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制定的溶栓治疗方案(年)

我国制定的溶栓治疗方案(年)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溶栓前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血型,配血备用。1.静脉给药法 如用尿激酶静滴×104 U,全剂量于30~60min输入。剂量的调整依据患者体重及体质情况而定。注明尿激酶的生产厂名、批号及有效期。输注溶栓剂前,先建立可靠的静脉输液及采血通道,溶栓治疗后应避免肌内注射和反复静脉穿刺。2.长期随访,上述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登记劳动能力和生活运动量,心绞痛和再梗死情况,对死亡者做死因调查。

一、选择对象的条件

(1)持续性胸痛超过0.5h,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能缓解。

(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0.2mV。

(3)发病6h以内者,若刚超过6h,患者仍有严重胸痛,并且ST段抬高导联有R波者,也可考虑溶栓治疗。

(4)年龄在65岁以下。

二、禁忌证

(一)绝对禁忌证

(1)近期(14d内)有活动性出血(胃肠道溃疡、咯血、痔疮出血等),做过手术,活体组织检查,心脏复苏术(体外心脏按摩、心内注射、气管插管),不以实施压迫的血管穿刺以及外伤史者。

(2)血压病患者血压>21.3/13.3kPa或不能排除夹层动脉瘤者。

(3)有出血性脑卒中史或半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包括TIA)史者。

(4)对扩容和升压药无反应的休克。

(5)妊娠、细菌性心内膜炎、二尖瓣病变合并有心房纤颤,且高度怀疑左心腔内有血栓者。

(6)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者。

(7)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及进展性疾病(如恶性肿瘤)。

(二)相对禁忌证

(1)血小板计数<10×109/L。

(2)患者已服用华法林,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不超过正常值3s。

(3)体质过度衰弱者。

三、治疗步骤

溶栓前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血型,配血备用。即刻内服:阿司匹林0.3g,以后0.3g/d,3d后改服50mg,以后长期服用。

(一)给药方式

1.静脉给药法 如用尿激酶静滴(50~100)×104 U,全剂量于30~60min输入。剂量的调整依据患者体重及体质情况而定。注明尿激酶的生产厂名、批号及有效期。溶栓剂输入后,每2h测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 of whole blood,APTT)或凝血时间(Lee White三管法),待恢复至正常值的1.5~2倍时,静滴肝素,通常500~1 000U/h,以后依据凝血时间调整剂量,使凝血时间保持在正常值的1.5~2倍,5d后停用。输注溶栓剂前,先建立可靠的静脉输液及采血通道,溶栓治疗后应避免肌内注射和反复静脉穿刺。

2.冠脉内给药法 先做左心室及冠脉造影,判明梗死相关动脉完全或次全闭塞,向冠脉内注入硝酸甘油0.2mg后,重复造影以排除血管痉挛,然后再向冠脉内注入尿激酶4×104 U,继之以(0.6~2.4)×104 U/min的速度输入。输注期间每15min对梗死相关血管重复造影1次,以判明血管是否再通。血管再通后输注剂量减半,再继续输入30~60min,总剂量50×104 U左右。

(二)监测项目

1.症状及体征 经常询问患者胸痛有无减轻以及减轻的程度,仔细观察皮肤、黏膜、咳痰、呕出物及尿有无出血征象。

2.心电图 溶栓前应做18导联心电图,溶栓开始后2h内每半小时复查1次12导联心电图(正后壁、右室梗死仍做18导联心电图)。以后定期做全套心电图,导联位置应严格固定。

3.测心肌酶及血凝和纤溶指标 CK,CK-MB,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依据本单位条件酌情检测。

四、冠脉再通的临床表现

(一)直接指征

冠脉造影观察血管再通情况,依TIMI分级,达到Ⅱ、Ⅲ级者表明血管再通。

(二)间接指征

(1)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输注溶栓药后2h内,每半小时前与后ECG作比较,在抬高最显著的导联ST段迅速回降>50%。

(2)胸痛自输入溶栓药后2h内基本消失。

(3)输注溶血栓药后2h内,出现短暂的加速性自主心律,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突然消失或下(正)后壁心肌梗死,出现一过性窦缓、窦房结传导阻滞或低血压状态。

(4)血清CPK-MB酶峰提前,在发病14h以内。

具备上述4项中2项或2项以上者考虑再通;但第2与3项组合不能判定为再通。

五、并发症

1.轻度出血 皮肤、黏膜、肉眼及显微镜下血尿、血痰或小量咯血、呕血等(穿刺或注射部位少量瘀斑不作为并发症)。

2.重度出血 大量咯血或消化道大出血、腹膜后出血等引起出血性低血压状态或休克,需要输血者。

3.危及生命部位的出血 颅内、脊髓、纵隔内或心包出血。

六、血管再度闭塞

(一)临床表现

(1)再度发生胸痛,持续0.5h以上,含服硝酸甘油片不能缓解。

(2)ST段再度抬高>0.2mV,持续0.5h以上。

(3)血清CPK-MB酶水平再度升高。

上述3项中具有2项者考虑为血管再闭塞。

(二)分期

(1)急性期再闭塞:指溶栓后24h内。

(2)晚期再闭塞:指溶栓后1d至4周。

七、疗效评估

(一)心肌梗死范围

(1)急性早期ST段抬高的导联,R波未消失,提示心外膜下尚有存活的心肌。

(2)随着病程的进展,异常Q波导联数未增加,提示心肌梗死无延展(extension,指心肌坏死范围扩大引起Q波导联数目增多)或伸展(expansion,指室壁变厚扩张引起的Q波导联数目增多)。

(二)溶栓后住院期并发症发生率

(1)急性肺水肿,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X线征象。

(2)心源性休克。

(3)严重的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束支传导阻滞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4)室壁瘤,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游离壁破裂。

(三)心脏功能状态

发病后4~6周可做以下几项检查:

1.X线观察心影大小及形态,肺充血及心胸比值。

2.超声心动图观察有无左心室扩张,左心室壁运动异常及室壁瘤形成和左心室EF值。

(四)病死率及随访观察

1.住院病死率(4周)及死因。

2.长期随访,上述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登记劳动能力和生活运动量,心绞痛和再梗死情况,对死亡者做死因调查。1年以后每年随诊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