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遵循自然规律

遵循自然规律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体的生命活动随着年节律、季节律、月节律、昼夜节律等自然规律而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一般来说,早晨至中午,人身阳气旺盛,阴气内守,精力充沛,工作效率较高。认识了自然界和人体的客观规律,就应自觉遵从而不应妄加违背,按照时令、时辰和人体的变化规律调节起居,才符合养生之道。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和饮食中的水谷精气,与来自先天的元气相结合,成为真气,充满全身。

【引经据典】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素问·八正神明论》

“饮食者养其形,起居者调其神。……顺四时起居法,所以调其神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摄生论》

【读典感悟】

人,由天地化生,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体,是顺应自然的有机整体,必须使自己的生活起居适应天时、地理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保持身体健康。人体的生命活动随着年节律、季节律、月节律、昼夜节律等自然规律而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如果不注意起居调摄,违背客观规律,必定会损伤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我国古代一向将违逆天时、感受外邪、起居无常与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并列为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如《灵枢·口问》中所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住。”

人类不仅能够顺应自然,还能主动地改造自然,与有害于人体的不利自然条件做斗争,提高健康水平。避暑防寒、改土治水、植树栽花、清洁卫生、驱虫避秽等,都是人类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充分发挥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将能使自然环境更有利于人类休养生息,使人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探索时令气候、地域环境及人体与之相应产生的客观变化规律,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起居养生经验。顺应天地变化之常道,效法前人的养生经验,即《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对于保持健康,减少疾病,延年益寿是有益的。

【经典妙招】——顺从人体生物钟

一日四时,天有白昼、黑夜的阴阳交替,人也有阴阳消长的不断转化。《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一般来说,早晨至中午,人身阳气旺盛,阴气内守,精力充沛,工作效率较高。中午至黄昏,阳气渐消,阴气渐长,仍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但逐渐感到疲倦。入夜后阳气潜藏,阴气布于全身,需要合眼休眠。鸡鸣至早晨,又出现阴消阳长的变化,开始新的一天的循环。

现代将研究生物时间结构的科学称为时间生物学或生物钟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生物的节律性生理变化。如以人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激素水平来说,早晨迅速上升,达到峰值,上午4小时的分泌量占全天总量的40%,下午分泌减少,水平下降,深夜分泌活动完全停止,后半夜又逐步增加。以人的活动能力来说,2—4点,身体大部分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是通宵工作者效率最低的阶段;10点,注意力和记忆力最好,工作效率最高;13—14点,体内激素变化,人感疲惫;15点,性格外向的年轻人创造力旺盛,性格内向者则处于退潮时刻;22点,体内多功能处于低潮,要准备休息。现代时间生物学的论述与中医的人体昼夜阴阳气血消长观是基本一致的。

认识了自然界和人体的客观规律,就应自觉遵从而不应妄加违背,按照时令、时辰和人体的变化规律调节起居,才符合养生之道。

【经典妙招】——调气养气

人体之气,来源于自然之气。《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和饮食中的水谷精气,与来自先天的元气相结合,成为真气,充满全身。真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强弱寿夭。人生以气为本,百病生于气,《抱朴子·内篇》里说:“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可见调气养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调气养气,首先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即吐故纳新,加上保护自身的元气使真气在体内环周循行,升降有常,生命力旺盛不衰;春秋时期,老子已经提出了练气操作法。《老子·道经·成象第六》中说:“鼻口之门,是乃通天地之元气,所以往来鼻口呼吸喘息当绵绵微妙,若可存,复若无有,用气常宽舒,不当急疾勤劳也。”调气养气,必须顺应四时之气的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说明起居顺应四时,能使阳气固密。如果违逆了四时之气的变化,则阳气耗散,卫外不固,邪气得以入侵,便会发生疾病。

一呼一吸为一息,调息养气就是通过调整和控制呼吸,以达到培育真气、清心宁神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吐、纳、升、降、开、合。它不同于一般的深呼吸和呼吸操,因为它与调心相结合,是调心的组成部分,并且调息的方法丰富多彩,应辨证选用。以调息为主的功法,古代称为“吐纳”,顾名思义,是吐故纳新,古代道家的养生之术。吐纳指把胸中的浊气从口中呼出,再由鼻中慢慢吸入清鲜之气。语见《庄子·刻意》:“吹呵呼吸,吐故纳新。”就是说吐出浊气,呼入清气。吐纳属气功中的练气技法,吐纳即呼吸,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外呼吸是指在肺内进行的外界空气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也称肺呼吸。所谓内呼吸,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也称组织呼吸。气功的呼吸,主要调整肺呼吸,使之达到古人形容的“吐惟细细,纳惟绵绵”的均匀、细缓、深长的程度。进而对内呼吸产生良好的影响。据说吐纳练习均为入门者修炼,当吐纳练息达到高层次时,则无息可调。那时呼吸微微,忽然遽断,进入胎息境界。《抱朴子·释滞》中说:“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入在胞胎之中。”意指练功至深者,就像胎儿在母腹之中,鼻无出入之气。胎息是吐纳练息的最高境界,道教中许多道士都偏爱此功。其方法虽不难学,但运用不当,易出偏差,特别是“行气”、“布气”、“运气”、“周天功”。

调息的意义,一方面在于意守和入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调整阴阳,协调内脏活动,培补先、后天之本。现代研究认为,调息可以加强心肺和胃肠功能,改善内脏血液循环,调整氧气与二氧化碳比例,有利于新陈代谢以及物质和能量的积蓄。

调息的基本要求是“顺应自然,勿听其自然”。要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到匀、细、静、长,当然也有些特殊要求,如风呼吸,读字呼吸,闭气等。前者一般的要求,是为了宁神养气,所谓“心平气和”,“养吾浩然之气”,有利于健康;否则“心浮气躁”,于健康不利。后者的特殊调息,可以泄邪气,补正气,调治五脏六腑之疾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