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心理访谈》为例

以《心理访谈》为例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心理访谈》为例“谈话”是人际传播,它具有日常谈话的一切要素;“节目”则是大众传播,又必然和日常谈话有所不同。在此种社会背景下,《心理访谈》节目应运而生,满足了人们的媒介期待。从内容分析中可以看出,走进《心理访谈》的当事者有的被问题长期困扰、愈演愈烈。《心理访谈》注重平民化特色,栏目话题内容丰富,贴近大众生活。

以《心理访谈》为例

“谈话”是人际传播,它具有日常谈话的一切要素;“节目”则是大众传播,又必然和日常谈话有所不同。心理治疗在人们心中有一定的神秘感,而《心理访谈》采用心理学视角,提供大众较少接触的心理知识,把心理专家的分析治疗过程真实地呈现于电视屏幕上。它关注人的内心欲望、心理补偿、创伤体验等各方面题材,不同程度上涉及隐私,在心理知识的包装下,由小范围的人际传播变成大范围的大众传播展现在观众眼前,不仅给困惑者提供了疏导宣泄的渠道,也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和猎奇心理。

《心理访谈》是央视第一档心理健康类栏目,也是全国第一档现场个案访谈的心理栏目。它通过心理专家对嘉宾进行现场心理分析和指导,纠正不良心理,帮助嘉宾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节目播出以来深受观众喜爱。本节从传播学的角度,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其受大众喜爱的原因。

当前,心理问题已经对大众健康造成很大危害。由于心理困惑,人们具有获取心理知识的需求和愿望。但在中国不论是大众观念还是客观条件都还做不到随时随地找心理医生咨询、疏解。基于社会和个人心理需求的驱使,人们会主动诉诸大众媒体以满足这些需求。在此种社会背景下,《心理访谈》节目应运而生,满足了人们的媒介期待。

一、《心理访谈》节目的内容分析

1.心理分析强调理性,满足实用性

《心理访谈》节目通过为个别的当事人服务达到为更广泛的社会人群服务的目的,一部分愿意倾诉的困惑者带着问题走进栏目,而更多的不为人知的困惑者则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因此,当事人和观众是相对统一的,研究当事人心理和研究受众心理也就有了相通之处。对节目特色和传播技巧加以分析,可以看出受众的媒介使用心理。

从内容分析中可以看出,走进《心理访谈》的当事者有的被问题长期困扰、愈演愈烈。在我们统计分析10期节目当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其中有60%是长期被困扰的问题。如《我的老爸爱唠叨》中父子间由于父亲爱唠叨引起的无数次争吵。有的则是问题晴天霹雳般突然出现,这个比例约占总体比例的40%。如《我的乖女儿哪去了》中女儿突然出走,找回来后性情大变,使其父母不知所措。

为什么人们愿意在栏目中敞开心扉,讲述长期以来错综复杂的痛苦,倾诉面临突变时的困惑?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化解痛苦的愿望。一些看起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个案,心理专家却能独辟蹊径,迅速切中要害,运用心理学知识加以解释。他们把专业术语、专业知识用通俗的语言、用简单易懂的道理表现出来。这种冷静分析、理性思考的能力,深入浅出的沟通表达方式,及实用的建议创造出一种智慧的力量,使当事人获益良多,缓解了长期的困扰,满足了嘉宾寻求帮助、解决困惑的需要,满足他们突然面临巨变时的求助心理。

同时,嘉宾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广大观众中也大量存在。这一发人深省的心理治疗过程以电视节目形式呈现给大众,也满足了大众通过电视获取知识的需要,达到了引导大众心理健康的实用效果。

2.表现手法诉诸感性,满足替代感

与人的需要相关的话题,必然会引起情感的活动,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电视节目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和广大受众的情感做到真正的沟通,让受众在情感上接受。

《心理访谈》注重平民化特色,栏目话题内容丰富,贴近大众生活。诸如家庭恋爱、婚姻、睡眠障碍、减肥问题、青春期心理发育等等,都成为节目的选题(见表6-1)。

表6-1

img101

其中,“父母与子女”这种最普遍的关系中产生的心理困惑占了最大比重(40%),其次分别是个人工作和生活中的困惑、夫妻之间的困惑、恋人之间的困惑。这些大众关心的话题,在现实中许多观众都有相似的经历,能产生强烈共鸣,观众在观看时感同身受。

另外,《心理访谈》栏目的主持人不是“挤干嘉宾的眼泪”来煽情,而是站在嘉宾的立场,结合自身心理经历,以自身情绪感染嘉宾,显现与被访者及观众人格上的平等。例如,《最后的心灵依靠》中,嘉宾谈到无法接受女儿叫继母妈妈,主持人阿果就以自己一个离婚的朋友因为听到女儿叫继母妈妈而马上打电话质问前夫的事情为例,表示可以理解嘉宾的心情,这种平等的朋友姿态使嘉宾得到心理安慰。同时,阿果又说当时朋友的前夫回答:“女儿叫她什么这重要吗?这能改变她是你女儿的事实吗?”这样一来,主持人既能深入嘉宾内心,又能凸现当事人,延伸谈话空间,便于心理学家进行深入准确的分析和建议。

同样,心理专家也不是板着脸孔的医生,而是和颜悦色的智者。他们尊重、理解、善意地体会当事人,在谈话中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使当事人对节目产生信赖,逐步解脱痛苦开始新生活。有相似经历的观众在收看节目时,也能产生替代感,身临其境般地得到心理安慰。

3.题材内容涉及隐私,满足猎奇心

“谈话”是人际传播,它具有日常谈话的一切要素;“节目”则是大众传播,又必然和日常谈话有所不同。[10]心理治疗在人们心中有一定的神秘感,而《心理访谈》采用心理学视角,提供大众较少接触的心理知识,把心理专家的分析治疗过程真实地呈现于电视屏幕上。它关注人的内心欲望、心理补偿、创伤体验等各方面题材,不同程度上涉及隐私。在心理知识的包装下,由小范围的人际传播变成大范围的大众传播展现在观众眼前,不仅给困惑者提供了疏导宣泄的渠道,也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和猎奇心理。虽然栏目对于不愿意直面镜头的嘉宾采取屏风遮挡、只拍摄侧面或背面、打马赛克等方式体现对当事人意愿的尊重,从而获得信任。但是直接面对镜头的嘉宾仍占60%,回避的嘉宾也有从完全回避到半回避转变的趋势。并且对观众而言,回避镜头的方式更具有纪实性和真实感,从而满足受众窥探心理,更具有吸引力。

此外,节目名称通俗易懂,口语化的表达生动活泼,容易引起观众兴趣。三四十秒的小片头也别出心裁。如:“她是个18岁的女孩,她渴望与异性交往,但不知为什么,在与异性见面时,她总会紧紧地盯住异性的敏感部位。她该怎样改变这种尴尬的交往?”这段画外音不仅介绍了故事梗概,而且强调悬念的使用,让观众产生好奇心,从而保持关注度,产生继续看的动力。

4.分析工具多元化,满足趣味性

在对这10期节目的分析中,不难发现现场心理专家和节目组都使用了灵活有效、丰富多彩的手段辅助心理分析,见表6-2。

其中,心理测试比重最大,占30%,这些心理测试的道具是具有特定心理学意义的符号载体。如《我总是心太软》中出示了两组图画,让嘉宾选择自己在婚姻关系中像女巫、公主、女王、皇后还是美人鱼,而丈夫像骑士、海盗、小矮人、国王或是王子。心理学家根据嘉宾的回答判断出她的心理期待和对现实的认知,从而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的关键、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这些心理测试中蕴含的心理依据令人信服,使观众从中获取一定的心理学常识,得到某种启迪和教益。

表6-2

img102

在《色情光盘风波》中,嘉宾对采取何种方式和女儿谈性感到困惑,心理专家和主持人即兴为她模拟了一段母女交流的情境。这种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嘉宾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豁然开朗。在《直勾勾的眼神》中,心理专家现场为嘉宾进行了“脱敏治疗”,最终让嘉宾彻底摆脱了心理困扰。同样,节目组的街头采访使嘉宾和观众了解到更多同类人的心理,电话连线困惑对象避免了仅听在场的当事人一面之词的情况,使专家全面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困惑者和困惑对象同时作为嘉宾出现的比例大约是20%,只有困惑者到现场的比例大约是80%。

总之,各种分析工具的变换使用,不仅对症下药,而且增添了节目的趣味性,避免了视觉疲劳,符合大众追求新鲜、有趣的收视心理。

对《心理访谈》栏目的内容分析,证实了媒体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即传播对象的社会议题对媒介议题能够产生重大影响。栏目组曾精心策划了众多系列节目:高考心理系列、大学生心理系列、暑期戒除网瘾特别行动等,都紧扣时代脉搏,及时反映不同时期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此外,栏目组在央视网站设置观众互动平台,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发邮件、热线电话等征集第一手材料或当事人。随着栏目的成长,越来越多的当事人主动联系栏目组寻求帮助,他们带来的种类繁多的社会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栏目的议题。因此,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的关系体现为一种双向性,应该关注受众的能动性和受众的作用,把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标准之一。

二、对《心理访谈》节目的几点建议

1.创建节目品牌

好节目应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不盲目跟风。我们认为《心理访谈》做的个案大多数相当成功,很多嘉宾在节目尾声时都表示很有帮助。而一些团体咨询或分组比赛式的系列节目虽然主题不错、娱乐性强,但大大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加上节目时间的限制,让人很难把握重点。因此我认为,好节目要找好自身的形象定位,不要为了追求热闹或提高收视率而丧失自己的特色、特长。要利用自身优势,集中精力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2.加大宣传

从分析结果看,女嘉宾占了90%,而男嘉宾只有10%。但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寻求心理咨询的人中,以20-40岁的人居多,男女比例约各占50%。[11]为什么男士不愿意做客《心理访谈》呢?男性的强势地位,使他们受到更多的观念束缚,很多人普遍认为自己是个心理健康的人,没有必要咨询。另外节目的播出时段也多为女性收看,使不同人群的媒介接触有了差别。

此外,参与节目的老年人比例偏小,只有10%,我认为是由于老年人媒介接近权和使用权的难以发挥。这就需要节目加大宣传,扩大影响,改变受众认为参加节目就是有心理问题的陈旧观念,并拓展各种人群收看和参与节目的可能性。而有心理问题的人群日益低龄化,青少年和青年占了80%的比例,他们网络使用率高,应该在网络上也加大宣传,完善网络平台的使用,以利于在青少年和青年中加大影响。

3.灵活使用分析工具

心理测试是无意识的流露,比通过谈话而获得资料更真实准确。但效果仅限于初次接触或不了解其寓意的人,否则当事人提供答案的可信度就大大降低。如果嘉宾的意愿不包含在选项内,结果也有一定误差。而观众由于多次收看节目,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图画的寓意和大致的分析方法。于是就有了一定的“免疫”能力。因此一种分析方法不是屡试不爽的。

从分析结果看,同一期节目中使用一种以上辅助工具的节目只占40%,我们认为这个比例应该加大,使多种测验和分析方式搭配使用。谨慎使用分析工具,不断推陈出新,才能避免嘉宾有意识地反应或观众产生厌烦心理。

4.增加回访

笔者曾征询过一些观众的看法,很多观众认为节目做得比较浅,短短的20分钟时间对于解决一个心理问题显得十分仓促,加上节目是日播,对于同一个话题没有追踪跟进,使得节目更多地成为一个倾诉的平台而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本次内容分析中的《恋爱的高跟鞋》和《胖妞不怕胖》选自对2005年节目的周年回顾系列,对曾走进栏目的当事人进行追踪报道。类似周年回顾这样的回访节目应该适当增加,使节目不仅解决一时之需,而且成为一个切实解决心理问题的渠道。

总的来说,《心理访谈》栏目情理交融,对于有相似经历的观众而言,满足了他们的替代性和实用性心理,其趣味性和隐私性也能对没有相似经历的观众产生吸引力,在娱乐中获取心理知识。《心理访谈》将谈话节目推向了一个新的服务性高度,它的成果和不足都值得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