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热解毒用药

清热解毒用药

时间:2022-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用与用途] 清热解毒。主治三焦热毒所致的身热头晕,心烦口干,咳嗽,痰黄稠,咽喉肿痛。[注意事项] ①孕妇慎用;小儿、老年人体弱及脾虚便溏者慎用;②服用本品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和温性中药。预防流感、乙脑,3粒/日,连服5日。主要用于热疖痈毒,湿热黄疸,外感风热,咽喉肿痛,风热火眼等疾病治疗。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

三黄清解片

[药物组成] 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连翘。

[作用与用途] 清热解毒。主治风温热毒所致的发热、咳嗽、口疮、咽痛、热淋、泄痢等。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急性气管炎、急性腭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泌尿系统感染、痢疾等疾病的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6~8片/次,儿童8~14岁,4~6片/次,4~7岁,3~4片/次,1~2岁,1~2片/次。

[注意事项] ①脾虚便溏者慎用;②服用本品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和温性中药。

牛黄清感胶囊

[药物组成] 人工牛黄、黄芩、金银花、连翘、珍珠母、滑石粉。

[作用与用途]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主治外感风热、内郁化火所致的发热恶寒、头晕、烦躁、咳嗽、咽痛。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火、急性腭扁桃体炎等疾病的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2~4粒/次,3次/日,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 ①孕妇及脾虚便溏者禁用;②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③服本品期间不宜与温性中药合用。

黄连解毒丸

[药物组成]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作用与用途] 泻火解毒。主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如大热烦渴,口燥咽干,失眠,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等。

[用法与用量] 口服:10g/次,2次/日,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 服用本品期间忌辛辣油腻及生冷食物。

复方金莲颗粒

[药物组成] 板蓝根、金银花、连翘。

[作用与用途] 清热解毒。主治外感风热疫毒所致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口干,尿黄。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腭扁桃体炎、腮腺炎等疾病的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5g/次,3次/日,饭后服用。

四黄泻火片

[药物组成] 盐酸小檗碱、黄芩浸膏、大黄、人工牛黄。

[作用与用途]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火毒炽盛所致的目赤肿痛,风火牙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小便短赤,大便干结。常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牙龈炎、腭扁桃体炎等疾病的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4片/次,3次/日,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 ①孕妇忌用;②服用本品期间不宜食辛辣、油腻食物。

清火养元胶囊

[药物组成] 栀子、苦丁茶、苦竹叶、山枝茶、土大黄、土党参。

[作用与用途] 清热泻火,安神通便。主治心火炽盛所致的发热心烦,夜寐不宁,目赤肿红,颜面痤疮,大便秘结。常用于急性结膜炎、痤疮、习惯性便秘等的疾病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1~2粒/次,2次/日,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 ①孕妇及脾虚便溏者慎用;②服用本品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和温性中药。

三黄胶囊(片、丸)

[药物组成] 大黄、盐酸小檗碱(或黄连)、黄芪浸膏(或炒黄芪)。

[作用与用途] 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主治三焦热毒所致的身热头晕,心烦口干,咳嗽,痰黄稠,咽喉肿痛。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腭扁桃体炎等疾病的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胶囊,2粒/次,2次/日;片剂,4片/次,2次/日;水丸剂,6~9g/次,3次/日,饭后服用。

京制牛黄解毒丸(片)

[药物组成] 黄连、黄芩、黄柏、姜栀子、金银花、连翘、石膏、牛黄、冰片、大黄、薄荷、菊花、川芎、荆芥穗、防风、白芷、炒蔓荆子、旋覆花、桔梗、甘草

[作用与用途] 清热解毒,散风止痛。主治风热火毒内蕴上炎所致的发热恶寒,头痛眩晕,鼻孔生疮,风火牙痛,暴发火眼,咽喉疼痛,耳鸣肿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皮肤刺痒。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牙龈炎、结膜炎、急性咽炎等的疾病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丸剂,2丸/次;2次/日;片剂,2片/次,2次/日,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 ①孕妇慎用;小儿、老年人体弱及脾虚便溏者慎用;②服用本品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和温性中药。③本品不宜与甘遂、大戟、海藻、芫花及其制剂伍用。

复方板蓝根胶囊(颗粒)

[药物组成] 板蓝根、大青叶。

[作用与用途] 清热解毒,凉血。主治热毒内盛所致的发热、头痛,头面红肿,咽喉肿烂。常用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腭扁桃体炎等疾病的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胶囊剂,3粒/次,3次/日;颗粒剂,3粒/次,3次/日;重症剂量加倍,小儿酌减。预防流感、乙脑,3粒/日,连服5日。

[注意事项] 服用本品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黄连上清丸(胶囊、颗粒、片)

[药物组成]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连翘、大黄、防风、蔓荆子、薄荷、荆芥穗、白芷、菊花、桔梗、川芎、旋覆花、甘草。

[作用与用途] 清热通便,散风止痛。主治上焦风热所致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用法与用量] 口服:大蜜丸,1~2丸/次,2次/日;水丸,6~9g/次,2次/日;胶囊,4粒/次,2次/日;颗粒剂,1袋/次,2次/日;片剂,6片/次,2次/日。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 ①孕妇禁用;②服用本品期间忌用辛辣、油腻食物;③脾虚便溏腹胀者慎用;④本品不宜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及其制剂同服。

银芩胶囊

[药物组成] 银花、黄芩、鱼腥草、三七叶。

[作用与用途] 清热解毒,宜散风热。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恶寒,咳嗽、痰黄、咽痛。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腭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的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5粒/次,3次/日,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 服用本品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二丁颗粒

[药物组成] 板蓝根、半边莲、蒲公英、紫花地丁。

[作用与用途]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要用于热疖痈毒,湿热黄疸,外感风热,咽喉肿痛,风热火眼等疾病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20g/次,3次/日,饭后开水冲服。

[注意事项] 服用本品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表热清颗粒

[药物组成] 托树根、石膏、南板蓝根、金银花、黄芩、柴胡、甘草。

[作用与用途] 清火解毒。主治外感热毒所致的发热,微恶寒,头痛,头晕,口干,咽喉肿痛。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疾病的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15g/次,3次/日,饭后开水冲服。

[注意事项] 服用本品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消炎片

[药物组成] 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黄芩。

[作用与用途] 清热解毒。主治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咳嗽,痰黄黏稠,咽喉肿痛,皮肤疖肿等。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部感染及皮肤炎症等疾病的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4~6片/次,3~4次/日,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 服用本品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熊胆降热胶囊

[药物组成] 熊胆、胡黄连、冰片、酒大黄、玄明粉、香墨、儿茶。

[作用与用途] 清热,解毒,通便。主治热毒内盛所致的发热,烦躁,头痛,目赤,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用法与用量] 口服:2~3粒/次,3次/日;小儿,1~2粒/次,3次/日;3岁以下酌减;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 ①孕妇禁用;②服用本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不宜与热性中药伍用。

野菊花颗粒

[作用与用途] 清热解毒。主治热毒上炎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及疖疮肿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15g/次,3次/日,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 服用本品期间忌辛辣、油腻、高盐食物。

二母宁嗽丸(片、颗粒)

[药物组成] 川贝母、知母、石膏、炒栀子、黄芩、炙桑白皮、炒瓜蒌子、茯苓、陈皮、炒枳实、五味子、炙甘草。

[作用与用途] 清肺润燥,化痰止咳。主治燥热蕴肺所致的发热、咳嗽,痰黄黏稠,不易咳出,胸闷气促,声哑,咽喉干痛。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丸剂,9g/次,2次/日;片剂,4片/次,2次/日;颗粒剂,1袋/次,2次/日,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 ①脾虚食少腹胀便溏者禁用;②服用本品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高盐食物;③本品不宜与乌头类、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及其制剂同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