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造性环境的研究

创造性环境的研究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在讨论环境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时,非常重视在第一章介绍的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环境五因素论。人的创造性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决定的,特别是由其所从事的活动和实践决定的。一是环境影响个体创造性性向的形成,环境和教育是创造性潜能形成的基础,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基本保证。

我们在第一章已经涉及环境的概念。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这些构成了创造性人才的内因,但创造性的发展只靠内因没有外因是不够的,唯有内因与外因的交互作用才能构成真正的创造性。这个外因就是创造性的环境。

心理学在讨论环境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时,非常重视在第一章介绍的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环境五因素论。然而,从环境学的角度上说,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按其组成要素,又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环境等;社会环境又可分为文化环境、教育环境、政治环境、组织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应该类似于布朗芬布伦纳的从长期系统到微系统的环境。人们追求环境美,是指人所创造的生活环境的美,它既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美化程度,又指个人、家庭、社会集体生活和工作环境的美化程度。

人的创造性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决定的,特别是由其所从事的活动和实践决定的。也就是说,物质和文化环境是创造性发展的决定因素。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人们产生美感,这是诗人创作的源泉;社会的历史风貌在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体裁——小说中得到了最充分、最具体的创造;经济环境的变革,是科学创新的基础;政治环境的刺激,是科研工作者成功的动力……总之,环境在人类创造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尽管是外因,但它也是一切创造性的源泉、动力和基础,也是检验创造性价值的唯一标准。离开环境这个外因条件,创造性就变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我们团队对于环境对创造性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观念上提出三点看法(孙汉银,2016)[1]

一是环境影响个体创造性性向的形成,环境和教育是创造性潜能形成的基础,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基本保证。

二是环境影响创造性结果的认定,创造性人才早期需要有伯乐式人物或团体的认可、欣赏和扶植,才能获得成长并真正成为创造性的人才。

三是环境影响创造性结果的传播,即创造性的理念或产品在被保留到社会文化系统之中,并成为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后,也就成为其他人继续创新的基础。

正是因为创造性环境的重要,所以党的十七大文件提出:“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