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脑皮质中与运动有密切关系的区域称为大脑皮质运动区。由皮质发出,经内囊、脑干下行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称为皮质脊髓束;而由皮质发出,经内囊到达脑干内各脑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称为皮质脑干束。前束一般只下降到胸部,大部分节段经白质前连合交叉,终止于对侧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从皮质到脑干之间,由于种种病理过程产生的运动障碍往往难于分清是属于锥体系还是锥体外系的功能缺损。

大脑皮质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中枢。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受损,将导致随意运动障碍。

(一)大脑皮质的运动区

大脑皮质中与运动有密切关系的区域称为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区主要位于大脑皮质的中央前回。大脑皮质运动区具有下列功能特征:①交叉支配。一侧中央前回支配对侧躯体骨骼肌的运动,但头面部的支配多数为双侧性,如咀嚼肌、喉肌及上部面肌是双侧支配。②精细功能定位且倒置安排。下肢代表区在中央前回内侧面顶部,上肢代表区在中间部,头面部代表区在底部,但头面部的安排是正立的。③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精细程度有关。运动愈精细、复杂的肌肉其代表区愈大,如手的运动灵巧复杂,它的代表区与整个下肢的运动代表区几乎相等。

此外,参与躯体运动调节还有运动辅助区和第二运动区,辅助区分布于大脑纵裂的内侧壁,第二运动区分布于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即第二感觉区的位置,刺激该区可以引起肢体运动,一般为双侧性支配。

(二)大脑皮质下行传导通路及其功能

由皮质发出,经内囊、脑干下行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称为皮质脊髓束;而由皮质发出,经内囊到达脑干内各脑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称为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中约80%的纤维在延髓锥体跨过中线到达对侧,在脊髓外侧索下行,纵贯脊髓全长,是为皮质脊髓侧束;其余约20%的纤维不跨过中线,在脊髓同侧前索下行,是为皮质脊髓前束。前束一般只下降到胸部,大部分节段经白质前连合交叉,终止于对侧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在人类,皮质脊髓前束在种系发生上较古老,它们经中间神经元接替后,再与脊髓前角内侧部分的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这部分神经元控制躯干四肢近端肌肉,尤其是屈肌,与姿势的维持和粗大的运动动作有关。皮质脊髓侧束在种系发生上较新,它们的纤维终止于脊髓前角外侧部分的运动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控制四肢远端肌肉,与精细、技巧性运动有关。

此外,上述通路发出的侧支和一些直接起源于运动皮质的纤维,经脑干某些核团接替后形成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其功能与皮质脊髓前束相似参与近端肌肉的粗略运动和姿势的调节;而红核脊髓束的功能可能和皮质脊髓侧束相似,参与四肢远端肌肉的精细运动的调节。

从皮质到脑干之间,由于种种病理过程产生的运动障碍往往难于分清是属于锥体系还是锥体外系的功能缺损。如临床上所谓的锥体束综合征实际上是两者合并损伤的结果。只有到达延髓尾端水平,锥体束出现相对独立性,才可以认为主要是锥体系功能缺损,因此不再使用锥体系和锥体外系概念。

皮质运动区损伤究竟产生硬瘫还是软瘫:目前知道,严格局限于4区—软瘫;损伤6区肢体近端肌肉出现硬瘫;整个运动区损伤肢体全部肌肉表现为硬瘫。所以在临床上区分上下运动神经元已毫无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