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肾炎导致的高血压发病机制

慢性肾炎导致的高血压发病机制

时间:2022-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起病急骤,临床以少尿、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将近90%的急性肾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约有2/3的急性肾炎患者可出现高血压。引起尿少的原因,主要是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失衡。引起蛋白尿的原因是肾小球炎症,滤过膜通透性增高,致使蛋白质从肾小球中滤过增多。急性期重证病人,易伴并发症,常见的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起病急骤,临床以少尿、血尿、蛋白尿、水肿、血压为主要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儿童为多见。属中医水肿、风水、溺血等范畴。若正气不虚,邪气不是太盛,治之及时、得当,则其病月余可愈。一般预后多数良好,但若正气不足,邪气较甚,毒气内侵,伤及肾体,加之失治、误治,则病程可延长,甚至也有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或发展成慢性者。所以“患者正气之盛衰,邪气之多寡,毒气之强弱以及治疗之当否而决定了本病预后和病程之长短”。(任继学《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肾炎尿毒症专辑》)

【病因病机】 本病的形成,主要是正气不足、卫气不固、腠理不密的前提下,外感风邪(包括风寒、风热)、湿邪(包括外湿,如冒雨涉水,久居潮湿之地等;内湿,如恣食油腻、生冷、瓜果等)和疮毒(包括疮疖、丹毒、湿疹、扁桃体肿大等)内侵,致使肺、脾、肾、三焦和膀胱等脏腑功能失调,水液运化障碍而发生。盖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排泄,并与三焦、膀胱等脏腑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水液的气化与尿液的排泄,一旦感受邪毒,有关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则可发生本病。其病变以肺、脾二脏为主。如:

(1)感受风邪:风寒风热,客于肺卫,阻于肌表,肺气郁闭,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而发为水肿,称之为“风水”。

(2)疮毒内侵:皮肤疮疖,乳蛾肿痛,邪毒内犯肺脾,致使肺失通调,脾失健运,水无主泄,流溢肌肤,发为水肿。

(3)湿浊内犯:气候环境潮湿,久居卑湿之地,或冒雨涉水,水湿内侵,或饮食不节,恣食油腻、生冷、瓜果,湿浊内蕴,困阻脾胃,水液内停,溢于四肢,而为水肿。又湿热下注,灼伤血络而溺血。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病从热化,湿热炽盛,正气受损,以致正不胜邪,可出现一系列危重变证。如:

(1)水气上凌:水肿明显,阻遏气机,上凌心肺,损及心阳,闭阻肺气,心失所养,肺失肃降,而出现喘促、心悸,甚至唇绀等症。

(2)邪毒内陷:湿热邪毒,郁阻脾胃,内陷厥阴,致使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心窍闭阻,而出现头痛、眩晕,甚则神昏、动风、高血压等症。

(3)水毒内闭:湿浊内盛,脾肾衰竭,三焦壅塞,气机升降失司,水湿失运,不得通泄,致使水毒内闭,而发生少尿、无尿、“癃闭”、“关格”等。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但起病一般较急,主要症状有水肿、高血压、尿的改变、肾功能不全以及重症病例的几种并发症。

1.水肿

将近90%的急性肾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轻者仅在早晨起床时见到眼睑水肿,极大部分仅有面部及下肢水肿,重者可有全身水肿。水肿时尿量减少,随着尿量的增多而浮肿逐渐消退。

2.高血压

约有2/3的急性肾炎患者可出现高血压。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多数发生在初始阶段,波动性大,为时短暂,每随尿量的增加而下降。但血压持续1~2周不见下降,或收缩压超过26.6kPa(200mmHg)时,则要警惕血压急速上升,出现心力衰竭和高血压脑病。

3.尿的改变

(1)尿量减少:起病之初尿量锐减,多数为少尿(<400ml/d),个别可有短时间(1~2天)无尿(<50mL/d),若持续3天无尿,则提示病情严重。引起尿少的原因,主要是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失衡。

(2)血尿:为本病早期症状,有的可见肉眼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多数呈显微镜下血尿,通常在病后1~2周,随尿量增多,尿色逐渐变淡。但镜下血尿一般在1~3个月内消失,个别病例也可持续半年甚至更长。产生血尿的原因是毛细血管壁受损,出现裂纹,使红细胞漏溢。

(3)蛋白尿:几乎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蛋白尿,多数为+~+++。引起蛋白尿的原因是肾小球炎症,滤过膜通透性增高,致使蛋白质从肾小球中滤过增多。

急性肾炎的尿液改变,一般随着炎症的修复而渐次减轻,但较临床症状消失为晚,特别是蛋白尿在水肿消退之后,仍可延续1~2个月,甚至更久。

4.肾功能不全

若少尿时间超过1周,或无尿3天,即可出现肾功能不全,但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程度多不严重,往往在2~3周之后,随着尿量的增多而渐次减轻。只有极少数重症患者,终因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5.并发症

急性肾炎有以下几种常见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都较严重,如延误治疗或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1)急性心力衰竭:多发生在病后1~2周,且常在尿少、水肿加重、血压持续升高时发生。出现咳嗽气促,烦躁不安,胸闷不舒,心率加快,重者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面色灰白,四肢发冷,咳嗽频频,颈静脉怒张,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肺底出现水泡音,心脏扩大,肝脏进行性肿大,并有压痛。

(2)高血压脑病:多发生于疾病早期,血压持续上升,或突然升高至180~200mmHg(23.94~26.6kPa)以上。往往并发高血压脑病,而出现剧烈头痛、烦躁不安、呕吐、视力障碍、黑蒙,然后发生神昏惊厥,甚至死亡

(3)急性肾功能衰竭:持续少尿甚至无尿的患者,容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以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酸中毒和尿毒症为主要表现。现就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主要并发症归纳如图-17。

图4-17 急性肾炎病因病机示意图

【辨证施治】 本病的治疗,当分急性期与恢复期。急性期又分常证与变证。常证多以宣肺利水、健脾利湿为主,所谓“开鬼门,洁净府”,“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合”之意。变证则根据证候,分别采用温补心阳、平肝熄风、通腑泄浊为主。恢复期则主要采用健脾益气。

(一)急性期常证

急性肾炎是在风、寒、湿、热、毒等外邪侵袭下,肺气郁闭,阻遏三焦,气化不利,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溢而为肿。且大部分病人常可见扁桃体炎、皮肤脓疱疮等前驱感染症状。故本病的治疗,当疏散外邪,宣畅肺气,通行三焦,佐以解毒疗疮。临床可用银翘清解汤合越婢汤加减:

银花15g 连翘15g 僵蚕10g 蝉衣10g 牛蒡子10g 土茯苓50g 麻黄10g 杏仁10g 石膏30g 甘草5g 白花蛇舌草30g 益母草30g

[加减]风寒重,症见眼睑水肿,形寒骨楚,身热头痛,尿少,苔白,脉浮紧,加桂枝、苏叶、葱白、浮萍、生姜;湿邪重,症见面浮胫肿,胸痞纳呆,口苦黏腻,尿短少,苔白腻,脉濡缓,加薏苡仁、苍术、通草、枇杷叶;咽喉肿痛加蚤休、板蓝根、野荞麦根、土牛膝、葡伏堇;有疮毒者加蒲公英、野菊花、红白重楼;小便短少加茯苓、泽泻、车前子;腹满便秘合己椒苈黄汤;溺血者加白茅根、大小蓟、蒲黄、藕节;若见汗出恶风,卫阳已虚,则加黄芪、防己、白术;兼有瘀血者加紫丹参、泽兰、大黄。

(二)急性期重证(变证)

急性期重证病人,易伴并发症,常见的有水气凌心,而致心力衰竭;邪毒内陷,引动肝风,而致厥闭;癃闭无尿而导致尿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急、危、重,甚至可危及生命。

水气凌心者,症见水肿明显,胸闷心悸,颈脉动,时作咳,喘逆悸忪,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晨起面浮,午后胕肿,小便短少,口唇发绀,舌暗红有紫气,舌苔薄白而滑,脉沉弦。治宜温阳化水,方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人参10g 附子15g 丹参30g 川芎10g 芍药15g 葶苈子15g 桂枝15g 白术15g 茯苓30g 泽泻15g 生姜10g天仙藤15g

[加减]溺毒攻心者,症见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神识昏蒙,泛漾呕恶,呼吸混有溺臭,舌苔腐腻,加虎杖、麝香。呕吐频者,可先服玉枢丹辟秽解毒止呕。不能进药者,可煎为药液保留灌肠。高血压加石决明、夏枯草、珍珠母、益母草;抽搐瘛疭、风阳亢动者加羚羊角,钩藤、厥证返魂丹。并发心力衰竭者,急用加味来复救脱汤(山萸肉30g、人参15g、龙骨30g、牡蛎30g、山药30g、白芍15g、炙甘草10g)加附子、桂枝以强心回阳救脱。持续少尿,甚至无尿,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以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酸中毒和尿毒症为主要表现的当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恢复期

症见水肿已退,面色苍黄,精神疲乏,容易出汗,饮食欠佳,小便常有轻微蛋白、少数红细胞,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治宜健脾益气,可用四君子汤加味。血尿明显的加白茅根、仙鹤草、紫草、旱莲草;蛋白尿明显的加黄芪、鹿衔草、马鞭草、牛蒡子等。急性肾炎恢复期,有的迁延时间较长,极个别也可转为慢性。主要表现为肺脾气虚征象,常需坚持服药,不可仅看水肿已退而忽视之。要密切注意小便及机体的变化,不要延误病情,而导致缠绵不愈。

急性肾炎起始阶段有明显水肿、血尿、少尿及高血压表现者,应卧床休息,吃无盐饮食,控制入水量。饮食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含多种维生素食物为宜。肿退去,逐步改为低盐,最后恢复普通饮食。忌辛辣、厚味、烟酒。注意摄生,起居有时,预防感冒,不宜疲劳,尤应节制房事。

据王永钧报道[(中医杂志,1987,(9):28)],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以湿热、热毒多见。整个病程中均存在肾气不化、水湿内停、瘀热留着的病理变化。在恢复期亦有不同程度的湿热未尽,气不化水,留瘀为患的征象。因此利用清化湿热、益气和血的益肾合剂(半枝莲、半边莲、丹参、蒲黄、生甘草各9g,黄芪15g)治疗急性肾炎162例,临床治愈109例,占67.3%;好转29例,占17.9%;无效者24例,占14.8%。益肾合剂经动物实验证实,对输注灭活伤寒沙门菌液导致的急性鼠肾微循环障碍,有较持久的扩血管、消除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提高动物存活率的作用,与非治疗组比较,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与西药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地塞米松对照组比较,则各具特色和优点。

【病案39】 孟某,男,16岁,1999年4月21日初诊。

近日感冒咳嗽,自服西药已3天,今见眼睑水肿,小便短少而来就诊。见其面目水肿,皮色鲜泽,两侧扁桃体红肿疼痛,食欲不振,时有咳嗽,小便短赤,大便尚调,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尿检提示: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证属急性肾炎(风水)。治宜疏散外邪,宣畅肺气,通行三焦,佐以利咽解毒。方用越婢汤合银翘清解汤加减:

生麻黄10g 杏仁10g 银花15g 连翘15g 白花蛇舌草30g 土牛膝30g 生石膏30g 僵蚕10g 蝉衣10g 土茯苓30g 牛蒡子10g 生甘草5g,5剂。

嘱每日1剂,煎2次,混合,分3次温服,温覆取汗。外用葡伏堇1朵,加食盐少许,捣烂贴敷印堂穴,创可贴固定。饮食宜清淡,忌荤腥厚味,暂禁食盐、黄豆及其制品。

二诊:药后汗出津津,咳嗽顿缓,小便即畅、量增,眼睑浮肿已消,咽喉红肿亦退。尿液检查:红细胞、白细胞均为痕迹,蛋白(+)。继前方,麻黄减半,去土牛膝,加白茅根30g,又5剂而愈。后以四君子汤加赤小豆、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善后巩固。每星期尿液检查1次,连续3次,均正常后,停止用药。

[按]本例系外邪袭表,加之乳蛾之毒循经达肺入肾,致使肺气失宣,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泌泄失常,而发为风水。治当“开鬼门,洁净府”,解邪毒,“腰以上肿宜发汗”。故方用麻黄、杏仁、僵蚕、蝉衣、牛蒡子发汗解表;银花、连翘、石膏、土牛膝、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甘草清热解毒;又麻黄、蝉衣、白花蛇舌草兼能利小便,使在表之邪从汗而解,在里之毒从小便而去,用药切合病机,其用量亦重,加之外治,故收立竿见影之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