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护理伦理规范

心理护理伦理规范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度的责任心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而患者的心理需求是否满足对于患者的诊治和康复至关重要。相互信任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护士应以高度的信任感积极、主动地给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为患者保守秘密,这也是患者的心理需要。

根据上述心理护理的特点,护士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伦理规范。

(一)以高度的同情心了解和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

患者因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扰,加剧了疾病带来的痛苦。面对痛苦的患者,护士应以高度的同情心了解和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1.努力促进患者的角色转化 护士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患者的角色转化:病初要促使患者适应患者角色,对角色行为缺如或减退者应给予特别关注;病情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角色行为异常的发生,适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病情稳定趋于恢复时,帮助患者向健康角色转化,对患者要多鼓励使之增强重返工作岗位的信心。

2.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开展多样的心理护理活动 护士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开展多样的心理护理活动。如有的患者孤独感较重,护士尽量不要安排单人病室,并多与患者接触、交谈,必要时请家属探视;患者有猜疑心理,护士在巡诊、查房时尽量不要当患者的面与他人低语,同时针对猜疑要耐心解释,并以谨慎的态度进行各种护理处置;患者有恐惧心理,护士要多给予安慰和鼓励,增强其信心和勇气;患者产生愤怒,护士要保持冷静和宽容,耐心劝导患者,并以高尚的情操和精心护理来感化患者。

(二)以高度的责任心了解和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

高度的责任心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而患者的心理需求是否满足对于患者的诊治和康复至关重要。因而,护士要准确、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同程度地满足患者对护理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解除痛苦,恢复健康。

1.了解和满足患者的共性心理需要 住院患者有共性的心理需要,护士首先要了解和满足这些共性心理需要。患者一般都有安全感的需要,护士应防止差错事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预防交叉感染,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被认识与尊重的需要,护士应认识和熟悉每一个患者,一视同仁地对待和尊重他们;有被接纳与友好的需要,护士应将新入院的患者介绍给同病室的病友,并鼓励大家相互关照、建立友谊;有社会支持的需要,护士应经常给患者提供信息,加强与患者家属、亲友、单位的联系,取得他们对患者的支持。

2.了解和满足患者的个性心理需要 患者因性别、年龄、病种、病情及社会背景等的不同,其心理需要也各有不同,护士应深入了解,有的放矢地满足他们的个性心理需要。

(三)以高度的事业心创造一个有利于患者康复的环境

病房是患者治疗、体养的场所,病房环境的好坏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因此,护士应以高度的事业心创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以利于患者的康复。

1.保持病房清洁、安静、有序 有序的病房使患者心理稳定,杂乱的病房使患者心烦意乱而产生不安全感;清洁的病房使患者感到舒适,脏乱的病房使患者产生不快且易发生交叉感染;安静的病房可以保证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有噪声的病房环境可引起病人神经、循环、消化系统的紊乱而使上述系统疾病加重,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护士要协同其他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维持好病房的秩序,搞好病房的清洁卫生,保持病房的安静,尽量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

2.保持病房的空气新鲜,并且温度、湿度适中 空气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因此护士应制止患者、家属在病房内吸烟,经常敞开门窗通风,驱散异味。同时,病房内的温度、湿度也要达到标准要求。

3.注意美化病房 美化病房包括病房内设施整齐划一,且方便患者使用;色调宜人并符合生理、心理要求;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在病房设置盆花、盆景,增加美感,调节患者的心情。

(四)以高度的信任感保护患者的隐私

相互信任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基础和前提。患者信任护士,把困扰自己的心理问题,包括自己的隐私倾诉出来。因此,护士应以高度的信任感积极、主动地给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为患者保守秘密,这也是患者的心理需要。否则,到处张扬或传播患者的隐私,将会失去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不但心理护理难以继续进行,而且还有可能发生意外。但是,如果护士发现患者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意图时,在患者事先知道的情况下可以转告家人或他人,以对病人或他人负责。

(郭玲玲)

思考题

1.张某,男,65岁,2003年6月26日以尿潴留急诊入院。患者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冷汗,立即给予导尿,共导出茶色尿液1220ml。主诉:进行性排尿困难、小便点滴难出。B超示:前列腺增生、肾积水。急查肾功,尿十项示:蛋白(+),白细胞(++);肛检:前列腺Ⅲ度肿大。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决定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在采问病史时发现患者焦躁不安,在病房来回走动,考虑患者可能对次日手术有顾虑,而患者却不愿说。为稳定患者情绪,护士介绍两位同病手术后恢复期患者,让他们相互交流,使该患者平静许多,开始询问有关手术问题,护士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向患者介绍前列腺的解剖部位以及病理、系列症状和什么情况下必须采取手术治疗、手术的指征等情况,同时又为患者播放手术过程的录像带,告诉患者手术中应如何配合医生治疗。至此,该患者思想已完全放松,态度积极,对手术充满自信,夜间患者安然入睡。

次日手术顺利。回病房后给予麻醉后护理、留置导尿、持续膀胱冲洗等。患者除略感疲乏,余况较好。第2天开始术后健康恢复的早期活动,嘱用餐时可以坐起,可以在床上活动双腿,并对其多种活动给予指导,对病情无任何影响。术后第3天停止冲洗,患者下床活动。但小便色鲜红、量多,使患者情绪紧张、恐惧。护士立即嘱患者卧床休息,遵医嘱用止血药,同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了解术后有些出血属正常情况,不必紧张,同时告诉患者情绪与疾病的关系,若过度焦虑、紧张,可加快血液流动,加重出血。此后,患者情绪渐稳定,小便颜色逐渐转清,其他症状也迅速好转。

随着病情的好转,患者心理上放松,并开始早晚锻炼身体,此时,嘱患者恢复期内运动量不宜过大,不能持重物,要保持大便通畅。l周后,患者病情稳定,拔除导尿管,准备出院。

请用所学理论分析此案例中护士的行为。

2.患者贾某,男,64岁,农民。经几个大医院确诊为肝癌晚期,故未能住院治疗,因而由家属陪着住在当地县医院,采取支持疗法,但病情日渐加重。一天,县医院一位颇有威望的医生来查房,看患者的现状说:“这患者根本无康复希望,继续治疗无疑是一种浪费。”不多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有痰鸣音,但无力咳痰排出体外,进而加重,呼吸困难,此时家属万分焦急地找医护人员要求抢救。而医务人员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慢慢吞吞地来到患者床前,为患者进行吸痰等抢救措施。然而,患者终因体弱、窒息而抢救无效死亡。为此,家属将县医院医生告上法庭,理由是抢救不及时,请求法院判定医院给予赔偿。

请问:医务人员是否负有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