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理解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问题

如何理解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问题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类风险影响审计的效果,并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误拒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不存在的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为了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2.如何理解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问题?

答:(1)抽样风险的两种类型

①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存在的风险。此类风险影响审计的效果,并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②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不存在的风险。此类风险影响审计的效率。也就是说,无论在控制测试还是在细节测试中,抽样风险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影响审计效果的抽样风险;另一类是影响审计效率的抽样风险;但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这两类抽样风险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要关注的两类抽样风险是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信赖过度风险与审计效果有关。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信赖不足风险与审计效率有关。

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也要关注两类抽样风险: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存在的风险。误受风险影响审计效果,容易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误拒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不存在的风险。误拒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2)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非抽样风险包括审计风险中不是由抽样所导致的所有风险。注册会计师即使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实施某种审计程序,仍可能未能发现重大错报或控制失效。准则指出,注册会计师采用不适当的审计程序,或者误解审计证据而没有发现误差等,均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下列情况:

①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②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③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④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例如,注册会计师错误解读审计证据导致没有发现误差;对所发现误差的重要性的判断有误,从而忽略了性质十分重要的误差,也可能导致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⑤其他原因。

(3)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的控制

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通过对业务的指导、监督与复核降低非抽样风险。

为了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两个方面进行控制。只要使用了审计抽样,抽样风险总会存在。在使用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准确地计量和控制抽样风险。在使用非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无法量化抽样风险,只能根据职业判断对其进行定性的评价和控制。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因而可以降低、消除或防范。虽然在任何一种抽样方法中注册会计师都不能量化非抽样风险,但通过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对审计工作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与复核,以及对注册会计师实务的适当改进,可以将非抽样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