建汀州开办了第一所看护学校。毛泽东同志1939年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评价了白求恩同志高尚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医务工作者。1941年5月12日,中华护士学会延安分会成立,毛泽东亲笔为大会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1941年7月15日,毛泽东为中国医科大学第十四期学员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1942年5月,毛泽东专门为护士题词:“尊重护士,爱护护士”。战争期间,无论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护理人员都在条件十分简陋、环境极为艰苦、人员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完成了大量救治伤员和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广大护理人员表现出的高尚的职业道德成为后来我国护理人员的楷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护理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护理教育体系、护理职业体系的不断发展,护理道德体系也逐步完善。1993年卫生部公布的《护理管理办法》、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护士条例》,都对护理道德作了明确要求。广大护理工作者在健康宣传、疾病预防、临床救护、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历次大型自然灾害救护、抗击传染病流行,特别是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所表现出的无私利他的美德,为全国人民所赞颂,护士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神圣内涵,展示了崇高的护理道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