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保证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怎样保证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有宽有窄,由事实联想到的结论也有多有少,但是,如果仅仅有事实以及这些事实联想到的结论,那么即使将这两方面结合到一起,也依然无法构成认真的思维。思维的本质就是条理性,想要让思维连贯有序,就必须先具备多样化的材料和灵活的联想和反应,而且这些因素都必须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

事实有宽有窄,由事实联想到的结论也有多有少,但是,如果仅仅有事实以及这些事实联想到的结论,那么即使将这两方面结合到一起,也依然无法构成认真的思维。想要构成严谨认真的思维,就必须要对这些事实和联想进行编组,让它们形成相互关联的关系,并且还要让它们的依据也彼此关联,把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也就是说,应该保持一种平衡的比例,让思维的众多因素——灵活性、深度、广度——都各司其职,这样才能让思维保持连贯,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保持思维的连贯和条理的最大好处就是让自己的思维变得“可控”,既不会迟钝,也不会冒进;既不会杂乱无章,也不会刻板僵化。

思维的本质就是条理性,想要让思维连贯有序,就必须先具备多样化的材料和灵活的联想和反应,而且这些因素都必须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要达到这一点,平衡就变得尤为重要,既不能让这些材料过于古板,也不能让它们太过灵活。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他做什么都能做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前提——他得定下心来。”很多孩子都是这样,他们遇事能敏捷地做出反应,但就是很难定下心来。

当然,也有孩子可以安安静静、不分心、不走神,不过只是做到定下心来还不够。思维训练的最终目的不是死死地盯着一个目标——这只是一种外在,我们所说的专注也不是让一个人保持一个姿势固定不动,更不是让他什么都不想。最正确也是最理想的状态是集中注意力,让自己的思绪和思想沿着一个主线和方向源源不断地变化和流淌,最终汇集到一个统一的结论点上。

也就是说,集中思想不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而是将自己的精力朝向一个固定的目标,就如同冲锋的将士,他们的目标是攻陷城池,那么他们的眼里就只有城池——或许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也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如火攻、放箭、攀岩,但是无论方式多么灵活多样,最终的点都是占领城池——即使经常变化作战方式和位置,但是前进的方向是不会变化的。连续的思维就是这个道理,题材会不断变动,但是方向不会改变。

在连贯思维的过程中,因为题材的不同,或许会出现题材之间相互矛盾的情况,或者出现几种相互不容的联想,但是只要将每一个联想都同主题相对应,防止思绪矛盾和分心,就能让保持思维有序和条理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的动力是自身的实际需要,也就是间接的来源。智力结构组织的发生和发展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的,而且其发展过程往往同完成一个目标所需要的行动相随,并不是对思维力的直接诉求。换句话说,就是为了思维之外的事物去思维,而不是为了思维而思维。

即将进入职场或者刚刚进入职场的人,一般都会为自己做一份职业规划,完成职业规划的过程就是通过有条理的行动,让自己的思维也变得有条有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方式相伴一生,他们的规划是一条连续的轴线,所有的行动,如获取知识、学习、形成结论、检验结论等都是围绕着这根轴线展开和进行。而且,这些行动会因轴线而变得有条理,进行各种学习和观察所获得的结论也会得到延伸和整理,整理的信息被分门别类,要用的时候随时提取。

成年之后,人们的大多数推论都是源于自身经验的积累,而不是纯粹的推测,也是因为这样,人们推理获得的结论也会经常要接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检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那些琐碎的、零散的方法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被放弃,而那些有序的安排会受到格外的重视。对于人们来说,因为思维经受了各种问题的实践检验,所以他们生活工作中井然有序的经历也成了思维条理性的来源。

这是成人思维条理性训练的办法,现在我们再说一下以校园生活为主的青少年。在青少年的思维训练中,依靠实际行动去检验和影响思维的方法也同样可取。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差异,在具体操作和实际方法运用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去考虑这两种差别。

(1)青少年思维训练会遇到特殊的困难

对成年人来讲,他们通过事业、工作来获得成就和认可是自身成长的需要,而且在社会当中,这种需要对每个成年人都是极为迫切的。但是孩子不同,孩子的任何经历都是一种学习,所以,选择和安排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对他们来讲就更加困难,至少要比成年人困难。因为成年人的行动或多或少是由环境决定的,他们具有一定的职业和擅长的专业,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他们行动的主要特点,而且,这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和促使他们养成一种与之相符的思维模式。

学校里的孩子则不一样,他们的身份是学生,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习,同成年人相比,他们既没有固定的职业,也没有社会地位,因此,没有任何客观因素能够让他们遵从固定的行为去做事,即使有,也不是持续性的。再加上他们心神不定,有时候会三心二意、半途而废,而他们周围的环境,即使对行动和行为有所影响,但都是暂时的。

孩子本身心智不够成熟,做事情容易三心二意,想法多变,而且让他们持续行动的外部环境也不存在,这些因素就增大了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的难度,而针对孩子的不同心性,给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训练方法模式就更是难上加难。受到学校的传统教育方式和不同时期的教育思想以及当时整体的社会氛围影响,孩子的行动方式也不是固定的,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而且选择也具有随意性。所以,很多人认为,在孩子身上实施这种方式的思维训练效果不大,甚至认为这样做等于费力不讨好,于是,大多数教育者就放弃了具体的操作和实际行动上的教育,只是教授孩子书本理论知识。

(2)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教育机会

孩子在校园环境中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都是为了让他们学习知识和方法,这与成年人不同。而且,孩子的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往往都具有随机性,没有严格的标准,更不具备专业性。我们已经探讨了给青少年实行有序思维训练的困难,也正是因为这些困难的存在,我们明白了一个事实——校园的互动具有更多的随意性,这意味着孩子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从另一方面来讲,他们选择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的机会就比成年人大很多。

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讲,他们离开校园走上社会,事业和家庭同时开始,所以,他们会面临着巨大的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虽然他们的职业会对他们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促进作用,但是应当承认,这种意义和作用只是一种附带的收益,并不是他们用心学习的结果,而且往往都是意外的。

孩子则不同,他们面临着实施这方面教育的困境和问题,而这样的困境也成了他们的机会。教育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应当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模式来实行,才能真正有益于孩子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而这方面的教育,一方面将会对孩子未来进入社会再度成长,继续巩固良好的思维习惯做铺垫,另一方面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效果,让孩子最快受益于良好的思维习惯。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思维训练的极端,过去的教育实践通过众多事例表明,思维训练往往会让训练者摇摆不定,处于两个极端之间。这也是生活中人们经常见到的现象,其中一个极端是训练者完全忽视了这种训练活动,他们认为这样的训练不会产生任何效果,也不存在实际意义。而且,他们觉得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知识,如果将这种杂乱无章的训练应用于孩子,只能让他们更加三心二意,不仅会耽误正常的课程,还会让他们分心。即使这些情况可以避免,但是这种训练活动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定的商业性质,而且模式的选择和实施也都带有成年人的专业性,所以,这样的训练是不能提倡的,应该给予反对。如果学校选择了这样的训练,那一定是学校的一种迫不得已的让步,或者为了自己的功利目的,这样的训练不会起到任何实际效果,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让课业繁重的学生获得些放松的机会。

另一个极端认为,只要不是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不是灌输式教育,其实无论什么形式都是好的,所以,这样的活动一定会取得神奇的效果。单纯凭借这一点,我们或许会觉得这种观点有一部分是正确的,不过,持这一观点的人极力鼓吹智力的成长完全依靠游戏、自我表现和自然成长而活动,认为要绝对的无为,任何一种自发的、不必人为设计和干预的活动都必然会让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些人创造了一套神秘的脑生理学,意图让人们相信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依靠脑肌肉训练来实现。

如果总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来来回回、摇摆不定,人们就会忽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怎样发现和安排这样的活动,才能让活动发挥作用?其实,任何一种极端都不可取,训练青少年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也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了做到真正的合理,就必须遵从一定的原则。

首先,这一活动模式的设定和选择要最适合未成年人的智力发展。这是前提,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未成年人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才能让他们在不耽误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其次,为未成年人成年后进入社会有所担当和贡献做准备。活动模式的选择最终只为一个目的服务,那就是未成年人自身智力的发展及思维能力的提高。而这种服务的持续时间不是一时,而是一世。所以,活动的选择不仅要看当前,更要看以后、看未来,更要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使这种习惯发挥益处,让未成年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受益无穷。

最后,让孩子提升思维能力、养成有条理思维习惯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观察力的敏锐性和善于推理的习惯。这些特性习惯同思维习惯是相互促进的,一个元素有了提高,必然会促进和带动其他元素的提升,因此,在训练孩子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一些促进思维能力提升的元素的获得。

无论如何,在众多自然资源中,思维材料的获取依靠的是人的好奇心,思维的灵活性和强度则有赖于人的联想能力。如今我们说的活动,虽然它的本质不是智力,但是活动的模式选择以及顺序则能够对思维的连续性和条理性产生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