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历程

国外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朝鲜的传统医学渊源于中国医学。至隋唐之际,中国由统一走向兴盛,成为亚洲政治、经济、文化、医药等方面的中心,中日两国交往日益频繁。该法令为日本最早的医事制度。

韩医学与汉方实际上是源于中医的传统医学,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传统诊疗方法之一,中医在国际传统医学的国际化、标准化、申遗等方面逐渐凸显其竞争力。西方国家的传统医学则主要是长期居住在那里的亚裔中医或少数西方国家喜爱中医的医师经过培训和考试,获得资格,持证上岗。这些医师将中医的预防保健服务的理念也逐步渗入所在的国家与社会,让那些非亚裔的人群也在不同程度上逐渐接受和尝试这种“异乎寻常”的治疗与服务。

一、亚洲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一)朝鲜半岛

朝鲜的传统医学渊源于中国医学。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医药即传入朝鲜。公元2世纪末,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等传入朝鲜,与当时的传统医学合并发展成为朝鲜医学的主流。大约在公元5世纪,中医药已在朝鲜民众中广泛应用。新罗统一以后,中朝医学交流更加频繁,以此为基础的朝鲜医学又有很大发展。此后,中医药在朝鲜大地上从理论到应用不断充实发展,不少朝鲜历史上的杰出医药家将中医药与当地的文化哲学、医学、药学融合,并逐步发展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朝鲜传统医学——东医学。

15世纪,李氏王朝时,东医学又得到集中发展。1433年刊行的《乡药集成方》、1448年刊行的《医方类聚》和1613年刊行的《东医宝鉴》3部医学巨著的编撰完成,标志着朝鲜医学已形成了完整的民族医学体系。至19世纪初,东医学家李济马运用中医学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了《东医寿世保元》一书。该书以“天、人、性、命”整体观和“四维之四象”结构为理论指导,形成了在临床上施行辨象施治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创立了以体质为诊治依据的四象医学学说,该学说是东医学的重要理论体系,也为东方传统医学增添了体质医学的新内容。近百年来,四象医学又有了新发展,东医学专家先后编纂出版了《四象新编》、《四象金匮秘方》、《东西四象诊疗医典》、《四象医学原论》等多种著作,为发展朝鲜的传统医学作出了贡献。

东医学在韩国又按日本国的习惯称为“汉医”或“双方医”、“东洋医学”。20世纪80年代,韩国政府规定将“东医”、“汉医”统一称为“韩医”,其英译名为“Korean Oriental Medcine”(意为高丽东方医学)。1951年10月,韩国政府颁布了国民医药法令,该法令规定在韩国东医和西医的地位相同,享受同等待遇。因而,近数十年来东医学在韩国得以稳步发展。

(二)日本

中医学进入日本的确切时间较为公认的是公元5世纪由朝鲜传入,因当时的朝鲜使者为天皇治病收效,使日本学者认识到中医学的价值并且接受,中医学便以创汇朝鲜为媒介传入日本,成为日本汉方医学的起源

公元552年,梁元帝赠给日本《针经》一套。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及医药书籍164卷到日本,开始了中日医学的直接交流。至隋唐之际,中国由统一走向兴盛,成为亚洲政治、经济、文化、医药等方面的中心,中日两国交往日益频繁。公元608年,日本推古天皇派遣药师惠日、留学生倭汉直福因等来中国学医,历时15年,于公元623年学成回国,带回大量隋唐医书。公元754年,唐高僧鉴真应邀携带大批医书东渡日本,对日本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此后,隋唐、宋代医学及医药著作大量源源不断地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医学的主流。此外,当时日本不仅在临床上采用中医药理论与辨治方药,而且医学著作、医事制度、医学教育、医药管理等方面均与我国同出一辙。如公元9世纪,目丰城天皇出云广贞等受命编纂《大同类聚方》l00卷,就是参考传入日本的《黄帝内经》、《黄帝外经》、《脉经》、《甲乙经》等而成。公元10世纪,丹波康赖撰述《医心方》30卷,除以《诸病源候论》为主外,还博采南朝、隋唐医药书籍百余种。公元701年,日文武天皇大宝元年,颁布的大宝令,其中的《医疾令》就参考了唐医事制度。该法令为日本最早的医事制度。

从公元5世纪以后,日本通过广泛频繁的学术、人员交流不断引进中医药学,然后,从学术、临床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单纯而忠实地加以模仿。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15世纪,为日本汉方医学的独立发展与形成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15世纪末,曲直濑道三代表作《启迪集》问世。该书引用中国医书达63种之多,其内容以引李东垣《脾胃论》、《兰室秘藏》,朱丹溪《格致余论》、《丹溪心法》为最多。但并不拘于金元医家,而是博采众长,首次提出以传统医学理论,把握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表现,在此基础上察证辨治,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建立了日本汉方医学独立发展的基础。曲直濑道三以后,追随者甚众,其弟子大多成为当时名医。江户前期以及其后约100年间道三学派,即金元医学占主导地位,从而形成日本汉方医学第一支学派,即所谓“后世方派”,真正开始了中国医学日本化阶段。

二、欧洲

公元10世纪,宋代的进出口贸易将中药传入欧洲。公元13世纪,在元代做官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一封书信中谈到针术,他的著作记述了中医学,因而欧洲人开始了解这种中国传统医学。

16世纪末,荷兰东印度公司医生瑞尼在英国伦敦出版《论关节炎》一书。该书介绍了针灸疗法,尽管内容还不够完善且缺乏中医理论的阐述,但却影响到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使他们知道有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传统医学——中医学、针灸学。在此前后,Cleyer盗用卜弥格的《中国植物志》的部分内容在德国法兰克福出版,取名《中国医法举例》。书中详细报道了针灸的操作、疗效和理论体系,他把经络的“经”译为拉丁语Via(道、路),将精、气、神的“气”作Spiritus(精神)。在公元1683年,汉堡还出版了Gehema JA的《应用中国针灸治疗风湿痛》一书。上述报道还比较粗糙和片面,因而未能导致广泛的临床应用,只是为引进中医作了准备。

17世纪,中国医学被旅游者、外交官,特别是传教士介绍到了法国。中国医生琼·休编写的中医、针灸课本在民间传抄,琼·休说:“必须承认,中国的诊脉方法,较之欧洲医学大师们描述的方法更容易掌握,也更为精确实用。”法国人哈尔文翻译了中医脉学著作,名为《中国秘典》,并于公元1671年在法国出版。此时,波兰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卜弥格介绍了中医的著作,用当时欧洲医学通用的拉丁语出版,引起各国对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视。

18世纪初,甘弗的《海外珍闻录》、赫斯特的《外科学》都论及针灸疗法。甘弗于1690年到日本,后曾来华,1712年出版《海外珍闻录》,其第589~599页记述了中国、日本的艾灸,认为艾是最好的灸治材料,且对针灸的记述也较详细。书中介绍针灸治疗腹泻、腹痛有效,又能通过艾灸左侧小趾端的至阴穴而催生,灸拇指内收肌的合谷穴治疗牙痛,治不育症或避孕常灸胜脐周围穴位。书中还谈及金针、银针等针具,并附针灸穴位图,标明60个常用穴。在他死后才出版的《日本史》也记述了针灸疗法。著名解剖学家、外科学家赫斯特的《外科学》被译成6种文字、重印20次,针灸法也随之流传欧美。

三、澳洲、美洲等其他国家

中医药是随淘金华工流入澳大利亚。1911年,附有英文标签及说明的中草药品在澳面市。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后,中医学尤其是针灸才开始正规引入澳大利亚。目前中医在澳洲的医疗保健中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据估计,在澳洲每年最少有280万人次看中医,在医疗保健中中医占了每年至少8 400万澳元的营业额。中医从业人员、训练课程、专业协会在过去的10多年里都有较大增长。

中医药传入美国的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中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霍夫施塔特等所著《美利坚合众国》一书中就指出:1603年苏格兰商人在美建立弗吉尼亚公司的3项主要目的中,第一项便是从美国西部寻找道路与中国贸易。从18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茶叶通过英国间接输入美国,但当时只是作为保健饮料用。1784年,中国药材肉桂、桂皮、茶叶等已经通过中美贸易开始直接运抵美国。

1820年后,美国医学杂志开始选载欧洲应用针刺术的经验和学术报告,引起了美国医学界的兴趣。公元1825年,著名化学家、医师Franklin B Bache从法文翻译出版了Morand的《针刺术研究报告》,并在临床上试用于治疗。

1972年中美建交后,尼克松的随行记者报道了他在北京治病与观摩针刺麻醉的经过。他因阑尾炎后遗症而接受针灸治疗获愈,又亲临手术室目睹针刺麻醉下的外科手术多例,因此报道翔实而生动。这一特大新闻不胫而走,传遍全球,引起针灸热。针刺疗法的国际性交流,促成多种新疗法的相继使用,有关疗效机制的研究也呈多元性发展。世界各地对针灸、中医的兴趣与日俱增,大量中医出版物面世,1977~1978年达到顶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