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哲学中几个理论分析

教育哲学中几个理论分析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公平是当前社会十分关注的重点话题,它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团结,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在进行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证,这一点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不能忘记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罗恩·米勒对人的整体性做出了归纳,他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包括:智力、情感、体质、交际、审美和灵性。

1.人与教育

哲学角度来看,教育是不同时代、不同历史环境下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是人类社会精神层面的传递和反馈,是意识流的作用与反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如何让教育更加贴合人与社会的发展是摆在每一个从事教育研究专家学者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就必须上升到人的本质的哲学角度,也就是人的存在的原因和特质,从哲学角度看,存在是前提,是社会存在的源泉,是教育产生的原因,是问题的基础。首先是物质层面的存在,而人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最大特征,人能够有意识的感知自身的存在,感知他人的存在,同时有意识的向外界证明自身的存在与价值,而这种证明是带有明显的个体的独特性和唯一性的,每一个社会的人总会从自己的视角看待世界,看待问题,并带有其个性特质的方式解决和处理问题,这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人在意识层面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教育是人的教育。

2.知识与教育

学习是人的求生本能,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一种,自然界的其他动物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本能,幼狼会模仿父母的样子捕食,雏鹰会在雄鹰的后面学习飞翔,但是这些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学习,只能说是模仿和继承。只有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这是一种扬弃的过程,是在吸收基础上的升华,吸收的是前人总结的共性,升华的是个人的个性创造,而这中间的介质就是知识。

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个体,人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对知识是一种天生的亲近和依赖,当个体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的时候,会有意识地主动学习相应的语言、文化等相关知识以期尽快融入新的环境。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同时学习也是提升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方式。虽然教育的形式众多,但学校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69],但每个人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长短并不一致,特别是从高等教育开始,教育就开始呈现个性化和研究性,而作为从通识性的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之间衔接的高中教育,就显得愈发重要[70]。这个重要主要表现在高中课程的设置上,能否承上启下,能否在保证全面育人的前提下,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为步入高校后自主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3.教育公平

公平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优秀品质,这一点与自然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不同,人类社会倡导公平,这是人类道德的体现。这种公平不只是财富上的,还包括人权、民权、舆论权等等,公平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保证,对于教育来说,我们经常会提到的一个词:教育公平。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这不仅仅因为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拥有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建设者,同时教育也是社会道德、文明养成的地方。是社会稳定、团结的重要支持。教育公平是当前社会十分关注的重点话题,它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团结,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在进行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在受教育机会、教育资源、教育政策、受教育权利等供给或配置过程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或群体的均衡。教育公平是一种社会道德观念,也是社会群体价值观的体现。

4.整体课程理论与整体教育观

整体课程理论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一种以整体主义为出发的教育理论[71],它区别于哲学上的还原主义,整体主义认为任何事物或现象都不能割裂地看待,而必须把它看作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其又是由若干子部分所组成,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细微变化都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影响整个系统的结果[72]

整体课程观不是一种具体的课程形态,罗恩·米勒认为:没有一种课程能够最好的表达整体主义世界观,它更像一种教育领域的世界观,带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73]

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世界是一体的,只有不断地让个体的身心完全融入自然、社会与世界中去,才最完整。同时,整体课程论者还强调人与人的连通[74]。约翰·米勒提出六种联结,并尝试以此来构造整体课程。他们包括:线性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联结,身心的联结,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结,个人与社区之间的联结,人类与地球之间的联结,自我与本性之间的联结[75]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新知识是在学生个体之外的,由学生个体在其已有旧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加以建构的。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或课程通过传递、交流或转变等方式被学生个体吸收并建构[76]

传递观认为教育的过程是教师通过课程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是单向传递的(如图2-2所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被动的、机械的接受、记忆,传递观忽视学生个体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和反馈,持有传递观的教育者提倡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

图2-2 传递观

交流观认为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在语言、行为、思想等交流的过程(如图2-3所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提问、解惑等流程建构自己的知识。课程是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中建构知识的过程。

图2-3 交流观

转变观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起到主导作用,课程在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实施,这是一种整体课程的教育观点(如图2-4所示)。

图2-4 转变观

5.整体教育基本原则

在第二届整体教育国际会议上,签署了一份会议文件《教育2000:一种整体的观点》,在这份文件中给出了整体教育的十个基本原则。本文就从这十个基本原则入手,对整体课程论加以分析。

(1)人的教育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证,这一点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不能忘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管理或直接参与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高品质的人的教育,或者说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标准都应该是高品质人的标准[77]

(2)个体的尊重

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上的人,他们与教育者唯一的区别是他们是年轻人,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而教育者是成年人,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促进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只是年龄和受教育早晚的区别,而本质是相同的,教育者尊重被教育者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在尊重自己。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罗恩·米勒对人的整体性做出了归纳,他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包括:智力、情感、体质、交际、审美和灵性。而我们以前的基础教育往往只关注学生的智力、体质,而对交际、审美和灵性则相对欠缺。按照整体课程观的理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整体地看待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

(3)教育目的的整体性

教育的整体性首先体现在教育目的上[78],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完整、独立的人,是其能完全地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体现其价值。整体课程观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目的一定要全面体现人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特别是要重视道德、品质、情操等方面教育和养成。

(4)课程的整体性

根据整体课程观的理论,课程的设置要全面体现人的全面发展,课程的全面性一方面体现在课程领域的全面性,另一方面体现在每一门课程内容的全面性。课程领域的全面性主要指的是课程设置的领域要能够满足个体整体发展的要求,课程内容的全面性是指在每一门课程中,在保证学科教学的前提下,课程中要适当考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5)教师能力的整体性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料是教学活动的三个主体,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育者不能仅仅只能熟悉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还应该具有良好、全面的道德、情操和意志、情感,并能够在日常的学科教学和课下的师生交流中融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德育、美育等方面的显性和隐性教育。

(6)对学生评价的整体性

整体教育观指导下的基础教育评价也应该体现教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不能机械的以学科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从一个完整的人的角度,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做出整体性的、主动的评价。学生评价的整体性不仅仅体现在评价内容的整体性,还表现在评价主体的整体性,教育管理者要改变过去只是靠教师一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而是将评价的主体扩展到涵盖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伙伴、家长以及其他教育关注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视角对受教育者加以评价。

(7)经验的作用

书是用来记录知识的,而知识是前人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和记录,专家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更多的经验和实践,教育者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把前人和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其通过经验的传递和自身的实践将前人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能力。

整体教育以整体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教育过程和教育自身的整体性,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发展的全面性、教育过程的整体性、知识的整体性和认知过程的整体性。强调经验的交流,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设计教育活动的时候,要不断提醒自己要全身心地融入学生中,用教育者的心去体会学生的心,去体会、去感受,道德、品质等精神层面的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教师的言传和身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