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设化学学习情景的两种常见方法

创设化学学习情景的两种常见方法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学习情景,才能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能发挥引起、维持和促进学习的作用?初中化学教材“氧气的性质”单元,通常都引用若干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创设实验情景。以为学生能把实验现象和氧气的性质结论记住并直接挂上钩,就达成了学习目标。从而领悟氧气的性质特点,建构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知识,认识到可燃物在空气中能燃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空气中有氧气。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学习情景,才能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能发挥引起、维持和促进学习的作用?从许多成功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提炼出如下经验:

情景创设要体现化学学科特色,能够体现化学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学科性是教学情景的本质属性。要注意挖掘化学学科自身的魅力,利用化学学科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特点生发情景。

(1) 利用化学实验创设学习情景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与合成。原子、分子等微粒及其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物质的化学变化总伴随着种种宏观的现象,变化的结果大多清晰可见。自然世界、生活生产中有许多生动、翔实的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和事实,可以从中选取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内容,可以利用化学实验鲜明、突出地再现物质变化的现象,创设学习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案例6-1]“原电池原理”教学情景创设一例

为了唤起学生学习“原电池原理”课题的兴趣,一位教师在点明学习课题之后,指出学习“原电池原理”是为了了解平时使用的各种电池的电能是从哪里来的。

“大家知道,能量是不能无中生有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同学们是否想过,电池释放出的电能是从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这个问题值得问,而且应该问。只是我们司空见惯,认为电池就是用来产生电能的,因此见怪不怪。老师希望大家凡事要多问为什么。我想请大家观察一个演示实验,在观察中作思考。”

教师在一个烧杯中装入半杯稀硫酸,把几条镁带拧成一束,再取出一张薄铜片,弯曲成直径稍小于烧杯内径的半圆筒状,而后用铜导线把镁带、铜片和一个小电珠串接,再把镁带和薄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学生惊奇地看到电珠发亮,镁带在酸溶液中剧烈反应、发出嘶嘶声,镁带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也有大量气泡析出。从溶液中取出镁带,电珠熄灭了。

学生讨论后认为电珠发亮说明有电流通过,电能转化为光能。电能是镁带发生化学反应所释放的化学能转化的。教师问,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镁和酸溶液发生反应,肯定有化学能释放出来,电珠发亮说明有电能产生。教师反问,镁和酸溶液发生反应释放出化学能,电珠发亮说明有电能,凭什么可以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仅仅把一束镁条浸入酸溶液,也发生反应释放出化学能,但并没有电能产生,为什么?有学生说,那是因为没有形成电路,就没有电流。教师又问,要形成闭合电路这是对的,但有了闭合电路,实验中电流又是从哪里来的?铜片并不与稀硫酸反应,铜片上析出的气泡(氢气)是怎么产生的?

接着,教师把电珠换成电流计,让学生观察电流计偏转方向,判断电流的流向。启发学生把镁的溶解、铜片上有氢气析出、电子从镁一极流向铜一极三个事实联系起来,做分析、讨论。通过讨论,学生理解了化学能是怎么转变为电能的。

问题分析之后,教师问学生还有什么疑问。一位学生说,按照分析,镁失去的电子从外电路流向铜片,氢离子在铜片上结合电子被还原,但是实验中在镁条上也有氢气放出,说明镁失去的电子是直接转移给氢离子的。这不是矛盾了吗?教师赞扬了这位学生,同时指出两个现象并没有矛盾。实验证明,镁条溶解时失去的大量电子,有部分通过外电路流向铜片,也有部分直接转移给镁条周围溶液中的氢离子。说明这样的实验装置,难以使镁条溶解失去的电子都沿着外电路转移到铜片上,也就是说,反应释放的化学能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电能。该装置只是说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实物模型。一个能实际应用的化学电池,要求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其结构必然更为复杂。

在原电池原理教学中,不少教师还利用多种不同的实验来创设学习情景,如用柠檬、柑橘制造水果电池驱动音乐芯片,用新奇的现象,揭示了化学能在一定途径下转化为电能的事实;通过剖开新的和废旧的干电池让学生观察对比,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和电能产生之间的关系等等。

运用化学实验创设学习情景,进行化学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呈现物质性质和变化的事实或现象,还要为讲解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做引子或铺垫;不能如同蜻蜓点水般,只是把实验现象、结果和所要学习的结论挂上钩就万事大吉了。用化学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从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分析、归纳,运用逻辑推理或逻辑证明方法寻找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本质或规律,了解知识形成过程,深刻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

[案例6-2]初中“氧气的性质”教学的实验情景创设

初中化学教材“氧气的性质”单元,通常都引用若干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创设实验情景。一些教师只是把这些实验事实作为说明氧气性质的实例,让学生记忆实验条件、现象、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把实验现象、氧气性质的结论作为两个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以为学生能把实验现象和氧气的性质结论记住并直接挂上钩,就达成了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注重“知其然”,而忽视“知其所以然”,没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空气中含有氧气,还要费事去制备氧气进行实验”,也没有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从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抽象、归纳出“氧气是性质活泼的气体,能和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结论,实际上没有达到创设学习情景的目的。

进行木炭、蜡烛、铁丝等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应当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通过归纳和抽象,从而认识到:①木炭、蜡烛、铁丝等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都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氧化物的共同特征;②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为剧烈,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铁丝在氧气中却可以剧烈燃烧,生成熔融状态的四氧化三铁;③许多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先点燃)。从而领悟氧气的性质特点,建构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知识,认识到可燃物在空气中能燃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空气中有氧气。

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是知识建构不可或缺的环节。要在实验情景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弄清楚“实验说明了什么”“揭示了什么”,明白“为什么这么说”。

又如,不少教师设计燃烧条件的教学,程式化地让学生观察纸张、木条、煤块在酒精灯上加热点燃的快慢和难易,直接得出“三种物质在酒精灯上点燃的快慢、难易程度不同,说明它们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不同”,直接告诉学生“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着火点”,得出“只有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才会发生燃烧”的结论。没有引导学生理解从可燃物在酒精灯上加热点燃的快慢、难易怎么得出“可燃物有一定的着火点”“只有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才会发生燃烧”的结论。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思考认识到:点燃可燃物,实际上是加热可燃物的过程;当可燃物受热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可燃物就会燃烧;不同的可燃物用相同的方式点燃,其快慢、难易程度不同,说明它们需要的热量多少不同,燃烧需要达到的温度不同。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领悟从实验现象如何得出结论,只是囫囵吞枣地接受教师、书本给出的结论,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着火点”的概念,理解“可燃物要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的结论。也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灭火的条件时,还往往把“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就可以灭火”理解为“使可燃物着火点降低,就可以灭火”。

化学课程要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等知识,这些知识有些是常识性的,有些具有典型性,有些是说明和印证概念、原理的证据。这些事实性知识需要学生牢固掌握。在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从这些宏观现象中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还要领悟它们与相关概念、原理知识间的联系,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提升。运用化学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如何让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并能牢固掌握,显得特别重要。

[案例6-3]用氯化铁趣味实验创设学习情景

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氯化铁的化学性质与相关反应的知识,提高运用已学知识说明、解释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可以用氯化铁趣味实验创设学习情景。

实验内容如下:

1. 利用氯化铁溶液、蒸馏水和必要的试剂进行七项实验,分别使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呈现①血红色,②褐色,③浅绿色,④紫色,⑤深蓝色,⑥乳白色,⑦类似碳酸饮料的液体,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发生的现象,并说明为了得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在实验中你是如何选用试剂并控制必要的实验条件(如试剂的浓度、用量、温度等)。

2. 在0.5mol/L FeCl3溶液中滴加0.1mol/L KI溶液,然后加入CCl4,振荡后观察发生的现象。另取0.5mol/L FeCl3溶液,先逐滴加入4mol/L NH4F至溶液呈无色,再滴加0.1mol/L KI溶液,然后加入CCl4,振荡后观察发生的现象。对比两次实验,做出合理的推理,并做解释说明。

(2) 注重利用学生的经验,联系现实生产生活,从鲜活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化学学习的情景资源,创设学习情景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

化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让化学回归生活。所创设的学习情景,虽然蕴含着学习内容需要的化学信息,但不等于知识本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从生活经验、社会生产的事物、场景中,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现象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经过抽象、概括,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建构知识。

应该依据化学学科特点、具体的学习内容、学校所处自然与社会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等来选择学生可以理解的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创设学习情景。

[案例6-4]通过调查研究学习“空气污染防治”

一位乡镇中学的化学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空气污染防治”的课题前,让学生在课外分组了解、收集所在乡镇的空气质量状况。学生用镜头、文字、数据记录乡镇工厂排放的浓烟,田间焚烧秸秆飘散的黑烟,以劣质汽柴油为燃料的拖拉机、农用小卡车排放的浓烟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到图书馆查阅空气污染的资料。课前,教师阅读学生的调查报告,围绕学习课题选出四份调查报告,加入自己的补充意见和阅读感言,协助学生通过对调查收集的资料的整理、归纳、概括,按主题编排,设计课堂讨论方案。运用学生的调查报告,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使学生形成对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

• 哪些物质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我们乡镇有哪些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来自哪里?

• 什么是PM2.5?它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会带来哪些危害?

• 二氧化碳气体不是大气污染物,为什么要提出节能减排,控制并减少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

• 多年来,世界和我国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采取许多措施,你对此了解多少?为了还我们乡镇一个洁净的大气环境,我们该做些什么,你有什么建议?

• 通过调查、分析,你对化学科学和环境问题的关系有什么认识?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可理解的社会生活情景中,通过师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了解了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化学知识,理解了化学科学在研究、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贡献,把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习惯,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