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

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老年糖尿病病人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40%以上,且90%以上为2型糖尿病。2.常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老年糖尿病病人体形偏胖,起病隐匿,往往因糖尿病并发症就医时才确诊为糖尿病。病死率、致残率较高,据统计,约70%的老年糖尿病病人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老年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的治疗目标是宁高勿低,注射胰岛素前,询问病人食欲情况,确定能否在30min内进餐。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老年糖尿病病人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40%以上,且90%以上为2型糖尿病。病因与遗传、老龄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减少、肥胖、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有关。长期糖尿病可引起多个系统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导致功能衰竭,成为致残、病死的主要原因。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性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治疗原则为早期治疗、长期治疗、个体化治疗。从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检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5个方面综合治疗。治疗目标既要控制血糖,又要防止低血糖,空腹血糖≤8.3mmol/L。

【疾病特点】

1.代谢紊乱症状群不明显,并发症多 常并发感染(疖、痈、癣、真菌性阴道炎、尿路感染、肺结核等)、大血管病变(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等)、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在应激(感染、手术、外伤、心脑血管急症等)状态下,容易发生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不常发生酮症酸中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次是糖尿病肾病。

2.常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老年糖尿病病人体形偏胖,起病隐匿,往往因糖尿病并发症就医时才确诊为糖尿病。常以反应性低血糖为首发症状。尿糖与血糖不成正比,餐后2h血糖比空腹血糖更能及时反映血糖升高情况。病死率、致残率较高,据统计,约70%的老年糖尿病病人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病史超过2~3年者,约60%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糖尿病足。病史超过10~15年者约50%出现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等,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健康教育要点】

1.住院健康教育

(1)检查配合指导:同普通成年糖尿病病人。

(2)治疗指导

①饮食治疗:告知老年人主食量为250g左右,粗粮、杂粮为主食的1/3。蔬菜可不限,一般含糖量在10%~15%的水果每次<100g;含糖量10%以下的,原则上不限量。含糖量>15%的尽量避免。奶、蛋、禽不过于限量。

②运动疗法:告知运动要在餐后1h进行,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干家务等,以身体微汗、不感疲劳为度。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不宜运动。

(3)用药指导:说明磺脲类,如格列齐特适用于肾功能减退及糖尿病肾病者。双胍类(二甲双胍、格华止)适用于肥胖和高胰岛素血症者,饭后服用可减低消化道副作用。葡萄糖苷酶抑制药(阿卡波糖、倍欣)、胰岛素增效剂(罗格列酮)对老年患者安全有效。胰岛素制剂,如诺和灵30R或50R为速效与中效的预混制剂,不良反应少,不易产生胰岛素抗体,可在早、晚餐前皮下注射,1/d,可控制全天血糖。

(4)心理指导:说明情绪与血糖的关系,强调心理平衡是糖尿病自我保健的重要手段,引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对因长期饮食控制,严格用药及对并发症的恐惧所导致的烦躁、易怒和血糖波动大的病人,教会放松技巧并指导家人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保持平衡的心态。

(5)低血糖预防指导:告知老年人低血糖可以表现为意识改变、行为异常、夜间噩梦、睡眠中不自主大叫、不易叫醒等。且低血糖比高血糖对老年人危害更大。老年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的治疗目标是宁高勿低,注射胰岛素前,询问病人食欲情况,确定能否在30min内进餐。意识障碍者根据餐前血糖及能否正常管喂等情况,灵活调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神志清醒者可给糖水、糖块、饼干等,意识障碍者应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防止窒息发生。

2.出院健康教育

(1)并发症预防指导:强调注意个人卫生,穿棉质、柔软、宽松衣服,观察周身皮肤有无疖肿、擦伤等。提示用中性浴液洗浴,每周1次,浴后及时擦干,涂自制润肤液(温水20ml+色拉油1ml)预防皮肤感染。指导穿宽头、软底鞋,用温水软皂洗脚1/d,每次<10min。使用柔软吸水性毛巾擦干,涂以羊毛脂或植物油,指(趾)甲修剪不可过短,勿赤足行走,以预防糖尿病足。

(2)自我护理指导:教会病人和家属掌握自测血糖、尿糖和自行注射胰岛素技术,宣讲糖尿病家庭护理的五项原则,即控制饮食、合理用药、适当运动、自我监测、心理平衡。帮助病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觉维护健康。

(3)复诊指导:告知2~3个月要定期复查血糖、血脂水平,了解血糖控制程度。每年全面复查心、肾、神经功能和眼底情况1~2次,以尽早发现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

(胡学军 崔玉玲)

参考文献

[1]王晓媛,付艳军.老龄便秘患者排便状况与心理因素的调查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A):29-30.

[2]彭月娥,梁海英.按压法促使便秘患者排便的临床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9):49.

[3]周萍,魏群.老年性痴呆病人的居家护理干.家庭护士,2008,6(4B):1026-1027.

[4]贺润莲,高晓玲,景彩丽,等.年痴呆病人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及护理.护士研究,2010,24(1):233-235.

[5]沈爱英.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A):30-32.

[6]高婧,袁群,何国平.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护理新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4):3312-3314.

[7]沈渔邨.精神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97-324.

[8]孙宏霞,吴贤翠.“病人住院安全告知单”再跌倒预防中的应用探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50-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