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切口感染和裂开

切口感染和裂开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体质和病变的性质有一定关系。腹部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具有内源性和混合性的特点,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如同时出现切口的胀痛和跳痛,应立即进行检查。切口局部肿胀、发红、有明显的压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由缝合针眼溢出,均说明已发生感染。感染的早期阶段,及时进行物理治疗,促进炎症的吸收。切口裂开主要发生在腹部的手术切口。

(一)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体质和病变的性质有一定关系。腹部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具有内源性和混合性的特点,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近年来,肠道内的无芽孢厌氧菌,特别是脆弱类杆菌,受到临床的重视。切口感染发生的时间大多在术后7~10d,个别发生较晚,在3~4周后。

手术后3~4d,已经正常的体温重新上升,应首先想到切口的感染。如同时出现切口的胀痛和跳痛,应立即进行检查。切口局部肿胀、发红、有明显的压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由缝合针眼溢出,均说明已发生感染。少数患者可伴有全身症状,有时因感染的位置较深,不易早期发现。

切口感染的防治包括:①严格无菌操作技术;②广谱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③严重污染切口的延期缝合;④增强患者的抵抗力等。

近年来采用术前单次剂量的甲硝唑静脉滴注或肛门内应用,明显降低了腹部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感染的早期阶段,及时进行物理治疗,促进炎症的吸收。切口已化脓时,应立即拆除缝合线,扩开切口充分引流,并剪去已经坏死的皮下组织、肌膜和腱膜。脓汁应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两种培养及药敏试验,为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为缩短治疗时间,可加强更换敷料后对肉芽新鲜的创面行二期缝合。

(二)切口裂开

切口裂开主要发生在腹部的手术切口。裂开的时间大多在术后1~2周,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慢性贫血等,术后切口愈合不佳;②切口局部张力过大,切口的血肿和化脓感染;③缝线过细,缝扎不紧,肌肉松弛不满意的情况下,缝合时腹膜被撕破;④突然咳嗽、用力排便和呕吐,术后胃肠胀气等。

患者在一次突然腹部用力后,随之切口疼痛并有血性渗出,有时甚至能听到切口崩裂的响声。严重时,有内脏由裂开的切口脱出,常见为大网膜和小肠襻,可发生休克,检查时可见腹部切口有不同程度的裂开,裂开可分为两大类:①完全性裂开,指腹壁各层组织均已裂开,伴内脏脱出;②部分性裂开,皮肤缝合完好,皮下各层裂开,故无内脏外露。

切口裂开的防治包括纠正患者的营养状况,老年患者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术后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如切口已裂开,无论是完全性或部分性,只要没有感染,均应立即手术,在腹肌完全松弛的情况下,重新逐层缝合腹壁,并加减张缝合线。

(杨天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