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疗中风经验撷粹

治疗中风经验撷粹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烦劳过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中风的病位主要在头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不应局限于恢复期、后遗症期,而更

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对其症状,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着不同的记载。对卒中、昏迷有仆击、大厥、薄厥等描述;对半身不遂又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不同的名称。

●在病因方面

《内经》记载很多,如《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烦劳过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则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至于中风的病变部位,根据《素问·调经论篇》气血并逆之说,结合《素问·玉肌真脏论篇》所云:“春脉如弦……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太过则令人善忘(怒),忽忽眩冒而巅疾也。”可见中风的病位主要在头部。

中风之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事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

1.积损正衰 年老体衰,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或思虑烦劳过度,气血亏损,真气耗散,复因将息失宜,致使阴亏与下,肝阳鸱张,阳化风动,气血上逆,上蒙元神,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饮食不节 嗜酒肥甘,饥饱失宜,或形盛气弱,中气亏虚,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阻滞经络,蒙蔽清窍;或肝阳素旺,横逆犯脾,脾运失司,内生痰浊;或肝火内炽炼液成痰,以致肝风挟杂痰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突然昏仆,僻不遂。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3.情志所伤 五志过极,心火暴盛,或素体阴虚,水不涵木,复因情志所伤,肝阳暴动,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逆,心神昏冒,遂至卒倒无知。正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说:“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盛故也。”

4.气虚邪中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或形胜气衰,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湿,痹阻经络,而致僻不遂。如《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说:“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身半,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

中风之发生,病机虽较为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

●分型论治

1.中经络 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

(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

症状: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祛风、养血、通络。

处方:大秦艽汤加减。方中秦艽、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解表祛风;地黄、当归、川芎、赤芍药养血行血,即取“血行风自灭”之意;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无内热者可去生石膏、黄芩,加白附子、全蝎祛风痰、通经络。若有风热表症者,可去羌活、防风、当归等辛温之品,加桑叶、菊花、薄荷以疏风清热。若呕逆痰盛、苔腻脉滑,可去地黄,加半夏、南星、橘红、茯苓以祛痰燥湿。若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加指迷茯苓丸以通利经络。年老体衰者,加黄芪以益气扶正。

(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症状: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或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治法:滋阴潜阳,息风通络。

处方:镇肝息风汤加减。方中白芍药、玄参、天门冬滋阴柔肝息风;龙骨、牡蛎、龟甲、代赭石镇肝潜阳;重用牛膝引血下行;加天麻、钩藤、菊花以增强平肝息风之力。痰热较重者,加胆星、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心中烦热者,加栀子、黄芩以清热除烦,头痛较重者,加羚羊角、石决明、夏枯草以清息风阳。失眠多梦者,加珍珠母、龙齿、夜交藤、茯神以镇静安神。

2.中脏腑 重者常波及有关脏腑,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

(1)闭证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治法:开窍醒神。

处方:阳闭(兼热象)用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羚羊角汤。阴闭(无热象)用苏合香丸、涤痰汤。

(2)脱证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救脱。

处方: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

3.中风后遗症

(1)气虚血瘀,脉络瘀阻:由于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而致肢体废不能用。在症状上除有半身不遂、肢软无力外,并伴有患侧手足浮肿,语言謇涩,口眼斜,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苔薄白,舌淡紫,或舌体不正,脉细涩无力等。治宜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以补阳还五汤加味。该方重用黄芪补气,桃仁、红花、当归、赤芍药、地龙养血活血化瘀。加全蝎、乌蛸蛇、川牛膝、桑枝、䗪虫、川断等以增强通经活络之力。

(2)肝阳上亢,脉络瘀阻:肝阳上亢,火生风动,气血并逆于上,络破血溢,经脉阻塞,而致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兼见头痛头晕,面赤耳鸣,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硬有力。治宜平肝潜阳,息风通络。以镇肝息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

(3)风痰阻络:风痰上阻,经络失和,故舌强语謇,肢体麻木,脉弦滑。治宜祛风除痰,宣窍通络。方用解语丹。方中天麻、全蝎、胆南星、白附子等以平肝息风祛痰;远志、石菖蒲、木香等以宣窍行气通络;羌活祛风。

(4)肾精亏虚:肾虚精气不能上承,故音暗失语、心悸、气短及腰膝酸软。治宜滋阴补肾利窍。方用地黄饮子去肉桂、附子,加杏仁、桔梗、木蝴蝶开音利窍。

(5)肝阳上亢,痰邪阻窍,语言不利可予天麻钩藤饮或镇肝息风汤加石菖蒲、远志、胆南星、天竺黄、全蝎以平肝潜阳、化痰开窍。

(6)风痰阻于络道所致口眼斜,治宜祛风、除痰、通络,方用牵正散。方中白附子祛风、化痰、通络;僵蚕、全蝎息风、化痰、镇痉。本方用散剂吞服较用汤剂疗效为佳。口眼动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肝息风。

●分期论治

1.中风急性期 中风病的急性期一般指发病后两周以内,恢复期一般指发病两周至半年以内;后遗症期一般指发病半年以上者。中医药治疗中风病不应局限于恢复期、后遗症期,而更应在早期介入,通过整体辨证急治其标,截断病情向危重发展,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中风的发病大凡因于高龄体衰、情志失调或过食肥甘、饮食所伤等而形成和诱发,病机表现为气血逆乱、痰凝瘀阻、郁而化火、火热生风、风火痰瘀夹气血上冲巅顶,造成闭心窍,损脑络,滞经脉,郁气血,留中焦,扰清浊,乱神明。虽然中风急性期证候复杂多变,但“火热”和“闭阻”是其主要关键。其病理因素均以风火痰瘀为主。急性期中医辨证除脱证外,大多表现出风火上亢、风痰瘀阻、痰热腑实等标实为主的特点,痰浊、邪热、瘀血、肝风是本阶段的主要病理因素,故治疗上重点为“清”和“通”,驱邪为主,邪去则正安。

中风急性期肝阳化风化火,致痰瘀交阻、痹阻经络而致神昏不语、头痛头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体疼痛等症多选用羚羊角、全蝎、水蛭、三七。以羚羊角平肝清肝,息风止惊;水蛭、三七搜风通络,祛瘀止血;全蝎息风止痉,通经入络。全方共奏清肝息风,化痰祛瘀之功。

中风急性期肝风痰火蒙蔽心神而致神昏抽搐、舌强语謇;发热烦躁等症宜用黄连、麦冬、胆南星、僵蚕、石菖蒲。以黄连、麦冬清心除烦,凉血泻火;胆南星、僵蚕等清热息风,化痰定惊;配合石菖蒲开心志,通九窍,直入心包。全方共奏清心开窍,息风化痰,清热定志之功。

中风急性期肝风痰热夹阳明实热而致神昏、身热烦躁、大便秘结等症宜用大黄、芒硝、桃仁。以大黄泻下攻积,活血祛瘀,推陈致新,配芒硝、桃仁等软坚润肠,清热涤痰之品,共奏清热通腑,化痰泄浊,润肠醒脑之功。

2.中风恢复期 中风恢复期病机特点为:正虚邪实,经络、脏腑功能失调。大病后正气受伤,脑髓受损,气虚不能运血,血滞失荣,气血瘀滞,夹痰浊痹阻脉络。虽然已由脏出腑,危重转为稳定,但痰毒瘀滞未清,潜在隐患未除,故证属虚实夹杂,标实仍为主要矛盾;恢复期治疗应标本兼顾,治疗应针对疾病本质,祛邪扶正并用,分层扭转。生黄芪益气之力较宏,兼有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功,其性升发,补而不滞,据不同辨证配伍,屡有佳效。使用僵蚕、地龙、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治疗中风,取其破血散结、搜风剔络、息风止痉的作用。川芎、当归、丹参活血化瘀。胆南星、法半夏、炙远志、天竺黄化痰清肺,助他药搜风通络。

3.中风后遗症期 中风患者多为老年病家,下虚上实,且久病正虚,虽不同的中风病后遗症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其病变核心相同,均属脑髓不足,肾元亏虚,气血衰弱,经脉痹阻。病理因素也仍以痰瘀阻络为主,但是多气虚肾亏、痰滞血瘀证,症多见音喑失语,少气乏力,胸闷心悸,腰膝酸软,健忘少聪,二便失调,半身不遂等。治宜益气补肾,温阳活血,化瘀通络,滋阴潜阳。而活血化瘀法是针对瘀血内停、脉络瘀阻、血行失度而采取的以改善血液循环,化除体内瘀滞为基点的一种有效治法,其治疗中风病的卓越功效早已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所证实。个人体会:活血化瘀药物须和化痰搜风、舒筋通络药物合用才能共奏化瘀生新,通经活络,醒脑通窍的功能。并辅以调养心肾、补益气血、疏肝解郁、益肾通窍、活血通络、化痰定志、疏理三焦,再结合针灸、推拿、心理疏导、功能锻炼等多种康复手段,往往能取得较理想的疗效。

●从五脏论治

首先强调心、脑同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生命之主。《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即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则提出“头者,精明之府”,明确指出脑为精神智慧产生之处。可见,脑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人的一切意识行动思维功能归之于脑,人体五官、筋脉诸窍都与脑有密切联系。同时,脑又为娇府,易受邪气侵袭而发病,临床上中风患者大多因年高体弱,肝肾精血俱亏,脾胃运化失司,情志失调,劳逸饮食失度易致气血逆乱,或气血运行失常,痰热风火夹气血上扰巅顶,损伤脑络,发生中风。一旦脑病则五脏皆病,而五脏的病变同样影响及脑,五志受变,七窍失聪,气血运行失常,阳气升降受阻,经络血脉痹阻,气血并走于上而发病。临床上常见引起中风死亡的重要并发症分别为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电解质紊乱等,也印证了脑病与脏腑病变的关系。因此脑病从五脏论治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需结合各脏系兼症加减。例如中风患者神志昏聩、胸闷或心悸少寐,可加远志、石菖蒲、郁金、龙齿、黄连等清心泻火;肢体痿软、呃逆、呕血、便秘、胃脘痛,则用陈皮、半夏、枳壳、胆南星、茯苓等理气健脾化痰;拘挛强直或心情抑郁,选用钩藤、龙齿、柴胡、枳壳、牡丹皮、白芍药等疏肝平肝;二便失禁,用益智仁、远志、桑螵蛸等滋阴补肾;咳嗽气急、痰声辘辘,用僵蚕、浙贝母、姜半夏、制胆南星、天竺黄、竹沥等清肺化痰。

●痰瘀并治

中风多由血脉闭阻、痰留隧络、经隧不通所致,当用活血化瘀之法,但痰瘀每每相结,阻滞经脉,因此痰瘀交阻这一病机不能忽视。痰和瘀是两种不同物质的致病因素。痰是人体津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瘀是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现,两者在生理病理及其治疗方面有其共性,常可相互转化影响,终致痰瘀交阻而使病情顽缠。痰瘀愈甚,气机愈滞,如此互为因果,使病情复杂而严重,故痰瘀交阻这一病机值得注意和深入研究。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包括脑动脉硬化)从证候分析看多认为与痰有关,《王旭高临证医案》中风和肝门痰火门案中所说“痰涎走络”“风痰入络”等近似高血压或血脂过高而导致动脉硬化症的表现。中风病常用验方益气活血通络汤,以黄芪、红花、当归、川芎、赤芍药、桃仁、地龙、水蛭为主。黄芪为君药,重用可用至120克。因此,在中风的诊治过程中,不论是见痰还是见瘀,甚至无痰无瘀都必须考虑化痰活血,并注意维护五脏功能,通调气血,明辨细析,审慎用药。

(蔡征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