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教材分析概述

化学教材分析概述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化学教材分析可以使教师深入细致地认识化学教材,成为全面完成教学目的的有效措施。教师熟悉教材的性能是选择教学方法、撰写教学设计的基础,而且对教材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教学方法设计的水平,进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只有以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为依据,参考必要的教学资料,研究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材分析的目的,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最广义的教材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切素材,也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资源。而最为狭义的教材是指“教科书”,也称“课本”。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教学资源,它是将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一定的呈现形式加以展开和具体化、系统化的材料(郑长龙,2005)。本书所说的教材主要指教科书,而非广义的教学材料。

化学教材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教师进行化学教学的一个“范本”。化学教材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同时,化学教材也是师生完成化学教与学活动必不可少的教学媒体。那么,到底该如何研读化学教材呢?

一、化学教材分析的意义

教材分析是指教师认识教材的结构特点与教育功能的过程。这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进行的基础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

⒈ 有利于全面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

化学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教知识,教技能”,还要“教过程与方法,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要达成化学知识与技能等结果性目标,而且还应完成很多有关科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体验性目标,从而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化学教材必须在提供知识的同时,提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与发展学生智力的内容和条件。这些内容和条件大多包涵于化学知识之中,只有经过认真分析教材,才能认识它们、把握它们。可见,化学教材分析可以使教师深入细致地认识化学教材,成为全面完成教学目的的有效措施。

2. 有助于教师认识教材的结构特点

任何教材都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就是各知识之间联系的形式。然而在教材各种知识内容之间的这种联系是很复杂的,它们除具有科学体系的联系之外,还有认识体系与表述体系的联系。教材的这种结构特点决定着教材的教育功能,教师只有认识和把握教材的结构特点,才能正确地使用教材。

3. 利于教师协调各局部教材之间的关系,发挥教材的整体功能

组成化学教材的各种局部教材内容,如各个单元、章或节等,看似是相对独立的教材单元,但相互之间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通过教材分析可以了解各局部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利于弄清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分析结果,教师可以从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的组成和衔接等方面,协调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充分发挥教材的整体功能。

4. 为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撰写教学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教师熟悉教材的性能是选择教学方法、撰写教学设计的基础,而且对教材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教学方法设计的水平,进而影响教学的质量。通过教材分析,可使教师深入了解教材的内容组成、结构特点及教材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功能,为制定教学方案,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重点和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工作,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对教材的结构顺序、教学内容的特点非常熟悉,才能安排必要的补充材料,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在教学中才能基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请你思考】

【知识超链接】

教材局部内容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请在下面横线处简述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

二、化学教材分析的依据

化学教材分析的依据是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教材和学生。

1. 化学课程标准

钻研化学课程标准、领会其实质,是进行化学教材分析的首要步骤,因为化学教材是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是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和学的主要依据。因此,只有站在国家课程标准的高度去分析化学教材,研究教法,才能真正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的内容和编写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有深入的认识。

2. 化学教材

化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化学教材力图将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所积累的数量巨大的化学知识予以精练的概括,以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为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或认识、解决所面对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方法。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工具,化学教材不仅力图向学生展示化学知识的内容,还逐步地向学生展示如何获得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如何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化学教材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成长,而且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所表现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情感和修养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3. 学 生

奥苏伯尔认为,教学的最终原则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在新知学习中,只有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上位观念来组织、同化新知识,才能使新知识被纳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而且原有观念的抽象和概括水平越高、观念越稳定,便越适合同化新知识,促进新的学习、保持与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研究教材本身知识结构的前后联系,更要研究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材分析不能单纯从教材出发,停留于对教材的钻研,还必须研究学生。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思维障碍,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广度,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等。

只有以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为依据,参考必要的教学资料,研究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材分析的目的,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请你思考】

请查阅资料并思考,化学课程标准除了是分析化学教材的重要依据外,化学课程标准还有哪些重要的功能。请将你的观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三、化学教材分析的模式

教材分析一般按照“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进行。“由大到小”是就其范围而言,即先进行学年学期的总分析,再进行单元分析,最后进行课时分析;“由粗到细”,指的是分析的深度,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材的分析至少三次:一是对整体教材的通读把握;二是对一个单元教材认真仔细的重读;三是更加深入地细读一节课的教材。因此,对教材分析的一般模式可表示为从宏观分析到微观分析,见图2-1。

图2-1 教材分析的一般模式

(一)整体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

1. 全面认识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特点

任何教材的编写都是基于一定的课程理念而完成的,不同理念指导下形成的教材各有其不同的编写特点。化学教材的开发和编写是以化学课程理念为指导,课程理念反映了课程的价值观念,决定了教材建构的基本思路和编写模式。因此,教师了解和认识教材编写所依据的课程理念,有助于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好的体现和落实化学课程理念。

我国现行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理念主要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教育改革理念和精神。例如,高中化学课程教材编写的理念可以概括为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体现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及研究方法,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理念可以概括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倡导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教师了解教材编写理念的途径有多种,一方面可以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以及实施建议部分中的“教材编写建议”都有利于教师对编写理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阅读有关化学教育类的参考资料,在这些文献中会对课程编写理念有不同程度的介绍。在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之后,教师还需要对教材的编写特点有一个明确的把握。教材的编写理念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教材在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内容的呈现方面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些都是分析教材编写特点的基本思路。

【请你思考】

请你认真研读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并查阅相关资料,尝试分析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编写特点进行分析并完成表2-1。

表2-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编写的理念和特点分析

2. 深入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写体例

【知识超链接】

教材编写的三类理念

【知识超链接】

初中化学教材编写的理念和特点分析

教材的编排体系是指教材内容的组织,它包括教材各单元内容主题的确定及其编排顺序两个方面;教材的编写体例是指教材的形式要素,主要包括教材栏目的设置(毕华林,元英丽,2013)。在教材分析时,教师应注重对教材编排体系和编写体例的分析,这样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在的知识网络体系和教材内容的组织方式。

【知识超链接】

高中新课标必修化学实验教材比较研究

(1)化学教材的编排体系。

教材体系的构建是教材编写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材体系的构建包括各单元内容主题的确定和编排顺序,即教材选择了哪些主题内容进行编排,又是按照什么方式把这些主题内容编排在一起的。

教材体系的构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科、学生和社会是三种最基本的因素。对这三者关系的不同处理,就会形成不同的教材体系。学科因素要求教材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反映化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学生因素要求教材体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社会因素则要求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教材内容,从社会生活问题出发构建教材体系(毕华林,2005)。

(2)化学教材的编写体例。

教材的编写体例主要是指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教科书内容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与学习,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一般来说,若教科书采用的是说明方式,其叙述的是结论,学生的学习大抵是记忆和接受;若采用的是阐述方式,注重与学生的对话,随之而形成的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探究和理解。

我国传统的化学教材大都是局限于“教本”这种纯叙述性的文本,一般采用规范的学科术语讲解和呈现教材内容。在当今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化学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注重将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强调与学生的对话。最突出的特点是,新课程化学教材设置了多样化的栏目,希望借助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来引领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在化学教材中还编排了大量的插图和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情境,希望能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请你思考】

请你认真研读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并整理归纳出教材中设置了哪些栏目,请将你的分析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

(二)具体分析教材的内容特点

在对教材整体、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就需要进一步对教材内容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包括对教材的一章、一节甚至是一堂课教学内容的分析。要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离不开对化学教材内容组织及活动设置的深入分析,因此,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需要从内容、组织和呈现三个维度深入的分析教材。在明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对教材具体内容的分析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教材内容相互联系及地位和作用的分析

教材内容相互联系的分析主要包括对所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所学内容与前后教材、其他学科、学生已有知识等方面联系的分析,以及对所学内容在后学学习中运用和发展的研究等。确定某节或某课时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需要确定整章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意义,核心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以及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把握教材,然后综合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具体来说,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内容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学科内容体系中的意义。

这就要求不仅要描述出该教材安排在哪里,更要分析教材是基于怎样考虑将这一内容安排在这里。应该明确该部分教学内容在化学学科体系中的作用,是否体现了化学学科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否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和发展趋势等;其次,还应分析该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和终身发展有何重要作用;最后,还应明确教学内容在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分析该内容具有的社会价值。

(2)分析教材内容间的相互联系。

首先,分析教材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前面已经安排了哪些知识与技能的内容,本部分包含了哪些具体的内容?它们与前面内容之间有何关系?该内容与后续学习的内容有怎样的联系或者在后续学习中还有怎样的发展。其次,应分析和研究所学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间的联系,加强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系,体现学科间的综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尽可能全面的认识(江家发,2004)。

【案例研讨】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核心内容分析

乙醇”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

【案例研讨】

模糊表达,准确理解——以教材“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内容为例解读

氢氧化铝与碱反应的内容深广度分析

在进行前后知识联系分析时,常常可以借助结构图来说明内容在教学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构图可以帮助教师直观感受教材的中心点在哪里,从而把握重点,明确教材各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2. 理解教材内容基础上把握深广度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因限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教材在描述某些比较复杂的化学知识时往往采取模糊性的表达,而并没有过于苛求知识的精确性。但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应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深入了解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准确、深刻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恰当的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同时,对教学内容深广度的分析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以具体内容为核心,在综合课程标准及其他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加以展开。

3. 分析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能否准确分析和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决定教学成效的关键。突出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内容,也就为成功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难点内容的确定离不开对学生认知特定的分析,也离不开对不同学生认知水平差异的比较。如何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本章的第二节将做具体的介绍。

4. 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分析

化学教材在实现三个维度有机融合的基础上,还尽量实现了每个维度的内容线索,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鲁科版必修模版为例,教材在编写时尽可能呈现核心内容的知识线、情景线、问题线、活动线和学生认识发展线索。教材是如何呈现的呢?怎样才能分析教材中的每条线索,表2-2为鲁科版《化学1》模块《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一节教材中核心线索的分析(胡久华,王磊,2009)。

教师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情景、问题和活动再细化,从而形成单课时教学中具体的线索。例如物质的量浓度内容的驱动性问题为“怎样用物质的量表示溶液的浓度”,教师在进行该课时的教学设计时将问题具体化为:① 怎样配制 0.1 L NaCl 溶液(其中含有0.04 mol氯化钠)?② 怎么表示这份溶液的组成?③ 配制的溶液浓度是否准确?

不难发现,通过如此分析教材并进行教学设计及实施的教学,将是高水平的教学,因为教学中充分体现了科学素养各个维度的内容,并且形成了内容线索,实现了情景、问题、活动与学生知识获得、认识发展的紧密融合,在本质上形成了一体。

表2-2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一节教材中核心线索的分析

5. 分析栏目设置意图和主要内容

新课程化学教材最典型的特点之一是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栏目,虽然各个版本化学教材所设置的栏目种类、类别和数量等都不尽相同,但其主要目的都是希望能够借助这些栏目所设计的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参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栏目的教学价值,分析各个栏目特定的功能,这样将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教学价值。对教材栏目的分析,具体可以采用图2-3的思路进行(毕华林,元英丽,2013)。

同时,还应注意,对教材栏目意图的分析可以了解某些活动设置的主要功能和作用,但若不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就并不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实现同一教学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同样,利用同一活动,也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目的。只有全面分析活动的内容与组织,才能深入认识其对于目标达成所起的作用,进而更为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

图2-3 教材栏目分析的思路

【案例研讨】

苏教版《化学1》氯水的性质实验栏目设置分析

6. 教材内容知识价值的分析

知识的价值,简单地说是指知识对个体发展的有用性。任何知识都具有多重价值,包括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发展科学能力等方面的智力价值;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正确价值观的情意价值等。如果在教学分析中把知识的价值定位在积累和简单应用上,在教学设计中就会把获取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如果在教学分析中把知识的价值定位在能力、智力的发展和态度、情感的提升上,在教学设计中则会把知识作为一种载体或媒介,通过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协调、全面的发展。对教材知识价值分析和挖掘程度如何,可通过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出来。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知识价值的研究和挖掘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所在,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反映了教师把知识作为目的还是作为手段的价值取向。

【知识超链接】

知识的价值分析

【案例研讨】

“物质的量”知识价值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