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壁血管风险如何寻找

后壁血管风险如何寻找

时间:2022-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方面,出血、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动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迷走神经反射等穿刺相关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患者双腿略分开并稍外旋,便于暴露股动脉穿刺处。诊断和(或)治疗性心血管介入在股动脉穿刺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在所难免。年老患者出现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危险性较高,可能与合并外周血管疾病有关。股动脉留置鞘管的患者应保持仰卧位,穿刺侧肢体制动,同时严密观察

血管介入治疗因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及疗效确切等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而腹股沟区股动脉相对粗大、走行表浅,易于触及,动脉血管穿刺成功率高,且便于术后压迫止血。所以,股动脉穿刺是心血管介入技术经常选用、也是最经典的穿刺入路。另一方面,出血、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动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迷走神经反射等穿刺相关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如何预防或及早发现这些并发症就尤其重要。

一、穿刺部位解剖

股三角由腹股沟韧带、外侧的缝匠肌和内侧的股长收肌围成。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内侧经血管腔隙进入腹部,在股三角处位置最浅。它的内侧是股静脉,外侧是股神经。腹股沟韧带下方2cm左右为股横纹,在股横纹中点偏内侧可触及股动脉搏动。穿刺点选在股横纹下2~3cm,股动脉搏动的正下方。穿刺点过于靠近股横纹,可能使穿刺针进入动脉壁的位置越过腹股沟韧带,术后无法压迫止血,造成腹膜后血肿,甚至失血性休克。穿刺点过低,则因股动脉进入收肌管,位置较深,不易成功,而且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股外侧动脉、股内侧动脉分支,穿刺针易刺中分支,造成导丝或导管不易或不能进入主动脉,引起细小的动脉阻塞等,发生假性动脉瘤的机会增加。另外,因股静脉渐走行于股动脉下方,易造成动静脉瘘。

二、穿刺方法及步骤

常规消毒患者双侧腹股沟区皮肤,用无菌巾覆盖穿刺处周围,患者全身铺无菌大单。患者双腿略分开并稍外旋,便于暴露股动脉穿刺处。术者站在患者右侧,故多选用右股动脉。术者以左手示指、中指和环指沿腹横纹中点偏内侧触查股动脉搏动,手法由轻至重,逐渐向深部加压,感知动脉搏动,抬起手向内(或外)稍移动换一个点再按下触摸股动脉,切不可左右推动皮肤查找股动脉,造成穿刺点移位而穿刺失败,如触到股动脉搏动时3个手指尖的排列即指示了股动脉的走行方向,根据患者的胖瘦及手指压的深度,判断股动脉的深浅,以便估计进针的深度。穿刺点局部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用尖刀片在局部麻醉处顺做一与股横纹平行的2mm左右的小切口,用蚊式钳沿血管方向钝性分离皮下组织,一手触诊股动脉的搏动,另一手持18号穿刺针(穿刺针斜面向上),以Seldinger法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依次送入导丝、动脉鞘管。

三、注意事项

1.穿刺点不可太高(股横纹下2cm),防止越过腹股沟韧带。

2.腹股沟皮肤皱褶容易误导穿刺部位,因此不应以腹股沟皮肤皱褶作为选择穿刺点的标志,解剖和放射性标志有助于确定穿刺点,对肥胖患者特别适用。

3.穿刺入路位于股总动脉非常重要,鞘管置入股浅动脉或股深动脉会增加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4.切忌反复穿刺,应力争做到一针见血。

5.术者左手3个手指探查股动脉走行及固定股动脉时应垂直压向皮肤,但压力不宜过大和左右推动皮肤,压力过大使股动脉管腔变窄,增加穿刺难度,同时增加穿透动脉后壁的风险。

6.寻找明显的股动脉搏动感后针尖刺入动脉。

7.穿刺针与皮肤形成30°~45°,穿刺针斜面向上刺入。穿刺成功置入动脉鞘管后,若导引导丝及导管通过受阻,最好在X线透视下进行操作,轻柔旋转推送钢丝,以跨越扭曲、狭窄的血管,若仍不成功,可经鞘管注入造影剂以了解局部血管情况,必要时换用“泥鳅”导丝或置入股动脉长鞘。

四、并 发 症

诊断和(或)治疗性心血管介入在股动脉穿刺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在所难免。以往报道的经股动脉路径行诊断性和治疗性心脏介入的血管路径并发症发生率为0.1%~2%和0.5%~5%;需要外科干预的血管路径发生率为0.9%;采用较大的血管鞘并抗凝而进行复杂的治疗性心脏介入(动脉粥样斑块旋切、IABP、左心室辅助装置)的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14%左右。股动脉穿刺血管路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类:①穿刺局部出血与血肿;②腹膜后出血;③假性动脉瘤;④动静脉瘘;⑤穿刺局部动脉血栓形成、栓塞;⑥血管迷走神经反射;⑦深静脉血栓形成;⑧其他与股动脉穿刺相关的问题,如动脉穿孔、动脉夹层,穿刺部位感染、局部形成硬结及神经功能障碍等。

五、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因素(性别、年龄、体重、血压、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等)、操作因素(穿刺点的位置、诊断性或治疗性介入、鞘管大小、抗凝药物及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等)有关,也与医护人员对并发症的认识不足和(或)处理不当有关(表13-1)。总体而言,肥胖、8号及以上鞘管、强化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是增加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表13-1 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易发因素

(续 表)

年老患者出现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危险性较高,可能与合并外周血管疾病有关。有资料表明,女性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体型较小、血管较细有关。由于女性比男性患者冠心病症状晚出现10年左右,也有人认为女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可能与年龄有关。

总之,股动脉穿刺并发症主要是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腹膜后出血或血肿、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多由误穿刺股动脉分支、抗凝、术中使用较硬导管和较大动脉鞘管、术后留置鞘管及压迫止血方法不当等所致。另一方面,与一次穿刺成功相比,反复动脉穿刺者动脉血栓形成及动脉搏动减弱者显著增多,因此准确的穿刺技术有助于降低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六、预防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措施

心血管介入诊疗经常采用股动脉路径,值得注意的是,正常股动脉搏动并不是经由股动脉路径进行介入的绝对预测指标,外周血管疾病被认为是经股动脉进行介入的相对禁忌证,术前对外周血管疾病患者行超声多普勒检查有助于确定穿刺部位的血管情况。

对于相同体重和体表面积者,使用大血管鞘增加动脉出血及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而使用较小的血管鞘、缩短操作时间以及尽量不使动脉后壁出血可有效降低出血和血栓的发生率。当股动脉细小(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女性患者)、又插入较大的鞘管和导管时间过长(如置入IABP)时,容易形成血栓或出现栓塞。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接受介入诊疗的低年龄患者逐渐增多,对于低年龄、体重较轻的患者,术前超声多普勒检查判断股动脉血管直径,使用与之血管直径相匹配的动脉鞘尤为重要。

介入操作中使用抗凝药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动脉和(或)静脉血栓形成。最常使用的抗凝药是肝素,过量使用抗凝药是发生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手术过程中肝素的用量应根据ACT而定,一般在300~350s。术中监测凝血时间较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T)敏感,而长时间监测肝素水平则采用部分凝血酶时间,一般PTT的范围应保持在60~80s,超过100s发生出血的危险性则大大增加。

股动脉留置鞘管的患者应保持仰卧位,穿刺侧肢体制动,同时严密观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多是抗凝过度所致血液轻度外渗的结果。处理方法包括减少肝素用量或暂停并持续轻压动脉穿刺部位。对于严重出血,可用稍大一号的鞘管并持续压迫动脉数小时,直到肝素效应基本消失。也可采用机械压迫动脉穿刺部位,如“C”形夹和气压装置或使用胶原血管止血装置。拔除鞘管依鞘管的不同类型、目的及止血方法的介入操作而定,一般在给肝素3~4h后可拔除鞘管,对持续静脉滴注肝素的患者,停用肝素4h可考虑拔除鞘管。

尽管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就术后而言,恰当的止血方法仍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用手直接压迫股动脉穿刺部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即拔除鞘管后直接用手掌或手指部分阻断血流20min左右,通过压迫穿刺部位使血栓形成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当解除压迫后穿刺点无出血时予以加压包扎。近年来股动脉压迫装置(包括“C”形夹和气压装置)及血管闭合器的应用,使患者能在接受止血过程中更舒服、能更早下床活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患者费用增加,目前对部分血管闭合器使用适应证、有效性及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七、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asovagal reaction,VVR) 较常见,其发生与穿刺时患者紧张和疼痛有关,而术后拔鞘管时发生则与疼痛和血容量偏低有关,女性、有晕厥病史者更容易发生VVR。临床表现为血压低(<90/60mmHg),心率进行性减慢(<60/min),甚至达20~30/min,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恶心、呕吐。一旦发生应紧急处理。首先使患者保持平卧,呕吐者头偏向一侧;血压正常而以心率慢为主者,可给予阿托品0.5~1mg静脉注射;若有血压降低(<90/60mmHg),则可给予多巴胺5~10mg静脉注射,同时快速静脉补液。VVR多为良性经过,经积极处理,一般很快可以恢复正常,但若处理不及时,对于合并严重瓣膜病及冠心病的患者,可出现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VVR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包括①介入诊疗前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个别情绪高度紧张者可给予镇静药;②拔除鞘管前应充分局部麻醉,以减少疼痛刺激;③拔管前充分扩容,同时密切监测心率、血压情况;④拔管后1~4h,特别是10min内密切观察心率、血压、面色、出汗与否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2.穿刺部位局部出血与血肿 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或局部血肿是穿刺及置管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有时出血可进入腿部或股部,形成局部血肿。有关出血的分级方法有很多,但无一被普遍接受。大多使用EPIC研究者提出的分级方法,包括出血的部位、血红蛋白浓度或血细胞比容下降。血肿定义为开始时局限于血管附近的积血,最后扩散至周围组织。

(1)诊断:围绕穿刺部位出现增大的肿块是血肿最主要的征象。缓慢增大的血肿,可能很危险,因其病程较隐匿,有在血肿被发现前而出现明显的失血的危险,尤其是肥胖的患者,可无明显的血肿而有明显的失血。出血可致低血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心动过速或股神经麻痹等。

(2)预防:避免出血并发症的关键是对穿刺部位的密切观察,了解易发因素及避免术后使用肝素(取得良好介入效果的患者术后立即停用肝素)。皮肤切口应较鞘管的直径大,使得出血易于有外部表现。应当在ACT低于治疗水平时拔除鞘管,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及减少制动时间。近年来,由于小直径的介入器械的使用、经桡动脉介入及动脉闭合器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股动脉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率。

(3)治疗:根据出血的程度、血肿的大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程度以及是否需要终止抗凝来进行治疗。应首先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及控制出血(直接用手、气泵或机械夹压迫穿刺部位)。如血肿较大,用手压迫可将血液挤向周围组织使得该部位“软化”,从而解除对局部的压迫,促进血肿的吸收。对低血压的患者应快速扩容补液,必要时输血,使用升压药物。如血压过高,应予以降压。如出血不能控制,应立即手术探查。

(4)护理观察要点:密切观察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情况,对局部已有血肿的患者,在血肿的大小上做好标记,同时观察血肿有无持续性增大。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浓度,当患者在鞘管拔除后反复出现迷走神经反射时,要考虑出血的可能。高度警惕迟发型血肿的发生,曾有股动脉穿刺后3~5d已可以下床随意活动的患者,在术后第5天随工作人员反复上楼下楼做各项检查,随后出现局部巨大血肿;另一例患者术后第3天如厕用力大便时出现大血肿。两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均>70岁。病例提示,即使已解除制动自由活动的患者,也要评估患者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长期高血压、高龄女性患者,体形消瘦者,其血管弹性差,血管周围组织疏松,可能在剧烈活动或腹部用力时发生股动脉出血和血肿。

3.假性动脉瘤 是指经皮穿刺后血液通过损伤的动脉壁破裂口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并形成一个或多个腔隙(瘤腔),收缩期动脉血液经动脉与瘤腔之间的通道(瘤颈部)流出到瘤腔内,舒张期血流回流到动脉内的一种病理现象。在急性期瘤腔内为新鲜血肿形成的瘤壁,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为激化血肿与纤维包裹形成壁瘤,由于此壁瘤无动脉组织的中膜和外膜,故被称为假性动脉瘤。血流的冲击使瘤体不断扩大,瘤壁容易破裂,而瘤内血流缓慢则可形成血栓并向载瘤动脉及其远端释放。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鞘管拔除后压迫不充分、术后过早活动及凝血功能受损。穿刺部位太低时,导管进入股浅动脉或股深动脉后易产生假性动脉瘤,因其位置较深难以有效压迫。

(1)诊断:假性动脉瘤常难与扩展的血肿相鉴别。渗漏的假性动脉瘤可位于血肿下,成为血肿扩展的原因。所有出现的大的或痛的血肿患者均应考虑有无假性动脉瘤,典型发现是穿刺部位局部出现搏动性肿块、有触痛,听诊有血管杂音和(或)震颤,可伴有股神经麻痹。多普勒超声可确诊。超声检查显示在穿刺部位存在血管外假腔并有管道与动脉相通,多普勒超声可显示典型来回性血流信号。

(2)预防:预防假性动脉瘤的关键是准确的股动脉穿刺(穿刺股总动脉)和拔除鞘管后的有效压迫包扎。另一方面是使用较小鞘管并及时拔除鞘管,避免术后抗凝及过早活动,在拔除鞘管时治疗高血压可降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对于有凝血功能受损的高危患者,血管闭合装置的使用及经桡动脉介入可有效减少发生的假性动脉瘤的危险。

(3)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治疗要根据瘤体的大小、扩展的速度及是否需抗凝来决定。虽然血肿可自行缓解,但是假性动脉瘤常需压迫或手术修补。<3cm的假性动脉瘤,可让患者卧床,持续用手或机械压迫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有效的指标是压迫或包扎后血管杂音消失,超声复查假腔消失。初次超声检查>3cm的假性动脉瘤,则很难有自发性血栓形成,如假性动脉瘤持续2周以上或有扩展,应考虑超声导引下的压迫或手术以降低破裂的危险。超声导引下的压迫对假性动脉瘤的闭合有显著疗效,如假性动脉瘤有细长的颈部且无需进一步抗凝时,成功率达92%~98%。对于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无法进行有效压迫时,也可以在超声导引下直接注射凝血酶治疗,75%的患者在15s内形成血栓。手术治疗主要用于超声指导下的压迫失败或股神经受压的患者。

(4)护理观察要点:多数假性动脉瘤不能自愈,并可不断长大而伴发压迫症状、栓塞,甚至自行破裂,因此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穿刺部位大血肿且伴有搏动性疼痛的患者,一定要听诊有无血管杂音或行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确诊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容易发生在老年、女性、合并糖尿病及肥胖患者,术中以及术后的处理也影响其发生。有研究表明,PTCA结合溶栓治疗最容易发生假性动脉瘤,而延长压迫止血较常规止血能显著减少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对已确诊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往往需要反复手法压迫及加压包扎,患者卧床时间延长,有发生下肢缺血和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危险,要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患侧肢体有无肿胀、皮肤颜色等情况。对患者腹股沟区长时间的压迫带来的不适常使患者难以忍受,要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或镇痛药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4.腹膜后出血及血肿 如果股动脉穿刺部位在腹股沟韧带的上方可发生腹膜后血肿,因拔除鞘管后血管不能得到有效的压迫。因腹股沟韧带是骨盆与腹股沟下结构的自然屏障,腹股沟韧带上出血将向后流向腹膜后或极少流入直肠周围。少数情况下,腹膜后血肿是因为导引钢丝穿破小的盆腔静脉或动脉所致。最后,抗凝及抗血小板有关的源于腰部或其他动脉罕见的自发性的腹膜后出血,即使在无血管穿刺的情况下也可发生。

(1)诊断:早期诊断腹膜后出血及血肿可能很困难,出现的症状可以突然出现的腹部疼痛、低血压(<90/60mmHg),快速补液仍不能维持或因无症状的血红蛋白下降而考虑到腹膜后血肿的可能。若有贫血貌、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降低伴穿刺侧下腹部疼痛或压痛,则基本可以诊断,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腹膜后有积血有确诊价值。

(2)预防:在腹股沟韧带下的股总动脉内放置鞘管很重要。透视下确定穿刺部位很有用,必须具备腹股沟的解剖标志方面的知识,穿刺部位应在股总动脉的中1/3处,对应于跨过股骨头中1/3处的血管。腹股沟的皮肤皱褶不应作为深部血管的标志,尤其对肥胖患者而言。其他预防腹膜后出血的措施,包括仔细操作导引钢丝、避免过度抗凝等。

(3)治疗:腹膜后出血可能为致命性的,严重的腹膜后出血低血压、血流动力学崩溃、休克、肾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上一旦怀疑腹膜后出血或经B超、CT扫描证实,应立即停用肝素及血小板受体拮抗药。拔除血管鞘并长时间压迫穿刺点。根据病情及时补液、输血及使用升压药物。如血红蛋白逐渐下降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需要急诊手术探查。

(4)护理观察要点:腹膜后出血及血肿较少见,是严重的血管并发症。其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往往表现为低血压或“急腹症”,在临床护理中,发现不明原因的失血性休克的表现时,要高度警惕腹膜后出血。凡是介入诊疗的患者,必须保持静脉通路畅通,最稳妥的办法是左上肢放置静脉留置针,一旦出现危险,立即快速补液,做交叉配血实验,必要时输血,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免出现病情恶化。

5.动静脉瘘 在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可同时穿破动脉和静脉,两者之间出现一个通道,动脉流出的血液进入邻近的静脉腔内就形成了动静脉漏。股动脉穿刺出现动静脉瘘常见的血管是股动脉、股静脉及其分支,这与腹股沟韧带下3cm处股静脉在股动脉或其分支的下方有关。

(1)诊断:临床上发现动静脉瘘时,腹股沟处有包块及明显的疼痛,穿刺处或包块处听诊可听到连续性吹风样血管杂音和(或)震颤,多普勒超声可以明确诊断。

(2)预防:产生动静脉瘘的危险随着腹股沟血管穿刺的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低位穿刺(累及股总动脉及股静脉)、高位穿刺以及凝血功能不全均可增加动静脉瘘的风险。因此,减少动脉穿刺次数及穿刺部位正确的解剖定位是预防动静脉瘘的关键。

(3)治疗:对于多普勒超声测定的分流量小的动静脉瘘应予以非手术治疗,可采用压迫的方法(包括直接手法压迫和超声导引下按压修复)治疗,多数动静脉瘘可以自行闭合。对上述处理无效者应及时外科手术修补。也有报导采用弹簧圈及带膜支架或球囊扩张封堵治疗动静脉瘘,但其安全性、有效性尚待更多的资料证实。

(4)护理观察要点:动静脉瘘和假性动脉瘤一样,多在数天内出现,并有不断增大和破裂的危险,需要积极处理。临床护理中发现穿刺部位连续性的杂音,远端血管功能不全(盗血现象),静脉因淤血导致的肢体胀痛,要考虑动静脉瘘的可能。对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要观察压迫处理后的效果,如肢体胀痛减轻,说明压迫有效。

6.穿刺局部动脉血栓形成及栓塞 介入术后,在穿刺部位发生局部血栓的发生率少于1%。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心肌病、外周血管病变、高凝状态(抗磷脂综合征、血小板增多症或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瘤或肿瘤伴发性综合征)、体格小及血管腔径小。小腔径血管风险最大。在无其他易发因素的情况下,血管夹层及血管痉挛易致血栓形成。原有严重动脉阻塞的患者,股动脉穿刺术后可引起症状性的缺血、截肢及死亡。

(1)诊断:大多数动脉血栓发生在股总动脉。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包括肢体突然或进行性的疼痛、麻木、发绀、苍白、末梢动脉搏动消失和肢体发凉。体检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诊断,必要时动脉造影可确诊并可指导治疗。

(2)预防:对于伴有外周血管病变、小血管或高凝状态的患者使用小鞘管。体格小的老年女性患者危险性最大,必须有充分的抗凝、定时冲洗及拔出动脉鞘,如需留置鞘管,除通过鞘管输注加压的肝素化的生理盐水外,还需全身抗凝。另一方面,减少动脉穿刺次数、尽量缩短操作时间也有助于减少介入术后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3)治疗:如脉搏消失,但没有神经系统功能丧失或进一步组织供血明显异常的临床表现,应迅速加强观察和抗凝治疗。而神经功能丧失是立即外科手术干预的明确指征,栓子摘除术及血管重建术的效果一般都很好,但在受影响的肢体远端常有持续性疼痛和功能异常。极少数患者需行截肢手术。

(4)护理观察要点:术前和术后检查肢体脉搏搏动情况很重要。一般情况下,要在术前检查并对比双侧股动脉和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做好标记。对高危患者,术后加强对患者术侧肢体的观察,一旦发现术侧肢体发凉、皮肤苍白、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7.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有3个: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和高凝状态。穿刺损伤静脉壁可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促进血栓形成,长时间卧床及左髂总静脉被夹在右髂总静脉和骶骨峡之间的解剖因素等可造成血流淤积,手术后用药及一些遗传或获得性因素可导致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大的危害是栓塞。有研究表明,肺栓塞70%~90%来自下腔静脉区域,尤其是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50%~70%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发肺栓塞。

(1)诊断:下肢肿胀、疼痛和表浅静脉曲张或红斑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三大临床表现。根据下肢肿胀的水平可初步估计静脉血栓的上界,一般小腿中部以下水肿病变在腘静脉;膝以下的水肿、疼痛,病变在股浅静脉;大腿中部以下水肿,病变在股静脉;臀部以下的水肿,病变在髂总静脉;双下肢水肿病变在下腔静脉。疼痛多为坠痛或钝痛。根据病史(穿刺、高凝等)及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包括D-二聚体测定、彩色多普勒、磁共振显像及静脉造影),其中静脉造影是目前诊断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便可确定诊断。

(2)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利用药物溶解血栓并预防复发,早期诊断及是否完全阻塞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根据不同的患者采用溶栓、抗凝治疗。部分患者经抗凝治疗可痊愈。治疗无效或加重者可考虑行介入治疗,即选择将导管插入行局部血栓破碎和抽吸。为预防大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必要时应行下腔静脉滤过器置入术。

(3)护理观察要点: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如高龄、肢体活动障碍、高凝状态),如行股动脉穿刺需下肢制动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下肢肿胀、疼痛和表浅静脉曲张或红斑等,一旦确诊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定注意防止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肺栓塞的表现。

8.其他 与股动脉穿刺相关的问题及护理观察要点见表13-2。

表13-2 与股动脉穿刺相关的问题及护理观察要点

(刘 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