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阅览设施

学习阅览设施

时间:2022-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中,我们选取文化活动室或图书馆、阅报栏、公共电子阅览室和文化大院、个体文化活动室作为学习阅览设施调查的对象。发达地区的县文化馆、图书馆建设要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图5-2 省内各地区学习阅读设施情况首先,乡(镇)村图书馆(室)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石,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中举足轻重。调查显示,文化活动室或图书馆在浙江省各地区的占用率较高,平均值为64.7%。
学习阅览设施_新农村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5.1 学习阅览设施

5.1.1 概述

学习阅览设施是供人们了解时事、学习科技、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平台,有图书阅览室、电教室、科普活动室、书画室等。电脑、广播器材、图书和报刊资料等是其最主要的设备。另外,还要有一定数量的桌子、凳子、柜子和黑板报、宣传橱窗、阅报栏等。调查中,我们选取文化活动室或图书馆、阅报栏、公共电子阅览室和文化大院、个体文化活动室作为学习阅览设施调查的对象。

国家规定:县有两馆(文化馆、图书馆)、乡有一站(文化站)、村有一室(文化室)建设的要求,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县、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十一五”期间,在全省普及“两馆一站”建设。实现浙江省一类地区和城市区(县)图书馆、文化馆建筑面积不低于国家二级馆标准(1500平方米),二类地区不低于国家一级馆标准(2500平方米)。发达地区的县文化馆、图书馆建设要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因地制宜建设综合性的文化艺术中心,具有独特地方文化资源的县市可建设特色博物馆。加强文化馆综合服务功能和图书馆(室)的数字化建设。乡镇(街道)要建设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一、二类地区乡镇文化站建筑面积各不低于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中心集镇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发达地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相应硬件标准(1500平方米)。

以绍兴地区嵊州市西鲍村为例,根据市“新农办”(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要求,照三至五个行政村共用一个行政中心的比例进行建设。西鲍村属于示范性的中心村,其村级行政中心与临近的东鲍村和大地坪行政村共用,因此辐射人口为1500人至2000人左右。西鲍村的村级服务中心分为“一厅、七室、三中心”。“一厅”为百姓议事厅,是个类似于学校礼堂的大房间,能容纳三百多人,每个月村里都会请专家来进行普法教育或者是农技推广,这里是课堂,也是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会场;“七室”为村务办公室、综合会议室、治安调解室、科普阅览室、医疗计生室、党员活动室和老年活动室;“三中心”为农民培训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活动中心。

调查显示,浙江农村占有率最高的学习阅读设施是文化活动室或图书馆,全省平均值为64.7%,省外的平均值为38.19%,高于26.51%;其次是阅报栏,全省平均值为39.4%,省外的平均值为14.08%;公共电子阅览室省内平均值为22.2%,省外平均值为19.83%,两者较为一致(见表5-1和图5-1)。文化大院浙江省内平均值12.3%,略低于浙江省外的平均值15.19%。可以看出,浙江省新农村对文化活动室或图书馆较为重视,覆盖率高,投资力度大。

表5-1 省内、外文化设施类别及其数量统计

img57

img58

图5-1 农村文化设施占有率统计

省内各地区来看,各类学习阅读设施中,宁波地区的覆盖率最高,其中文化活动室或图书馆建设比重达75.5%,其次是嘉兴地区、杭州地区和舟山地区(见表5-2和图5-2)。覆盖率最低的地区是衢州地区,其次是丽水地区和温州地区。

表5-2 省内各地区文化设施类别及其比例情况

img59

宁波市的村级文化阵地的建设按“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广播室、一块阅报栏、一块黑板报、一个室外活动场地和一名业余宣传员”为标准,创建集教育、娱乐、健身、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嘉兴市积极开展镇、村、户三级文化阵地达标创建活动,海宁市182个行政村建成了228个室内活动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覆盖率达100%,建成率达到了125%。温州市苍南县利用农村宗祠资源建设村级文化中心,基本实现了村村有文化中心的目标;台州市路桥区把非法庙宇改建成农村文化俱乐部,既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又在树立农村良好风气上起到示范效应。

湖州市60个乡镇中,建成拥有一定场地设施的综合文化站(中心)的有56个,占93%,其中达到省级东海明珠乡镇标准的40个;全市1003个行政村中,已建起文化活动室562个,占56%,全市农村文化广场面积达276580平方米,文化站中的电教培训室面积达5987平方米,图书室面积达7049平方米。乡镇文化中心,基本上都有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多功能厅)棋牌室、排练厅、书画室、乒乓球室及篮球场。每个行政村基本上都有健身路径,有的村还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群众反映健身路径是最受欢迎的。

加强农村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鼓励将闲置校舍、旧礼堂、旧宗祠等改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场所。推进发达地区村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建设。

5.1.2 文化活动室或图书室

乡镇(街道)要建设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一、二类地区乡镇文化站建筑面积各不低于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中心集镇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发达地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相应硬件标准(1500平方米)。

img60

图5-2 省内各地区学习阅读设施情况

首先,乡(镇)村图书馆(室)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石,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中举足轻重。当前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活书库,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遗留在农村,农村图书室可定期组织老年读者以口语方式把农村的传统文化、民间习俗、民间故事、务农经验、持家之道、待人之理等信息进行讲述传承;组织年轻读者以口语方式进行科学普及、政策法规、新知识、新观念的宣传。这既是口语活书库,更是最省钱和受欢迎的藏书。

其次,推进实体文献资源的共享。开展“流动图书馆”活动,定期送书到村,户村图书室之间进行图书交流,有条件的村办学校、企业的图书室也可向农民开放,供农民群众借阅。

三是推进文化设施的共享。加强不同部门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乡村学校、乡镇企业的内部文化设施,凡有条件对社会开放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开放,为“馆屋共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浓烈的创建氛围。

调查显示,文化活动室或图书馆在浙江省各地区的占用率较高,平均值为64.7%。其中占有率最高的是嘉兴地区,达85.2%,覆盖率高,其次是宁波和杭州,分别为75.5%和74.2%,绍兴、台州、湖州、金华和舟山五个地区的占有率在65%~68.5%之间(见图5-3)。占有率最低的是衢州,为42.4%,其次是温州和丽水,分别为49%和50.7%。

img61

图5-3 各地区文化活动室或图书馆比例统计

5.1.3 文化大院

村级文化大院,一般设在村委会,常规设有三室一场,即:游艺室、多功能室、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篮球场。备有象棋、跳棋、扑克等3种以上娱乐设施,乒乓球、篮球或台球至少两种以上文体设备,多功能室有电视机、DVD播放机、投影仪、音响等设备,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实现共建共享并开展各类培训,农家书屋藏书2000册以上,订阅报纸杂志5种以上,有一个篮球场,配置6种以上健身项目及器材,有10人以上文体活动队伍等必要设备,每年至少举办6次以上文体活动。文化大院包含了文体活动、多功能放映和图书阅览等综合功能。

总体而言,宁波地区文化大院建设比例最高,达22.2%,其次是金华地区和丽水地区,分别为15.5%和14.6%(见图5-4)。建设比例最低的是嘉兴地区,仅为6.7%,其次是湖州地区、绍兴地区和杭州地区。总体而言浙北地区文化大院的建设比重较低。

img62

图5-4 各地区文化大院情况分析

5.1.4 公共电子阅览室

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结合各级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建成由省、市、县级图书馆为骨干的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城市有线数字网络等,建成符合浙江省实际、具有浙江省特色的基本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使广大基层群众普遍能够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建成具有浙江地域特色的、较大规模的、分布式的文化信息资源库群。

实施“共享工程”,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主体。共享工程与基层文化设施网点建设、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紧密相关,互为促进。实施“共享工程”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紧密结合,是实现全民共享数字资源的重要措施。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加强,农村共享工程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如果能借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新观念,给予政策上的扶植,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会促进农村图书馆(室)更大的发展;反之,如果观念不更新,政策和措施不到位,农村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就会失去发展的机遇,农村图书馆(室)的发展也会停滞不前。

温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乡村电子信息馆建设,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分中心52个,乡村电子信息馆300余个,形成了市、县、乡三级文化信息网络。

公共电子阅览室在省内平均占有率为22.2%,比重不大,还有较大的建设空间,其中普及率最高的是舟山地区,为30%,其次是杭州26.4%,宁波27.6%和嘉兴26.9%(见图5-5)。普及率最低的是丽水地区,仅为13.9%,其次是金华17.5%和温州19.9%。绍兴、衢州和湖州三地区的普及率均为20%。

img63

图5-5 各地区公共电子阅览室情况

5.1.5 阅报栏

阅报栏是看书读报活动开展的一种承载体,具有灵活、方便、投资小等特点。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阅报栏的全省普及率为39.4%。说明阅报栏在农村有一定的普及率。普及率最高的地区是宁波地区,为48.3%,舟山、杭州、嘉兴、湖州和金华较为接近,普及率在43%~45%之间。普及率最低的是丽水地区,为29.2%,其次是衢州31.2%,台州32.2%和温州33.3%(见图5-6)。其他参阅4.1.5“看书读报”部分。

img64

图5-6 各地区阅报栏情况

5.1.6 学习阅览设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浙江省农村文化建设的成绩是显著的,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总体上还较弱,农民的文化权益还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和保障。一些地方的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且相对不足,达不到基本功能的发挥;不少地方未能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文化事业经费增长应不低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的要求,投入长期处于低水平;一些县(市、区)尚未建立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有50%以上的乡镇文化建设经费没有列入当地财政预算。这些问题说明一些基层领导干部还没有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到新农村工作的应有位置,对农村文化建设在农村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目前,农村文化设施所处的状态和面临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一是部分文化设施疏于管理,利用率不足。各类文化设施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由于各方面原因,疏于管理和制约,某些村的文化大院成了公开赌博的场所,尤其是农民农闲时;还有些文化大院里请来的草台班子演出内容低级庸俗;有的文化大院摆放着不少非法出版的图书。大部分文化活动设施有固定的开放时间,每周开放时间少,而且都是晚上,再加上农村很多的青壮年大都在外谋生,导致利用率不高。二是经费欠缺,修理乐器、添置新书、排练节目、开展交流,这些都要花钱,经费不足,使得有些文化大院无法进行正常运作,不得不“想办法”赚钱。三是一些文化活动缺乏新意,农民参与热情不高。

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原因分析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①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财政无法提供有力支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所承担的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的财政支持状况,受制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例如,在杭州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市的乡镇文化站平均财政拨款额分别为9.93万元、15万元和25.61万元,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建德市、淳安县的乡镇文化站平均财政拨款额则低得多,分别为6.72万元和4.45万元。

②部分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存在思想偏差,有关政策落实不力。部分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往往认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投入大、回报小,是自背财政包袱,是没有多少意义、难显个人政绩的麻烦事,因而,对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是能放则放,能拖则拖,一旦开始投入,也多是减之又减、抠之又抠,致使基础设施欠账较多。

③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主导着公共财政资源分配格局,政府投入重城轻乡。在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主导下,包括农村文化建设在内的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始终得不到应有重视,政府的财政投入始终很低,从而使得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2.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以杭州地区为例,2004年全市所有名列“东海明珠”乡镇文化站的平均年接待群众人次为1.22万,相当于每天接待34人次,每个文化站图书室的读者平均借阅人次为0.4万人次,文化站图书的借阅率普遍较低。至于一般乡镇的文化基础设施,其利用率大多更低。乡镇文化站或村级文化活动室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大都一周两到三次,时间不便,农民群众很少光顾。造成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农民群众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不合理。农村地区人口密度普遍较低,乡镇地域范围普遍较大,许多农民群众很少有机会或有心思去路程较远的乡镇文化站求知求乐,从而导致乡镇级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这种情形在某些山区乡镇尤为普遍和突出。

②某些文化设施与农民群众的真正需求彼此脱节。有关部门因为没有充分尊重和了解本地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偏好,盲目地和想当然地添置文化设施,从而导致不少文化设施质量较差、新颖性不够或不合农民群众口味,难以激发起农民群众体验和利用这些文化设施的兴趣。

③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文化权利意识和文化服务意识缺乏。由于历史传统和所在大环境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文化站工作人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官本位意识和权力意识,很少想到自己的工作是为保障和实现群众的文化权益所必需的,做好本职工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从而导致主动服务、积极服务意识不强,对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比较漠视。

④相关管理和激励制度存在缺陷。无论是对于专职的文化工作人员,还是对于兼职的文化工作人员,以工作绩效为着眼点的管理和激励制度都普遍缺乏,或者虽有,但执行不力。

3.解决办法

①加快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设。目前,留在村里的不仅有老人,还有大量的少年儿童。丰富这些群体的文化生活,培养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营造文明的乡风民俗,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都离不开文化活动设施。农村麻将赌博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所以,要把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制定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乡镇、村委要明确任务、分解责任,把工作落到实处,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政府各个部门之间要默契配合,同时又要严格把关。对涉及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用地、规划、建设、搬迁、改造等事项要主动协调,确保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②建设文化广场。目前,农村大型文化活动离不开广场,广场成了农村群众享受文化成果的空间和展示艺术才华的大舞台。然而,调查表明,尚有一些乡镇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广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镇文化活动的开展。所以,乡镇文化广场建设应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一般乡镇及行政村都应该有一个广场或操场,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平台。有了广场还要利用好,可以从公益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角度充分利用群众文化广场,把文化广场建设成政府部门管理、企业社会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文化平台。

③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的科技含量。目前,一些农村已采用卫星通讯、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培训教室、电子实验室、电子信息网等已在不少农村落户,如已初步建成省、县(市)和乡镇、村四级文化信息网络“文化信息网”,利用宽带网和卫星通讯传送技术对全省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将文字、图像、影视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到全省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的基层文化站(点)供广大城乡群众检索、阅读、观赏,向公众免费提供文化、教育、科技、娱乐等各方面信息。文化信息网不受地域、时空限制,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