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肠良性肿瘤

直肠良性肿瘤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肠良性肿瘤是结、直肠常见疾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年长者居多,多发生于直肠与乙状结肠。较大低位肿瘤可引发便秘、肠梗阻及里急后重感,部分带蒂的腺瘤于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应与肛乳头肥大、直肠壁淋巴结、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进行鉴别,应警惕息肉恶变可能,必要时行病理活检进行除外。结直肠腺瘤及乳头状腺瘤具有恶变潜能,须常规病理检查明确肿物性质,及时治疗。结直肠腺瘤可为肠内多发,治疗时要避免遗漏病变。

大肠良性肿瘤(benign tumor of colonrectal)是结、直肠常见疾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年长者居多,多发生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及便血,也可无明显症状,于直肠指诊、肠镜检查及钡灌肠时发现。依照组织学表现,分为肿瘤性息肉、错构瘤样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4类。

一、肿瘤性息肉

【病因及病理】

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乳头状瘤、结肠息肉病。

1.腺瘤 又称腺瘤样息肉,是大肠最常见的息肉病变,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呈分叶状,质地柔软、边界清楚、活动度好,部分带有蒂。显微镜下见由腺样上皮构成,外有包膜,细胞排列正常。当瘤体增长迅速、变硬、形态不规则或腺瘤基底附近出现凹陷,要警惕癌变可能。

2.乳头状腺瘤 又称绒毛状腺瘤、绒毛状息肉等,为腺瘤的一种,因其形态似隆起的乳头,表面有大量绒毛而单独列出。来源于肠黏膜内肠腺,多广基无蒂,瘤体较大、柔软,外观呈纤细乳头状或绒毛状突起,色红或灰白。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突起部位有多个纤细的乳头状或绒毛状突起,腺体成分较少。本病发病率较低,多发于老年人,直肠和乙状结肠下段多见,恶变率高,约30%。

3.结肠息肉病 又称家族性腺瘤息肉病,主要表现为结肠与直肠黏膜上生长着大量腺瘤样息肉,部分患者胃与小肠也有息肉,具有家族遗传因素,年幼时可无明显症状,后可发生癌变、肠套叠、肠梗阻、出血和感染,几乎不可避免地在发病20~30年发生癌变,早期诊治极为重要。

【临床表现】

腺瘤临床表现因肿瘤数目、大小、部位等而不同。可出现便血,长期便血,可并发贫血。较大低位肿瘤可引发便秘、肠梗阻及里急后重感,部分带蒂的腺瘤于排便时脱出肛门外。

乳头状腺瘤主要表现为腹泻与便血,可有血性黏液便,伴里急后重感及排便不尽感。

结肠息肉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可于体检时偶然发现。20岁后可出现症状,表现为长期便血、腹泻、排便不畅。常有腹部轻痛不适,并发肠套叠时出现绞痛,出现肠套叠或肠梗阻时要警惕癌变可能。晚期可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消瘦等恶病质表现。

【诊断】

1.病史 应详细询问有关临床症状,了解家族史。

2.直肠指诊 腹部体征多无明显阳性体征,直肠指诊可触及距肛门8cm以下的肿瘤,多质软、光滑、边界清、活动度好,如有变硬及固定者应考虑恶变可能。

3.结肠镜检查 是诊断结、直肠肿瘤的重要方法,能直观地显示肿瘤的数目、分布及性状,并能够进行病理活检,确定息肉性质。

4.下消化道造影 能显示结肠病变的范围和发展过程,可确定肿瘤部位、大小、有蒂无蒂和有无其他病变。

【鉴别诊断】

应与肛乳头肥大、直肠壁淋巴结、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进行鉴别,应警惕息肉恶变可能,必要时行病理活检进行除外。

【治疗】

结直肠腺瘤具有恶变潜能,应常规做病理检查,及时进行电灼或手术切除。较小的有蒂腺瘤可经肠镜用电灼或圈套电灼进行切除,如果腺瘤较大、广基或怀疑恶变侵及腺瘤蒂部,需进行手术切除,根据肿瘤部位,可采用经肛门、直肠后位及开腹入路,行肿物切除或肠段切除并行端端吻合。

乳头状腺瘤治疗方法基本上与腺瘤相同,有恶变时应进行广泛切除,因其恶变率高,术后应定期复查,如有复发应及时治疗。

结肠息肉病,依据息肉所在部位、病变范围和程度,采用手术广泛切除病变肠段,手术时间越早越好,一旦确诊即应做好术前准备。局限在某一段结肠而直肠无息肉者可行部分结肠切除吻合术。当全部结肠均有息肉者,需行全结肠切除及回肠直肠吻合术。若结肠和直肠均有息肉时,可考虑切除全部结肠及直肠,行回肠末端造口。也可保留直肠,电灼残留息肉后行回肠直肠吻合。

【诊疗风险及防范】

结直肠腺瘤及乳头状腺瘤具有恶变潜能,须常规病理检查明确肿物性质,及时治疗。结直肠腺瘤可为肠内多发,治疗时要避免遗漏病变。较小的腺瘤在经腹手术时较难找到,且肠镜测距定位可存在误差,术前可行钡灌肠或肠镜肽夹定位,必要时可术中肠镜进行明确。

结直肠息肉病在施行保留直肠的手术后,一定要做长期随访观察,一旦发现癌变应及时切除直肠,行永久性回肠造口术。

二、错构瘤性息肉

分为幼年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病、黑斑息肉和黑斑息肉综合征。此类息肉为正常组织的异常混合,为一种或几种组织过度增长形成,并非新生物,无恶变趋势。幼年性息肉又称少年息肉,与家族有关,常见于15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青春期后可自行消失,多发性息肉称为幼年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综合征又称P-J综合征,为皮肤黏膜黑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症的简称。

【病因及病理】

1.幼年性息肉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结肠黏膜炎症病变和病毒感染;②肠腺扩张,分泌物潴留,结缔组织增生,细胞浸润形成潴留型息肉;③慢性炎症或局部刺激导致;④黏膜对刺激的变态反应;⑤错构瘤性息肉可能发源于胚胎,与胚胎异常有关;⑥多发性息肉与遗传有关。

2.病理: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不超过2cm,色泽淡红,表面光滑,初多无蒂。其组织形态与肠黏膜的错构组织相似,可见大量特殊结缔组织,腺体增生和扩张成囊性,有黏液样物质,息肉内缺乏黏膜肌支持,易自行脱落或退化。

40%~50%的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具有家族史,可在父子、兄弟、姐妹间发生黑色素斑和便血症状。现已探明由基因显性遗传所致,发病年龄多于20~50岁,男女发病比例相同。

【临床表现】

幼年性息肉的主要症状为便血,鲜血便,出血量较少,多于粪便表面,不与粪便混合,伴发感染时可有黏液排出,长期慢性贫血可导致贫血。脱出、位置较低或蒂细长的息肉在排便时可脱出肛外,某些息肉可自动脱落。部分患者可于肠蠕动加剧时形成肠套叠。幼年性息肉病与家族性腺瘤息肉病不同,常见便血、腹泻、脱出、腹痛和贫血,某些患儿可伴有先天性心脏病

黑斑息肉病综合征患者面部、口唇周围、鼻孔、口腔黏膜、手指、足趾、肛周及会阴部皮肤黏膜异常色素斑点沉着,下唇最多,圆形或不规则形,不高出皮肤,色斑25岁后逐渐变淡或消退,口腔颊膜上的色斑终身存在。小肠可存在孤立息肉,结直肠内多为多发性息肉,大小不等,可行X线造影剂肠镜明确,病理活检可见息肉内有平滑肌纤维,细胞排列正常。多无明显消化道症状,息肉炎症或损伤时可引起腹痛、腹泻、便血或套叠等表现。

【诊断】

1.病史 应详细询问有关临床症状,了解家族史。

2.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可触及距肛门8cm以下的肿瘤,多质软、光滑、边界清、活动度好。

3.结肠镜检查 是诊断结直肠肿瘤的重要方法,能直观地显示肿瘤的数目、分布及性状,并能够进行病理活检,确定息肉性质。

4.下消化道造影 能显示结肠病变的范围和发展过程,可确定肿瘤部位、大小、有蒂无蒂和有无其他病变。

5.病理检查 是确定其性质的可靠依据。

【鉴别诊断】

应与结、直肠腺瘤、家族性腺瘤息肉等进行鉴别,多无恶变可能,必要时行病理活检进行除外。

【治疗】

幼年性息肉多无恶变可能,可在青春期前自行脱落,只需采用姑息性切除术或电灼治疗,直肠下端有蒂息肉可采用套线蒂部注射法进行处理。

黑斑息肉综合征极少发生癌变,多采取非手术疗法做对症处理,当息肉引起消化道出血、出现套叠等症状、引起肠梗阻或怀疑恶变时可采用手术切除。

【诊疗风险及防范】

错构瘤性息肉恶变概率很小,不宜进行广泛肠切除,以免发生吸收不良综合征。

三、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又称化生性息肉或间变性息肉,好发于直肠,多为扁平隆起,直径多不超过1cm,多无明显症状。

良性淋巴样息肉病又称多发淋巴瘤息肉病,属炎症性息肉,但有淋巴样改变。多发生在结直肠。

【病因及病理】

增生性息肉的病因尚不清楚,显微镜下细胞无明显异型性,细胞核分裂象不增多,细胞排列无异型性。良性淋巴样息肉病为肠黏膜下有蒂或无蒂息肉,圆形,灰白色,直径数毫米,显微镜下见黏膜下淋巴细胞聚集,多为大淋巴细胞。

【临床表现】

增生性息肉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良性淋巴样息肉病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体重减轻、易疲劳等。

【诊断】

增生性息肉的诊断主要靠肠镜所见和病理活检,息肉无明显蒂部,颜色和黏膜颜色相近或呈灰白色,息肉较小,形态一致。应与外观相似而癌变可能性大的腺瘤相鉴别。良性淋巴样息肉病应结合病史、体检、肠镜及病理检查明确,应和溃疡性结肠炎、家族型息肉病相鉴别。

【治疗】

增生性息肉无恶变可能,无须治疗,但应密切随访,如出现症状,需进行对症处理。良性淋巴样息肉病可使用激素+抗生素进行治疗,改善症状,部分息肉可进行局部切除,部分息肉可自行消退。

【诊疗风险及防范】

增生性息肉无恶变可能,应避免不必要的结肠切除。为切除的息肉应全部送病理活检,以获得准确诊断。

四、炎症性息肉

【病因及病理】

炎症性息肉又称假性息肉,多继发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阿米巴痢疾、血吸虫肠炎等,为肠黏膜受刺激损伤-修复过程中出现的炎性增生。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便血、便秘,长期腹泻可引起低蛋白血症与电解质紊乱。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肠镜可明确诊断,肠镜下可见息肉较小,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周边可有显著炎症反应。显微镜下可见息肉表现为显著炎性反应,并有纤维肉芽组织。腺体也可呈不典型增生,需与腺瘤相鉴别。

【治疗】

炎症性息肉重点要治疗引起息肉的结、直肠炎症性疾患,对胃肠道症状进行对症处理。如出现并发症或怀疑癌变,可考虑手术切除。

【诊疗风险及防范】

炎症性息肉要注意原发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定期复查,关注病理变化。

五、直肠纤维瘤

直肠纤维瘤来源于直肠纤维结缔组织,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可分为内发性和外发性两种,内发性纤维瘤:生长在黏膜之下,向肠腔内突出,出现症状较早,约占发病率2/3。外发性纤维瘤生长在浆膜下,向肠壁外生长,出现症状较晚。

【病因与病理】

来源于直肠纤维结缔组织,质地较硬,呈卵圆形,大小不一,常有包膜。

【临床表现】

早期肿瘤可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引起便秘、腹泻、黏液便、里急后重及下坠感等不适,肿瘤破溃可引发出血,肿瘤阻塞肠腔可出现肠梗阻表现。

【诊断】

直肠指诊可触及直肠远端的纤维瘤,表面光滑,呈卵圆形,质韧,活动度好。纤维结肠镜可见肿物隆起,但表面黏膜无异常。

【治疗】

本病为良性疾病,但有恶变为纤维肉瘤可能,故建议早期手术切除。如伴发肠梗阻等并发症,则应急诊处理。

【诊疗风险及防范】

如肿瘤已恶变,务必进行广泛切除。

六、直肠平滑肌瘤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率与年龄正相关,易发生恶变,且随年龄增长恶变可能性就越大,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别。

【病因与病理】

根据肿瘤位置、形状和生长方式,将其分4型。①腔内型:多在黏膜下层向肠腔内生长。②腔外型:位于浆膜下层向肠外生长。③哑铃型(混合型):于肠壁内同时向肠腔内及肠腔外生长。④狭窄型:环绕肠壁内生长,造成肠狭窄或肠梗阻。多数平滑肌瘤瘤体直径<5cm,而恶变为肉瘤者常>5cm。平滑肌瘤多为椭圆形,可呈分叶状,质韧。显微镜下可见分化成熟的平滑肌细胞纤维束,纵横交错的编织状或螺旋状排列,细胞核排列呈栅栏状。光镜下对低度恶性肉瘤与生长较快的良性肌瘤常不易区别。

【临床表现】

较小肿瘤可无任何症状,肿瘤超过2cm,可因阻塞肠腔诱发肠梗阻。出现溃疡者可伴有肠道刺激症状,如腹泻、腹痛、便频,也可突发便血,可间歇发作。肿瘤发生恶变者,症状明显,后期可出现消耗体征。

【诊断】

术前确诊较困难,多通过术后病理检查而确诊。位于直肠下段的肿瘤,肛诊可触到界限清楚的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好,质韧。恶变者,表面多有溃疡,活动度变小。内镜检查可观察到突入腔内的肿块,活检多不易成功。表面有溃疡者,多有出血,边缘部取活检有助于诊断。

【治疗】

因可并发肠梗阻和恶变,建议早期切除,切除范围应充分,本病对放化疗不敏感。

【诊疗风险及防范】

应与直肠纤维瘤相鉴别,本病预后差,术后5年生存率仅30%。

七、直肠血管

临床少见,为先天性非遗传性疾病,一般认为直肠血管瘤而非肿瘤新生物。

【病因与病理】

常是多发,位于黏膜下层和肌层,可以侵及浆膜层。按照血管瘤性质与瘤内血管结构,可分为3类:毛细血管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混合血管瘤。

【临床表现】

1.便血与贫血60%~90%的直肠血管瘤患者以反复大量无痛性便血为首发症状,便血颜色鲜红,多始于幼年和青年,长期出血可导致贫血。

2.肠梗阻、腹痛 肿瘤阻塞肠腔可引发梗阻表现,诱发腹痛。

3.其他 此外,患者还可出现里急后重和排便不净感。

【诊断】

对家族内有血管瘤病史,黏膜和皮肤有类似病变,并有便血、贫血和肠梗阻体征者,尤其幼儿或青年患者,应想到直肠血管瘤可能。纤维内镜检查、下消化道造影以及肠系膜动脉造影等,可提供诊断依据和病变定位。因活检可引发大出血,故应慎用。

【鉴别诊断】

应与内痔、外痔、结、直肠炎性疾病、远端直肠炎、孤立性溃疡、直肠绒毛状腺瘤、直肠息肉以及肛门直肠脱垂等相鉴别。

【治疗】

直肠血管瘤大多数需要积极治疗,未做治疗的病人约有40%死于血管瘤引发的出血。

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血管瘤的大小和部位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包括血管瘤的硬化剂注射、冷冻、透热或电灼、电凝等疗法,对于未破溃或便血量较小的患者具有一定疗效。

2.手术切除 是治疗结、直肠血管瘤的最有效方法。手术方法取决于血管瘤的大小和离齿状线的距离。小血管瘤可行局部黏膜下切除;对位于直肠上端的病变可经腹行直肠前切除术;如果病变累及直肠中下段,且为弥漫型或多发型,直肠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是最为有效的根治方式。

【诊疗风险及防范】

术前应对血管瘤的范围进行详细检查,对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可能性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血管瘤已侵及直肠周围脏器或盆壁的患者。术中的所有步骤都要认真仔细止血,一旦出现大出血,必要时可结扎髂内动脉以控制出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