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于漪《晋祠》教学实录

于漪《晋祠》教学实录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节约时间,把“晋祠”修建的时间以及后来重建的时间略去。“晋祠之铭并序”)。把《中国名胜词典》上介绍晋祠的语句和课文《晋祠》对照起来看,你们会发现哪些问题?生52:《中国名胜词典》上说晋祠是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书上说是在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数据上有些不对。

第一课时

(上课)

师: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山川锦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可以说是——

生(部分):首屈一指。

师:首屈一指(竖起拇指)。现在请每位同学就你所知道的名胜古迹说一处,要求:一说清楚,二速度快。我不一个一个叫名字了,请挨着次序讲下去。你先说(示意第一排一位学生)。

1:青岛八大关。

2:故宫。

3:从化温泉。

4:山西云冈石窟

5:西安的大雁塔

6:杭州的西湖。

7:长城。

8:甘肃的酒泉

9:善卷洞。

师:在什么地方?

9宜兴

10:福建厦门的鼓浪屿。

11:南翔古猗园。

12:北京的颐和园。

13:普陀山的寺庙

14:西藏的布达拉宫。

师:好,讲得很好。

15:河北省的赵州桥。

师:河北省的赵州桥我们什么地方碰到过?

生(部分):课文《中国石拱桥》。

师:对。

16:太湖。

17:西安的大雁塔。

师:重复了。

18:陕西的兵马俑。

19:安徽滁县的醉翁亭。

师:醉翁亭,我们这学期要学《醉翁亭记》。

20承德的避暑山庄。

21: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

师:岳阳楼,我们这学期还要学《岳阳楼记》。

22: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23:庐山的大天池。

24:洛阳的白马寺。

25:雁荡山。

师:在什么省?

25:浙江省。

26:广西容县古经略台真武阁。

27:河北省保定市的古莲池。

28:广东肇庆星湖。

29:广西阳朔。

30:长白山天池。

31:济南的大明湖。

32扬州的瘦西湖。

33:北京的天坛。

34:甘肃的敦煌。

35:上海名胜豫园。

36:西藏拉萨的哲蚌寺。

37:绍兴的东湖。

38:北京的卢沟晓月。

师:“卢沟晓月”我们也在课文中碰到过。

39西双版纳

40:四川的乐山大佛。

41:宜兴的张公洞。

42:庐山的花径。

43:中岳嵩山。

师:中岳嵩山,你还能够说出其他的几个“岳”吗?

43:能。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师:对不对?

生(部分):对!

师:记得很熟,好。

44:浙江的瑶琳仙境。

师:刚才我们花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熟悉的名胜古迹初步检阅了一下,已经巍巍乎壮哉!我们祖国无处没有名胜古迹,真是美不胜收。我们祖国究竟有多少名胜古迹呢?我给你们介绍一本书,(出示书)大家看:《中国名胜词典》。这本书里介绍的都是我国名胜古迹,我们今天要学的《晋祠》,这里也有介绍。你们学过地理,“晋”是指什么地方?

生(部分):山西省。

师:因此我们查这部词典的时候,在山西省那一部分可以查到。“晋祠”在这本词典的第127页(翻到127页),山西省太原市下的第一个条目就是“晋祠”(出示给学生看)。我们听写一下。为了节约时间,把“晋祠”修建的时间以及后来重建的时间略去。现在请同学们把笔记本拿出来听写。

(听写)

晋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悬瓮山”请你们翻到教科书的137页,“悬”是悬挂的“悬”,“瓮”是酒瓮的“瓮”)晋水发源处。北宋天圣年间(重复一遍),(请翻到书的140页,“天圣”圣人的“圣”),追封唐叔虞(唐尧虞舜的“唐”,追封唐叔虞——)(板书:唐叔虞)(“唐”是地名,“叔虞”是人名,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汾水”的“汾”),并为大母邑姜(板书: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重复一遍)(“圣人”的“圣”),殿内有43尊宋代彩塑(重复一遍),(“尊”在这里是量词,“尊敬”的“尊”),殿前鱼沼飞梁(请看140页最后一行,鱼沼飞梁)(重复一遍)为国内所仅见(重复一遍)(“仅”不仅而且的“仅”)。殿两侧为难老(“难老泉”的“难老”)、善利(“善恶”的“善”,“利益”的“利”)二泉,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重复一遍),常年不息。(问生:哪个“常”?)

生(部分):“长短”的“长”。

师:“长短”的“长”吗?

生(多数):“常常”的“常”。

师:(对,“常常”的“常”。常年不息)水温17℃。(问17℃怎么写?)(边做手势边讲),清澈见底(重复一遍)。祠内贞观宝翰亭中——(“贞观之治”的“贞观”,知道吗?)

生(集体):知道。

师:(“宝翰亭”,“宝贝”的“宝”,“翰林”的“翰”。有些同学看着我,大概不会写这个字)(板书:翰)(注意,“人”下面没有一横)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重复一遍)(“撰写”的“撰”,什么边旁?)

生(集体):“扌”旁。

师:撰写的御碑,哪个“御”?

生(部分):“防御”的“御”。

师:“晋祠之铭并序”(加引号。“陋室铭”的“铭”,知道吗?“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柏树”的“柏”,“槐树”的“槐”。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重复一遍),隋槐在关帝庙内(重复一遍),(关帝庙是祭谁的?)

生:(议论)关公。

师:老枝纵横(重复一遍),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重复一遍)——(这个“长”是哪个“长”?)

生:(议论)“长短”的“长”。

师:(对。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重复一遍)被誉为——(哪个“誉”?)

生:(议论)“荣誉”的“誉”。

师:被誉为(被称誉为)“晋祠三绝”。

现在请同学们校对。我读一遍,不仅校对字,而且要校对标点符号,看看怎样点才正确。

(师朗读,生校对)都对了吗?一字不错的有没有?举手。1、2、3、4(边数边扳手指)。错1到4个的有多少?(稍停,学生陆续举手)看来是绝大部分。校对好了以后,请同学们做一件工作:这里一共听写了5句,请你把每一句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来。

(生标号)

师:标好以后请你们用很快的速度把课文浏览一遍,把《中国名胜词典》条目里介绍的有关内容和文章中的有关段落对应起来。(手势:两掌相对合拢)比如说,第一句“晋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这是“1”,请你看看,与文章的第几自然段对应?

生(集体):第1自然段。

师:对,与第1自然段对应起来。在有关的语句旁边写个“1”。好,现在很快地把这5句对一对,看有没有对不起来的地方。看谁对得准,对得快,要有速度。(学生专心而迅速地标号,老师巡视)有的已经对出来了,我们稍微等一等,可能有的内容找不到,仔细找一找就能找到。(××学生小声议论)××,你说。

45:“祠内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找不到。

师:祠内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这一句对不着。(指问其他同学)你们呢?

生(部分):没有。

师:也没有找到。哪个对出来的,请讲一讲,对得最快的是××。××,请你说说看。

46:第1句话是对第1段。

师:第1自然段,这没有问题。

46:第2句话对第7自然段。

师:第2句话对第7自然段,对不对?

生(部分):对。

师:对的。

46:第3句话对第5自然段。

师:对吗?

生(部分):对。

师:好。

46:第4句话——

师:第4句话找不着,第5句话呢?

46:第5句话对第4自然段。

师:第4自然段对第5句话。第4句话呢?这“御碑”对不着,有没有找到的?(学生举手)×××。

47:对第11自然段。

师:第11自然段。

47:11自然段中“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晋祠这好地方,山径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着不少名人的题咏”。

师:他考虑得对不对?“留着不少名人的题咏”是总的,而《中国名胜词典》条目里只提出题咏中的一个,“唐太宗撰写的御碑”。要对应就对这个地方。×××(指生47)的理解是对的。

××(指生46)同学,刚才说第5句话对第4自然段,你们认为怎样?有补充吗?(学生举手)×××。

48:还应该对第6、第7、第8自然段。

师:第6、第7、第8自然段?

48:还有第9自然段。

师:第9自然段。请坐。我们把听写的最后一句话读一读,到底应对哪几个自然段?前几句话是一句对一个自然段,一目了然,而最后这句话涉及好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我们一起把最后一句读一读,你们看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读啊?

生(部分):祠内还有——

师:祠内还有,预备,读——

生(齐):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师:这里有哪几个说明对象?第一个是什么?(学生举手)×××说。

49:主要说了晋祠三绝的三个方面内容。

师:哪三个内容?

49:一是周柏、唐槐。

师:周柏、隋槐(校正),对第几自然段?

49:第4自然段。还有宋塑侍女像。

师:对哪一自然段?

49:对第7自然段。其中还包括晋祠三绝,就是还包括鱼沼飞梁,对第9自然段,以及——(下面学生纷纷议论)

师:××有不同意见,××表情上不同意了,看看包括不包括?请坐,××说。

50:我认为在宋塑侍女像内并不包括鱼沼飞梁、盘龙殿柱,这里说的三绝只是对第4、第5和第7自然段。

师:第4、第5、第7自然段,对不对?

生:(部分)对。

师:(学生举手)×××说。

51:还有,我觉得这句话还应该对——噢!我看错了。

(学生哄堂大笑)

师:看错了。××(指生50)讲得对,第4、第5,是树;二是讲什么?难老泉、水;三是讲什么?圣母殿里面的宋塑侍女像,因此是4、5、7三个自然段。刚才×××(指生50)对得非常快,很好。把《中国名胜词典》上介绍晋祠的语句和课文《晋祠》对照起来看,你们会发现哪些问题?这是一。二是两者有哪些不同之处?(食指、中指竖起示意)三是请你们判断一下,是文章写得好呢,还是词典上说明得好。(食指、中指、无名指竖起示意)有的已经思考好了。(学生举手)××,你说。

52:《中国名胜词典》上说晋祠是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书上说是在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数据上有些不对。

师:数据上好像有些不大对?25公里是多少里啊?

生(集体):50里。

师:50里,怎么一个50里,一个40里呢?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举手)×××。

53:《中国名胜词典》里介绍的一段话中,“三绝”是指:难老泉,宋塑侍女像和隋槐、周柏,而书上写的“三绝”是:圣母殿、木雕盘龙和鱼沼飞梁。两个“三绝”内容不同。

师:三绝的内容不一样,这又是一个问题。(学生举手)×××。

54:我认为××同学(指生46)刚才说的问题遗漏了一点,在词典上的第2句中,××同学(指生46)只对了第7自然段,我认为还可以对第9自然段,就是讲鱼沼飞梁。

师:对不对?

生(集体):对的。

师:好,补充得很好。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举手)×××。

55:书上是唐槐,而词典上说的是隋槐。

师:到底哪一个对?是隋槐还是唐槐?

55:(继续提问)书上写42尊侍女像,而这里写43尊。

师:是43尊还是42尊?(学生举子)×××说。

56:书上写的是唐槐,这里写的是隋槐,隋唐相隔时间不长,隋朝的统治很短,所以这里用隋槐、唐槐都可以。

师:可不可以?

(学生点头)

师:隋什么时候建立的?

生(集体):581年。

师:公元。

生(集体):公元581年。

师:灭亡呢?

生(集体):公元618年。

师:(笑)你们历史学得不错,因此我们讲“隋唐”“隋唐”,就好像秦始皇统一——

生(集体):秦汉。

师:对。秦汉,秦朝很短,因此常和汉连起来讲。相隔时间很短(拇指与食指示意“短”),因此问题不大,还有什么问题?(学生举手)×××。

57:我回答××(指生52)的问题,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而词典上是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一个是西南,一个是西行,它们之间存在着方向的差别——

师:好,方向上有差别。

57:(继续说)所以,距离也不相等。

师:距离也不相等,因此两个数据怎么样?

57:都可以。

师:都可以的。

57:(继续发表意见)还有关于晋祠三绝,书上与词典上说法不一样,《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手册》上说——

师:《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手册》上怎么说?(出示此书,学生课桌上都有此书)

57:“关于晋祠三绝的说法多种多样,正好证明了晋祠值得人们欣赏的杰作特别多。”

师:因此,可以说法不一样,对吗?

(生57点头)

师:同学们已经养成了习惯,在读某一篇课文时,总要到《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手册》中去找一找,看看有没有相应的文章读,这样对理解课文,扩大视野有好处。三绝可以有多种多样说法——(学生举手)×××。

58:我认为对三绝作这样的解释不是最好,应该说,在课文上它是讲古建筑的三绝,在词典上是讲晋祠三绝,当然它们之间有区别。

师:对。读书要读仔细啊!(学生举手)×××。

59:我来回答刚才×××同学(指生55)提出的问题。他说殿堂里面有宋代彩塑43尊,而书上是42尊,好像有差错。其实,书上讲“宋代泥塑圣母像及42个侍女”,这样加起来也是43个。

师:42加1是多少?

生(集体):43。

师:43。

59:(继续讲)所以,并没有出入。

师:对,请坐。(学生举手)××。

60:刚才我们听写下来的一段话中有这样一句话,“殿两侧为难老、善利二泉,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而139页第5自然段中讲“这里的水,多、清、静、柔。这些水主要是来自难老泉”,说法有出入,这些水到底是来自难老泉,还是来之于难老、善利二泉呢?

师:请坐。(学生举手)××。

61:词典和课本上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在写晋祠三绝的时候,写作方法是不同的,课文上是先总述,然后再分述,字典是先分述,然后再总述。

师:好,你看出了不同之处,仔细阅读,不同之处还多。我们刚才发现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解决了,比如25公里和40里是不是数据上有出入,刚才××(指生57)解答了。一个是西南,一个是什么啊?

师、生:西行。

师:这没有矛盾。42、43,42加1——

生(多数):43。

师:这也没有出入。至于三绝的讲法,词典上是晋祠三绝,书上呢?

生(部分):古建筑三绝。

师:因此也并不矛盾。而××(指生60)提出的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到底发源于难老泉、善利泉,还是只是难老泉呢?请阅读思考(出示《中国名胜词典》)。这里是一段话,这儿是一篇文章(出示教科书)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想好了,其他同学呢?(学生举手)×××。

62:课文里是描写说明结合起来写的,而《中国名胜词典》上只是简单的说明。

师:只是简单说明,你看到了这一点。(学生举手)好,××你说。

63:课文中和《中国名胜词典》里说的这两段话顺序不同。

师:顺序不同,怎么不同?

63:《中国名胜词典》上这段话先写圣母殿,然后再写难老、善利二泉,最后写周柏、隋槐;而书上先写隋槐、周柏,接下来写的是难老泉,最后写的是圣母殿。

师:次序前后不同,请坐。还有吗?(学生举手)×××。

64:《中国名胜词典》上着重描述的是晋祠三绝,而书上写的方面比较多,除了写晋祠三绝以外,还写了另外的许多。

师:许多什么?

64:许多美景和古迹。

师:美景和古迹,讲得好。一个比较简单,一个比较丰富。

(学生举手,师示意讲)

65:我认为书上说的这些水都是来自难(nàn)老泉。

师:不是nàn老。难(nán),nán老,青春常在,难老,难于老啊。

65:这些水都是来自难老泉,这些水是晋祠里面的水,而词典上说难老和善利二泉,主要是晋(说不下去了)——

师:(提醒)晋水发源处,对不对?读书要十分仔细。(学生举手)好,××。

66:书上既写了晋祠的优美自然风景,又写了晋祠的悠久的历史文物,而词典上只讲了晋祠悠久的历史。

生:(议论)一样的。

师:噢,一样的。(学生举手)××。

67:我认为《中国名胜词典》上也写了优美风景。

师:也写了优美风景?

67:噢,(改口说)写了这个就是——

师:难老泉?

67:不是。建筑。

师:建筑?

67:不是光写自然风景,在第三方面“殿内有43尊宋代彩塑”,这也不是写自然风景的。

师:没有说清楚。(学生举手)××。

68:刚才××讲《中国名胜词典》上是先分后总,书本上是先总后分,我不同意这个意见。因为《中国名胜词典》上一开头也是写:“晋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这里也是先总说,只是具体说明时次序和书本上不一样。

师:在具体说明的时候不一样,请坐。刚才同学们看到的不同地方,综合起来是否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理解:《中国名胜词典》上介绍的这段文字跟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内容来讲,课文中比较全,×××(指生64)不是刚才讲吗?介绍了风景和很多建筑,《中国名胜词典》上呢,比较简洁;一个比较全面,一个重点介绍;就说明方法来讲,刚才有同学讲了,《中国名胜词典》上主要是——

生:说明。

师:说明。课文中呢?

生:说明、描写。

师:有说明,还有描写,这是从表达方法来讲;文字上也不一样,《中国名胜词典》上那段话比较平实,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则比较优美、生动——待会儿,我们进一步阅读就能体会了;从说明顺序来讲,两者也不完全一样,《中国名胜词典》上说明顺序是一件一件的,采取什么结构方式?

生(部分):横式结构。

师:对!横式结构,是并列式的,而这篇课文刚才××(指生61)说,先是总的然后分的。因此,《中国名胜词典》介绍晋祠跟我们今天要读的这篇课文,不管就内容,就表达方法,就说明顺序,就说明语言来讲,都有不同之处。大家看看,《中国名胜词典》里的这段话写得好呢,还是这篇文章写得好?(学生议论纷纷)(指定学生)你说。

69:就作为词典要给读者以说明以简练的概括来说。

师:(笑)这句话你们听得懂吗?(学生笑了)话没有说通啊,重来。

69:作为词典来说,那段文字是和它的作用相符合的;而作为文章选进我们的课本要我们阅读,这篇是很适合我们阅读的。(多数学生笑了)

师:大家笑了,可能因为你说得不清楚,你胆子大一点讲。

69:(继续发言)这篇文章把说明和描写结合在一起,在说明中插入描写,以描写来做更加具体的说明,这样就能够使说明更具有形象和生动。

师:更形象,这个“具有”就不要了,更形象、生动。

69:《中国名胜词典》上这段话,就其说明性来说,它是很好的,很概括。

师:这句话说清楚了,对吧?(笑)

69:所以说这两者都有可取之处。

师:两者都有可取之处,有没有好与不好的分别呢?

(生举手)你说说看。

70:我觉得《中国名胜词典》是向别人解释各地名胜的,它应该简洁明白。

师:给人家翻检,应该简洁明白,只要介绍精要就行了。

70:如果用过多的比喻,用各种各样修辞手法,是不合适的。我们所学的《晋祠》这篇文章,说明十分具体,它的写作方法是它用了大量的形容与描述。作为文章来说应该像《晋祠》这样写;而作为《中国名胜词典》,应该像刚才听写的那段文字,我觉得两者都有可观之处。

师:可观之处?这个“观”什么意思?

生(多数):取。

师:可取之处。“可取”口气太大了一点,应该说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懂得,不能简单地说《中国名胜词典》里这段话好不好、这篇文章好不好,而要根据什么来判断?作者的——

生(多数):写作意图。

师: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中国名胜词典》是给人家翻检的,介绍的时候要要言不烦;文章呢,具体地说明描述,给人以美的享受,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除了说明之外,还要加以描写。这个问题我们比较清楚了。说明文,说明文得在什么上面下功夫啊?

生(集体):说明。

师:“明”,说得一定要“明”。要“明”,就得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这篇文章里一句话就揭示了晋祠的特征,谁能把这句话准确地找出来?(学生举手)×××。

71: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环境浑然融为一体。

生(部分):风景。

71:噢,自然风景。这就是晋祠。

师:这就是著名的晋祠。请坐。(学生举手)×××。

72:我想提一个问题。就是这句话和后面的“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着重在描写古建筑的三绝。我提的问题就是,既然作者在开头就揭示我们悠久的历史文物是着重描述的,要是我写的话,就会先写建筑、文物,然后再写自然风景,这样不是就和第一句话“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相一致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师:×××同学坦率地讲了自己的意见,既然“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是揭示晋祠的特征,要是我写的话,就先写历史文物,为什么作者先写优美的自然风景呢?大家动脑筋。(学生举手)噢,已经“动”出来了。×××。

73:我知道一点,我先说一说——(铃响)

师:下课。

第二课时

(上课)

师:上节课我们懂得了文章的第l段揭示了晋祠的特征,晋祠的特征两个方面浑然融为一体,什么叫“浑然”?

生(部分):完整的。

师:“然”什么意思?

生(集体):样子。

师:对,浑然融为一体,完整不可分割。(板书:浑然融为一体)浑然融为一体的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优美的自然风景(板书:优美的自然风景),第二个方面是悠久的历史文物(板书:悠久的历史文物)。×××(指生72)同学的意思是,要是他来写的话,既然是悠久的历史文物是重点,那么,就应该先写悠久的历史文物,再写优美的自然风景,刚才×××同学准备发表意见,现在请你发表。

1:我觉得我能回答这个问题。这篇文章主要突出的是悠久历史文物的美,可是它没有先写悠久历史文物的美,而是先写优美的自然环境。这样可使我们先领略晋祠的环境美。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古老苍劲的树,多、清、静、柔的水,还有巍巍的山,在这里作者既作说明又有描述,使我们领会到晋祠的美。在第140页第6自然段中写道:“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的‘三绝’。”“最美”,把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作了一个对比,自然环境美,但是悠久的历史文物更美,所以,先写自然环境的美,再写历史文物的美,能更加突出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师:这个问题××同学作了一些分析,但看来一下子答不清楚,先放一放好不好?这篇文章先用一句话来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是总的说明,然后从两个方面来说(指板书“优美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物”)。刚才不是××(指生61)讲吗,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式。怎么分的?一个一个说明对象是怎样合起来的?我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来写,边看课文边写。比如说,优美的自然风景(手指板书“优美的自然风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的?它的特征如何?悠久的历史文物(手指板书“悠久的历史文物”),作者介绍了哪些?它们的特征如何?一位同学上来写,其他同学写在笔记本上,然后我们再细读课文核对。××,请你上来写。

(生2板书)

山巍巍的,长长的(树古老苍劲 水多、清、静、柔 圣母殿巧夺天工、人物形态逼真)

三绝(木雕盘龙木质优良、工艺精巧 鱼沼飞梁形制奇特 名人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

师:按课文的顺序写,字写端正,写好了跟黑板上对一对,看看黑板上写的是不是完全正确。(学生举手)×××。

3:他漏掉了两点。

师:漏掉了两点?我们看“优美的自然风景”(手指板书“优美的自然风景”)。

3:“优美的自然风景”中的树,除了“古老苍劲”,还有“造型奇特”。

师:好,这个内容在第几自然段?

生(集体):第4自然段。

师:除了古老苍劲之外,还有什么?

生(集体):造型奇特。

师:(在板书“古老苍劲”后面,用红粉笔写“造型奇特”)请同学们想一想,××怎么会忽略这一点的呢?什么原因?(学生举手)×××说。

4:因为“造型奇特见长”在一段的当中。

师:对。晋祠的美在山,在水,在树。山的特征抓得对不对?巍巍的,长长的。树,细读一下,就知既以古老苍劲见长,又以造型奇特见长,这里表达的方式跟前面写法不完全一样,所以粗看时容易漏掉。

4:(继续说)在名人题咏上面,应该还有小品。

师:什么小品?

生(部分):园中小品。

师:好,还有园中小品,第几自然段?

生(集体):第11自然段。

师:园中小品(板书:用红粉笔写“园中小品”)。还有吗?

(学生举手)×××。

5:还有其他建筑。

师:在什么地方?

5:第10自然段。“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

师:应该写在什么地方啊?(指“园中小品”处)对不对?

生(集体):对。

师:因此又要改了(擦去“园中小品”)。应该是其他建筑(板书:其他建筑),再是园中小品(板书:园中小品)。阅读要仔细,不能遗漏。要把这个怎样?(指“名人题咏”处)全部挪到下面(板书:将“名人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圈起来,用箭头标到“园中小品”下方)。大家校对一下,再看一看,这里列出的说明对象是不是周全了?

生(集体):周全了。

师:文章首先说明优美的自然环境。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这是——

生(集体):总说。

师:晋祠的美在山、树、水,可以不可以?

生(部分):可以。

师:为什么要写“在山,在树,在水”?为什么?

(学生议论纷纷,举手)

师:×××。

6:排比的方法写,加强了语气。

师:加强了语气,在山,在树,在水。(学生举手)×××。

7:这样写有气势,读起来上口。

师:有气势,读起来上口。(学生继续举手)×××。

8:给作者的印象比较深。

生:(笑)怎么是作者?

师:作者?

生(集体):读者。

师:给读者的印象比较深。(学生举手)××。

9:我还要补充一句,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有一定的顺序,是由高到低的。

师:对不对?说明的顺序很清楚,由高到低。还有补充吗?山怎样?

生(集体):巍巍的。

师:再看课文,把晋祠——

师、生(集体):抱在怀中。(师做了一个“抱”的姿势)

师:因此它的顺序是什么?

生(集体):由外到内。

师:在山,在树,在水,读起来有气势,而且上口,用排比的写法是好的。刚才几位同学讲得很好。(指部分板书)这些是说明对象。这些说明对象的特征抓得对不对呢?(手指板书)说明文要“明”,就得把说明对象的特征抓准。(学生举手)××。

10:我认为还有一点写得不对,就是圣母殿应该是气势十分雄伟,不应该是“巧夺天工、人物形态逼真”——这几点是写侍女像的特点,而不是写圣母殿的特点(指学生的板书)。

师:对不对?

(部分学生点点头)

师:对,巧夺天工并不是圣母殿的特点,圣母殿的特点文中是怎么说的?

生(集体):气势雄伟。

师:气势雄伟。(板书:用红粉笔将“巧夺天工、人物形态逼真”划去,写上“气势雄伟”)“人物形态逼真”是指宋代彩塑而言,××同学说得很好。别的地方还有没有问题?(学生举手)××。

11:我认为在写三绝的时候,应该写出它的绝妙之处,圣母殿应该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木雕盘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鱼沼飞梁是“我国古建筑中罕见的”。应该写这三点。

师:应该写这三点。绝在何处?三绝?(学生举手)××。

12:我认为三绝不应该像××(指生11)讲的圣母殿是我国建筑中现存最早的,这里应是圣母殿的稀有。

(学生议论纷纷)

师:最早与稀有是两个概念。

12:罕见,而不是“绝”,“绝”只能是后面一句:“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

师:好,这是“绝”。关于悠久的历史文物,作者着力写了几个方面,一是三绝;二是其他建筑,就是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有其他建筑,文中列举了很多;然后写园中小品;最后写名人题咏(边指板书边讲)。这些被说明的对象各具有什么特征呢?刚才××(指生10)讲得对不对(指板书“气势雄伟”)?

生(部分):对的。

师:木雕盘龙对不对(指板书)?

生(部分):对的。

师:也是对的。鱼沼飞梁呢(指板书)?

生(集体):对的。

师:这个“梁”什么意思(指板书“梁”)?

生:(议论)桥梁。

师:对,“梁”是桥梁,鱼沼上面架着飞梁,一般的桥是怎样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鱼沼飞梁怎样呢?四面都通。这里都是抓住特征来写的。同学们刚才读课文,要点抓得很准确。现在请同学们再推敲一下这篇文章写法上的特点。一开始××同学不是说了吗(指第一课中生57)?他说这篇文章的写法和词典上的介绍不一样,它是说明结合——

师、生(集体):描写。

师:这是说明的骨架(指板书)。先总后分(指板书:浑然融为一体“总”,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物“分”)。先总后分(指板书:悠久的历史文物“总”,三绝等“分”),一目了然,说得非常明白,非常清楚。说明时夹入描写,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说明的骨架上面,作者进行了艺术的渲染。有些我们一看就清楚了——比如写山,一看就清楚(指板书“山”处),它春天怎样?

生(集体):黄花满山。

师:秋天怎样?

生(集体):草木萧疏。

师:用对偶句进行形象的对照。现在读一读第4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对树进行艺术渲染的?(学生举手)××,你说。

13:作者写树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比喻。

师:哪些比喻?

13:在写水边殿外松柏等时候,写它们造型奇特见长,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

师:这是不是比喻?“偃”什么意思?

生(部分):躺卧。

师:躺卧。

13:还有写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把它比喻成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一根绳。

师:是不是进行艺术渲染?

生(集体):是的。

师:好,请坐。因此除了说明外,还进行描写。比喻是其中之一。有的偃如老妪负水,“负”什么意思?

生(集体):背。

师:有的如什么?

师、生(集体):挺如壮士托天(师:手向上示意)。

师:我说写得最妙的是下面几句,我们一起读。请你们看看这里抓住了一个什么关键词来写的?“圣母殿前的左扭柏”,预备,读。

生(齐):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师:抓住什么特征来写的?

生(集体):扭。

师:“扭”,而且是从不同角度,你们看怎么写的?

生:(议论)从下到上,从上到下。

师:第一句是什么(食指竖起,表示1)?四个字——(食、中、无名、小指竖起,示4)

师、生(集体):拔地而起。

师:拔地而起(手从下而上示意)。气势怎样?哪个动词用得好?

生(集体):冲。

师:冲!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纹理一齐向左拧去,一圈一圈——

师、生(集体):丝纹不乱。

师: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像天上垂下了一根绳。哪两个动词用得好?

生(集体):旋、垂。

师:由地下到天上(手从下而上示意),又从天上写到地下(手从上而下示意),天上地下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描写,因此能够使读者如见其态(板书:比喻多角度)。不仅是说明,而且用比喻进行多角度描写,这样就寓艺术魅力于说明之中。清楚了没有?我们再来看写水,特征抓得对不对(指板书)?多、清、静、柔。请你们说说作者怎样来写“多”的。(学生举手)××说。

14:“石间细流脉脉(mài),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还有“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师:除了这些还有吗?(学生举手)×××。

15:还有“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xī)”。

师、生(集体):小渠(qú)。(纠正字音)

师:对不对?(学生举手)还有补充,×××。

16:还有就是:“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

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呢?

师、生(集体):听觉。

师:叮叮咚咚悦耳的响声。好,请坐。(学生举手)××。

17:“石间细流脉脉”,应该读“细流mòmò”,不应该读“细流màimài”。

师:我们学习生理卫生的时候,“脉”读“mài”。

生(部分):静脉。

师:对,“静mài”。这里读“mò”。多音字。(学生举手)××。

18:还有最后一句话:“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师:这句话也看出来了,好。

18:这是通过人的幻觉来写水的“多”。

师:通过人的幻觉来写水的多。这晋祠几百间房子好像都是在水上漂着的,所以水怎样?

生(集体):多。

师:几位同学讲得对。这里水很多:有的是深潭,有的是小渠,有的是河,有的是井,有的是溪,这是按什么来说明的?

生(部分):视觉。

师:按类别,对吗?写“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连打几个比喻,说水的美姿。总之,从水的声音、美姿,水的类别来具体描写水的“多”。这个“多”字落实了没有?

师、生(集体):落实了。

师:写“清”,写“静”,写法类似,就不一一说了。现在请你们思考回答,“柔”怎么写的?怎么一句话就把“柔”写出来了。(学生举手)×××

19:写“柔”在这里,139页。

(生议论)

师:“柔”在这里?(哄笑)

师:你说。

19:139页的倒数第1行,“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讲不下去了)。

师:这字怎么读啊?

生(部分):榭xiè。

师:穿亭绕榭。“榭”这个字怎么读?(正音:x—iè,xiè;板书:榭xiè)

生(部分):第三声。

师:第三声?xiè,第四声(指板书:榭xiè)。

19:穿亭绕榭,冉冉不绝,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水的柔。

师:对不对?

生(集体):对。

师:讲对了。这里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

生(部分):比喻。

师:写水像一条条大飘带,飘带风一吹就会怎么样?

生(部分):飘。

师:飘拂不停。写水的“柔”只用了一个比喻,因为用得非常精当,就把“柔”写出来了。穿亭绕榭,有几个动词?

生(集体):两个。

师:两个动词,一个“穿”,一个——

师、生(集体):“绕”。

师:冉冉不绝,讲什么东西“冉冉”?

生(部分):飘带。

生(部分):太阳。

师:(笑)太阳冉冉?水如飘带,冉冉不绝。清楚了没有?

现在讨论“三绝”。刚才有同学讲“绝”应该是指最早,“绝”究竟是什么意思?我问的不是特征。“绝”就是绝无——

师、生(集体):仅有。

师:对了,绝无仅有,哪些句子最能够准确地说明晋祠中有些历史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找到没有?(学生举手)××。

20:140页第7自然段里写道:“圣母殿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这里面的“最早”,还有——

(下面学生纷纷议论)

师:请你说下去,有不同意见待会儿讨论。

20:还有:“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

师:好,这是一绝。

20: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还有写宋代泥塑圣母像及42个侍女像时写这些塑像巧夺天工,还有——

师:第二个“绝”。

20:第二个“绝”就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殴柱”。第三个“绝”,就是鱼沼飞梁,这里的鱼沼飞梁写出了“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望柱形(读破句)——”

师:形制奇特。(纠正)

20: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

师:他刚才讲的几点有不同意见吗?(学生举手)×××。

21:他说的第二个“绝”我不同意。第二个“绝”我认为应该是“距今虽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髯”读成rǎn,读错了,师纠正)应该是这个“绝”。

师:应该是这个“绝”。(学生举手)××。

22:我认为××(指生20)刚才说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42个侍女,他认为巧夺天工是“绝”,我认为不是的。

师:为什么?

22:因为在许多——(讲不下去了)

师:(提示)名胜古迹中——

22:名胜古迹中都有这种形态的。

师:都有这种形态?应该说都有这种特点。(学生举手)×××。

23:还有一点,就是“这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这一句也不是的,这仅写出了它的历史悠久。

(学生举手)

(教师示意学生讲)

24:我认为历史悠久也是“绝”的一个方面。

师:“绝”的一个方面。(学生继续举手)×××。

25:××(指生20)把圣母殿的“绝”讲得太多了。我觉得只要突出一点,就是“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只突出这一句就可以了。

师:只要突出这一句就可以了。那么,历史悠久,“最早”,要不要?(学生争论,有的讲要,有的讲不要)

师:××讲要的,“最早的,却无一根柱子”。第二个“绝”也一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从历史的情况看,距今近千年,仍然是鳞甲须什么?刚才字音读错了(指生21),髯rán,读——

生(部分):髯rán。

师:髯rán,第二声。须髯,周身风从云生。第三个“绝”前面已经找准了。介绍三绝,其他建筑物一笔带过。三绝写得很具体,在说明的同时,描写得很细致,进行了艺术渲染。我曾有机会去晋祠,亲眼观赏过,跟这篇文章里讲的一样,看了不得不令人叹服。如木雕盘龙虽然距今近千年,但是怎样啊?

师、生(集体):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

师:这是不是描写啊?

(学生,点头)

师:仍然像要飞动,这不得不惊叹我们祖先巧夺天工的技艺。鱼沼飞梁也介绍得很清楚,其他建筑一笔带过。请同学们看,第11自然段介绍得非常有趣的是什么?

生:(议论)园中小品。

师:园中小品写了两个,第一个是什么?

生(集体):小和尚。

师:小和尚,我看这样好吗?请一位同学把作品中描述的样子做一做,好不好?就请你(指第一排调皮的学生),作者是怎样描绘的?

(生26高兴地站起来,对着老师)

师:(笑)对着大家。看他描绘得怎么样。

(生26双手托着,肘关节在下方,而且与肋骨靠得很拢)

生:(哄笑)不完全对。

师:应该怎么样?我们一起读,让他纠正。“山上一挂细泉垂下”,预备,读——

生(集体):山上一挂细泉垂下,就在下面立着一个汉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接水。

师:双手齐肩,对吗?手还要高一些(将生26手向上抬一些),稍微开一点(将生26肘关节部拉开一些)。很好。你们看,这里写得出神入化。水注在碗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总不能盛满碗,什么道理啊?(学生纷纷议论)一挂细泉(手势),哪个词用得很好?

生(集体):挂。

师:对,一挂细泉,向下面滴水,滴到小和尚托的碗里去,水就溅到深潭,碗始终盛不满,什么道理?

生(部分):物理性能,力学原理。

师:噢,物理的力学原理,今天就不讨论了,下节课再问你们,一定要解答得正确。这里写得十分有趣,描述得栩栩如生。(板书:形容、描述)下面还写了什么?

生(部分):石雕大虎。

师:呀!我看这里又矛盾了,“小品”怎么又是“石雕大老虎”呢?谁能解答这个问题?既然是小品,怎么又是大老虎呢?(学生举手)×××。

27:这个“大”是相对而言的。

师:相对而言的,对不对?

生(部分):对的。

师:小和大怎样?

师、生(集体):相对而言。

师:在这里是大的,可是在整个晋祠的建筑群里面是——

师、生:小的。

师:跟整个圣母殿好比吗?

生(部分):不好比。

师:不好比。这里描写得很有趣,增添了这篇文章的情趣。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解答课开始时××同学提的问题。为什么不先写悠久的历史文物(指板书),再写优美的自然风景呢?刚才××(指生1)做了一些分析,没有完全说清楚,它们本来就是并列的,两者浑然融为一体,那么为什么要先写自然风景?(学生举手)××。

28:因为这篇文章第6自然段写了“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从这“最美”就可以看出,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景相比较,悠久的历史文物比优美的自然风景还美,先写优美的自然风景就能更衬托出悠久的历史文物美。

师:对不对?

生(集体):对。

师:对,我们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看就清楚了,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风景美,文物更美——(学生举手)你还有意见吗?(示意学生讲)

29:我认为还有一点。因为作者是按照他参观顺序写的,所以就先写自然风景,然后走到里面,看到悠久的历史文物。

师:同不同意?

生(部分):同意。

师:这是记叙文?游记?(笑)

生(部分):不同意。

师:噢,这是什么啊?

师、生(集体):说明文。

师:是说明文,两者都美,风景美,文物美,但是作者在这里更要突出什么啊?

生(集体):文物美。

师:先写自然风景美比较容易,如果一开始就写“最美的”是什么,那么跟谁比啊?那就显得很突然了。风景美,文物美,确实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晋祠美不——

生(集体):胜收。

师:有人说:“看景不如听景。”因为你看景是看自然的原形,同学们游览过一些地方,看的是自然的风景。而听景,就是听人家介绍,读人家描写的,这个时候你还可以享受到艺术加工的佳妙。我们现在读《晋祠》这篇文章,除了认识所介绍的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物这些对象之外(手指板书),还领略到作者进行的艺术加工,进行的艺术的渲染,领略到艺术美,这就美上加美了。所以,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

生(集体):璀璨——

师:“璀璨的明珠”。什么叫“璀璨”?

生(部分):形容——

师:形容什么?都是什么偏旁?

生(集体):“王”字偏旁。

师:什么意思?(手势划“王”)查字典。(学生举手)××查出来了,你说。

30:“璀璨”是形容玉石的光泽。

师:形容玉石的光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部分):形容晋祠的美。

师:(学生举手)×××你说。

31:形容晋祠像明珠一样发出亮光。

师:像明珠一样发出亮光,闪闪发光,对。所以最后一句话是由衷的赞叹。介绍了自然风景,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介绍了悠久的历史文物,三绝,其他建筑、园中小品,以及名人题咏等等(指板书),最后赞叹“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开头我们说了,晋祠只是《中国名胜词典》(出示书)中山西省太原市的一个条目,而这本《中国名胜词典》有一千几百页,晋祠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条目。由此可推知,我们祖国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罕见,是首屈——(师、生集体)一指的。

我们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数千年深厚的文化平铺在(手势:平铺)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你无论走到哪儿,都可以看到名胜,都可以看到古迹。刚才你们讲到的故宫、颐和园、秀美的西子湖等,讲到的遥远的西藏、新疆无不有我们祖先的文化遗迹,这些历史文化哺育着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我们世世代代中华儿女从祖国深厚的文化中吸取了大量的精神养料。今天,我们同样要从中吸取精神养料,不能愧对(食指向上)——(师生同声)我们的祖先。今天学《晋祠》,领略它的风景美、历史文物美,长大以后,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力求——

生(集体):行万里路。

师:对,行万里路,有机会到祖国各地考察,放眼观看我们的壮丽山川,从中吸取丰富的养料,滋养自己,成为精神丰富的人。

今天这堂课就学到这里。下课。

(选自于漪著《可以做得更好》,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3-2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