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感障碍恢复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情感障碍恢复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情感过程主要包括情绪和情感。需要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情绪、情感因人的需要满足与否而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因此,情绪是较低级的,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则是人类所特有的。不同的情绪、情感发生时,内心的感受是不同的。人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按照对立的性质配合成对,形成两极状态。情绪的生理变化及其机制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同时,激情发作时往往意识范围缩小,理智性降低,容易言行过激,甚至毁物伤人。

【引言】 情感过程主要包括情绪和情感。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在内心中产生的体验,此过程常伴有心身变化。需要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情绪、情感因人的需要满足与否而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

一、概  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与情感这两个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无严格区分,甚至是作为情感的同义词来运用的,但是在心理学上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有关如由于饮食需要满足与否而引起的满意或不满意;在危及生命时所产生的恐惧;与他人搏斗时所产生的愤怒等。而情感则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由交际、遵守社会道德和精神文化的需要所引起的友谊感、道德感等高级、复杂的情感。因此,情绪是较低级的,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则是人类所特有的。

2.情绪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它往往由当时的情境引起。一旦情境发生改变,情绪会很快消失。而情感则不同,一般不受情境所左右,且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3.情绪比情感强烈情绪具有较大的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如狂热的欣喜、强烈的愤怒或持续的忧郁等。而情感体验一般较弱,很少有冲动性,如荣誉感、责任感等。

(二)情绪、情感的内容

1.情绪的内部体验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所谓体验是指某种情绪、情感发生时人的内心感受。不同的情绪、情感发生时,内心的感受是不同的。例如,喜悦时,人觉得快乐、舒适;悲伤、恐惧、忧郁时,人感到难受、痛苦。这种体验是主观的,只有本人才能感受到。不经当事人自己的陈述,别人永远无法真实了解其兴奋或悲伤究竟是怎样的感受。人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按照对立的性质配合成对,形成两极状态。具体表现如下。

(1)肯定与否定: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能促进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可引起肯定的情绪与情感体验;凡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妨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会引起否定的体验。如满意-不满意、快乐-悲哀、热爱-憎恨等。

(2)强与弱:人的情绪在强度上存在由弱到强的等级变化,例如,喜可以从适意、愉快、欢乐到大喜、狂喜;怒可以从轻微不满、生气、愤怒到大怒、暴怒;惧可以从担心、害怕、惧怕到惊骇、恐惧,情绪强度越大,人的行为受情绪支配的倾向也越大。

(3)增力与减力:增力的情绪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如愉快和热爱能驱使人去积极地行动;减力的情绪,如悲伤和厌恶则会降低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任何情绪都可能既具有增力的性质又具有减力的性质,具体表现因不同的情境或不同的人而异。

(4)紧张与轻松:紧张的体验通常是与活动的紧要关头或对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相联系的;如果活动的成败对人的意义越重大,则关键时刻人的情绪紧张水平就越高。如在高考或盛大的国际比赛之前,当事人都有这种感受。关键时刻过去以后,可以体验到轻松或紧张的解除。以前的紧张水平越高,则关键时刻过去以后,就越感到轻松。同时也要注意到,否定的情绪体验不等于消极,有时否定体验可以激励人去拼搏,可以“化悲痛为力量”,同样,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也不一定都是积极的。

2.情绪的外部表现 与情绪状态相联系的身体外部变化称为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人类的表情动作最初曾是有用的、具有适应意义,通过遗传而保存下来。正因为表情动作具有生物学根源,所以最基本的情绪的外部表现,如喜、怒、悲、惧等原始表情是通见于全人类的。当然,人的表情也存在着民族、文化的差异。对人类来说,表情已变成社会上通用的心理表达和心理交流的符号,成为和语言平行的交流手段。

表情可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面部表情是主要的表情形式,人们往往通过面部变化来判断其喜怒哀乐等内心情绪体验,其中眼睛是最能表达情绪的面部器官;身段表情也称体态表情,是通过身体的不同姿态和手、足、躯干的动作来反映一个人的情绪,如愤怒时身体直立,胸部挺起,紧握拳头,张大鼻孔,咬牙切齿等。言语表情是指通过言语的声调、节奏、音域、速度等变化以及转折、口误等所表现出的情绪和情感,如激动时声尖、语速快、起伏大,带有颤音;悲哀时语调低沉、节奏缓慢、断断续续。

3.情绪的生理变化 情绪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是脑的功能。在情绪活动中所发生的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是与神经系统多种水平的功能联系着的。与情绪有关的生理反应是由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所控制,诸如伴随情绪发生的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张、呼吸变快、脸色变化等,大都与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有关。情绪的生理变化及其机制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三)情绪和情感类别

1.按照情绪的性质分类

(1)快乐:是需要得到满足后发生的情绪。快乐的程度取决于需要满足的程度,可分为满意、愉快、欢喜、狂喜等。

(2)悲哀:是指热爱对象的丧失或盼望目标的幻灭而引起的情绪体验。悲哀的程度取决于失去对象的价值,同时与个体的意识倾向和个性特征有关,可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等。

(3)愤怒:是指事物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或愿望受到挫伤的情绪体验。愤怒的程度取决于违背愿望的程度,同时也受个性特征的影响,可分为不满意、厌恶、愠怒、大怒、狂怒等。

(4)恐惧:是面临危险情境而无力驾驭,或突如其来的刺激而又毫无防备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可分为惊奇、害怕、惊骇、恐怖等。

2.按情绪状态分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特定时间内情绪活动在强度、紧张度和持续时间上的综合表现。

(1)心境(mood):是一种带渲染性的、比较微弱又持久的情绪状态。通俗的理解就是人们说的心情。这种情绪状态不具有特定的指向,也不是对某一特定刺激的指向性反应体验。即心境并不是指向某人某事,而是对面临的一切人和事物都带上情绪的色彩。当心境愉悦时,人喜笑颜开,看什么都是美好的;当心境不佳时,则神色沮丧。杜甫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

(2)激情(affective impulse):是一种时间短暂的、爆发力较强的情绪状态,如狂喜、大怒、悲痛、恐怖等。激情爆发时,大都有鲜明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表现,如狂喜时手舞足蹈,大怒时暴跳如雷等。同时,激情发作时往往意识范围缩小,理智性降低,容易言行过激,甚至毁物伤人。激情也有积极的一面,如见义勇为就是激情的优良表现。

(3)应激(stress):是机体受到出乎意料的巨大精神或躯体压力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突然发生重大事故、面对亲人意外伤亡以及躯体严重损伤等都有可能造成机体高度的情绪反应,并伴随生理功能的剧烈改变。应激的现代概念已有扩展,应激状态已成为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

3.高级情感体验 人和高等动物都有情绪,但是有本质的不同。人的情绪具有社会制约性,只有人才具有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体验。

(1)道德感(moral feeling):是关于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有一种共同遵守社会道德标准的心理需要。这种标准得到遵守,即产生肯定的体验,反之则产生否定的体验。对民族的尊严和自豪感,对公益活动的责任感,对集体的荣誉感,对患者的同情感等都属于道德感。

(2)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是人们对认识活动的需要和意愿能否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总是与人的求知欲望、认识事物、科学探索和对真理的追求相联系的,它体现着人们对自己认识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态度,如科学研究中发现新线索、学习中有了新进展而产生的陶醉感,工作中多次失败后获得成功的欣喜感等都属于理智感的范畴。

(3)美感(aesthetic feeling):是事物是否符合个人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个人体验,如美好的音乐、美术和文艺享受,环境美、行为美等都能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体验;相反,则是否定的体验。美感可来自于自然,也可来自于文学、美术和艺术的创造,还可以来自人体自身,如举止端庄、行为规范的仪表美。但美感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文化、个性、阶层等。

二、情绪理论与生理机制

(一)詹姆斯-兰格理论

通常人们对情绪过程的看法是:情绪是先在内心觉察到某种事实,然后引起了某种精神上的体验,并产生了身体上的变化。而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 W,1884)提出的情绪发生理论恰恰相反,他认为:“情绪只是一种状态的感觉,其原因纯粹是身体的。……身体的变化直接跟随着对现实事物的知觉产生,当身体变化发生时,我们对这一变化的感觉即是情绪”。他进一步阐述道:“我们因为哭,所以悲伤;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并不是我们悲伤了才哭,生气了才打,害怕了才发抖”。他的理论核心内容是,由环境激起的内脏活动实际上导致了我们所认为的情绪。丹麦生理学家兰格(Lange C,1885年)对情绪的发生提出了同样的解释。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尤其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他说:“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厚度的改变,以及各个器官血流量的改变,乃是激情真正的最初原因”。这一理论最先认识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自主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由于这一理论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二)坎农-巴德理论

坎农(Cannon WB)的理论曾被称作丘脑学说、首要应急理论或神经生理理论。坎农认为,情绪并非外周变化的必然结果,情绪产生的机制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情绪过程是大脑皮质对丘脑的抑制解除后丘脑功能亢进的结果。所有的情绪过程都遵循同样的活动链条,即外界的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反馈至大脑皮质,产生情绪体验;向下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他认为人的情绪体验与生理反应是同时发生的。1934年巴德(Bard PA)扩展了坎农的丘脑情绪理论,他们的观点被合称为坎农-巴德理论。丘脑学说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忽视了外周变化的意义以及大脑皮质对情绪发生的作用。后来的很多实验证明,下丘脑在情绪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有些学者进一步提出了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与情绪的关系,对深入探讨情绪的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三)情绪的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曾有过诸多的代表人物。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沙赫特(Schachter S)的理论。他认为,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是认知。情绪是在认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特别是在当前的认知加工或评价与原来的内部模式不一致时产生的。沙赫特的基本观点是,生理唤醒与认知评价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决定着情绪,情绪状态是以交感神经系统的普遍唤醒为特征。每种情绪状态在形式上可能略有不同,人们通过环境的暗示和认知的典型模式对这些状态加以解释和分类。生理唤醒的出现使人依靠对它的认知来确定其情绪的发生。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Amold MB)提出了情绪的认知评价学说,认为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的出现到情绪的产生之间有一个对刺激情境的估量、评价过程。这种认知评价过程往往以过去的经验和情境刺激对个体的作用为依据,当机体对环境刺激的评估结果是“好”、“坏”或“无关”时,个体分别以趋近、回避或忽视的具体情绪作出反应。她强调这种评价过程发生在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行为变化之前。评估常以直觉和自然评估为主,以经过考虑的价值判断作为补充。因此,虽然属于同一刺激情境,由于评估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如在深山老林中遇到一只虎,肯定会引起恐惧;而在动物园中观赏虎,则会感到很有趣。这正是由于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评价不同而引起的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

(四)情绪脑机制的有关理论

心理是脑的功能,情绪的产生和调节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复杂的生物学机制。继坎农的丘脑学说之后,许多心理学和生理学家开展了大量的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与情绪发生的调节关系的研究,认为脑的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功能特点与情绪、情感的联系密切。

美国心理学家林斯利(Lindsley DB)1951年总结了前人在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以网状结构为核心的情绪激活学说。他认为,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接受着来自外周和内脏的各种感觉冲动,经过下丘脑的整合之后,再弥漫投射到大脑,激活大脑皮质,调节睡眠、觉醒和情绪状态。

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是由帕佩兹(Papez JW)和麦克林(Maclean)提出的。他们认为大脑的边缘皮质、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等结构在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帕佩兹提出了有关情绪的环路模型,他的模型包括与情绪有关的下丘脑、乳头体、前丘脑和扣带回皮质。这些相互连接的结构合起来被称为帕佩兹环路(Papez circui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