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医药对心肺复苏术的重要贡献

中华医药对心肺复苏术的重要贡献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肺复苏是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现代心肺复苏术的诞生已经40多年,随着全球性复苏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渐对心肺复苏发展演变的历史渊源产生兴趣并给予关注。在我国,历代医书典籍均有一些复苏相关的专门记载和论述,积累了应用心肺复苏术的历史经验和朴素理论。安放芦管吹气复苏,可谓是现代心肺复苏术“口咽管通气”在古代的原始雏形。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心肺复苏是最重要的、基本的抢救生命的理论和技术,作为一项看似成熟却含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应该赋予更多的关注。

现代心肺复苏术的诞生已经40多年,随着全球性复苏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渐对心肺复苏发展演变的历史渊源产生兴趣并给予关注。它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和希腊的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甚至在《圣经》中就有关于讨论复苏的文字记录。

在我国,历代医书典籍均有一些复苏相关的专门记载和论述,积累了应用心肺复苏术的历史经验和朴素理论。最早正式在医书里记录应用“胸外按压”救治自缢的,便是东汉名医张仲景(145-208)。在其所著《金匮要略》(约成书于205年)里有专门论述:“救自缢死……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后人辑录的医书《华佗神方》也有相同内容。其对救治自缢的复苏要求,几乎等同于现代心肺复苏术的一些基本要素,即:平卧体位(“上下安被卧之”)、开放气道(“踏肩挽发”,弦头后仰)、胸外按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

晋代医学家葛洪(284-364),首创“口咽通气管”等复苏技术,在其所撰的《肘后方》(于341年出书)里明确记载:“救卒自缢死方,徐徐抱解其绳,不得断之,悬其发,令足去地五寸许,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此方法和当今复苏学界仍倡导应用的“口咽管通气”如出一辙,即:控制气道(“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保持气压(“塞两鼻孔”)、人工通气(“令人嘘之”)。安放芦管吹气复苏,可谓是现代心肺复苏术“口咽管通气”在古代的原始雏形。

六朝人(420-588年)托华佗之名辑录成名的《中藏经》,对“人工呼吸”高度重视。书中写到:“治缢死方,先令人抱起,解绳。不得用刀断。扶于通风处……令亲人吹气入口。”经过汉、晋几代的技术演变,至六朝已经把口对口人工呼吸(“令亲人吹气入口”)和注重通气(“扶于通风处”)等摆在了重要位置。

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专著是隋代名医巢元方于610年问世的《诸病源候论》,其在“自缢死候”章节中讲:“以绳物系颈,自悬挂致死,呼为自缢。若觉早,虽已死,徐徐捧下,其阴阳经络虽暴壅闭,而脏腑真气故有未尽,所以犹可救疗。”巢元方首次给自缢下了定义,并倡导早期发现、提高复苏成功率(“若觉早,…犹可救疗”)的观点。

唐代名医孙思邈(581-682)在其名著《千金要方》的“备急”一节里要求:“治自缢死方,强卧,以物塞二耳,竹筒内口中,使两人痛吹之,塞口傍无令气得出”。孙氏对早期葛洪等人救治自缢的复苏方法做了至少三点改进:增加口咽通气管硬度(“芦管”变“竹筒”)、增加复苏人手和增加潮气量(一人变二人:“使两人痛吹之,塞口傍无令气得出”)。这些细节的变新体现了古人对复苏认识的进步。

日本现存最早的“医典”《医心方》成书于984年,由日本著名医学家丹波康赖(912-995)收集我国隋唐以前医籍内容加以整理汇编而成。书中“卷14救自缢方”里的文字内容,除丹波康赖仅附加有“按语”外,全部直接引用了《肘后方》《千金要方》等上述几部中国医书里有关救治自缢的章节,足见当时我国复苏技术对周边邻国的影响。

时至明代,文学作品里已经出现“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技术普及民间的情景,其情节采用写实手法,表明当时的文人作家和市井平民,都已经知悉口对口人工呼吸能够现场复苏自缢者。

日本名医丹波元简于1801年写成《救急选方》专著,书中完整引用我国清代史典撰《愿体集》和顾世澄著《疡医大全》等医书里关于自缢的复苏内容,其大宗引文已经体现清朝复苏技术细节的逐步完善。

我国古代心肺复苏技术比西方早100多年,并且广为海外尤其周边邻国所接受,影响堪称广泛而深入。其历史进程与发展轨迹启迪今人,也为进一步挖掘和研发心肺复苏的技术线索提供新的思考和想像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