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气行水,散邪止渴法

化气行水,散邪止渴法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有表邪,内有蓄水,治疗用五苓散。属于水蓄下焦的五苓散证。所以更多的是表现出脾胃功能损伤的症状,而且从五苓散的用药来看,也主要是调补中焦,所以本方也是仲景用于脾胃病治疗的一个要方。桂枝辛温通阳、化气利水,又可兼散表邪而不伤正。国外一些临床医家也认为五苓散证存在治疗有“脱水”的病理改变。

【原文】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1,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2者,五苓散主之。(71)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3和服方寸匕4,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5,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6,五苓散主之。(74)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156)

【词解】

1.胃中干:指胃中津液不足。

2.消渴:指口渴多饮的症状,不是内科中的消渴病。

3.白饮:白米饮,指米汤。

4.方寸匕:是东汉时期一寸见方的一种量器,以抄散不落为度,约今天边长2.3厘米的方形药匙。

5.表里证:既有太阳表证,又有蓄水里证,二证同时存在。

6.水逆:膀胱气化不利,水饮内停,津液不能正常输布上承而致口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水入即吐的一组症状,是蓄水的重证。

【释义】

本条阐述了汗后津伤的两种情况。其一,表证随大汗出而解,但是汗乃阴液,胃为水谷之海,主津液所生病也,大汗出则津液受伤,胃中津液不足而“胃中干”“欲得饮水”。邪伤阳明胃津,而足阳明经别通于心,汗后胃津不足,则邪热之气可循经上扰于心,故有“烦躁不得眠”。条文所述中胃中虚燥,但津伤不甚,燥热较轻,更无阳明结实之证,患者口渴欲饮水以自救,只需“少少与饮之”,补其津液之不足,滋其胃中燥热,并借助于机体自身的作用调整阴阳趋于调和,使津液慢慢恢复,“令胃气和则愈”。仲景在此强调,如果此时大量饮水而无节制,加上胃津已伤,气随津伤,脾胃功能降低,运化水湿减退,过饮则会致使脾胃负担加重而损伤,则致饮停不化,形成脾虚饮停之证,可见仲景对脾胃病的诊治十分重视保护脾胃功能。其二,大汗后仍有脉浮、微热者,乃是表邪未随汗解,仍在太阳;同时患者还出现了小便不利,消渴,则是由于太阳经邪不解,加之大汗伤正,邪气随太阳经脉内入于腑,引起膀胱气化功能减退。《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津液气化不利则水蓄膀胱,小便不利;输布上承不足则口渴多饮,但饮水后却因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输布上承而不能解渴,形成“消渴”,谓之蓄水证。这与第一段胃燥津伤轻证的少少与饮之不同。

72条则是承接上条,补述了太阳蓄水证的脉象。太阳表证发汗不得法,余邪未尽,正气已伤,致邪气循经入里,影响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输布上承,故出现烦渴;同时邪随经脉上扰心神,出现心烦;而脉浮而数,则是表邪未完全解除之证。外有表邪,内有蓄水,治疗用五苓散。

73条从“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可知本条为太阳病不合理发汗后津伤,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津液不能输布上承,故见口渴、小便不利。属于水蓄下焦的五苓散证。而“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则与之不同。患太阳表证期间,机体正气抗邪于表,里气就相对不足,特别是平素中气不足者此时脾胃运化功能犹显不足。若发汗太过,汗后津伤,阳气随之受损,中阳不足犹显,运化水湿功能减退,就可能导致水停胃脘,因其与膀胱气化功能障碍无关,故没有口渴和小便不利的表现。从370条:“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可知此证还有心下悸动的表现,临床中病人还可以听到胃脘部振水音。治疗采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安心定悸。

74条提到中风、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的太阳表证经过六七日没有解除,又出现了邪气循经入膀胱腑,经腑同病,故有表里证。邪气循经上扰心神可见心烦;膀胱气化不利,水饮内蓄下焦,津液不能输布上承,故有小便不利,口渴多饮。但饮不解渴,饮入之水由于膀胱气化不利,不能正常气化而内停为饮,循经上犯于胃,胃失和降而呕吐,津不上承仍口渴不止,再饮再吐,因其为水邪上逆所致,故称为“水逆”。治疗用五苓散解表利水。

156条阐述因下而致邪气入里,形成心下痞满不适之证。根据热邪壅滞或是寒热错杂,或是痰气交阻之痞的不同,因证施治,但服药后痞证不解,患者还有“口渴而燥烦,小便不利”之症。显然本条证候并非泻心汤证,应当说这是一个太阳蓄水证。乃是因为表证误用泻下之法后,正气损伤,邪气循经内犯,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输布上承,故出现小便不利、口渴而燥烦;水气内停而上犯于中焦脾胃,气机斡旋失司,心下气机痞结,因而形成心下痞满。本条是阐述水阻气滞,气机不利之痞,其痞因水而形成,故又称为“水痞”。故治疗采用五苓散化气利水、助津液运化而消诸症。本条也是为痞证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类型,同时也扩大了五苓散的应用范围。

纵观以上,在太阳病误用泻下或者不合理的发汗方法后,损伤机体正气,此时可兼有或不兼见表证,同时邪气循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进而水液代谢障碍而致水液内蓄为患。五苓散方的主要脉证为小便不利,伴见口渴欲饮、头痛身热、口渴、心烦、水入则吐,甚则心下痞等症,脉多见浮或浮数。陈亦人指出:“不知泻心,是泻心下之痞。心下乃部位概念,实际是指胃脘部,而不是心脏,不足为训”。所以更多的是表现出脾胃功能损伤的症状,而且从五苓散的用药来看,也主要是调补中焦,所以本方也是仲景用于脾胃病治疗的一个要方。

【方解】

五苓散由茯苓、猪苓、白术、桂枝、泽泻组成。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泄热,最善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透达三焦蓄热停水,为利水第一佳品。臣以茯苓、猪苓之甘淡、淡渗,茯苓利小便化水气,是利水除湿的要药;而猪苓利水道,能化决渎之气,且淡渗利水之功较茯苓更强。白术甘温健脾,运化水湿,助脾气,布水津。桂枝辛温通阳、化气利水,又可兼散表邪而不伤正。五苓散功擅利湿,诸药相合,脾运得复,气化水行,小便通利,湿去泻止。同时服药后要求白饮和服,补胃气、助津液;多饮暖水以助药温阳发汗、使水津布散。所以从整个方药分析来看,五苓散也是仲景在外感中由于水液代谢失常而出现消化道症状后,通过温通阳气、促进津液布散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

已故名医赵锡武曾提出“五苓散若为利水专剂,则吐泻既已伤津,何能再用利水之剂,以重伤其津?”并认为“五苓散为中焦淡渗健脾之剂,能恢复脾之功能,使脾阳振则吐泻止,而小便始利,非小便利而后吐泻方止。多饮暖水,是补充失去之津液”。

国外一些临床医家也认为五苓散证存在治疗有“脱水”的病理改变。他们在治疗小儿单纯性及中毒性消化不良、急性小肠性腹泻、小儿假性霍乱,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吐泻时,常把脱水一证做为应用五苓散的重要指标,甚至可以不用输液即可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寿世保元》记载:“本方去桂名四苓散,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一方加大黄,治初痢,亦治积聚食黄,并酒疸”。《证治要诀》中则云:“春泽汤治伤暑泻后仍渴,即本方加人参。”《济阴纲目》:“五苓散治湿生于内,水泻、小便不利。”以上也均是本方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

五苓散虽然作为仲景治疗太阳蓄水证的代表方,但其主要药物却是调治中焦,改善机体水液代谢,从而达到治疗脾胃病的目的,这也是仲景在治疗泄泻、呕逆、胃痞证等疾病方面给我们的一个思路。

【历代论述】

方有执:伤寒宜发汗,发汗则病解;中风宜解肌,发汗则变生。然则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者,中风误于发汗,变也;胃中干者,汗出过多亡津液也;烦燥者,干则燥,燥则热,热则烦也;不得眠者,胃为阴,干则不足,不足则不和,不和,所以不得眠也。素问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欲得饮水者,热思凉而燥作渴,引水以自救也。少少与者,胃属土,土干固燥,得水则润,润则和,和则万物生,所以愈也;不然多则涝,涝则反为土所恶矣。若脉浮,言或不即愈,而脉又转单浮之谓,浮则邪见还表可知矣。小便不利,土干则水竭也,微热,邪还表则病已减,故热亦轻也。消,言饮水而小便又不利,则其水有似乎内自消也;渴,言能饮且能多也。五苓散者,导湿滋干,功兼其全也,干得滋而湿得导,则热不期退而自退,病不言愈而愈可知,此又用五苓之一义也。

此太阳中风失于未治,久而入里之证。盖中风发热,必自汗出,六七日不解,出为过多可言也。烦者,汗出过多,亡津液而内燥也。表以外证未罢言,里以烦渴属腑言。欲饮水者,燥甚而渴,希救故也。吐,伏饮内作,故外者不得入也,盖饮亦水也。以水得水,涌溢而为格拒,所以谓之曰水逆也。泽泻长于行水,由其咸寒能走肾也。术性最善胜湿,以其苦甘而益脾也。二苓淡渗,利水以滋干。桂擅辛甘,祛风而和表,然术与泽泻,有苓事也。桂与苓者,岂非以其走阴而致师邪,谓五苓散两解表里而得汗者,里属腑,腑者,阳也,表本阳,所以一举而两得,故曰汗出愈也。

泻心汤者,本所以治虚热之气痞也。治痞而痞不解,则非气聚之痞可知矣;口渴而燥烦小便不利者,津液涩而不行,伏饮停而凝聚,内热甚而水结也。五苓散者,润津液而滋燥渴,导水饮而荡结热,所以又得为消痞满之一治也。(《伤寒论条辨》)

成无己:苓令也,号令之令矣。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专为号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为主,故曰五苓散。茯苓味甘平,猪苓味甘平,甘虽甘也,终归甘淡。内经曰,淡味渗泄为阳,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渗泄,水饮内蓄,须当渗泄之,必以甘淡为主,是以茯苓为君,猪苓为臣。白术味甘温,脾恶湿,水饮内蓄,则脾气不治,益脾胜湿,必以甘为助,故以白术为佐。泽泻味咸寒,内经曰,咸味下泄为阴,泄饮导溺,必以咸为助,故以泽泻为使。桂味辛热,肾恶燥,水蓄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散湿润燥,故以桂枝为使。多饮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气外泄,是以汗润而解也。(《伤寒明理论》)

【病案分析】

患儿,女,2岁,1994年6月18日就诊。患儿于3天前腹泻,每日大便10余次,为稀水样便,夹有不消化食物,无黏液及脓血,伴肠鸣腹痛,尿少,不欲进食。查体:精神稍差,无发热,无明显脱水征,腹软,肠鸣音活跃,舌质淡,苔白厚,指纹淡紫。辨证为湿邪困脾。治宜利湿止泻,方用五苓散加味。处方:猪苓6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白术5克,桂枝3克,苍术6克,车前子10克(包煎),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2剂,腹泻次数明显减少;继服3剂,大便性状恢复正常。

按语: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泄泻的病因比较复杂,但其病变皆在脾胃,均与湿邪有关,故有“无湿不成泻”之说。《伤寒论》云:“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首次提出用“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法治疗腹泻。《医宗必读·泄泻》指出“治法有九:一曰淡渗,使湿从小便而去……”五苓散功擅利湿,湿邪祛除则脾运自健,泄泻自止,此即“利小便而实大便”之意[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