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绩效管理的发展

绩效管理的发展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绩效管理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回顾国内、外绩效管理的发展历史,理清绩效管理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正确理解绩效及绩效管理的内涵。这些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强调了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对于企业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国内学者对于绩效管理的研究基本上沿袭了西方国家绩效管理的理论框架,重点在于对国外理论的引进和吸收。孙海法认为从绩效管理实践的方法和工具方面来看,我国机构绩效管理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绩效管理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回顾国内、外绩效管理的发展历史,理清绩效管理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正确理解绩效及绩效管理的内涵。

一、国外绩效管理的发展

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调整和转变,绩效管理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时期,即成本绩效考核时期、财务绩效考核时期和绩效管理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时期。

(一)成本绩效管理时期(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

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企业规模日趋扩大,产权关系日渐复杂。为了经营的需要,企业开始重视对成本的关注。这一时期的绩效考核主要是成本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财务会计没有必然联系。早期的成本思想是一种简单地以本求利思想,成本计算也是一种简单地以盈利为目的的计算;而经营绩效考核的指标就是成本,诸如每磅成本、每公里成本等。19世纪末,随着企业更多关注提高生产效率,以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于是合理地设计标准成本、监控标准成本的执行情况及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成为企业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1911年美国会计工作者哈瑞设计了最早的标准成本制度,这是该时期的重要转变标志。绩效指标的选择从最初的与财务会计没有必然联系的统计性指标,发展到较为复杂的成本计算和绩效评估。

(二)财务绩效管理时期(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

在这一阶段,企业多以单纯的利润目标为导向,因此财务指标是企业绩效评价最重要的指标。1903年出现的杜邦财务分析系统,确立了以投入产出(return on investment,ROI)为主的财务绩效驱动因素分析框架。这种财务分析方法从评价企业绩效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权益净利率出发,层层分解至企业最基本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与费用的构成,以及企业风险,从而满足通过财务分析进行绩效评估的需要。

20世纪60~70年代,对绩效的评估始终与产量相联系,最常用的绩效考核指标为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每股收益、现金流量和内部报酬率等。其中,经营利润和现金流量已成为该时期绩效考核的要素。

(三)非财务绩效管理的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

在这个阶段,越来越多的非财务指标被引入了绩效评估系统,诸如质量、顾客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对绩效评估的重要性也逐渐被重视。1987年,卡普兰和约翰逊(Kaplan和Johnson)在《企业的迷惑:管理会计的兴衰》中,提出了传统财务指标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发展状况的观点,这促使企业绩效的测量引入了顾客指标。而以日本1951年设立戴明奖、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并建立了卓越企业的评价标准体系为开端,美国(1987年)和欧洲(1991年)也分别设立了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这些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强调了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对于企业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关键绩效评估的技术和方法。在这些新的管理思想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后,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考核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补充的考核体系。

然而,企业的绩效评估也出现了种种弊端,人们开始认识到其不足和局限性,并提出对其进行重新定位,绩效管理思想也随之产生。科恩(Coen)和金肯斯(Jenkins)提出应当废止绩效评估,范德瑞(Fandray)指出应该用绩效管理系统代替每年的绩效评估,代表一种全面绩效管理思想的标杆管理(benchmarking)理论,提出应该从战略层到操作层进行全面比较与提高。

(四)绩效管理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后,传统的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受到了质疑,一些企业纷纷采用360度绩效评估来代替传统的目标管理考评。360度绩效评估则是从评估主体角度寻找绩效评估的方法,又称为全视角评估或多个评估者评估。由被评估者本人以及与他有密切关系的人,包括由被评估者的上级、同事、下级和(或)客户(包括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担任评估者,从多个角度对被评估者进行360度的全方位评估,再通过反馈程序,达到改变行为、提高绩效等目的。

此外,一些学者也提出了绩效管理应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1991年Lynch和Cross提出战略度量和报告技术(SMART金字塔)。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卡普兰(Kaplan)和复兴全球战略集团的创始人兼总裁诺顿(Norton)提出一套综合平衡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考评体系——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并于1996年提出平衡计分卡的运用应联系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活动,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企业绩效评估的指标框架。2002年,尼利、亚当斯和肯纳利(Neely,Adams和Kennerley)提出了绩效棱镜的概念,这是利益相关者理论模型的典型代表。绩效棱镜涉及5个方面,即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战略的制定、企业的流程、各种能力、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度。

二、国内绩效管理的发展

国内学者对于绩效管理的研究基本上沿袭了西方国家绩效管理的理论框架,重点在于对国外理论的引进和吸收。但是,由于我国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在理论研究上落后于国外。孙海法(2010年)认为从绩效管理实践的方法和工具方面来看,我国机构绩效管理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一)绩效考核阶段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机构普遍停留在对员工的绩效考评阶段,而且是建立在岗位工作标准基础上的、以工作鉴定评估为主。

(二)绩效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目标管理和关键绩效指标技术引进国内。1999年6月,我国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了企业效绩评价体系,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绩效管理阶段。

(三)战略绩效管理阶段

2003年后,关于平衡计分卡理念和技术应用逐渐增多,一些机构引入了平衡计分卡技术,并将绩效管理与战略相关联。近些年来,国内机构绩效管理的研究主要可归纳为3个方面:一是,将国外较成熟的理论本土化,大多介绍和评述国外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如杜邦财务评价法和平衡计分卡等,但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机构绩效评价体系方面仍需提高;二是,在机构要素对机构经营绩效影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三是,虽然对机构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方法研究较多,但缺少一些深入的个案剖析和效果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