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骨科相关作业疗法

骨科相关作业疗法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救治伤残军人,医院开展了木工、编织、打字等手工艺训练且疗效明显。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作业疗法的发展,并使作业疗法的对象由精神疾病患者扩展到了肢体残疾的患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康复医学开始兴起,提出了全面康复的概念,作业疗法也不断趋于专业化,从事作业疗法工作的人员明显增加,作业治疗成为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业疗法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在人类文明出现的早期,人们就逐渐认识到了作业疗法中的劳动、运动和娱乐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业疗法最初是应用在精神医疗领域,早在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就有利用作业的方法解除患者忧虑的记载。公元前25~公元前45年,由于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骑马、跑步、行走等运动对促进健康有利。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初,解剖、生理等基础医学的迅猛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作业疗法的开展,主动活动、被动活动及两者结合的作业,如锯木、游戏、陶艺等作业(活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救治伤残军人,医院开展了木工、编织、打字等手工艺训练且疗效明显。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作业疗法的发展,并使作业疗法的对象由精神疾病患者扩展到了肢体残疾的患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康复医学开始兴起,提出了全面康复的概念,作业疗法也不断趋于专业化,从事作业疗法工作的人员明显增加,作业治疗成为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作业疗法传到了亚洲,治疗手段也不仅局限于作业和活动,还引入了自助具制作、家务劳动指导及职业前评定、训练等方法。

国际残疾人康复协会为推进世界康复事业的发展,1954年推动并创建了“世界作业疗法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WFOT),并制定了加盟该组织的条件、作业疗法师的教育标准及该组织的有关章程。

我国作业疗法的开展可以追溯至古代,“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的健身活动被视为作业活动的雏形。康复医学在我国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目前作业疗法已经作为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偏瘫、截瘫、脑瘫、截肢以及内科、外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