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业课程的实践逻辑价值取向

专业课程的实践逻辑价值取向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突破和超越课程发展困境的关键,应以“专业课程标准”为根据,以“实践逻辑”作为专业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以课程发展为手段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实践逻辑”课程建构的理念与专业课程的实践逻辑价值取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根据逻辑顺序的认识来进行分析,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之间的最大差异就是,前者以“人”为落脚点,而后者是以“人”为出发点。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分类管理势在必行。如何推进地方本科院校成功转型发展是摆在政府领导者和高校决策者,特别是教育研究者面前的一道无法回避的课题。这个课题中的有些问题是已经明确了的,那就是坚定地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因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就成了这次院校转型的关键所在。高校在办学定位、办学制度、保障机制、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举措都将要围绕这个人才培养核心来展开,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需要通过课程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课程转型或者说课程改革不仅仅是为了回应院校转型,更是回应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突破和超越课程发展困境的关键,应以“专业课程标准”为根据,以“实践逻辑”作为专业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以课程发展为手段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实践逻辑”课程建构的理念与专业课程的实践逻辑价值取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发点:人的发展为根本

首先,厘清专业课程建构的逻辑顺序,并以此为课程转型发展的出发点。所谓逻辑顺序是指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进程,进行概念、范畴、原则的逻辑排列。逻辑顺序的建构由于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是较为稳定的模式。[73]在开展研究和建立理论时,既要考察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线索,也要分析相关概念和原则的内在逻辑顺序,达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和顺序一致。[74]以逻辑顺序的构建来指导实践活动的程序,对政治、经济、教育等实践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逻辑顺序的认识来进行分析,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之间的最大差异就是,前者以“人”为落脚点,而后者是以“人”为出发点。这个差异的关键之处在于需要厘清人与知识、人与能力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建构课程体系。学科的逻辑顺序是:知识—课程发展—人的发展;而实践的逻辑顺序是:人的发展—实践应用—课程发展。逻辑顺序上的价值取向差异就决定了课程体系的不同样态。

其次,当我们明确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的逻辑顺序,转而分析探索实践逻辑下的专业课程设计,首要考虑的是“人”的发展,并把“人”的当前学习需求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充分结合起来。这里的“人”是包含两个持续发展的阶段或范畴:接受职前高等教育的本科生,可持续发展接受终身教育的专业人员。

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从医学教育来看,五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期是学生的医学理论、医学诊断、医疗器械操作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课程结构体系应加大课程自主性,帮助并促进临床医学素养的形成与提升。从学生未来的医学专业发展和医疗实践出发,课程的可选择性对学生的意义重大。

2.途径:课程转型发展为手段

首先,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一个具有自身历史积累、常态逻辑、文化资本等特征的半自主性场域,在国家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大学分类管理的多维空间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也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半自主的场域性质。在布尔迪厄看来,地方本科院校更是一个科学社会场域,其中教师和学生是具有一定“习性”的行动者。在这个科学场域的客观历史发展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现实的建构通过这些行动者的实践得以具体化。

其次,课程结构体系是具有社会生活实践的生成组合体系。社会生活通过在文化上的定向性和社会自我建构的持久性,逐渐形成了具有“构造结构”的社会实践。这种社会实践依托场域中的物质条件、运作中行动者的理性逻辑安排,被动地构成了课程结构与行为、社会生活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动力学的交叉点。在这个意义上来看,课程结构体系的基本资源不是来自科学的知识,而是来自行动者的经验、常识和智慧,课程内容也就成了社会生活的产物。

再者,课程转型发展符合文化再生产和文化资本转换的理念。高等教育体制下的行动者,在自身实践逻辑的理性驱动下,不仅根据地方本科院校所处的场域位置进行场域转换,让地方本科院校主观的“动机结构”适应社会生活“客观结构”的变化,而且通过场域话语体系转变直接触及教育制度的“表层结构”,为理解社会文化提供可能性和动态平衡,为课程体系的转型提供进化的可能。在地方本科院校场域转换的新语境中,作为具有主体间性的课程结构体系在“习性”的认识机制的影响下不断将社会实践具体化,并生成新的课程结构体系。这个时候,课程结构体系的习性就已经不再是行动者个人的了,而是集体的、拥有特别逻辑的社会化、系统化的结构体系,其通过经济资本到文化资本的转换而变得具体并成为现实。

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要改变传统医学教育种种弊端,要转变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因根据学科逻辑进行建构之后所导致的“教”和“学”成为两个相互分离和脱节的“跑道”,这就需要超越医学教育局限,就要脱离以学问为中心的场域而转向以医疗实践为中心的场域,根据教育、医学、经济、文化资本等具有定向性的习性特征对课程结构予以再建构和再生产,实现临床医学专业的现代性和为医疗服务的自我价值。

3.指向: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

任何专业的教育都是为这个专业领域培养未来的具有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将构成国家人力资源的中坚力量,并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专业服务。这就意味着专业教育需要加强和专业实践之间的联系,让课程面向实践、面向应用,一改传统专业教育下学生那种只具有“纸上谈兵”的理论和“眼高手低”的窘境。这次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对课程改革和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强调应用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课程发展的更深层意蕴和指向就是凸显“实践性”。落实到课程体系的重构和课程结构内容的设置,就不能仅仅是延长或增加一些实践环节,而需要从大学课程体系宏观层面上的建构开始就始终坚持课程的实践逻辑理念,围绕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等基本素养,从行业、专业的发展需要出发,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做全局性的规划、定位和顶层设计。在课程结构方面需要从生活入手,从职业要求着手,协同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定位,重新定位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意识、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医师培养需要突出实践性、全科性和卓越性以适应学校课程发展与改革的要求,更是为了实现医师未来职业实践和专业发展的目标。因此,课程设置就需要强化医学实习环节,课程管理就需要强调实践课程的效果和质量,课程实施就需要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创生者。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51.

[2]单业才.社会发展的微观探析——以重庆市电力公司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1:22.

[3]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243.

[4]曾令超.发展哲学研究述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5-67.

[5][俄]列宁.哲学笔记(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6.

[6]曾令超.发展哲学研究述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5-68.

[7][美]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张晾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334.

[8]贺来.价值清理与价值排序:发展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J].求是学刊,2000(5):14-17.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0][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69.

[11]吴向东.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J].哲学研究,2004(8):78-83.

[12][美]艾伦·奥恩斯坦,费朗西斯·汉金斯.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第3版)[M].柯森,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7.

[13]郭元祥.从“作为事实”到“作为实践”的课程理解[J].课程·教材·教法,2008(1):3-8.

[14]裴娣娜.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新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05(1):3-8.

[15]田汉族.回溯与展望:现代课程理论发展的基本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4):122-127.

[16]同上.

[17]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

[18]张忠华.从三个维度思考大学的课程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1):45-46.

[19]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4.

[20]周海涛.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转型发展——以综合性大学本科课程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21]王英杰.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危机与改革趋势[J].高等建筑教育,2000(3):8.

[22]张华.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20世纪课程理论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6):12-15.

[23]周建平.大学课程改革的深度缺失与觉醒[J].江苏高教,2008(12):71.

[24]丛立新.课程转型发展的决定力量——课程内部的几个基本关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3):4-9.

[25]雷欣欣.课程转型发展的社会学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1):43-46.

[26]江霞.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7]丛立新.课程转型发展的决定力量——课程内部的几个基本关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3):30-36.

[28]田汉族.回溯与展望:现代课程理论发展的基本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4):122-127.

[29]张忠华.从三个维度思考大学的课程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1):45-46.

[30]张新海.论课程转型发展的自组织机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1-36.

[31]靳玉乐,黄清.课程研究方法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

[32]张传燧.课程范式与课程建构性试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1):11-16.

[33]于海波,孟凡丽.课程设计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J].基础教育研究,2002(Z2).

[34]王玲.博弈视野下的课程政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5]吴国珍.本世纪西方课程理论发展探微[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3):96-100.

[36]同上.

[37][美]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

[38]欧用生.课程转型发展模式探讨[M].台北:复文图书出版社,1985:13.

[39]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

[40]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1.

[4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78.

[42]于海波,孟凡丽.课程设计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J].基础教育研究,2002(Z2).

[43][美]艾伦·奥恩斯坦,费朗西斯·汉金斯.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第3版)[M].柯森,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2.

[44]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科学教育出版社,1991:1.

[45]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96.

[46]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

[47]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319.

[48]张相学.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100-103.

[49]靳玉乐,罗生全.课程论研究三十年——成就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9(1):3-15.

[50]汪霞.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及其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6):9-13.

[51]欧用生.课程转型发展的基本原理[M].台北:复文图书出版社,1986:27.

[52]同上书:69.

[53]同上书:71.

[54]欧用生.课程转型发展模式探讨[M].台北:复文图书出版社,1985:16.

[55]马云鹏,吕立杰.近现代课程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2(9):55-60.

[56]同上.

[57]张华.20世纪美国课程理论的发展:范式冲突与融合[J].外国教育资料,1999(1):89-106.

[58]孙明月.课程范式转型对我国课程实施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09(2):67-69.

[59]张汝伦.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55-158.

[60]同上.

[61]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10.

[62]金炳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206.

[63]汝信主编.世界百科著作辞典[Z].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23.

[64]徐长福.何谓实践哲学[J].理论与现代化,2007(4):88-91.

[65][德]汉斯-格奥子格·伽达默尔,卡斯腾·杜特.解释学 美学 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6][德]汉斯-格奥子格·伽达默尔,卡斯腾·杜特.什么是实践哲学——伽达默尔访谈录[J].金惠敏,译.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0.

[67]方克立.中国哲学大辞典[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0.

[68]卢之超.马克思主义大辞典[Z].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507.

[69]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408-409.

[70]汪馥郁,朗好成.实用逻辑学词典[Z].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170-171.

[71]冯契.哲学大辞典:上[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35.

[72]周群英.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困境与出路[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73]汪馥郁,朗好成.实用逻辑学词典[Z].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170-171.

[74]冯契.哲学大辞典:上[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