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衡水学院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思考

衡水学院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思考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12月,由衡水学院法政系、武强年画博物馆、衡水学院武强年画研究所共同举办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进校园系列活动。2014年3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乐秧歌扭进衡水学院。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没有很好的延续下来,导致不能让每一届大学生都能有机会去接触衡水的独特文化。鉴于当前我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困境,要使其落地生根,需

王长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先进文化建设的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深厚的文化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一项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开创性举措,更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衡水地处河北、山东两省交界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传统文化资源的富集区。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衡水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先后被选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衡水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衡水法帖拓印技艺、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龙凤贡面手工制作技艺、衡水故城县深州形意拳、冀州三皇炮锤、漳卫南运河船工号子、武强打花膀、桃城区安乐秧歌、侯店毛笔制作技艺、衡水饶阳县刻铜艺术、衡水武邑县硬木雕刻工艺、枣强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景县铜胎画珐琅技艺、饶阳仇氏金丝杂面制作技艺、衡水地毯传统编织技艺、冀州田园棉手织布技艺等。

文化的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文化传承,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在文化传承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衡水学院是一所地方性高校,在校生1万2千人,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外地,可以说衡水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要在这里度过4年的大学生活。很多学生来到衡水后,发现这个地方经济比较落后,城市设施和环境都比较差,对衡水的评价比较低,这无疑会影响到衡水在全国的声誉、影响到衡水的后续发展。我们非常有必要带领学生领略衡水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因为,发现衡水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的过程也是喜欢这座城市的过程,将来不论大学生到了哪里,都会情不自禁地宣传它的特色文化,为这个城市代言,让其他不了解它的人想要亲自参观一下这座城市,只是为了感受它的独特的魅力。当地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了解它的人,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当地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名片,它可能会吸引一部分大学生的到来,也可能会留住大批的大学生,为当地的发展而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高校“地方服务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此我们学校近年曾多次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2013年12月,由衡水学院法政系、武强年画博物馆、衡水学院武强年画研究所共同举办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进校园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包括武强年画精品展、武强年画制作工艺演示、武强年画讲座等内容。此次活动的开展,让我校大学生欣赏到了衡水一流的民间美术精品,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唤起大家对武强年画和民间艺术的关注与保护意识。通过这次活动,对加深广大学生对衡水地方文化的了解,传播衡水地方文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4年3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乐秧歌扭进衡水学院。演出不仅促进了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使教学与传统音乐相结合、与民间乐师相结合、与地方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民间艺人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同时,演出使广大师生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民间音乐艺术加深了了解,提高了他们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意识。“现场看(安乐秧歌),让我更清晰地了解了它与东北秧歌的不同,对我们融合、创新这两种艺术形式、提高舞蹈技艺很有帮助。”衡水学院学生朱明慧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实施,确实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给大学生提供了感受衡水地方文化魅力的平台,提升了他们的文化修养。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没有很好的延续下来,导致不能让每一届大学生都能有机会去接触衡水的独特文化。我们学校的学生对衡水文化的了解依然比较贫乏。2015年3月,我带领学生在全校进行了“你了解衡水地方文化吗”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1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5份。根据统计出的相关数据,我们分析如下:

在对问卷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衡水学院的大学生中有82%表示对衡水当地文化只是有些兴趣,8%的大学生对衡水当地文化感兴趣,余下的10%则明确表示对衡水当地文化完全不感兴趣。

进一步分析发现,衡水学院的大学生们了解衡水当地文化的原因极少是出于自己的爱好,出于爱好并关注当地文化的大学生仅占受调查人数的7%,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出于学校的要求以及学习的需要才对衡水当地文化有所了解。

对专业进行区别性分析,具体表现如下:艺术生相对来说比较关注地方文化,占据最大比例,约占67%。当地文化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解释了他们为何关注地方文化的相关情况和内容。文科生对地方文化的关注度位居第二,约占35%,他们也只是局限于部分相关课程所需,很少有该专业在课外主动关注地方文化。所占比例最小的则是理科生,理科生不论是从所学专业还是选修课程(理科生一般会选择理科方面的选修课)来说,都与地方文化的相关性不是很大,这也恰恰解释了理科生对地方文化的关注度很低的情况。

调查中一个最明显的现象是:生源地为省内的大学生明显比来自省外的大学生更为了解衡水地方文化。像衡水、石家庄保定承德、唐山等省内城市的大学生对衡水当地文化了解略多,也许是距离较近、也可能是在入学之前特意了解过。而对于省外的大学生而言,衡水当地文化的概念似乎不是那么清晰。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衡中的教学模式、教学成就和衡水老白干了。对于衡水其他的特色文化了解的相对较少。

出现上述结果与大学生对衡水文化接触和了解的途径狭窄有关,目前衡水学院的大学生们主要是通过网络和书籍接触衡水当地文化,形式较为单一。其实让大学生们了解衡水当地文化还有许多其他的方式。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许多同学积极主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例如:可以加强与当地文化部门的合作,在校车及公交车车身或者公交车站牌上贴上衡水当地文化的宣传图和宣传语,让同学们在平时的出行过程中都受到衡水当地文化的熏陶。另外,大学生们很少有机会亲身到特色文化所在地,可以适当组织安排大学生们到衡水当地特色文化各个点进行亲身体验,必要的时候可以和衡水当地文化部门共同出资建立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实践基地。让衡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鉴于当前我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困境,要使其落地生根,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其实施。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要与学校的地方文化课程建设配合。目前,我校在特色文化课程建设方面仅仅是开设了一些松散的选修课程,不定期举办一些讲座、展览。没有配套的教材,也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下一步应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体系建设,编写好相关的教材。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就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可以按纲教学。

其次,加强与衡水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基地及传承人的合作。学校中该课程教学老师可以与非遗项目传承人合作,承担对核心技艺与核心价值进行科学整理与保存,为专家参与调研提供技术支持,为学校组织课内外实践进行指导与传授,在社会中广泛开展项目宣传,对项目产业化保护方式进行监督等工作。这样既可以在保持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大大拉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普通民众间的距离,也为其更好地教学、研究、开发提供了便利。为此,学校和当地政府部门应为该项工程的开展列支专项的财政经费,以保障此项工程的顺利开展。

第三,建议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内外观摩实践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天然与民间融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只是其载体和平台之一,不是全部。我们必须把这一活动的开展融人广阔天地,这样才能让其生命之树长青。而建立校内外观摩实践基地则是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简介:王长征(1967—),男,河北深州人,衡水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教师,副教授。

注:该文章为2014年度衡水学院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专项课题(课题号:2014031)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