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化医院与区域医疗平台

数字化医院与区域医疗平台

时间:2022-05-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医疗平台是在符合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前提下,一个地理范围内,集电子政务、医保互通、社区服务、双向转诊、居民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区域医疗平台应构筑在原医疗机构(医院)信息化基础上。作为区域医疗平台的数字化医院建设,需要把握未来发展方向。

区域医疗平台是在符合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前提下,一个地理范围内,集电子政务、医保互通、社区服务、双向转诊、居民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所谓“区域”常指一个地理范围,像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一个省(市)。

区域医疗是数字化医院的高级阶段。区域医疗平台应构筑在原医疗机构(医院)信息化基础上。通常,数字化医院发展要经历3个阶段,如图10-20所示。

图10-20 数字化医院建设阶段

HMIS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第一阶段,就是指医院的MIS,它是现代化医院运行必备的基础技术环境。HMIS的建成,将对医院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消耗的作用。全院级的HMIS不仅是各部门HMIS的简单相加,它要求在全院实现各部门之间各种信息的共享。目前,我国90%以上的大型医院已经实现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近40%的大中型医院正在建设全院的HMIS。

数字化医院的第二阶段,即HCIS阶段,将真正实现数字化医院。那时,医院的工作人员将人均有2台终端,信息处理实现无纸化和无片化,医院之间实现联网、电子病历等在网上传递等。HCIS还可以辅助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

第三阶段是GMIS阶段,GMIS又可以认为是整合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阶段。数字化医院第二阶段建设完成后,虽然医院自身的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但还是处于一种各自开发、各自建设,是一座座信息孤岛的状态,无法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所以,区域卫生信息化必须实现包括妇幼、计生、急救等系统在内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目前,这一阶段在国际上也还处在试验中。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局域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GMIS)会逐步得到发展,即用IT技术把社会医疗保健资源和服务,如医疗保险、社区医疗、相关医院、远程医疗、卫生行政机关、药品供应商、设备供应商、银行等连接起来,整合为一个系统,实现局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甚至是跨区域医疗服务(如图10-21)。

图10-21 数字化医院与区域医疗集成平台

最终建成的区域医疗平台将以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生命周期为主线,通过对人一生各个生命周期的健康问题及采取的干预活动的多渠道全动态采集、集中存储,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个人终生健康档案;另一方面,平台通过对个人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全面共享、数据挖掘,向个人、医疗机构、政府机构等不同服务对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而其三方共建的建设、运营模式,突破传统,为其他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卫生信息共享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以及降低医疗风险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并被公认是未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开展国家级及地方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的核心内容是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作为区域医疗平台的数字化医院建设,需要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其建设过程中就应当充分考虑未来区域集成的需要,严格遵照国际相关标准及国家有关文件,避免未来接口对接带来的不便及重复建设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