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德勒的过度补偿创造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由于生理或社会方面的原因。研究创造性的目的就是要寻求找到一些外在的可干预因素,以为教学实践服务。教育因素影响创造力集中表现在教师因素上。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_外语教学心理学

第二节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在心理学史上,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创造得以产生的心理机制,并提出了早期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其中颇有影响的是弗洛伊德的升华说和阿德勒的过度补偿说。

根据弗洛伊德的升华说,创造只是人的生物性需要,即性的需要。性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重要概念,性即是人的性欲冲动,它维系着人的终身生命动力。性是人的生物性本能,由于人的社会性,人的性欲在很多情况下,为各方面的原因而受到抑制和阻碍,为此,受到压抑的性能力必须寻找出口而得到释放和发泄,这种性欲力的转移就被称为升华,而创造正是这种升华得到的副产物。

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早期的合作者,因而,阿德勒的过度补偿理论也明显地受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不同的是阿德勒把创造看成是人的内在的封闭的个性与外在的社会相冲突的产物,而弗洛伊德则纯粹只注重人的内在动力对创造性的作用。阿德勒的过度补偿创造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由于生理或社会方面的原因。每个人都具备某些方面的缺陷而产生心理上的自卑,为弥补自己的缺陷和克服心理上的自卑,人天生具有追求优越的倾向,因而人就会发展、奋斗、成就。这种发展、奋斗、成就正是阿德勒所认为的人的创造力的表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造理论。人本主义创造理论实际上就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不同的需求层次,他早期认为人具有七个等级的需求层次,后修改为五个需求层次,但无论是人的七个还是五个层次的需求,其最高的需求层次都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人生目标,为达到自我实现,每个人将其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的获得朝向相应于个人最高禀赋特点的方向发展。因而,人的创造性实际上是人为达到自我实现的产物。

关于创造性而提出的早期理论,在现在看来,其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他们往往将创造归结于人的自我内在某一方面的产物,或生物的、或心理的、或个性的、或智力的。他们忽略了创造性的多因素特别是社会文化因素方面的影响作用,而这点,对于教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干预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创造性的目的就是要寻求找到一些外在的可干预因素,以为教学实践服务。

根据人们已有的对创造性的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对创造性具有影响,或与创造性有着重要的关系:

一、遗传因素或先天因素

在影响人的创造性因素中,遗传因素或先天因素无疑起着一定的作用。所谓遗传因素或先天因素,就是指人自父母遗传获得的以及胎儿期在母体环境中所获得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特点。人的先天素质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这些先天因素也对后天的个体的生理、心理的发展及特点,特别是人的早期发展及特点起着相应的作用。

在遗传和先天因素对人的创造性的影响方面,可以找到大量的例子,例如,神童现象,有些儿童在很早的时候,比如3~5岁时候就表现出了在某些特定领域,特别是音乐、文学艺术、教学领域的极高的创造性。

另外还有研究表明,有高创造性的家族中会几代人都具有高的创造性的现象。

然而,人的创造性的先天因素仅仅是创造性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仅仅具有良好的先天条件而缺少相应的后天发展环境,一个人的天资也会被慢慢地消失掉。实际上,即使是一个人的先天因素,也是具有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印记的。例如,父母的知识、智力、社会生活环境、物质生活条件等等都是影响人的先天因素的社会文化因素。因而,一个人的先天遗传因素是相对的,不是孤立于社会文化因素之外的,而对于教育教学角度探讨人的创造性而言,更应着眼于创造性的可干预因素,即创造性的后天的社会文化,特别是教育因素。

二、社会文化及家庭因素

社会文化与家庭因素与人的创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不同的种族表现出了不同的创造性,某些种族,特别是犹太人和亚洲人,表现出了较高的创造性。不同种族具有相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研究发现,高创造性的种族文化都具有对文学的热爱,对教育的重视,对抽象概念(如抽象的上帝,宗教规则)的领悟以及以稳定的家庭结构来传递这些传统文化等共同特点。

另外一些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也发现,“在鼓励独立性、创造精神、主张男女平等的开放性社会中,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普遍较高且男女差异也较小,而在强调专制、服从、男女地位悬殊的封闭性社会中,儿童创造性思维水平普遍较低,男女差异也较大。来自独裁的文化环境的儿童往往表现出退却、服从、逃避现实、缺乏创造精神,而有利于于创造的社会风气、丰富的环境刺激及多方面的文化交流则会促进求知欲滋长旺盛,促进联想、发散等创造性思维的进行。[6]

三、教育教学因素

教育因素对创造性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已知的个体内在的决定着创造性或对创造性起着重要影响的思维特征或个性特征来看,人们是可以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手段促成个体心理的思维特征或个性特征朝着有利于创造性生成的方向发展和变化。也就是说创造性是具有一定的外在可干预性的。

教育因素影响创造力集中表现在教师因素上。教师是学生创造性得以发展的重要干预因素。

教师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获得以及各方面心理素质的发展。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教师自身应具备一些相应条件,例如,认识创造性培养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具有相应的创造性培养方面的知识和意识等,这些都影响着创造性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认为,培养、鼓励创造性的教师应做到:(1)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2)尊重与众不同的观点;(3)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点是具有价值的;(4)给予尽量多的学习机会;(5)使评价与前因后果结合起来。

外国创造教育的权威史密斯认为教师应具备以下的创造性培养特征:(1)准备好开发创造性的条件,包括对培养创造性所需要的身体的、情绪的、社会的条件及有利于智力开发的环境;(2)教学生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创造过程中;(3)不仅教给学生事实和真理,也教给学生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在授课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经验知识时,多提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把占支配地位的老一套解决方法,压缩到最小程度。[7]

总之,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教师自身起着重要作用。要让学生具有创造性,教师自身应具备一些创造性特点:(1)在个性品质方面,能够对不同意见、见解、观点具有容忍、宽容的态度,而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见解更须如此,而且还应具有启发、鼓励的态度;(2)在知识见解上,应具备有独到见解,不能一味照本宣科,最好能从不同角度,不同着眼点来看待和分析书本知识和其他事物,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为学生树立起榜样;(3)在教学方式上力求创新变化,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地固定于某种教学方式,这样,在教学方式给学生新鲜感的同时,也客观地起到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